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

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

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從2001年開始組織支農活動,正式註冊於2004年12月,是在北京市登記註冊成立的民間公益組織。該中心以推進新鄉村建設為核心目標,以推動農民合作和城鄉和諧發展為主要內容。截至目前,本中心已經在全國各地建立新鄉村建設試驗基地近50個,與全國百餘所高校的學生支農社團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本中心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參與支農調研和新農村建設行動累計已達萬餘人次,大學生志願者參與活動的農村分布在全國27個省區。在本中心接受培訓和已經畢業的農村發展人才超過百人,參與過本中心培訓的農民合作組織帶頭人達1000餘人次。

宗旨與目標

(圖)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

根據“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章程的具體規定,將:
一:以致力於三農問題的緩解,喚起全社會對三農問題的關注,推進新鄉村建設事業,帶動全民族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為此,“中心”主張立足於國情的漸進改革,倡導各方協作,共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二:“中心”篤信“實踐出真知”的古訓,以推動鄉村社區內部的經濟合作與民眾聯合來奠定人民生計的可持續基礎,促進鄉村全面而協調發展,逐步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
為了深入探討歷史上的鄉建理論和實踐,探索三農問題的解決思路,“中心”不僅積極推進梁漱溟鄉村建設思想的傳播和學習,並進一步推動梁漱溟思想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同時也積極發掘晏陽初、陶行知等鄉建先賢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三:在堅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中心”支持配合與參與黨和政府、社會組織及個人的一切有利於鄉村發展及社會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和活動。
四:“中心”開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是:努力通過農民的自我教育和志願者開展參與式的輔導培訓促進農民的自立精神的成長,努力推動學生和社會青年,以及各種志願者參與有利於農村發展的支農調研活動;從多元的文化活動和精神激勵入手,促進農民自強自立,主動追求生活幸福和文化進步;同時進一步促進農民協作,促進鄉村各種社會、經濟、教育組織的發育成長,達到鄉村的全面發展和農民的整體素質提高。

領域使命

組織關注領域:教育 (農村發展)

組織使命:讓所有的農民朋友過上幸福、有尊嚴的生活,讓農村成為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新鄉村

中心歷史

中心的前身為中國改革雜誌社大學生支農調研項目部。
已經執行的項目包括:
2002—2004年福特基金會資助的全國大學生支農調研項目;
2003—2004年香港樂施會資助的村民自組織發展與學習型農村建設項目;
2004年香港樂施會資助的西南地區義工培訓項目。

社會影響

1)大學生:倡導更多大學生走出校門、關注社會,責任感建立、理論聯繫實際等,大多數在學校都成長為有理想、有責感、有能力的學生骨幹。

2)人才計畫:教育創新,大學生長期投身農村發展模式,對村官模式的影響。三分之二人員項目結束後繼續在農村發展的NGO、研究領域工作。在這裡,不管是理論水平還是實踐經歷,所展現的是一種穩定的增長。

3)城鄉互動:通過有機產品載體,整個城市社區的居民對農民群體有了更多了解和關注,推動城鄉良性互動。

4)NGO培訓:巨觀視野,不僅要低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

5)農民培訓:精神扶貧,合作互助,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法律政策出台。濟寧姜莊合作社農資服務部、吉林梨樹閆家資金互助合作社成為合作社發展的優秀範例。

曾做工作

1.中心8名工作人員與中心新鄉村實驗點河北芍藥村村名組成農民、大學生抗震救災聯隊在第一時間開赴前線投入抗震救災工作;前後派出15名專職工作人員前往災區,並在都江堰市的向峨鄉、虹口鎮、紫坪鋪鎮,彭州市的昇平鎮和小漁洞鎮等地陸續建立了救助站,進行長期的抗震救災工作。在前線開展的工作包括:人員搜救、安撫受災民眾、發放救援物資、災民安置和轉移、支教、協助災民重建家園等。

2.開展“民進力量參與農村抗震救災”交流會,呼籲民間力量關注廣大農村的災後重建工作,特別是精神的重建。

3.物資調度:聯繫全國各地的物資,在成都和災區的救助站建立物資中轉站,通過中轉站發放救災物資

4.志願者招募:在網路上發布招募信息,前後有二百多人報名參與災後重建工作,舉行了志願者見面會,並進行了災後重建培訓,後因前線情況變化,臨時取消志願者赴川參與抗震救災工作。

5.在四川建立災後重建辦公室,

6.開展互助合作社區,充分動員社區受災民眾開展生產自救;

7.合作建生態廁所、住房,

8.建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志願者服務中心,

9.大學生暑假下鄉,百人隊伍赴災區參與災後重建

志願者招募說明

志願者選拔原則

1. 有相關社會實踐經驗,尤其是有支農和救災等經驗的志願者優先。

2. 身體狀況良好,心理素質強。

3. 有良好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精神,服從團隊整體安排。

4. 關心災區人民,關注重建工作,態度端正,有志願服務意識。

5. 不怕苦不怕累,對困難及惡劣環境有充分的估計。

6. 四川及附近的高校志願者優先 。

7. 有一門專業特長(社會工作、醫療衛生、心理疏導、野外生存、支教調研、組織活動等)。

8. 認同大學生支農紀律並保證嚴格遵守。

9. 認同整體團隊的工作方向,不單獨行動,不脫離組織。

10. 熱愛祖國和人民,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費用說明

志願者自費

主要包括交通費用、食宿費用及基本裝備費用。

交通費用:各地——成都;成都——項目點 (往返)。

食宿費用:基本每天每人按照 30 元估算(飲用水、基本生活用品、食物等)。

基本裝備費用:個人生活用品、雨具等,待人員確定後會做更詳細說明。

支農大學生

(圖)白亞麗白亞麗

白亞麗,女,河南漯河人,中共黨員,天津科技大學電信學院自動化專業01級學生,在校曾任班長,新希望農促會會長、理事長,多次榮獲獎學金,校優幹部等光榮稱號。在2003年底突然提出一個令人費解之事——休學支農。並於2004年1月8日正式向學校提出休學申請並辦完手續,於2004年2月4日來到湖北房縣三岔村做了一個“農民”!今年初,她走上了《大學生》雜誌封面,被該雜誌評選為“2004年年度最有魄力的大學生”。雜誌的推薦理由是:理想與勇氣、理智和實幹兼具,她把大學的邊界擴展到了遙遠的農村。同樣是她,被我國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稱為“我國休學支農大學生第一人”。溫鐵軍教授稱,在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商業社會,河南女孩白亞麗的舉動更讓人感動。
2004年6月5日,白亞麗寫成了《在我生命中的這四個月》,說出自己的一些感想。隨後,幾位支農調研大學生就此問題給溫家寶總理寫信,表達自己向白亞麗學習、為農民服務的決心。2004年7月,溫家寶給支農學生回信表示,“你們選擇的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希望你們把這項光榮而有意義的活動堅持下去”。

世界慈善基金組織

樂配幫幫忙
多背一公斤
壹基金
麥田計畫
綠駝鈴
藏東愛心網
KIVA
奧比斯
代理媽媽
慈善功德網
邊城愛心網
螢火助學網
中國觀鳥
樂施會
燈塔計畫
自然之友
彩蝶計畫
西部女性網
微笑圖書室
愛德基金會
救助兒童會
陽光助困網
中國收養中心
蝴蝶之家
深圳市義工聯合會
國際行動援助
鄉村教育促進會
半邊天基金會
GLOBAL GIVING
山丹丹助學計畫
中國扶貧基金會
同性戀親友會
小桔燈公益捐書活動
北京富平學校
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鶴童[中國老人院]
利智康復中心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
西部雛鷹助學網
惠黎基金會
公益組織孵化器
北京義工聯服務隊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環境NGO線上
綠色昆明·昆明環保科普協會
美新路公益基金
愛心互動助殘志願者組織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
大自然保護協會
小小鳥打工互助熱線
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
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
福特基金會國際獎學金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
北京在行動國際文化中心
幸福家園——網植計畫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
亞洲動物基金
春苗公益助學中心
廣州市揚愛特殊孩子家長俱樂部
北京紅楓婦女心理諮詢服務中心
溫暖中國——貧困腫瘤患者救治行動
北京天下溪教育諮詢中心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
北京農家女文化發展中心
北京紅丹丹教育文化交流中心
惠澤人志願服務發展網
河北進德公益事業服務中心
國寶工程·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
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畫
北京大學法學院婦女法律研究與服務中心
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
涼山彝族婦女兒童發展中心
中國志願者保護藏羚羊協會
四川汶川大地震心理重建援助
金鑰匙視障教育研究中心
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
陝西省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
上海青聰泉兒童智慧型訓練中心
北京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