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溴乙烷

二溴乙烷

二溴乙烷(PS)英文名稱為Ethylene Dibromide,本體無色,略帶甜味,液體。二溴乙烷毒性液體發生緊急事故的時候,毒性(除本身有毒外,會產生溴化氫及溴乙烯)將為救災之主要考慮因素。吸入二溴乙烷的中、低濃度會引起咳嗽及呼吸急促、困難,頭痛、虛弱、影響中樞系統,造成失去意識。而高濃度會引起肺水腫、支氣管炎,甚至死亡。(NISOH)。

物質辨識數據

二溴乙烷二溴乙烷

同義名詞 N/A 1,2-Dibromoethane、EDB(NISOH)
化學式 C2H4Br2、Br(CH2)2Br(NISOH)
化學文摘命名號碼(CAS No.) 106-93-4
聯合國編號(UN Number) 1605
危害性分類 6.1(毒性物質)

物性、化性與災害資料

二溴乙烷一不可燃,可能致癌性之極毒性液體,重要特性如下:

1.物理屬性
顏色 無色
性狀 液體
氣味 略具甜味
沸點 131℃
比重 2.18 2.2(NISOH)
蒸氣壓 11mmHg ,在20℃時 1.5 mmHg(20℃)(NISOH)
蒸氣密度 6.5
水中溶解度 2.4%,在20℃時 1 g/100ml(20℃)(NISOH)

2.化學屬性
腐蝕性 二溴乙烷會腐蝕某些脂肪塑膠橡膠及外膜,高溫下產生毒性與腐蝕性熏煙。(NISOH)
危害性聚合 不會發生
感鏇光性 無
反應性與
不兼容性 (1)與粉、等活性金屬,起劇烈反應。
(2)與強鹼液氨或強氧化劑接觸,可能爆炸。(NISOH)
分解性 在強熱下,會產生有毒的溴化氫及溴乙烯。

3.災害資料
閃火點 不可燃
自燃溫度 -
可燃範圍 -

4.健康危害資料
容許濃度 20 ppm
動物半致死劑量(LD50) 108 mg/kg (大鼠、吞食)
動物半致死濃度(LC50) 14300 mg/m3/30min(大鼠、吸入)
1831 ppm/0.5H(大鼠、吸入)(ERG2000)
立即危害濃度(IDLH) 100 ppm
致癌性分類 2A -疑似人體致癌性

防災設備

二溴乙烷之救災需針對人員防護、火災爆炸預防及泄漏控制等方面選用適當防災器材設備:

1.個人防護設備
IDLH(100ppm)以上或未知濃度 A級防護衣具,包括:
(1)氣密式連身防護衣
(2)正壓全面式自攜式空氣呼吸器(置於防護衣內)
(3)防護手套(氟碳橡膠聚乙烯醇鐵氟龍)
(4)防護鞋(靴)

IDLH(100ppm)以下 C級防護衣具,包括:
(1)非氣密式連身防護衣
(2)全面式或半面式空氣濾清式口罩(適用二溴乙烷者)
(3)防護手套(氟碳橡膠、聚乙烯醇、鐵氟龍)
(4)防護鞋(靴)

2.偵測及警報設備
毒性濃度 攜帶式半導體偵測器 0~100ppm
可燃性濃度 攜帶式或固定式可燃性氣體偵測器 0~100% LEL

3.處理設備
吸收體 救漏
除污 (1)撒吸附劑(如蛭石、活性碳、木屑等)
(2)用通用型吸收棉圍堵
滅火器具 滅火 撒水、化學乾粉、二氧化碳、酒精型泡沫

中毒之症狀

二溴乙烷可經由呼吸、接觸與食入引起人體中毒,其毒性會造成人體生殖系統傷害,中毒症狀如下:

1.吸入性中毒之症狀
中、低濃度:會引起咳嗽及呼吸急促、困難,頭痛、虛弱、影響中樞系統,造成失去意識。高濃度:會引起肺水腫支氣管炎,甚至死亡。(NISOH)
2.皮膚接觸性中毒之症狀
會引起刺激感,起膿泡,及潰爛。

3.眼睛接觸性中毒之症狀
會引起刺激感,而其蒸氣可能造成灼傷。

4.食入性中毒之症狀
食入4.5ml的劇量,將損傷肝、腎,且可能立即死亡。

急救方式

二溴乙烷中毒搶救者須按前述救災設備中之個人防護設備穿戴完整,方可進入災區救人。二溴乙烷中毒之急救,最重要是將患者迅速搬離現場至通風處,檢查患者之中毒症狀,判斷出中毒路徑給予適當之救護。

1.中毒急救基本處理原則
眼睛 呼吸、心跳
(1)不管吸入性、接觸性或食入性中毒之傷害,均可先給予100%氧氣。
(2)若意識不清,則將患者置於復甦姿勢,不可餵食。
(3)若無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施予心肺復甦術(CPR)。
(4)立即請人幫忙打電話給119求救。
(5)立即送醫,並告知醫療人員,曾接觸二溴乙烷。
(6)救護人員到達前,則依下列2, 3, 4, 5項處理。

2.吸入性傷害之急救
立即處置
(1)給予100%氧氣
(2)立即請人幫忙打電話求救。
(3)若呼吸停止,施予人工呼吸(不宜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可用單向活瓣口袋式面罩)。
(4)若心跳停止,立即施予體外心臟按摩。
後續處置
立即送醫。

3.皮膚接觸性傷害之急救
立即處置
(1)如果液體接觸皮膚,立刻以大量的水清洗患部。
(2)若是衣服受到污染,立刻脫去衣服,使用大量的水清洗。
(3)至少沖洗15-30分鐘。
(4)沖洗結束時,利用乾淨衣物覆蓋受傷部位。
後續處置
立即送醫。

4.眼睛接觸性傷害之急救

立即處置 (1)立刻以大量水沖洗眼睛至少15-30分鐘,並不時地撐開上下眼皮。
(2)隱形眼鏡必先除去或用水將它衝出來。
(3)沖洗完畢用乾淨紗布覆蓋,並用紙膠布固定。
後續處置 立即送醫。

5.食入性傷害之急救

立即處置
(1)切勿催吐。
(2)若有意識,用水徹底潤洗口腔。
(3)食入10分鐘內,患者無意識喪失或嘔吐,可給予喝240~300毫升的水或牛奶,以稀釋其濃度。
(4)若患者自發性嘔吐,讓患者向前傾或仰躺時頭部側傾,以減低吸入嘔吐物造成呼吸道阻塞之危險。
後續處置
立即送醫。

救災方式及災後處理

1.泄漏之救災:
非救災人員停留在上風處,撤離至少離泄漏區域25~50公尺。(ERG2000)
小量
(1)不要接觸或走越泄漏池。
(2)進入危險區域觀察前,須按前述救災設備中之個人防護設備完整穿戴。
(3)切斷引火源。
(4)用大量水清洗泄漏區。
大量
(1)不要接觸或走越泄漏池。
(2)進入危險區域觀察前,須按前述救災設備中之個人防護設備完整穿戴。
(3)切斷引火源。
(4)使用蒸氣抑制泡沫噴灑覆蓋於泄漏液上,以減少泄漏液之蒸發。
(5)在泄漏液之前端築堤圍堵,待繼續處理回收。
(6)防止讓污染物進入水源或下水道或地下水層和局限空間內。
(7)勿讓水進入貯槽容器內。(ERG2000)

2.火災之救災:
如果是貯槽或槽車發生火災,要撤離至800公尺。

小火
(1)使用乾粉、CO2、撒水來滅火。
(2)在無風險且可操作下,移離火場中之容器。
(3)對於暴露於火焰熱輻射危害之容器壁,施以水霧冷卻至火熄滅。
(4)保持最大距離來作滅火動作。
(5)對已噴出之消防廢水,築堤圍堵收集,事後處理。
(6)勿將水噴入容器內。
大火
(1)使用化學乾粉、二氧化碳、撒水、水霧或酒精型泡沫來滅火。
(2)在無風險且可操作下,移離火場中之容器。
(3)對於暴露於火焰熱輻射危害之容器壁,施以水霧冷卻至火熄滅。
(4)保持最大距離來做滅火動作。
(5)若因火災致使儲槽安全閥響大作或是槽壁變色,立即退出。
(6)對於裝卸區的大火,應使用自動式搖控噴塔大量水霧冷卻。
(7)勿將水噴入容器內。
槽車或貯槽火災
(1) 滅火時保持最大距離,儘可能使用自動式搖控噴塔冷卻滅
火,排除救火危險。
(2) 勿讓水進入貯槽容器內。
(3) 以大量水冷卻貯槽,直到完全燃燒完畢。
(4) 防泄漏安全設備響起警告聲音或貯槽變色要立即撤離。
(5) 要遠離火場中的貯槽。(ERG2000)

3.災後之處理
(1)液體外泄:儘可能收集以便回收利用或用蛭石、乾沙、泥土或類似物
質吸除。
固體外泄:利用最便利及安全之方法收集,以便回收利用或當廢棄物
處理。
含有二溴乙烷之液體可用蛭石、乾沙、泥土及類似物質來吸收。
(2)少量泄漏以非燃性分散劑撒在泄漏處,並以大量水和毛刷沖洗,待其作用成為乳狀液時,即迅速將其清除乾淨。
(3)若無分散劑,可以細沙代替,待其吸收後,將污沙鏟入桶中,依相關法規處理。
(4)大量泄漏時以合適之幫浦回收處理。
(5)事後應以清潔劑和水,徹底清洗災區,產生之廢水應導入廢水處理場。

你身邊的化學(一)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在我們的周圍,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物質。這些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怎樣?物質的變化規律有哪些?化學正是研究這些問題的一門科學。可以說化學物質無處不在,正是化學才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魅力無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