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家八哥整頭、頸灰黑色,到後頸下部和上胸逐漸變為黑灰色,頭頂羽毛窄而極富光亮。背、肩、翅覆羽和內側飛羽葡萄灰褐色或葡萄褐色。初級飛羽暗褐色,基部白色,形成寬闊的白色翅斑。尾羽黑色具白色端斑,且越往兩側白色端斑越大。下胸、兩脅和上腹顏色同背,但較淡,下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亦為白色。
虹膜紅色至紅褐色,眼圍和眼周裸皮橙黃色,嘴橙黃色至亮黃色,腳黃色,爪角色。
大小量度:體重♂115g,♀100-118g;體長♂250-260mm,♀240-250mm;嘴峰♂18-22mm,♀21-23mm;翅♂137-149mm,♀128-140mm;尾♂83-89mm,♀85-90mm;跗蹠♂38-40mm,♀35-40mm。(註:♂雄性;♀雌性)
近種區別
八哥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是中國南方常見鳥類,自陝西南部至長江以南各省,以及台灣和海南省均有分布。原僅分布於中國南部及印度支那半島,是典型的東洋界鳥類,但非法鳥類貿易使八哥迅速擴散,在菲律賓及婆羅洲有引入種群,而在淮河以北的中國北方地區八哥也逐漸成為常見的留鳥。通體黑色,體長約25厘米。全身羽毛黑色而有光澤,嘴和腳黃色額前羽毛聳立如冠狀;兩翅有白色斑,飛行時尤為明顯,從下面看宛如“八字”,故有八哥之稱;尾羽具有白色端。
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原產於印度,但已被引進到世界各地,主要是為了降低農作區害蟲的族群數量,但由於其適應性強,對當地鳥類及其它哺乳動物造成威脅,成為入侵物種。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等開闊地區,尤以農田、草地、果園和村寨附近較常見,也見於城市公園。
生活習性
常成群活動,有時也和斑椋鳥混群。主要在地上活動和覓食,也常伴隨家畜活動和覓食,有時站在家畜背上啄食寄生蟲。休息時多停於樹上或電柱上,很少進到森林和無人居住的地方,是一種和人類居住環境聯繫密切的鳥類。
主要以蝗蟲、蚱蜢、甲蟲、蚊、虻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穀粒、植物果實和種子等農作物和植物性食物。
分布範圍
分布於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高棉、中國、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
引進:澳大利亞、巴林、汶萊、葛摩群島、斐濟、埃及、印度尼西亞、伊拉克、吉里巴斯、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模里西斯、阿曼、卡達、薩摩亞、沙烏地阿拉伯、塞席爾、索羅門群島、南非、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湯加、土耳其、阿聯、美國、烏茲別克斯坦、萬那杜、辛巴威。
旅鳥:俄羅斯;目前來源不明:黎巴嫩。
繁殖方式
繁殖期3-7月。通常營巢於屋頂下和樹洞中,也在建築物裂隙、懸崖洞穴和裂縫等洞穴中營巢,偶爾在樹枝權上營巢。巢用枯枝、枯草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草莖、草葉、羽毛等柔軟材料。在洞中的巢多呈杯狀,在樹上的巢呈有圓形頂蓋的半球形。有時也利用舊巢,在稍加修理和補充後即可利用。每窩產卵4-6枚。卵淡藍色、光滑無斑富有光澤,卵的大小為27.6-35.0mm×19.2-23.2mm。卵產齊後即開始孵卵,孵卵由雌雄鳥輪流承擔,孵化期17-18天。雛鳥晚成性,雌雄鳥共同育雛,經過23-24天的餵養,幼鳥可離巢。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分 布 | |
1 | 家八哥普通亞種 | Acridotheres tristis melanosternus | 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阿富汗、印度次大陸(除斯里蘭卡)緬甸、中國(雲南和海南)、泰國、印度支那、馬來半島和新加坡。 |
2 | 家八哥指名亞種 | Acridotheres tristis tristis | 斯里蘭卡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