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乙炔

二氯乙炔

二氯乙炔是可燃的,但閃點未見文獻報導。在封閉空間中燃燒,可能轉變為爆震。工作接觸的任何時刻,都不應超過職業接觸限值。該物質不是商業產品,而是三氯乙烯、三氯乙烷的分解產物,也是1,1-二氯乙烯的副產物。

基本信息

二氯乙炔二氯乙炔檢測儀
中文名稱:二氯乙炔

英文名稱1:dichloroacetylene

英文名稱2::dichloroethyne

別名:二氯代乙炔

CAS No.:7572-29-4

分子式:C2Cl2

分子量:94.92

包裝類別: Z01

理化性質

主要成分:純品

外觀與性狀:液體。

熔點(℃):-66~-64.2

沸點(℃):32.22℃時發生爆炸

熔點:-66.11℃

相對密度(水=1):1.261

閃點:可以自燃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易燃,有爆炸性。不穩定,對自身反應和衝擊敏感,接觸到空氣時,氣體會引燃。

危險特性:受熱或接觸酸或酸霧, 產生氯化物煙氣。

溶解性:不溶於水,溶於多數有機溶劑。

禁配物:酸,氧化劑。

應急處置

皮膚接觸:應立即脫去污染衣服並用流動清水沖洗。眼睛受到沾染,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 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 入:飲足量溫水,催吐。洗胃,導泄。就醫。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應該佩戴空氣呼吸器。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備用。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燃爆危險:本品可燃,高毒。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鋁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已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乾粉、二氧化碳、砂土。

管理信息

操作的管理:密閉操作,局部排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還原劑、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的管理: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氧化劑、還原劑、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應嚴格執行極毒物品“五雙”管理制度。

運輸的管理: 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運輸前應先檢查包裝容器是否完整、密封,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氧化劑、還原劑、酸類、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車船必須徹底清洗、消毒,否則不得裝運其它物品。船運時,配裝位置應遠離臥室、廚房,並與機艙、電源、火源等部位隔離。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廢棄的管理:用焚燒法處置。與燃料混合後,再焚燒。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小鼠吸入LD50為0.484g/m3×1h和0.074g/m3×1h。LC50:19ppm,6小時(大鼠吸入);55ppm,4小時(大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接觸高濃度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嚴重者發生昏迷。慢性接觸主要引起肝、腎損害。本品是弱麻醉劑,但後作用較嚴重,用遠低於麻醉濃度的本品作用於動物,也可引起死亡。慢性毒性,有肝和腎損害。對眼有中度刺激作用,引起疼痛、結膜刺激和短暫的角膜損害。對皮膚刺激,高濃度引起灼傷樣反應。

代 謝:本品經呼吸道吸入可迅速吸收。迅速大量吸入可很快使機體代謝能力飽和而引起肝和腎損傷。本品主要在肝臟代謝,在肝臟與谷胱甘肽結合而解毒。

應急醫療

預防: 由於其易揮發的特點,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尤宜注意密閉和通風。它與空氣、氧或臭氧接觸產生氧化物,可增加毒性,應特別予以重視。

監測方法

1.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攜帶型氣相色譜法

2.實驗室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類 別來 源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法水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氣相色譜法水質《水和廢水標準檢驗法》第19版譯文,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
色譜/質譜法美國EPA524.2方法

國家標準

1.中國職業接觸限值(GBZ2-2002)

最高容許濃度(MAC)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TWA)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STEL)
1 mg/m32.5 mg/m3

2.環境標準

前蘇聯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10mg/m3
日本(1993)環境標準 地面水:0.004mg/L
廢水:0.04mg/L
土壤浸出液:0.004mg/L

你身邊的化學(一)

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在我們的周圍,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種各樣的物質。這些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怎樣?物質的變化規律有哪些?化學正是研究這些問題的一門科學。可以說化學物質無處不在,正是化學才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魅力無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