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國 籍:英國(倫敦)
組建時間: 1963年
解散時間: 1968年
唱片公司:Columbia,Capitol,Epic
音樂類型:Blues-Rock(藍調搖滾),British Blues(英國藍調),British Invasion(英國入侵),British Psychedelia(英國迷幻),Psychedelic(迷幻音樂),Rock & Roll(搖滾)
樂隊成員:Keith Relf ,Anthony "Top" Topham,Chris Dreja,Paul Samwell-Smith,Jim McCarty,Eric Clapton,Jeff Beck,Jimmy Page,Rod Demick,John Idan,Ray Majors,Laurie Garman,Gypie Mayo,Allen Glen,Billy Boy Miskimmin,Jerry Donahue,Ben King
樂隊介紹
特色
只要你已不是用耳朵,而是用心聽了三年以上的搖滾樂,相信,哪怕你仍然對現今如火如荼的現代搖滾(modern rock)善意地採取一種適可的寬容態度,在你一直不懈地尋覓搖滾藝術中最貼切、最完美、最驚心動魄的篇章的前提下,你終將皈依那神話般不可思議的六十年代搖滾盛世。讓我們回到醜陋的唱片工業機器尚未全面轟鳴時的那方淨士,從那些真正令人肅然起敬的搖滾英雄名錄里,看一支幾乎每篇介紹搖滾史的文章中都被提到——但人們只將更多的目光聚集於它那傳奇般的經歷,卻很少正視其音樂的組合——The Yardbirds。
從這近乎謙恭的隊名——"雛鳥"中,我們似乎已可看到幾張點綴著雀斑,漾溢著進取心的年輕面孔,但這群"雛鳥"從組隊到解散不超過一百首的作品裡你休想找到任何關聯到"稚鳥"這一詞構隱征的因素——無論其音樂還是技巧。反而樂隊成立解散不到五年的時間內令人啼笑皆非的人員變動,唱片銷量、赴美巡演等客觀事件上的戲劇性有些雛鳥學飛般跌跌撞撞的尷尬。
值得深思的是,之所以The YardBirds在搖滾史上有一個還算顯赫的位置,絕大部分原因在於先後有三位極為優秀的吉它大師擔任樂隊主音吉它手,他們是Eric Clapton、Jeff Beck和Jimmy Page。而由此帶來的後果是無法定位,變幻莫測的風格使唱片公司、聽眾,尤其是樂隊成員心神疲憊,最終,在搖滾樂這個巨大的坐標系中無法找到一個確定點的The YardBirds,如始終飛翔不得棲木的雛鳥般隕落了。三十年後當我們遁著The YardBirds的進程細品他們啟示錄般的音樂時,多少感到些無奈與悲壯。
正如人們無法想像The Cream、Jeff Beck's Group與Led Zeppelin這三支樂風迥異的樂隊的靈魂人物竟皆出於同一支樂隊。事實上,這三位天才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使The YardBirds絕不遜色於三人後來組建的任何一支樂隊,而且,這塊"路石"上的足跡足可以讓任何搖滾後輩們觸目驚心。
組建
早期的The YardBirds是一支典型的現場型樂隊,Clapton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現場吉他演奏就是在The YardBirds最早進行演出的俱樂部Crawdaddy里開始成形的。在那裡他們遇到了Rolling Stones的前經紀人Giorgio Gomelsky,並請他掌管樂隊事務。這位交際廣泛、善於理財,並且精通音樂藝術的經紀人給樂隊早期客觀上的發展帶來了許多好處。
這期間樂隊成員們努力使各自的技巧臻於完美,並不斷完善著隊員間的配合與默契以在潛移默化中確立樂隊風格。這裡有必要謄出筆墨來講一下本不該被樂隊三位著名吉它手的光芒遮掩的其他四位成員的音樂造詣。
發展
Jim McCarty是一位傑出的、富於直覺力的鼓手,他應和著音樂需要時而絲絲入扣、時而天馬行空的敲擊使The YardBirds的歌曲擁有了比其它樂隊更富生命力的節奏段落。Paul Samwell-Smith用充滿熱情、活蹦亂跳的貝司領頭羊般帶領著樂隊前進,甚至當音樂進入特意營造的拖沓氛圍時,他仍事不關已地牢牢掌握住整個曲目的骨架(如在"Sweet Music"中的演示),這樣音樂會神奇地展示給聽者不和諧背後,靜與噪、慢與快、亮與陰由於醒耳的矛盾而更有效地凸現出的彼此對立的雙方——這種各自為陣的演奏手法出現在如今眾多地下搖滾樂隊的音樂中,如Ultra Vivid Scene、Eric`s Trip等。Chris Dreja是當時英格蘭許多身手敏捷的節奏吉它手中極富想像力的一位,在高分貝的音樂中他不但勾勒出精緻的節奏並恰如其分地迎合出流暢的旋律感。瘦小羸弱的主唱Keith Relf用他詞曲創作方面的才華多少彌補了樂隊早期缺乏原創力的缺陷,寫出了"I Ain't Done Wrong""Honey InYour Hips"。之類的好歌;他還能吹一口悠揚的口琴。可嘆的是Keith Relf患有慢性氣喘病,這致使了他的肺在1964年的完全衰竭,這亦是樂隊日後解散的一個伏筆。因此他的聲音雖能在飄忽不定的狀態中捕捉到任一瞬息即逝的樂感,但明顯缺乏力度,在Jimmy Page時期這一缺陷尤為突出——於是樂隊在音樂中加入大量合聲,這一舉措畫龍點睛般賦予了The YardBirds音樂另一方特色,例如"Still I'm Sad"。
Clapton時期年輕的The YardBirds對歌曲的演驛令人驚訝地乾淨與合乎規則,更類似於原汁原味的美國R&B樂隊而在剛起步時已在英國數以千計的R&B組合中顯得卓然不群。The YardBirds音樂上更為突出的特點是強勁的節奏段落(這在當時布魯斯音樂中是極為少見的,變成為後人尊The YardBirds為重金屬先驅的唯一原因),與Keith Relf的Chicago(19世紀在芝加哥流行的一種爵士樂)式低音部唱腔,當然,Clapton中足令其這吉它手瞠目的華麗、熱力四射的solo亦不能排斥在外。
1964年6月The YardBirds推出的首張單曲唱片"I Wish You Would/A Certain Girl"賣得很差,奇怪的是其極具獨立性的音樂幾乎沒在搖滾圈內激起一絲漣漪。Clapton沮喪地認為單曲的"失敗"應歸罪于樂隊其它成員離開了R&B的根源而任憑音樂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這一矛盾在以後的幾個月中愈發激化:以Paul Samwell-Smith為首的老隊員覺得民謠布魯斯(Folk Blues)能更準確地體現出布魯斯的內涵——恐懼、孤獨、悲哀和幽默,並決意拓展更為寬廣的音樂領域,包括對錄音藝術(Art of Recording)的研究;而Clapton著魔般地對電聲布魯斯(Electric Blues)產生了近於虔誠的態度,並力求在吉它技巧上予以完善。終於,1964年末,在樂隊尚未推出一張正式專輯前,Clapton宣布離隊。
1965年3月,隨著單曲"For Your Love"登上榜首(這是The YardBirds歷史上唯一登上榜首的歌曲),一名削瘦英俊的年輕吉它手填補了Clapton的位置,他就是Jeff Beck。很快Beck與樂隊在倫敦東面的Croydon進行了他生平第一次演出——新陣容里的每個人都很滿意。隨後樂隊推出了一張EP"Five Yardbirds",只要是一雙對搖滾樂有起碼鑑賞力的耳朵就會發現The YardBirds在新吉它手的催化下,已開始了音樂上野心勃勃的革新與開拓。同年6月,囊括了這張EP與Clapton時期全部曲目的拼盤《F or Your Love》由Epic唱片公司草草推出,這是The YardBirds的第一張正式專輯,聽起來卻象兩支風格不同的樂隊推出的合輯。
那段時間裡,包括Beatles在內的一部分英國樂隊開始對富有感召力與神秘色彩的印度音樂家產生興趣。The YardBirds創作的以"Still I'm Sad"為代表的一系列單曲自然不甘落伍地沾染了宿命的東方品味。接著於Rolling Stones同年發行的單曲"I Can Get No Satisfaction"之後,The YardBirds又對模糊而緊湊的吉它音效產生興趣,這種技法Beck在"Heart Full of Soul"中的運用顯然比Keith Richard來得更為前衛和成熟。無論如何,儘管那時樂隊的音樂試驗缺乏獨創性——僅局限於跟隨他人的腳步,我們已可看出當時年輕氣盛的Beck是一位十足的音樂冒險家。
揚名
同年9月,"Heart Full of Soul"進入英榜前十位,Epic公司驅使The YardBirds盲從了當時但凡有些名氣的英國樂隊都去美利堅淘金的潮流,樂隊不合時宜地開始了第一次美國之行。他們先後去了孟菲斯、田納西和芝加哥三個地方,那時,由於各種原因——宣傳上、資金上、不受美國人青睞的濃郁的英域搖滾風格等等,樂隊遠未受到象Beatles或Rolling Stones那樣的歡迎與注意。事實上The YardBirds只在美國舉行了兩三場演出,這對初出茅廬、躊躇滿志的Beck不能不說是一種打擊。但塞翁失馬、焉知禍福,樂隊在美國廣泛地接觸了許多藝術家與音樂流派,激發了創作欲,在孟菲斯的"太陽"錄音棚開始了真正激動人心的實驗創作。這裡他們錄製了日後現場保留曲目:"You're A Better Man Than I"和"Train Kept Rolling All Night Long",這也是The YardBirds所有作品中最重要的兩首。顯然Jeff Beck更適合於錄音棚,這兩首歌中,他石破天驚地用搓扭吉它弦的技法做出扭曲畸變的聲效,更重要的是,Beck在錄音時大膽地運用了吉它回授。實際上,這種一直影響至今的手法Beck在英國時已在舞台上套用了,遠早於Townshend和Hendrix——雖然吉它回授這一概念是隨這兩位大師的名字而聞名於世的。
回到英國不久後的11月,樂隊推出第二張專輯《Having A Rave Up》,包括EP"Five Yardbirds"之後的所有單曲及四首現場作品。同上張專輯相比,樂隊顯然已完全適應了在錄音棚內做音樂,多元化的風格使樂隊的音樂遊刃有餘,自由地展示樂器方面的才能,如"I'm A Man"結尾處Beck即興發揮的那段solo,出人意料地展示給我們一片Sonic Youth風光。《Having A Rave Up》是六十年代最重要的專輯之一,在音樂上甚至超越了同期Beatles的《Second Album》與Rolling Stones的《December's Children》。
Jeff Beck階段是The YardBirds音樂上最為喧鬧和動盪的時期,這對四位老成員在音樂意識上的確是一種挑戰,而力圖徹底擺脫R&B樊籠的Jeff Beck對樂隊根深蒂固的R&B理念亦日漸反感。雖然《Having A Rave Up》專輯封存皮上身著黑西服的五個人面帶笑容,顯得親密無間,但樂隊內部裂隙已難已癒合。專輯推出不久,一直熱愛著民謠布魯斯的Samwell Smith——曾一度為樂隊音樂掌舵的貝司手退出了The YardBirds,他隨即以一名製作人的身份出現。
1966年8月樂隊第二次進軍美國,鑒於上述原因及前次美國之行在Beck心中留下的陰影,他一直患有的神經衰弱症加重了,以致於他的精神狀態使他無法繼續扮演舞台上的角色。這時,Jimmy Page加入了The YardBirds,彈起了主音吉它,貝斯手則由Dreja去擔當,時不時當Beck的病情好轉時與Page形成了雙吉它陣容——雖然這種情況很少發生——他倆不能說是很嫻熟的配合使The YardBirds的音樂進入一種連樂隊本身都沒有料到的奇妙境界。不久,樂隊嘗試著以這種吉它配合錄製了四首歌曲"Happenings Ten Years Time Ago"、"Psycho Daisies"、"Beck's Bolero"與"Strollon"。其中第一首被定義為The YardBirds創作的最具逾時代感的作品,你可以從中聽到時而象警笛,象核爆炸,時而又冷靜、乾枯得使人麻木的雙SOLO以及中間音樂斷開時Beck充滿空曠感的喃喃自:"People Ground,Are YA?…Got That Long Air…",那是The YardBirds對迷幻時代的回應與感召。以這首作品名義發表的單曲封皮上五名成員中你可以同時找到Beck和Page,這已是The YardBirds的第四種陣容了。最後一首"Strollon"成為由Michelangelo Antonioni執導的,成功定義了六十年代西方社會的電影"Blow Up"的主題曲,本來導演想請The Who來做著件事,但沒徵得Townshend的同意,以致"Strollon"隨影片成為The YardBirds最廣為人知的一首單曲。
一支R&B組合是沒有必要擁有兩位主音吉它手的,一山難容二虎,況且,當時搖滾圈內更推崇在樂器技藝方面有過人之處的樂手,這樣Beck離開了核心位置並逐漸迷失於Page眩目的光暈之中。於是Beck成為第二名離開The YardBirds的主音吉它手。在以後的歲月中,從1968年發行鋒芒畢露的個人專輯到80年代內斂而平靜的爵士搖滾創作,作為搖滾領域裡真正具有革新精神的Jeff Beck終成一位倍受後人尊敬的吉它英雄。
Jimmy Page,搖滾史上唯一可與Jimmi Hendrix相提並論的吉它大師,在加入The YardBirds之前已在搖滾圈裡羸得普遍的讚譽。深受布魯斯大師Otis Rush影響的Page從不把吉它玩得華而不實,而他亦勇於去打破音樂上所有的陳規陋習,如大量吉它泛音的運用及"拉吉它"——那是1966年時一個小擔手問Page是否嘗試過用一把小提琴的琴弓玩吉它,他說沒有試過,當他這樣做時,吉它發出了極不尋常,無法定義的聲響,這正是力圖避免吉它奏出清晰而薄脆的聲音的Jimmy Page一直尋覓的。60年代中期Page同許多偉大的吉它手一同工作過,這不但使他在表演中不斷改進完善自己的風格,而且掌握了何時何地怎樣去捕捉靈感。至少,Page的入隊,使The YardBirds成為那時公認的技巧型R&B組合的領袖。
謝幕
1966年12月22日,The YardBirds首次錄製完成沒有Beck參與的兩首單"You Stole My Love"和"L.S.D."。1967年春天,樂隊推出單曲"Little Games"。7月,推出以這首單曲命名的樂隊最後一張專輯《Little Games》。
《Little Games》包括十首曲目,是The YardBirds最為出色的一張專輯,每一支歌曲都可令現今被用泛濫的轟炸機般嘶鳴遮掩底虛的音樂細節的另類搖滾侵淫得麻木不仁的耳朵悚然而驚。在"Glimpses”和“Tinker,Tailor, Soldier,Sailor"兩首作品中,Page都運用了"拉吉它"的手法,特別在"Glimpses"中這種蜂鳴般持續而充滿焦灼感的聲效隱藏在其它樂器的鳴奏之後,加上Keith Relf對一首詩機械冰冷的誦讀,將整部音樂營造為一個輝煌的幻覺景象。熟悉Zeppelin音樂家的人一定可以從由Page獨奏的曲目"White Summer"中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的確,Zepplin的兩首經典曲目"Black Mountain Side"與"Over The Hills And Far Away"即分別由"White Summer"中的兩段主玩具旋律改編而成。同Jimi Hendrix一樣,Page的吉它聲里蕩漾的亦是隸屬靈魂世界的超自然氣息。這張專輯裡,我們還可以聽到同名歌曲中迴腸盪氣的弦樂;"I Remember The Night"撲面而至壓抑而低緩的爵士風格;"Little Soldier Boy"里McCatry急促緊張的軍鼓聲明;以及"Drinking Muddy Water"中樂隊對自己根源的R&B風格爐火純青的回歸。
"Little Games"既是The YardBirds的頂點,亦是終點。1968年7月,樂隊舉行了他們的最後一次演出。隨後除Page之外的三名成員先後離隊,形隻影單的Page剛組建Led Zeppelin時曾以"The New Yardbirds"為隊名,可見他對The YardBirds的留戀。總之,這隻稚鳥終於結束了它傳奇的飛行,在搖滾史上留下了永難磨滅的五彩斑斕的身姿。
"幾乎沒有任何樂隊能夠象The Yardbirds一樣具有如此錯綜複雜且令人難以記懷的經歷"。這是1992年The YardBirds入搖滾名人堂時主持人說的話,也許還該加上幾句:對各種樂器,特別是吉它的技術性重塑,配器上交響樂般的繁鞠與精妙,鼻祖身份的噪音搖滾實踐,等等。The YardBirds開啟了多種搖滾樂風的大門——迷幻搖滾、藝術搖滾及綿延不絕的英倫吉它音樂。The YardBirds最偉大之外在於從未間斷的充滿靈性的自我否認和勇於開拓,及從對音樂不染塵埃的執著與認真態度上體現出對藝術宗教般的忠貞不渝。在這支從未游離現在被視為"過時"的R&B風格的60年代樂隊身上,我們幾乎可以找到90年代英倫搖滾樂中缺少的所有東西。
專輯列表
錄音室專輯
1965 — For Your Love
1965 — Having a Rave Up
1966 — Yardbirds aka Roger the Engineer
1967 — Little Games
2003 — Birdland
現場專輯
1964 — Five Live Yardbirds
1965 — Sonny Boy Williamson and The Yardbirds
1971 — Live Yardbirds! Featuring Jimmy Page
1997 — BBC Sessions
2003 — Blueswailing '64
2007 — Live at B.B. King Blues Club
彙編專輯
1967 — The Yardbirds Greatest Hits
1992 — Little Games Sessions and More
2000 — Cumular Limit
2001 — Ultimate!
書目信息
名稱 | The Yardbirds: the band that launched Eric Clapton, Jeff Beck, Jimmy Page |
作者 | Alan Clayson |
版本 | 插圖版 |
出版商 | Backbeat Books, 2002 |
ISBN | 0879307242, 9780879307240 |
頁數 | 208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