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養殖業主要包括牛、馬、驢、騾、駱駝、豬、羊、雞、鴨、鵝、兔、蜂 等家畜家禽飼養業和鹿、貂、水獺、麝等 野生經濟動物馴養業。它不但為紡織、油脂、食品、製藥等工業提供原料,也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豐富食品,為農業提供役畜和糞肥。
養殖業在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常常表現為農作物生產的副業,即所謂“後院養殖業”。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在某些部門發展成為相對獨立的產業。例如:蛋雞業、肉雞業、奶牛業、肉牛業、養豬業等。中國的養殖業在經歷了40年的發展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到1990年,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按當年價格計算已達到26.6%。
隨著相對獨立的養殖業產業的出現,又開始分化出一個強大的工業部門,這就是為養殖業及生產服務的各種養殖業投入工業,包括:機器、設備、獸藥、配合飼料等的生產,以及各種養殖業產品的加工 業,如肉類加工業、奶品加工業等。因此,廣義的養殖業還常常包括為其服務的農工聯合企業,如各種種畜禽公司、牧工商聯合公司、配合飼料公司等。
世界上許多已開發國家,無論國土面積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養殖業都很發達,除日本外,養殖業產值均占農業總產值的50%以上,如美國為60%,英國70%,北歐一些國家80%-90%。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養殖業產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養殖業的人均產量或產值,仍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發展養殖業的主要途徑包括:因地制宜地調整養殖業結構,開闢飼料來源,改良畜種,加強飼養管理,防止疾病,提高單位家畜的生產力;同時增殖家畜數量。
特點
養殖業是指用放牧、圈養或者二者結合的方式,飼養畜禽以取得動物產品 或役畜的生產部門。它包括牲畜飼牧、 家禽飼養、經濟獸類馴養等。養殖業的主要特點和要求是:
(1)它的擴大再生產同各類畜禽內部的公畜、母畜、仔畜、幼畜的比例有十分密切關係。因此,保持合理的畜群結構,對加快養殖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2)飼料是養殖業的基礎,只有不斷解決好飼料問題,才能加快養殖業發展。
(3)養殖業的商品性很高,而產品又不便於運輸而且易於腐壞。因此,要求收購、加工、貯藏、運輸等方面密切 配合。
(4)養殖業對於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有較大的適應性,即可以放牧,又可以舍飼。
由於存在這些特點和要求,因此,發展養殖業必須根據各地的自然經濟條件,因地制宜,發揮優勢。
分類
農區以舍飼為主的畜牧業稱農區養殖業。
農區養殖業的特點是:
①以耗糧型養殖業為主。家畜種類主要是消耗糧食較多的豬、家禽、役畜和山羊等,飼料來源是農產品、飼料糧、秸稈和野草、野菜等,並利用山坡和零星草地放牧。
②兼用型養殖業比較發達,如乳役兼用或肉役兼用的養牛業、養馬業和養驢業等。
③以舍飼為主。除了在農作物收穫後進行短期茬地放牧外,其餘時間均在畜舍內進行人工飼養。
④飼料費用占的比重比較高,一般占畜牧費的65%以上。能充分實現農牧結合,經營管理較為細緻,生產水平較高。經營方式主要是農家副業,還有國營牧場和養殖專業戶。目前農區養殖業仍是中國養殖業的主要部分。
在草原和荒漠地區,以放牧為主的養殖業稱牧區養殖業。家畜主要是草食動物。經營管理粗放,農牧結合不密切,飼草供應季節性波動大,易受災害性天氣的威脅,家畜生產力低而不均衡。中國的牧區位於北部和西部邊疆,包括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寧夏、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等省、自治區,共有266個牧區、半農半牧區縣(旗),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50%以上,牧畜頭數占全國牲畜總頭數的22%。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合理利用和保護現有的天然草場;重點進行草原建設和其他建設,如開發水源,貯草備料,改善牧業生產條件;調整畜群結構,發展季節性生產,如羔羊當年屠宰,肉牛早期育肥屠宰,揚夏飽秋肥之長,避冬瘦春乏之短;農林牧結合發展;以及採取適用技術,加速技術改造等。
利用草地直接放牧牲畜,或將草地作為飼草刈割地以飼養牲畜的畜牧業即草地養殖業。中國草地從植物群落著生的性質,可以分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三類;從草地的分布情況,可以分為北方草場和南方草山草坡兩類。中國草地養殖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草地資源退化,養殖業生產力水平低。除經營方式不夠先進外,也與這些地區自然條件較差有關。
發展草地養殖業的主要途徑是:
①改良草地。
②有條件的地方擴大人工種草。
③建設牲畜棚圈。
④加強服務體系建設。
⑤改革不合理的流通體制。
依據養殖業區劃的分區原則與指標,在充分考慮飼料資源、自然環境、飼養技術和社會需要以及民族習慣與生產特點等的地區差異的基礎上,中國養殖業劃分為七個養殖業地域類型區,即青藏高原區,蒙新高原區,黃土高原區,西南山地區,東北區,黃淮海區,東海區;並分區概述養殖業資源、養殖業發展條件和主要問題,提出各區養殖業發展方向及其主要措施。
人才
在中國,高等養殖業人才,主要由中國農業大學和分布於各省(市、自治區)的 農(牧)業高等院校來培養;中等養殖業人才,主要由各養殖業(農業)中等職業學校來培養,如吉林省畜牧業學校等。
作用
搞好養殖業生產對於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出口物資,增強民族團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發展養殖業的條件是:自然條件適宜,即光、熱、水、土適合各類牧草和牲畜的生長發育,草場面積較大,質量較好,類型較多;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生產潛力很大,能做到投資少、見效快、收益高;廣大農民具有從事養殖業生產的經驗和技能等。養殖業的類型很多,其中按飼料種類、畜種構成、 經營方式,可分為牧區養殖業、農區養殖業和城郊養殖業。
地位
主要是:①提供肉、奶、蛋類等動物性食品。②為工業提供羊毛、山羊絨、皮、鬃、獸骨、腸衣等原料。③通過畜產品出口取得外匯。④促進畜牧業投入品工業和畜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增加勞動就業機會。⑤為農作物生產提供有機肥料。⑥增加農民收入。⑦為農業和交通運輸業提供畜力。⑧促進廣大牧區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加強各民族間的團結。
奶牛養殖
從2000年到2008年,中國奶牛養殖及相關產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之中,生鮮乳產量平均每年的增長率達到17.4%,但是,自從2008年整箇中國奶製品企業陷入毒奶粉事件之後,中國奶業的發展速度就開始明顯放緩,生鮮乳產量也開始停滯不前,幾年過去了,目前中國奶業仍然沒有完全從陰影中走出來。與此同時,奶粉進口量出現大幅增加,目前已經占據國內市場近一半的市場份額。
三聚氰胺事件使國內乳製品企業陷入了空前的誠信危機,社會公眾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奶粉採購國,最近紐西蘭、澳大利亞以及歐洲多國都對奶粉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限購措施,而這些事實都預示著未來中國必須生產出能夠滿足本國需求的高質量奶製品。
政策導向
1999年7月國家計委、科技部在《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中,明確將“高效有機肥商品化生產工藝與成套設備”列為優先發展的產業;2002年國家環保總局出台了《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正式將養殖業污染控制納入法制軌道;2003年又出台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明確了各類養殖業污染治理的目標。農業部2002年出台的《商品有機肥》行業標準中也明確規定“未經腐熟的畜禽糞便不能作為商品有機肥銷售和套用”。
國家對畜牧業主要有以下優待政策:
1、能繁母豬飼養補貼政策。
2、能繁母豬保險政策。
3、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扶持政策。
4、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政策。
5、生豬良種補貼政策。
6、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
7、沼氣建設補貼政策。
8、奶牛良種補貼政策。
9、重大動物疫病免費強制免疫政策。
10、養殖業占地視作農用地,簡化用地審批手續,減免相關稅費。
11、對養殖場(戶)購置大型青貯、牧草收割和飼料加工機械,享受農機購機補貼政策。
辦一個山羊養殖場,需到當地鄉鎮政府辦理用地手續,併到當地縣(區)畜牧獸醫行政部門申辦《動物防疫合格證》,存欄量達到100隻以上的,還需要到當地環保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如果辦種羊場,還需申辦《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目前尚未出台相關優惠政策。
污染狀況
在畜牧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糞便以及農作物收割產生的有機廢棄物由於產量大、分布廣、成份複雜等特點,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也早已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我國每年畜禽糞便產量約為19億噸,其污染力相當於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廢棄物的2.4倍以上。傳統處理方法是直接施肥或簡單漚制,肥效低、寄生蟲卵含量高、致病菌,易造成二次污染。這些廢棄物中含有較高的有機物質和大量的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氮、磷、鉀等養分,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經過微生物發酵等無害化處理可製成生物有機肥料,實現廢棄物在種植業中資源化利用。本項目生物技術,在常溫常壓下生物發酵,殺死寄生蟲、致病菌,增加有益菌和有機質,將污染嚴重的畜禽糞便轉化為高效優質的生物有機肥,為解決畜禽糞便污染源創出一條新路。對於推進我國的循環農業、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注意事項
(一)牛場總體布局與牛舍設計牛場總體布局就是各類牛舍、擠奶廳、飼料區(飼料的收購、加工、貯存、供應)、糞尿處理區和其他附屬建築物以及設施的位置與相互之間連線,要便於日後奶牛生產最有效、最經濟的運轉,並力求做到減少牛隻行走距離,縮短工人操作和飼料等運輸距離,避免糞道與淨道的重疊和交叉,以利衛生防疫;減少飼料與牛奶的污染。
在牛舍的設計上,散欄飼養牛舍是供奶牛採食、飲水、休息和活動的場所。牛舍設計既要為奶牛提供一個衛生舒適的環境,也要考慮工人操作的方便,並要求儘量降低造價。
(二)經營管理散欄飼養奶牛場的經營管理不同於傳統式的飼養,其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都必須有現代化意識和對新飼養模式的確信。必須建立一支一專多能,既懂養牛又會掌握機械操作的幹部和工人隊伍。爾後通過嚴密的勞動組合和勞動管理,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才能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
(三)飼養管理散欄飼養改傳統的個體精細區別對待,為群體區別飼養。每個飼養員通常管理多達100多頭牛,牛隻的分群和調群工作是重要環節。對初產母牛、乾奶母牛、泌乳盛期、泌乳中後期以及不同階段的生長發育母牛,應做到合理分群並及時調整。母牛分群前尚需做好產奶量的測定、體況評定等基礎工作。每群的大小應與牛舍結構、擠奶設備等相適應。
一般認為肢蹄病是散欄飼養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由於奶牛行走機會多,蹄部浸泡糞尿時間長,肢蹄病多。根據上海星火農場經驗,牛通道和牛床的材料應選用軟性和乾燥的材料;牛舍內糞尿處理間隔時間應視情況每日1~2次;蹄部定期藥浴,蹄型定期整修,蹄病及時治療。採取以上措施可以得到控制。筆者在國外見到不少奶牛場用木屑鋪墊、或橡皮軟墊或漏縫地板,以防蹄病。
在散欄飼養條件下,牛隻晝夜自由活動,沒有固定的床位,對發情檢查帶來一定的困難,除加強配種人員責任心,增加發情觀察次數外,還必須引進新技術新辦法。國外已採用電腦監控跟蹤攝像、或用試情牛、同步發情技術等。
(四)配套機械和機械管理散欄飼養是高效率的現代化生產方式,奶牛場必須配備一系列機械設備,必須成龍配套,才能發揮機械化生產的最高效率。這是散欄飼養成功的重要保證。國內有些奶牛場實行散欄飼養效果欠佳,其中因機械設備不配套或性能不過關,或不能長久堅持使用不無關係。一些奶牛場使用進口機械設備,但也應及早研究零配件的國產化,以免當零配件損耗後無法配套。
散放飼養奶牛場應配備機械管理和維修人員。據上海的經驗,將機械維修人員安排在各作業組兼職,比單獨設立機械修理部門會有更好的效果,一則避免操作工對機械修理工的完全依賴性,再則有利於設備的日常及時保養和維修。
相關詞條
畜牧業 | 農業 | 種植業 | 水牛 | 黃牛 | 山羊 |
綿羊 | 雞 | 鴨 | 鵝 | 氂牛 | 三河馬 |
兔子 | 梅花鹿 | 政府 | 科技養殖 | 養殖廠 | 屠宰場 |
奶牛 | 奶製品 | 蛋類 | 鴨蛋 | 雞蛋 | 放牧 |
獸醫 | 土壤 | 農業大學 | 科學 | 鵝蛋 | 圈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