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毛峰

九華毛峰

九華毛峰又名九華佛茶,屬綠茶類。產於安徽省青陽縣陵陽鎮黃石村。相傳在唐代末年昭宗天復年間(901~904),有一僧一道在九華山之巔的天台山後一石洞中修行,以採集樹根和其他野果為食,由於長時期營養不良,頭昏腦脹,面部浮腫。後來採回了野生新鮮茶葉煮飲。結果治好了病。為了方便飲用,繼而將茶曬乾收藏。

基本信息

生長環境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

九華毛峰,產於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區,是綠茶類名茶之一。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一,位於安徽省南部的青陽縣,被譽為“聖茶”的九華毛峰就產於此山。安徽省的黃山及九華山都出產毛峰。從品質上說,九華毛峰僅次於黃山毛峰,是安徽的主要名茶。九華毛峰中品質最優的是十王峰南麓道僧洞黃石溪毛峰和十王峰北麓下閔園的閔園毛峰

黃石溪的茶樹生長環境優越:“峰巒九九,天台芳華;泉流潺潺,霧蒙露滴;雲煙冉冉,竹嘯松鳴;百花盈盈,山水漂香。九華毛峰常日曬在溪邊一塊石板上,天長日久,這塊石板上便漸漸留印下黃褐色的斑痕。因此,人們便稱此石為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

“黃石”,天台區暴流經洞側而下,自成一溪,故又稱此地為“黃石溪”。後來亦將這一帶採制的茶葉取名為“黃石溪茶葉”。

九華毛峰為歷史名茶。歷史上稱閔園茶黃石溪茶,產於佛教聖地九華山及九華山山脈南北鄰近地域。主產區位於下閔園、黃石溪、廟前等地。為了加快池州市茶葉經濟的發展,擴大池州茶葉知名度,提高池州茶葉市場競爭力。2003年成立了池州市茶業協會,對池州市的茶葉進行品牌整合,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註冊了“九華佛茶”證明商標,制定了“九華佛茶”的質量標準和生產加工技術規程

品質特點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
九華毛峰的品質特色為:茶條勻整緊細,色澤嫩綠微黃,白毫披露,香氣高長,色湯碧綠清亮,葉底柔嫩,開湯時霧氣結頂,滋味鮮醇濃厚,香氣高爽,回味甘甜,沖泡五六次,香氣猶存。葉底柔軟勻亮成朵。

被譽為九華毛峰極品的黃石溪毛峰,分為上、中、下3等。條索勻稱,嫩綠微黃,茸毫披露;開湯時霧氣結頂,水色碧綠明淨,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味甘美,沖泡數次,香味猶存;葉底黃綠多芽,厚實勻整。外形扁直呈佛手狀,色澤翠綠,內質香高味醇。其外形細嫩勻整,葉色嫩綠微黃,茸毫披露。內質請香高爽,滋味鮮醇,回味生甜,湯色碧綠明淨,葉底柔嫩鮮綠;九華毛峰分一、二、三級。其外形條索緊結勻整,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內質香高味醇,湯色黃綠明亮,葉底鮮綠厚實。

製作工藝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殺青
九華毛峰的製法,分殺青揉捻烘焙三道工序。其成品茶的品質特點:條索勻稱,嫩綠微黃,茸毫披露;開湯時霧氣結頂,水色碧綠明淨,清香高爽,滋味鮮醇,回味甘美,沖泡數次,香味猶存;葉底黃綠多芽,厚實勻整。鮮葉採摘攤青、殺青、攤涼做形烘乾揀剔包裝。其獨特之處是做形,利用理條機分二次理條,期間攤涼加壓,手工壓扁,理條機理直,達到九華佛茶獨特外形。

一、殺青
殺青即通過高溫破壞鮮葉的組織,使鮮葉內含物迅速轉化。殺青是綠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是達到綠茶清湯綠葉品質的關鍵。鮮葉通過高溫殺青,可以達到:1、破壞鮮葉中酶活性,制止多酚類化合物的酶性氧化,防止葉子紅變,為保持綠茶綠葉清湯的品質特徵奠定基礎。2、蒸發葉內一部分水分,增強葉片韌性,為揉捻成條創造條件。3、是葉內具有青臭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高沸點芳香物質顯露,增進茶香。殺青的技術因素包括鍋溫、投葉量、時間和方法等。這因素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影響殺青的質量。

鍋溫:一般要求殺青鍋溫有260℃~320℃之間,才能達到鈍化酶活性的目的。鍋溫太高,殺青葉失水過快,易產生焦葉焦邊,產生煙焦味。鍋溫太低,易產生紅梗紅葉,影響成品的品質。

投葉量:因殺青設備、殺青老嫩、鍋溫不同而異。在同一鍋溫條件下,採用機械傳動的鍋式殺青,其投葉量經驗公式為:投葉量=(150-5K)•R³千克/鍋式中,K為鮮葉老嫩級別,R為殺青鍋半徑。

殺青時間:一般鍋式殺青時間有5—10分鐘之間。時間長短與鍋溫和投葉量有關。殺青時間過長,殺青葉失水過多,不利於做形;殺青時間過短,鮮葉的茶多酚、蛋白質等成分水解轉化不充分,成品青澀味重。一般宜掌握“嫩葉老殺,老葉嫩殺”的原則。

鍋式殺青應掌握“抖悶結合,多抖少悶”的原則。抖殺就是將葉子揚高,以有利於水分的散失,青草氣揮發,使清香透發,防止葉色黃變。悶殺是加蓋不揚葉,使熱蒸氣有葉內作短時間的停留,迅速提高葉溫,徹底破壞酶的活性,促進有關物質的水解和轉化,使芽葉殺勻殺透,避免產生紅梗紅葉。實驗證明,茶葉中酶的活性,當溫度高到40—50時最強烈,如溫度繼續升高,酶的活性開始鈍化,當葉溫升到70,酶的活性便遭到破壞。因此,在殺青前期若能使葉溫迅速升高到70經上,便能有效制止紅梗紅葉。但如悶得時間,芽葉易黃熟並伴有水悶氣,同樣不符合茶葉品質要求。

方法:鮮葉在鍋內轉動,待到由鮮綠轉為翠綠,葉面失光澤,手握成團,稍有彈性,葉質較柔軟,折梗不斷,聞其香帶有清香感,則要起鍋,進行攤晾,轉入揉捻。目前,生產上除鍋式殺青外,推廣較多的是滾筒式殺青機。滾筒青機具有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工效高、節省燃料、連續作業等優點,但由於在筒內滯留的時間過短,易生青澀味,同時由於在筒內水蒸氣散發不暢,極易在筒內和筒口粘結葉子而生成煙焦味。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揉捻

二、揉捻
揉捻是炒青綠茶成條的重要工序。揉捻是利用機械力使殺青葉在揉桶內受到推、壓、扭、和摩擦等多種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緊結的條索。揉捻還使葉片細胞組織破碎,促使部分多酚類物質氧化,減少炒青綠茶的苦澀味,增加濃醇味。除少數手工揉捻外都用機器揉捻。

機制綠茶的揉捻機各類很多,型號不一,性能各異。生產實踐中制炒青綠茶不宜使用大桶揉機。大型機投葉量多,時間長,揉捻過程中葉溫高,易產生黃熟現象。一般都選用桶徑45厘米和55厘米的揉捻機,生產量大時也可採用65厘米揉捻機。應根據制茶種類和葉質嫩度確定投葉量與加壓大小和揉捻時間。掌握“嫩葉輕揉,老葉重揉”、“輕—重—輕”和“抖揉結合”的原則進行操作。綠茶多為一次揉捻,嫩葉一般要揉20—25分鐘,老葉採用重壓長揉,解塊分篩,分次揉捻,但總時間一般不超過50分鐘。高檔茶成條率在85%以上,細胞破碎率在45%以上;低檔綠茶成條率在60%以上,細胞破碎率達65以上,即是揉捻完成的標誌

三、乾燥
乾燥是茶葉整形做形,固定茶葉品質,發展茶香的重要工序。由於所用的機器不一樣,乾燥的工藝可分為:全炒法全滾法滾炒法,由於工藝不同,生產的產品品質也有所不同。以滾炒法為例,乾燥分為三部分即二青、三青。二青的目的在於蒸發部分水分,減少粘性,提高芽葉的可塑性便於成形。揉捻葉的含水量為60%左右。可用滾筒殺青機,方法是,筒溫70--80℃,投葉量15公斤,時間15分鐘。二青葉適度標準為:減重率30%,含水量35%--40%;手捏茶葉有彈性,手握不易鬆散;葉質軟,粘性,葉色綠,無煙焦和水悶氣。三青分2次進行,即炒初復炒。初炒鍋溫70—100℃,投葉量13公斤左右,時間30—40分鐘,此時含水量20%--25%。攤晾20—30分鐘後,用5號篩進行篩分。篩面葉進行復炒。復炒葉和篩底茶分別滾至足乾。復炒鍋溫為60—80℃,投葉量18公斤,時間40—60分鐘,含水量在12%左右溫度掌握在50—60℃之間,採取先高后低。滾炒到含水量5%左右、手捏即成粉末時,出鍋攤涼包裝。

作用功效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
1、興奮作用:茶葉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水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咖啡鹼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制動脈硬化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可用於治療腸道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皮膚生瘡、潰爛流膿,外傷破了皮,用濃茶沖洗患處,有消炎殺菌作用。口腔發炎、潰爛、咽喉腫痛,用茶葉來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6、減肥作用:茶中的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所以飲茶能減肥

7、防齲齒作用: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為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8、抑制癌細胞作用:據報導,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鹼桑色素和兒茶素。

品鑑技巧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
消費者選購九華毛峰時,可從茶葉形狀、色澤、乾茶香氣等方面來鑑別,有條件的還可經過沖泡、嗅其香氣、嘗其滋味、觀其湯色及茶渣老嫩、色澤等。

九華毛峰高檔茶鮮葉原料細嫩或肥嫩,含芽率高,一般為一芽一、二葉。外觀色澤嫩綠或翠綠,有些因滿披白毫而呈銀綠色;香氣以嫩香為主,兼有花香或清香,湯色嫩綠清澈,滋味鮮爽,回味有餘甘。

九華毛峰中檔茶鮮葉原料尚嫩,以一芽二、三葉為主,兼有嫩的單葉,芽稍顯瘦。外觀色澤以深綠為主,白毫較少;香氣常帶高火香,湯色黃綠明亮,滋味濃欠鮮爽。

九華毛峰低檔茶鮮葉原料欠嫩欠勻,芽少,以較成熟呈展開狀的葉片為主。外觀色澤黃中稍帶綠,常顯枯,無白毫;香氣低淡或帶粗氣,湯色黃稍有綠意,滋味平淡。

歷史淵源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
由於九華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所以到九華山的遊客往往視九華毛峰為“佛茶”。九華毛峰是“茶禪一味”的很好註腳。史載九華毛峰初時為僧人所栽,專供寺僧獨享,用於僧人坐禪時驅睡和招待貴賓香客所用。九華山的金地藏不僅精研禪理,亦很好茶,有詩《送童子下山》為證,說明了九華山僧人還是茶藝的傳播者。僧人釋虛雲有詩曰:“山中忙碌有生涯,采罷山樵又採茶。此刻別無玄妙事,春風一夜長靈芽。”

九華山產茶歷史悠久,所產的九華佛茶朝夕吸納高山霧露之滋潤,獨吮奇花異草之靈氣,湯色碧綠,回味甘爽。同時由於高山氣候之緣故,晝夜溫差大,而方圓百里人煙稀少,茶園無病蟲害,無農藥和工業污染,是天然有機生態茶園。

據《青陽縣誌》記載:“金地源茶:為地藏從西域攜來者,今傳梗空筒者是”,地藏即是唐代的高僧金喬覺,由此可知,九華山產茶始於唐。南宋時著名宰相周必大曾暢遊九華山,著有《九華山錄》,記載“謁金地藏塔,… …,僧祖瑛獨居塔院,獻土產茶,味敵北苑。”而北苑茶是當時有名的名茶,這說明宋代九華毛峰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發展。宋朝已列入貢品。於1915年前曾榮獲巴拿馬國際食品博覽會金質獎章;新中國成立後,一直列為安徽省名茶;九華毛峰還曾被國家中央機關指定為“禮茶”——國務會議用茶。由於該茶產於佛教聖地——九華山之巔的天台山,素有“佛茶”之譽,深受前來九華、天台朝聖的海外廣大僑胞的青睞,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爭以相購。該茶目前除暢銷國內部分大中城市外,還遠銷德國與港台地區。據《九華山志》記載,九華山歷史名茶還有天台雲霧、九華龍芽、南苔空心等。1983年,安徽省有關部門恢復九華山歷史名茶的研究試製工作。1985年,九華毛峰獲蕪湖市名茶稱號,後又獲省名茶稱號。

傳說故事

傳說,唐末時,有一僧一道因慕地藏菩薩之名從四川來九華山修行,修行期間不食米糧,僅以野草、野果等為食,日子一久,出現了頭暈身腫的病症,無奈,二人只好自尋草藥醫治,結果發現將採回的茶葉煮飲後,病症有逐漸減輕的趨向,一段時間後居然“藥”到病除。此種茶葉即是九華毛峰。

話說金喬覺——金地藏的化身,從新羅國渡海來,入唐求法,吃盡千辛萬苦,才找到這仙氣悠悠的九華山。“袈裟借地”,得山主閔公讓和的施捨,將這九華九十九峰做了他的道場。那年春天,春雨連綿,一連半個多月,九華山沉浸在濃霧細雨之中。金地藏坐岩洞中,誦經不歇。忽兒,隱隱聽到耳邊聽見起“辟叭、辟叭”的聲音,原來是茶籽,是新羅國王子金地藏來唐的前一天深夜,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
遭父王廢棄的母后,含淚將她親手采來的王家香茶籽,縫在金地藏的衣襟里的。來之不易,後來,金地藏將發了芽的茶籽取出,種在他禪修的南台(神光嶺)向陽的山坡上。茶籽入土,日日見長。不出三月,竟長成一片鬱鬱蔥蔥的茶園,滿山飄香。

送童子下山》 金地藏

空門寂寞爾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慣於金地聚金沙,

瓶添澗底休拈月,烹茗毆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飲茶禁忌

九華毛峰九華毛峰

綠茶護膚品好功效,有效期有限。雖然綠茶護膚品效果不錯,但在選擇此類產品時也應有些注意之處。在綠茶中起護膚美容功效的,主要是其中一種稱為茶多酚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抗氧化效果,與維生素B、E等配合,能起到補充水分緊實肌膚等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茶多酚作為酚類物質或其衍生物的總稱,在空氣中很容易揮發,而喪失其抗氧化作用,所以此類護膚品,尤其是面膜,以當年的新茶製品為最好。

飲用綠茶減肥防病,但經期慎飲。綠茶中含有一定的咖啡因,和茶多酚並存時,能制止咖啡因在胃部產生作用,避免刺激胃酸的分泌,使咖啡因的弊端不在體內發揮,但卻促進中樞神經、心臟肝臟的功能。而且,綠茶中的芳香族化合物還能溶解脂肪,防止脂肪積滯體內,咖啡因還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消化與消脂。但女性在經期最好不要多飲用。有研究稱,除了人體正常的鐵流失外,女性每次月經期還要額外損失18~21毫克的鐵。而在月經期間多喝綠茶,綠茶中較多的鞣酸成分,就會與食物中的鐵分子結合,形成大量沉澱物,妨礙腸道黏膜對鐵分子的吸收,並且,綠茶越濃,對鐵吸收的阻礙作用就越大。

相關詞條

中國名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