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樞[南朝陳大臣]

袁樞[南朝陳大臣]

袁樞(517—567),字踐言,梁吳郡太守君正之子,陳郡陽夏人也。美容儀,性沈靜,好讀書,手不釋卷。家世顯貴,貲產充積,而樞獨居處率素,傍無交往,端坐一室,非公事未嘗出遊,榮利之懷淡如也。起家梁秘書郎,歷太子舍人,輕車河東王主簿,安前邵陵王、中軍宣城王二府功曹史。侯景之亂,樞往吳郡省父,因丁父憂。時四方擾亂,人求苟免,樞居喪以至孝聞。王僧辯平侯景,鎮京城,衣冠爭往造請,樞獨杜門靜居,不求聞達。紹泰元年,征為給事黃門侍郎。未拜,除員外散騎常侍,兼侍中。二年,兼吏部尚書。其年出為吳興太守。永定二年,征為左民尚書。未至,改侍中,掌大選事。三年,遷都官尚書,掌選如故。

基本內容

袁樞(517—567) ,字踐言,梁吳郡太守君正之子,陳郡陽夏人也。美容儀,性沈靜,好讀書,手不釋卷。家世顯貴,貲產充積,而樞獨居處率素,傍無交往,端坐一室,非公事未嘗出遊,榮利之懷淡如也。起家梁秘書郎,歷太子舍人,輕車河東王主簿,安前邵陵王、中軍宣城王二府功曹史。侯景之亂,樞往吳郡省父,因丁父憂。時四方擾亂,人求苟免,樞居喪以至孝聞。王僧辯平侯景,鎮京城,衣冠爭往造請,樞獨杜門靜居,不求聞達。紹泰元年,征為給事黃門侍郎。未拜,除員外散騎常侍,兼侍中。二年,兼吏部尚書。其年出為吳興太守。永定二年,征為左民尚書。未至,改侍中,掌大選事。三年,遷都官尚書,掌選如故。

樞博聞強識,明悉舊章。初,高祖長女永世公主先適陳留太守錢蕆,生子岊,主及岊並卒於梁世。高祖受命,唯公主追封。至是將葬,尚書主客請詳議,欲加蕆駙馬都尉,並贈岊官。樞議曰:“昔王姬下嫁,必適諸侯,同姓為主,聞於《公羊》之說,車服不系,顯於詩人之篇。漢氏初興,列侯尚主,自斯以後,降嬪素族。駙馬都尉置由漢武,或以假諸功臣,或以加於戚屬,是以魏曹植表駙馬、奉車趣為一號。《齊職儀》曰,凡尚公主必拜駙馬都尉,魏、晉以來,因為瞻準。蓋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輕,若不加其等級,寧可合卺而酳,所以假駙馬之位,乃崇於皇女也。今公主早薨,伉儷已絕,既無禮數致疑,何須駙馬之授?案杜預尚晉宣帝第二女高陵宣公主,晉武踐祚,而主已亡,泰始中追贈公主,元凱無復駙馬之號。梁文帝女新安穆公主早薨,天監初王氏無追拜之事。遠近二例,足以據明。公主所生,既未及成人之禮,無勞此授,今宜追贈亭侯。”時以樞議為長。

天嘉元年,守吏部尚書。三年,即真。尋領右軍將軍,又領丹陽尹,本官如故。五年,以葬父,拜表自解,詔賜絹布五十匹,錢十萬,令葬訖停宅視郡事,服闋,還複本職。其年秩滿,解尹,加散騎常侍,將軍、尚書並如故。是時,僕射到仲舉雖參掌選事,銓衡汲引,並出於樞,其所舉薦,多會上旨。謹慎周密,清白自居,文武職司,鮮有游其門者。廢帝即位,遷尚書左僕射。光大元年卒,時年五十一。贈侍中、左光祿大夫,謚曰簡懿。有集十卷行於世。

南宋史學家

(1131~1205)

中國南宋史學家。字機仲。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初任溫州判官、興化軍教授。幹道七年(1171),為禮部試官,出為嚴州教授。其後歷任太府丞、兼國史院編修官、權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吏部員外郎、大理少卿,出知常德府、江陵府等職。喜讀《資治通鑑》,苦其浩博,乃著《通鑑紀事本末》42卷,因其文總括為239事,獨立成篇,起訖瞭然,為中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學著作。創造紀事本末這一新的寫史體例,兼有紀傳、編年二者優點,使“數千年事跡經緯明析”,對後世影響極大,明清兩代多有仿作。

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幹道七年(一一七一)除太學錄,出為嚴州教授。撰《通鑑紀事本末》成,以大宗正簿召,遷太府丞,兼國史院編修官(《南宋館閣續錄》卷九)。淳熙九年(一一八二)遷軍器少監(同上書),出提舉江東常平茶鹽,改知處州。入為大理少卿,因事貶秩。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知常德府。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知江陵府,尋罷,自是閒居十載。開禧元年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八九有傳。

袁樞學識淵博,與當時學者朱熹、呂祖謙、楊萬里有往來。歷任溫州判官、嚴州教授、太府丞兼國史院編修、大理少卿、工部侍郎兼國學祭酒、右文殿修撰、江陵知府等職。任國史院編修期間,負責修《宋史》之列傳部份。北宋章惇的子孫請託袁樞對章惇的傳記多加文飾。袁氏駁斥,曰:“子厚為相,負國欺君。吾為史官,書法不隱,寧負鄉人,不可負天下後世公議!”

在嚴州任職期間,“乃自出新意,輯抄《通鑑》”、“區別門目,以類排纂。每事各詳起訖,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成就《通鑑紀事本末》一書。

他的歷史巨著《通鑑紀事本末》,全書四十二卷,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之徵淮南〉。書中文字全抄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原文。只是方式改易。取《通鑑》所記之事,區別門目,分類編排。專以記事為主,每一事詳書始末,並自為標題,共記二百三十九事,另附錄六十六事。開“紀事本末體”之先河。

宋人楊萬里曾評價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今讀袁子此書,如生乎其時,親見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繼之以嘆且泣也”,更作《通鑑本末序》。朱熹看過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有批評:“錯綜溫公之書,乃國語之流”、“其部居門目,始終離合之間,又皆曲有微意”。章學誠稱讚:“本末之為體也,因事命篇,不為常格……文省於紀傳,事豁於編年,決斷去取,體圓用神,斯真《尚書》之遺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數千年事跡,經緯明晰,節目具詳,一覽瞭然,遂使紀傳、編年貫通為一,實前古之未見。”袁樞以後採用這種體裁撰寫歷史者,所在多有。如:章沖《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楊仲良《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到了明清時際,紀事本末體大為流行,如馮琦、陳邦瞻的《宋史紀事本末》,張鑒的《西夏紀事本末》,李有棠的《遼史紀事本末》與《金史紀事本末》,陳邦瞻的《元史紀事本末》,以及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袁樞晚年喜讀易,著有《易學索引》、《周易辯異》等書。

開創以“事”為綱的本末體史書——《通鑑紀事本末》的作者是南宋的袁樞。

《通鑑紀事本末》為中國第一部記事本末體史學著作。創造記事本末體這一新的寫史體例。同司馬遷的記傳體,司馬光的編年體同為史學上的三大巨作。列為歷史上的三大體裁,與司馬遷,司馬光並駕齊驅。對中國歷史的書寫有極大的幫助。獨立成篇。

全書42卷,約200萬字,上至戰國,下至五代,總括了1362年的歷史。這部書自成一體,總記239事!按年代順序編錄,個事自立標題。

《通鑑紀事本末》是袁樞在嚴州任教授時所撰,這時由於職掌清閒,可以從容論著。袁樞與朱熹、呂祖謙和楊萬里是同時代人,這時的社會經濟和學術文化都有一定的發展,但是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卻處於比較緊張的狀態,這一現實,對於抱有“愛君憂國之心,憤世疾邪之志”的袁樞來說,只有像司馬光那樣,拿起史筆,來抒發自己的報國憂民之情。

袁樞為人正直,對政治腐敗,朋黨互爭,壓制人才等醜惡社會現象是很不滿的。當他為國史院編修官,分配負責撰修《宋史》列傳時,北宋哲宗時“奸相”章敦的子孫,以同鄉關係請袁樞對章敦傳加以“文飾”時,袁勃然大怒說:“子厚為相,負國欺君。吾為史官,書法不隱,寧負鄉人,不可負後世天下公議!”(《宋史·袁樞傳》)當時宰相趙雄“總史事”,聽到後即稱讚他“無愧古良史”(同上)。

當時現實政治的直接刺激,是袁樞編纂《通鑑紀事本末》的原因之一,給內外交困的趙宋封建政權提供安邦治國的藥方。另一個原因,是為了解決讀《資治通鑑》的困難。由於《通鑑》記述了1300多年的史實,取材宏富,但它只是每年記述,對於一件事情連續好幾年的,它未能連貫記述,如果要了解其全貌,就要翻閱好幾卷,讀者很不方便。據說,《資治通鑑》修成後,司馬光希望寫作班子以外的有關人員再看一遍,但使他很失望,只有一個名叫王勝之的借去看了一遍,別的人面對這部巨著,有的只翻了幾卷,有的只看了幾頁就不想再看了。由此可見,《通鑑》由於篇幅太大使人閱讀困難。司馬光本人也感覺到這一難處,他晚年時曾經想另寫一部《資治通鑑舉要歷》,把《資治通鑑》簡化一番,但他老了,已力不從心,結果沒有完成。

袁樞根據《資治通鑑》記載的重要史實,以事件為中心,按照《通鑑》原來的年次,分類編輯,抄上原文,把司馬光的史論也抄上,每事標以醒目的題目,而袁氏本人沒有發表意見,也沒有加上一句話。這樣,共編集了239個事目,始於《三家分晉》,終於《世宗征淮南》,記述了1300多年的史事,共42卷。袁氏雖然只用了大約兩年的時間編寫《通鑑紀事本末》,但他熟讀《通鑑》卻花了不知多少年的時間。他不但要熟讀《通鑑》,了解其全部內容,還要吃透司馬光的史學見解。

袁樞跟司馬光一樣,始終恪守“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的原則。因此他在編立標題,抄錄史料時,對於災異、符瑞、圖讖、占卜、鬼怪等絕少加以採用,即使稍有涉及,也是作為起警戒作用而引用的。這種反對天命論神學,而重視社會現實的史觀,在當時無疑是進步的。對於統治者袁樞是提出警告的,如袁樞在《通鑑紀事本末》卷三《武帝惑神怪》中抄錄了“臣光曰”,批評了漢武帝“窮奢極欲,繁刑重斂,內侈宮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遊無度,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由此可見,袁樞是有自己的政治見解的,這正如朱熹所說的,袁樞“其部居門目,始終離合之間,又皆曲有微意。”(《朱子大全》卷81)所謂“微意”,就是指袁樞的政治觀點。袁樞把有關封建政治的主要問題,如楊萬里(與袁樞同為太學官)所舉的內容,“曰諸侯,曰大盜,曰女主,曰外戚,曰宦官,曰權臣,曰夷狄,曰藩鎮”(《通鑑紀事本末敘》)之類,都作為全書的基本內容,使它成為當時及後世君臣的鑑戒。袁樞還十分重視漢族政權的恢復事業,對於“祖逖北伐”、“宋明帝北伐”等,大書特書,而對於進據中原及舉兵南犯的少數民族上層統治分子,則視為“石勒寇河朔”,“趙魏亂中原”。當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到《通鑑紀事本末》一書時,立即推薦給宋孝宗。宋孝宗閱讀時,讚嘆地說:“治道盡在是矣。”(《宋史·袁樞傳》)

孝宗命令摹印十部,以賜太子和江上諸帥,命熟讀之;還提升袁樞為大宗正簿。

袁樞最大的貢獻,是開創了以紀事為主的本末體,實現了史書編纂體的突破,從而出現了編年、紀傳、紀事本末三足鼎立的體例。以“時”為中心的編年體和以“人”為中心的紀傳體各有千秋,而檢索不便則是它們的共同缺點。而袁樞創立的以“事”為中心的紀事本末體裁,卻彌補了編年與紀傳體的不足,因而豐富了史學內容,正如清代著名歷史學家章學誠所評論的那樣:“因事命篇,不為常格,……文省於紀傳,事豁於編年,決斷去取,體圓用神,……故曰:‘神奇化臭腐,而臭腐復化為神奇’。”(《文史通義·書教下》)章氏的評論是正確的,袁氏創立的紀事本末新體裁,的確是對中國歷史編纂學的一大貢獻。

雖然《通鑑紀事本末》原抄《資治通鑑》,但對《通鑑》的校勘卻起了一定的作用。由於《通鑑》流傳已久,傳抄刻印,難免會有錯誤。所以我們讀書時,可以把兩書互相校勘。

清代的張敦仁曾經用《通鑑紀事本末》大字本(即湖州版本;嚴州版本字小,又叫小字本),和明代萬曆年間杭州所刻《資治通鑑》元注本互校,校出異文3000多條,寫成《資治通鑑刊本識誤》3卷,後來章鈺撰寫《胡刻通鑑正文校宋記》時,把張敦仁校勘《資治通鑑》的異文而無別本資印證處,列為附錄。1957年由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標點本《資治通鑑》,除了章鈺書中重要校勘都收入本書做注文外,還選錄了張敦仁書中的一些校勘做為注文。這就使標點本《資治通鑑》成為現有較好的一種版本。

《通鑑紀事本末》也有它的缺點。首先表現在取材上,因《資治通鑑》本來就是一部政治史,關於經濟、文化方面的記載比較少。袁樞所取資料,不過是有關諸侯、“大盜”、女主、外戚、宦官、權臣、“夷狄”、藩鎮之類,其他史事,多略而不書。這不能不是一個欠缺。另外,它囿於《資治通鑑》範圍,多屬照抄,沒有自取的第一手材料。總之,《通鑑》有的,它不一定都有,《通鑑》沒有的,它也沒有。其次,《通鑑紀事本末》記述的事與事之間沒有聯繫,對於整個歷史不能勾劃出一個發展的線索,因此,它只能記述了“治亂興衰”的現象。

還有,《通鑑紀事本末》具有明顯的敵視農民起義和大漢族主義的思想。例如,對於農民起義,多稱為某某之亂(如“黃巾之亂”);漢族統治者和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往往用“討”、“平”一類的字樣。

《通鑑紀事本末》,宋本共42卷,明末張溥(字天如,江蘇太倉人,復社領袖)曾就《通鑑紀事本末》各篇,寫成史論若干篇,附在各篇之後。這兩種版本,一種有論,一種無論,還是容易區分的。

在袁樞的影響下,明、清兩代許多學者仿照他的體例編纂了不少紀事本末體史書。例如:《繹史》、《左傳紀事本末》、《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袁樞編成此書後,800多年來,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稱許。

袁樞史才為世所推崇,其史德也令人景仰。他兼國史編修官分修國史傳時,浦城章惇曾以同鄉的情誼,命家人送閱自傳,請為潤飾,被袁樞嚴詞拒絕,並說:“吾為史官,書法不隱,寧負鄉人,不可負後天下公議。”當時宰相趙雄總管史事,感嘆說:“無負古良史矣”。

幹道七年(1171年)為禮部試官,任太學錄,他忠直地表奏治國三論:一論開言路以養忠孝之氣,二論規恢復當圖萬全,三論士大夫多虛誕,幸榮利。孝宗命袁樞任大宗正主簿,並召他入殿面談。袁樞知道孝宗常以諸葛亮論兩漢盛衰一文中的“小人不可不去”之語為訓。他便以這句話為中心,作深入闡述發揮。歷述自漢武帝至唐文宗偏聽奸妄,招致禍亂的史實,敬告孝宗提高警惕。調任太府丞時,又直言孝宗有寵任武士,厭薄儒生,猜疑大臣之心,想使近侍參與軍國大事。孝宗感悟,對他說:“朕不至與此曹圖事帷幄中。”

袁樞在朝任職不畏權貴。任大理寺少卿時,有通州民高氏因產業一案,交大理院審理,殿中侍御史冷時光受賄包庇,袁樞公然揭發。同列官員都怕他招禍,而袁樞不加顧慮,大膽陳奏,孝宗根據奏本,立即罷免冷時光。所以有宋代以朝臣彈劾御史事例,自袁樞開始的說法。宋史評之為“臨民則識治辨間,立朝則啟沃忠諫,克盡乃職,為世師表”。

袁樞任江陵知府,江陵在長江沿岸。如遇水災,人民就要流離失所。江陵原有楚的故城,名“楚觀”。袁樞審察地勢後,決意移民,於是親赴楚觀規劃,建築民房,遷民安居,深為人民稱頌。

袁樞66歲時,因朱熹被劾為偽學,受到株連也被罷官,自此閒居10年,致力著作,到開禧元年(1263年)去世,享年75歲。著有《易傳解義》、《童子問》及《辨異》等。宋史評為“臨民則識治辨間,立朝則啟沃忠諫,克盡乃職,為世師表”。袁樞最大的功績,在於開創了“紀事本末體”先河,拓展了寫史體例,對後世影響極深。

在政治上,力主抗抗金,反對南宋政權的苟且偷安,關心民間疾苦。

《宋史·袁樞傳》

字機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學,嘗以《修身為弓賦》試國子監,周必大、劉珙皆期以遠器。試禮部,詞賦第一人,調溫州判官,教授興化軍。

幹道七年,為禮部試官,就除太學錄,輪對三疏,一論開言路以養忠孝之氣,二論規恢復當圖萬全,三論士大夫多虛誕、僥榮利。張說自閣門以節鉞簽樞密,樞方與學省同僚共論之,上雖容納而色不怡。樞退詣宰相,示以奏疏,且曰:“公不恥與噲等伍邪?”虞允文愧甚。樞即求外補,出為嚴州教授。

樞常喜誦司馬光《資治通鑑》,苦其浩博,乃區別其事而貫通之,號《通鑑紀事本末》。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於上,孝宗讀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曰:“治道盡在是矣。”

他日,上問袁樞今何官,茂良以實對,上曰:“可與寺監簿。”於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對,即因史書以言曰:“臣竊聞陛下嘗讀《通鑑》,屢有訓詞,見諸葛亮論兩漢所以興衰,有‘小人不可不去’之戒,大哉王言,垂法萬世。”遂歷陳往事,自漢武而下至唐文宗偏聽奸佞,致於禍亂。且曰:“固有詐偽而似誠實,憸佞而似忠鯁者,苟陛下日與圖事於帷幄中,進退天下士,臣恐必為朝廷累。”上顧謂曰:“朕不至與此曹圖事帷幄中。”樞謝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

遷太府丞。時士大夫頗有為黨與者。樞奏曰:“人主有偏黨之心,則臣下有朋黨之患。比年或謂陛下寵任武士,有厭薄儒生之心,猜疑大臣,親信左右,內庭行廟堂之事,近侍參軍國之謀。今雖總權綱,專聽覽,而或壅蔽聰明,潛移威福。願可否惟聽於國人,毀譽不私於左右。”上方銳意北伐,示天下以所向。樞奏:“古之謀人國者,必示之以弱,苟陛下志復金仇,臣願蓄威養銳,勿示其形。”復陳用宰執、台諫之術。

時議者欲制宗室應舉鎖試之額,限添差岳祠,減臣僚薦舉,定文武任子,嚴特奏之等,展郊禋之歲,緩科舉之期,樞謂:“此皆近來從窄之論,人君惟天是則,不可行也。”遂抗疏勸上推廣大以存國體。

兼國史院編修官,分修國史傳。章惇家以其同里,宛轉請文飾其傳,樞曰:“子厚為相,負國欺君。吾為史官,書法不隱,寧負鄉人,不可負天下後世公議。”時相趙雄總史事,見之嘆曰:“無愧古良史。”

權工部郎官,累遷兼吏部郎官。兩淮旱,命廉視真、楊、廬、和四郡。歸陳兩淮形勢,謂:“兩淮堅固則長江可守,今徒知備江,不知保淮,置重兵於江南,委空城於淮上,非所以戒不虞。瓜洲新城,專為退保,金使過而指議,淮人聞而嘆嗟。誰為陛下建此策也?”

遷軍器少監,除提舉江東常平茶鹽,改知處州,赴闕奏事。樞之使淮入對也,嘗言:“朋黨相附則大臣之權重,言路壅塞則人主之勢孤。”時宰不悅。至是又言:“威權在下則主勢弱,故大臣逐台諫以蔽人主之聰明;威權在上則主勢強,故大臣結台諫以遏天下之公議。今朋黨之舊尚在,台諫之官未正紀綱,言路將復荊榛矣。”

除吏部員外郎,遷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產業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納厚賂曲庇之,樞直其事以聞,人為危之。上怒,立罷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實自樞始。手詔權工部侍郎,仍兼國子祭酒。因論大理獄案請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貶兩秩,寢前旨。光宗受禪,敘復元官,提舉太平興國宮、知常德府。

寧宗登位,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瀕大江,歲壞為巨浸,民無所託。楚故城楚觀在焉,為室廬,徙民居之,以備不虞。種木數萬,以為捍蔽,民德之。尋為台臣劾罷,提舉太平興國宮。自是三奉祠,力上請制,比之疏傅、陶令。開禧元年,卒,年七十五。

自是閒居十載,作《易傳解義》及《辯異》、《童子問》等書藏於家。

明代畫家

(1600~1645)

袁樞,號石■袁樞,號石■

中國明代書畫家、收藏鑑賞家。字伯應,號環中,又號石■(■字打不出來,見左圖),河南睢陽睢州(今睢縣)人。以父兵部尚書袁可立蔭官戶部郎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參政、大梁兵巡道。

崇禎乙亥(1635),袁樞為其父在睢州家裡守孝,遇流民攻城,睢陽衛不堪一擊而敗。袁樞破家散財兩千金募勇殺敵,擐甲登陴,倡先固守,力戰七晝夜,至目生瘡,睢州城得以保全。五十二年後的康熙三十六年春天,應睢州全城父老所請,由河南巡撫李國亮報呈清朝庭,特批明袁樞崇祀清朝鄉賢祠。

袁樞貌俊偉,多大略。善騎射,有邊才。明崇禎十一年,清軍大舉侵明,明將多畏縮,袁樞不避死,以戶部郎中文職督餉於遼左軍前,解朝廷庚癸之憂。“寬空一禦寇,再御邊”(王鐸《袁石寓詩序》),秉父志一生抗清。清兵渡江陷金陵,袁樞絕食數日憂憤而死。“公聞國變,眥裂發怒,竭蹶中原,以需生聚,歸節金陵。”(明趙震元《松青堂文選》)

其詩文韻致甚高,與錢謙益、劉理順、方以智、王時敏、王鐸等名士相唱和。錢謙益曾盛讚其“負文武大略,博雅好古,登高能賦,可為大夫”。著有《袁伯應詩集》,清興文字獄,詩稿遭禁毀。

山水畫工巧,家富收藏。為華亭董其昌、孟津王鐸所推重。所臨僧巨然《蕭翼賺蘭亭圖》氣韻沖膽,卓有古趣。張庚《國朝畫征錄》卷首為之列傳。品絲彈竹,藝靡不工。趙震元稱其為“一代巨公,三吳妙品”(《松青堂文選·為袁石愚復開封太府》)。書法出入楮遂良、米芾之間。

王鐸跋袁樞藏品《瀟湘圖》王鐸跋袁樞藏品《瀟湘圖》

袁樞為明末書畫及收藏鑑賞大家,曾藏有董源《瀟湘圖》,上有袁樞跋一,鈐“袁樞私印”、“袁樞之印”、“睢陽袁氏家藏圖書記”、“明袁樞鑑賞書畫印”等,自跋“崇禎十五年十一月得於董思白年伯家,原值加四帑焉”(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南宋拓本《松桂堂帖》,為宋刻法帖精品,鈐“明□台袁伯應家藏圖書”,1995年經日本人捐獻,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夏山圖》中縫鈐“袁樞收藏印記”(今藏上海博物館);巨然《蕭翼賺蘭亭圖》鈐“袁樞之印”(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層岩叢樹圖》鈐“袁樞收藏印記”,上有王鐸為袁樞所作跋語(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秋山圖》上有王鐸跋語,鈐“袁樞明印”、“石寓收藏印信”等(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王維《山陰圖》上有王鐸為袁樞所作跋語(今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及宋《淳化閣帖》(2003年上海博物館以450萬美元從美國回購收藏,見王鐸《跋淳化閣帖》)。董其昌為袁樞之父袁可立所繪《疏林遠岫圖》(今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袁節寰大司馬像》(今藏商丘),及王鐸為其所寫《贈袁樞詩冊》(今藏美國楊思勝處);王鐸為袁樞所繪《雪景竹石圖》已收錄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成為山東濟南市博物館的收藏精品。這些名畫珍品都在海內外流傳有序,其他流散天涯不為世所知者殊多。

袁樞與明末大家多有交往,與年伯董其昌的關係更是不同尋常。董其昌卒後,一生最喜愛的“四源堂”四幅名畫多歸袁樞。至今尚藏於安徽省博物館的16幅《董其昌紀游冊》,為董其昌早年作品,世所罕見,也是睢陽尚書袁氏家藏舊物。董其昌在《袁伯應詩集序》中寫道:“餘與伯應尊公少司馬(即袁可立)同舉於蘭陽陸先生之門”,袁樞與董其昌的關係源於董與其父是同年。

崇禎十六年(1643),袁樞奉旨榷滸墅關,“榷政告竣,頌聲塞途。(錢謙益《牧齋全集》)”。其間王鐸曾在蘇州袁樞家裡避難數月,二人關係尤為密切,合作之筆為世人所重,流入海外者尤多。在蘇州西部山區的摩崖石刻上,至今保留有“明崇禎十六年三月河南王鐸書、袁樞題”的“仙砰”兩個大字,是重要的旅遊資源和書法珍品。查《王鐸年譜》得知,是年“三月某夜,於江蘇滸墅關同故友袁樞(寰中)相聚,為袁樞藏巨然《層巒叢樹圖》、董源《瀟湘圖》等圖題跋。”王鐸《擬山園選集》有《滸墅北發石寓舟中遠送因以寄懷》等數首詩為睢陽袁樞而作。王鐸為明天啟二年進士,是年春天袁樞之父袁可立正任考官,當對王鐸有提攜師座之恩,袁可立的神道碑文就是王鐸撰文書丹的,所以兩人的交往當至少開始於這一時期。

袁樞有三子,賦誠、賦諶、賦諴。長子袁賦誠官廣西南寧府新寧州知州,次子袁賦諶亦善藏,精鑑賞,安徽省博物館的16幅《董其昌紀游冊》上都留有其鑑賞印記。(長美 供稿)

袁 樞

袁樞,字伯應,號環中,別號石寓,睢州人。父可立,明大司馬,即萬曆中直言削籍,天啟時忤璫再削籍者也。樞以蔭官刑曹,終養在籍。崇禎末流寇犯境,樞破家資大勞。鄉民禦寇保城有功,南都起為睢陽道,歸之任,未幾復還南都,卒。

樞博學好古,精鑑賞,家富收藏,工書畫,為華亭董宗伯,孟津王覺斯所推許。山水出入董、巨、子久間,光滑清寂,其 梅華道人所臨巨然《蕭翼賺蘭亭圖》,氣韻沖膽,綽有古趣,今藏同里蔣郎中泰家,所寫折枝花有白陽山人風致。餘游睢見先生遺墨及所藏舊跡,皆精雅,其風期略可想見。而郎中又為餘述先生生平,遂慨慕景仰無已雲。

白薴村桑者曰:黎君袁君皆前明人也,而向之輯譜者未之及。黎君雖為竹宅朱太史收入詩綜,而不及其畫。餘以二君既不可入是編又恐或湮沒,故附著之,以備後入採取焉。

(《國朝畫征錄·卷首》)

清 田蘭芳

康熙三十八年夏六月,楚雄別駕袁公嗣孫景朱踵門拜請,曰:“先曾大母劉淑人卜於是年十月二十六日歸窀穸。先生與餘家世有連且交,朱本生大父分詣尤篤,蓋嘗志兩大父墓矣。先淑人行跡猶在,敢以壙中石累先生。先生無辭!”言已復再拜,曰:當曾大父葬時,正際鼎革,四方之亂未敉。播盪之餘,遺老跧伏,吾家物力方形匱絀,柩返江南,兩大公及時襄事,銘故有闕。今當啟祔,禮宜補作。祈並惠鴻文以圖不朽。”餘聞之,憮然。念公命世人豪,且大有造於桑梓,歿向六十年,袁氏故老幾盡。顧以表揚之事遺之童弱,使餘小子得以操筆,撰次其生平,天下事寧可以逆計而意料也耶?

先是,丁丑暮春,河南巡撫都御史李公以事久論定,允州人請,檄祀公於瞽宗。是日,列幕雲屬, 羊盛齋,競獻主前。其他奔謁俯伏去來參差者,至庭不能容;廟門以外填街咽巷,駢羅環視,嘆未曾有。其扶杖之叟指以語夫少稚曰:“微公,寧有若輩於今日!追念公德當世世無忘也。”蓋當崇禎乙亥,流賊迫州城,時承平久,人不知兵,屯軍視若兒戲。列陣以待,未日中殲焉。遂圍城而攻,州人大恐。公擐甲登陴,分給守者兵械,使得自衛以殺敵人。情稍安,乃輦金置城上,號於眾曰:“能殺一渠者,予金百;殺騎卒者,半之;投石、發矢、搬甓運木者,準此為差。”越一二日,傷賊頗眾。賊恚甚,大治攻具,肉薄以登。公視服絳督攻者,注筒弩射之,一發而殪,則渠率也。賊乃號泣,舁之去,氣少沮。然鏇退復進,報怨之師,誓逞其志而後已。公知勢亟,周陴呼曰:“城危矣!我不惜破家,在圍中各有死理,盍共戳力於死中求活也!”於是人人競奮。乃縋壯者於城下拒賊,使不得近城,而老弱則叢炬以焚其梯,或熱油以灌登者,即婦人孺子亦爭投瓦石以擊賊。呼噪之聲動天地,城下死者如積。凡七晝夜,目不交睫,至眶生瘡,痏氣彌厲。賊度終不可克,始解去。是叟為童子時親見,故感嘆其德,娓娓為眾言之。而捍患御災又誠合於祭法,無惑乎歌饗神前,人心同然,至如爾日之盛也。

公之大節為人尊親如此,故順人心所欲,按狀敘而銘之。公姓袁氏、諱樞,字伯應,一字環中,石寓號也,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諱可立之子。母曰宋夫人,公實出於潘母。美儀觀,多大略。年十二入州庠,見賞於督學何公應瑞,文章有聲場屋間。二十五以尚書登萊勞蔭入胄監。時方多事,公抱壯志,嘗撫髀嘆曰:“大臣子不當與寒士以科目競進!李文饒,韓持國,伊何人哉?”乃以任子就選。初授詹事府錄事,歷南京左軍都督府都事,太僕寺丞,戶部山西司主事。丁內外艱凡五年。仍補原官,升郎中。崇楨十五年,命榷滸墅關商稅,隨職各著勞效。十七年五月差滿,例還部,移廣東司。時危,疆需材,山東湖廣重臣交疏請公,廷議授而復改者再。卒任公河南,俾分守大梁,治睢州。公,州人也。即第為署,時人榮焉。無何,豫餉告匱,巡撫越公其傑趣公,入請,即命親往直、浙、閩、廣督之。行至杭,而天兵已渡江矣。公返臥白下,閱兩月,竟以疾卒。

公孝事二親,所以奉之者誠盡而禮。縟喪所,生母尤能以哀動。嫡得伸罔極之報。父老往往以為口實。撫妹過於已女。其適孟氏者,在汴圍偵候之使舍置。汴潰,訪迎如蘇,俾劉淑人躬調護之。臨命猶以終身為慮焉。

性慷慨,俠烈慕義,急人之急。待以舉火者,常數十族。文雅通博,為海內物望所歸。喜賓客,座上無日不滿。壺矢弈射,品竹彈絲,以至商校古今,摩賞器物,公分部酬對,精神蔭映,人厭其意以去。蓋公多至行,復能貫群藝,氣韻尤足,傾入折衝,特其一枝,州人所以飲食必祭者,實在此。故著之獨詳。亦以見公得俎豆於孔庭者非誣也。

公生於萬曆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子時,卒於順治二年九月初四日子時。元配任氏,由孺人例贈淑人。繼劉氏,杞縣宦族,生有異質。父母卜其必貴。十七來歸,即傳家政。按親族,御臧獲,美餚酒,綜出納,無事不井井。其大者,則在事舅姑,養生喪死,皆先公意而助所未逮。其孟氏姑身脫圍城,飢贏殆不可濟。淑人撫摩痛疴,調劑食飲,誠求如育嬰兒,卒得無恙。公既歿,仍遵遺命,同居終身,且聯婚媾焉。公前室之子賦誠令沁源,代民償逋賦,破家猶不足,淑人自脫簪珥。且命已子賦諶鬻產以成其事。二事殊有古烈女風。淑人生於萬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寅時,卒於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亥時。

子三:賦誠,雲南楚雄府通判,任出;賦諶,監生,劉出;皆能詩、工書,博雅有父風。賦諶尤蘊借。賦諴庠生,側室張氏出。女二、孫六。昌、山、遠、定。昌亦諸生,皆早卒;侗、僩、偉、任,侗早卒,餘諸監生,任為諴後。僩三子:景周、景朱,景薜。景朱出繼伯祖誠之子山即來乞銘者,附淑人而並求志。公行可謂得禮之意矣。景薜出繼伯父侗。孫女二,元孫一,鳳舉周出。

為之銘曰:“吁嗟袁公,實命世雄。懋厥大德,藝靡不工。浩浩元化,開闔焉窮。惟向其利,乃雲有功。乙亥寇來,圍城而攻。壓陣雲黑,濺血堞紅。僉曰必危,元龜告凶。婦號兒啼,闔城忡忡。百萬之人,命盡日中。公麾以肱,止曰無庸。輦金激眾,指揮從容。群力競奮,積屍齊墉。賊如敗葉,紛披隨風。命續室完,其樂融融。淑人之德,罔不公同。公而廟祀,人心之公。百年菀結,一朝獲通。此日南原,馬鬣斯封。傾城往送,手植墳松。勿翦勿拜,千春郁蔥。

(清 田蘭芳《逸德軒文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