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肼

二甲基肼

二甲基肼的別名有1,2-二甲基肼二鹽酸鹽 ;二甲基肼吡啶等,CAS號306-37-6,分子式C2H10Cl2N2,分子量133.02。易溶於水和乙醇。有潮解性。誘變劑,科學實驗中用於誘導結腸癌。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防毒口罩。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健康危害:誤服、吸入蒸氣或經皮膚吸收會中毒,並能灼傷皮膚。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廠商特別推薦的化學防護服(完全隔離)。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二甲基肼

中文同義詞:1,2-二甲肼鹽酸鹽;對稱二甲肼鹽酸鹽;二甲基哌嗪;二甲基肼吡啶;1,2-二甲基肼二鹽酸鹽;N,N-二甲基肼二鹽酸鹽;對稱二甲基肼二鹽酸鹽;

英文名稱:1,2-DIMETHYLHYDRAZINE DIHYDROCHLORIDE

英文同義詞:1,2-dimethyl-hydrazindihydrochloride;1,2-dimethylhydraziniumdichloride;1,2-DIMETHYLHYDRAZINE 2HCL;1,2-DIMETHYLHYDRAZINE DIHYDROCHLORIDE;N,N'-DIMETHYLHYDRAZINE DI HCL (SYM);N,N'-DIMETHYLHYDRAZINE DIHYDROCHLORIDE;SYM-DIMETHYLHYDRAZINE DIHYDROCHLORIDE;N,N'-Dimethylhydrazine (sym.) dihydrochloride

物化性質

熔點:166-167℃

沸點:63.9°C at 760 mmHg

閃點:1.1°C

蒸汽壓:168mmHg at 25°CLORIDE

白色結晶,容易溶於水與乙醇,其有潮解性。

,1-二甲基肼

物質的理化常數

國標編號 32184

CAS號 57-14-7

中文名稱 1,1-二甲基肼

英文名稱 Dimethyl hydrazine(unsymmetrical);1,1-Dimethyl hydrazine

別 名 二甲基肼(不對稱)

分子式 C2H8N2;(CH3)2NNH2 外觀與性狀 無色帶有氨氣味的液體,具有吸濕性

分子量 60.1 蒸汽壓 20.9kPa/25℃ 閃點:-15℃

熔 點 -58℃ 沸點:63.3℃ 溶解性 溶於水、乙醇和乙醚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0.78(25℃);相對密度(空氣=1)1.94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7(易燃液體) 主要用途 用於化學合成,用作有機過氧化物的穩定劑、酸性氣體吸收劑,還用於照相及農業

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攝入或經皮吸收後對身體有害。本品對皮膚、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劇烈刺激作用。吸入後,可引起喉、支氣管的痙攣、炎症和水腫,化學性肺炎、肺水腫。接觸後可引起燒灼感、咳嗽、喉炎、眩暈、頭痛、噁心和嘔吐。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中等毒類。

急性毒性:LD50120mg/kg(大鼠經口);LC50大鼠吸入:252ppm,4小時;630mg/m3,4小時(大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狗吸入12.5mg/m3,6小時/天,5次/周,26周,體重減輕、嗜睡、輕度貧血。

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陽性。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對人可能致癌。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燃燒或爆炸。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實驗室監測方法

氨基亞鐵氰化鈉分光光度法(GB/T14376-93,水質)

氣相色譜法;分光光度法 《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國家環保局編

環境標準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0.1mg/m3

嗅覺閾濃度 <6ppm

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全全情況下堵漏。噴水霧會減少蒸發。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液放入廢水系統。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服。

手防護:必要時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菸。工作後,淋浴更衣。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漱口,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大火可用水,小火可用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生產方法

由苯甲醯氯與硫酸肼反應生成對稱二苯甲醯肼,再與硫酸二甲酯反應得到對稱二苯甲醯二甲肼,最後將其與鹽酸一起回流2小時,進行水蒸氣蒸餾,將剩餘物減壓蒸發至乾,結晶出對稱二甲肼鹽酸鹽。

安全術語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f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re possible).;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風險術語

R23/24/25:Toxic by inhalation, in contact with skin and if swallowed.;

R45:May cause cancer.

二甲基肼-1,2-二甲基肼

物質的理化常數

國標編號 32184

CAS號 540-73-8

中文名稱 1,2-二甲基肼

英文名稱 Dimethyl hydrazine(symmetrical);1,2-Dimethyl hydrazine

別 名 二甲基肼(對稱)

分子式 C2H8N2;H3CNHNHCH3 外觀與性狀 無色帶氮氣味的液體,有吸濕性的液體

分子量 60.12 閃 點 <23℃

熔 點 -9℃ 沸點:81℃ 溶解性 與水混溶,溶於乙醇、醚

密 度 相對密度(水=1)0.83(20℃)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標記 7(易燃液體) 主要用途

對環境的影響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誤服、吸入蒸氣或經皮膚吸收會中毒,並能灼傷皮膚。蒸氣對黏膜有刺激作用。

二、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100mg/kg(大鼠經口)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對人可能致癌。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燃燒或爆炸。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實驗室監測方法

氨基亞鐵氰化鈉分光光度法(GB/T14376-93,水質)

氣相色譜法;分光光度法《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國家環保局編

環境標準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0.1mg/m3

應急處理處置方法

一、泄漏應急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廠商特別推薦的化學防護服(完全隔離)。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在確保全全情況下堵漏。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液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後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防毒口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腐工作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菸。工作後,淋浴更衣。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若有灼傷,就醫治療。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滅火方法:大火可用水,小火可用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iciba詞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