大理草帽

大理草帽

大理草帽編制是大理地區白族民眾的一項傳統手工藝。據傳南詔時期太和城附近就曾有過草帽街,現今的大理市七里橋太和村內仍有此街名。

簡介

大理草編大理草編

大理草帽編制是大理地區白族民眾的一項傳統手工藝。據傳南詔時期太和城附近就曾有過草帽街,現今的大理市七里橋太和村內仍有此街名。

過去編縫草帽全憑手工,產量有限,花色單調。現今,大理白族人民,發揮傳統優勢,引進現代工藝製作技術,充分利用閒遐時間,家家戶戶都編縫草帽。不論在庭院屋內,田間地頭,還是在村社路邊閒談納涼,都可以看到婦女肘夾麥稈,手指不停地編織草辮,她們雲南大理藥業把編好的草辮經漂白處理,然後再縫製成各種款式的成品。以原料稈細、皮薄、色白、編織緻密均勻、縫合線軸、針密者為上品。由於大理草帽具有傳統古樸的美,花色品種多,價格便宜,幾年來一直供不應求,產品式樣也不斷雲南大理資料創新,“知音帽”、“英式禮帽”、“兒童帽”、“繡花帽”等深受國內外遊客喜愛。系列產品主要銷往西雙版納、德宏州等熱區,部分銷往海外。

特色

大理草編大理草編

草編是大理民間沿襲的一項手工傳統工藝美術,種類繁多,資源豐富,花色各異,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特點。主要有傳統的穀草、麥稈、棕絲等編織。據史料記載,明朝初期,“永昌地方(明大理曾屬永昌)近已設習藝所,教以學習山東草編之法”。從此代代相傳。由於市場的需求,旅遊事業的發展,大理草編工藝製品種類越來越多,有草簾、草墊、草籃、草扇、草蓆、草制玩具等數百種花色樣式。僅是草籃一類,五顏六色,造型多樣,讓人眼花繚亂。草編製品上面繡著蝴蝶、茶花、三塔、洱海、蒼山、禽獸等民族民間喜聞樂見的圖案。用麥秸編織草帽,是雲南大理縣白族婦女一項世代相傳的技藝。她們心靈手巧,編織出的草帽,工藝精美,式樣大方,受到各族民眾歡迎。許多來雲南旅遊的外國朋友,也總是要選購大理草帽,既作美的欣賞,又留為紀念。大理草帽生產歷史悠久。唐代南詔國的王都主和城沒落後,就由草帽集市代替了它昔日的繁華,並進而演變為近代著名的草帽街。由此可見,編織草帽早已成為當地白族人民的習俗,沿襲久遠。然而,草帽的式樣,卻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年帽,鴨嘴帽,禮帽,繡花草帽,半圓形旅行帽、藏帽等等,適應男女老幼的不同愛好。

雲南省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