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Char B1重型坦克是法國陸軍在二戰前期裝備的一種重型坦克,也是當時最輕的重型坦克。
設計研發
一戰結束之後,法國陸軍除了保留一部分英國製造的Mk V型坦克以外,唯一大量裝備的坦克就只剩下雷諾FT- 17輕型坦克了。1920年7月,在被稱為“法國裝甲兵之父”的埃司丁將軍(Gen. Estienne)的提議下,設計人員提出了一種十分大膽的構想,欲將新型坦克定位成多用途坦克。這種坦克將替代原來所有的坦克和自行火炮,包括安裝機槍的輕型坦克、安裝加農炮的重型坦克和安裝榴彈炮的自行火炮。
1921年1月,法國陸軍總參謀部設立了一個專門的委員會,負責法國陸軍未來坦克的開發工作。結合一戰中的經驗和教訓,該委員會決定只開發兩種坦克:用於突破敵軍防線的“重型坦克”和滿足多用途作戰需要的“戰鬥坦克”。其中,後者將替代法軍現役的雷諾FT-17輕型坦克,而正是在其基礎上發展出了著名的Char B1系列坦克。最初,Char B1戰鬥坦克的設計要求是:全重13噸,最大裝甲厚度25毫米,車體部分安裝一門用於支援步兵作戰的75毫米火炮,活動炮塔則安裝兩挺機槍。經過長時間的定型工作之後,1926年1月,法國軍方與雷諾公司簽署了製造3輛Char B1原型車的契約。但在同年,法國陸軍最高指揮部重新評估了未來法國陸軍步兵作戰對支援坦克的需求。對“戰鬥坦克”的裝甲防護和機動能力等方而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陸軍最高指揮部這種毫無依據的干涉,致使剛剛定購的3輛Char B1原型車生產工作被迫中止並重新接受評估。直到1929年1月第一輛原型車才剛剛完工。
1930年5月,第一輛原型車終於完成並被送交位於博格斯(Bourges)的法國陸軍測試部隊。這時坦克全重已經達到了25噸,車組乘員為4人,最大裝甲厚度為25毫米。發動機選用雷諾公司生產的6缸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80馬力)。坦克的平均行駛速度為28公里/小時,最大行駛速度為45公里/小時。坦克的儲油錄為800公升,其最大行程約為12個小時。車體安裝一門固定的75毫米短答火炮,旋轉炮塔上裝有兩挺機槍。
到1931年10月為止,總共有3輛原型車交付給法國陸軍,它們被先後送到位於Mourinelon鎮附近的試驗場接受進一步測試。法國軍方對這種坦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不過軍方還是提出了進一步的改進要求。首先,坦克的裝甲必須加厚(最大裝甲厚度應為40毫米以上);其次,炮塔上的兩挺機槍應更換為1門47毫米加農炮;另外,坦克還需增設無線電通訊設備和車內聯絡裝置。 針對這此要求,Char B1原型車進行了再度改進,改進後的原型車於1935年完成。現在,坦克的車體前裝甲的厚度已經增為40毫米,坦克全重為28噸;坦克炮塔採用了裝甲厚度為40毫米的APX1型鑄造炮塔,安裝有1門SA34型47毫米短管加農炮以及1挺並列機槍。但就在Char B1型坦克剛剛投入生產時,面對著納粹德國不斷的擴軍壓力,法國陸軍最高指揮部緊急命令Char B1坦克的生產商對坦克的裝甲和發動機進行進一步的改進,全部改進工作完成後的型號才是我們熟悉的Char B1 Bis型。
Char B1 Bis型坦克全重32噸,擁有4名車組乘員,6缸雷諾發動機的最大功率已經超過了300馬力。炮塔採用了更先進的APX4型,其上裝有一門SA35 L34型47毫米高速加農炮,能夠發射頗具威力的穿甲彈。
到二戰爆發時,Char B1/B1 Bis已經裝備了法軍的4個預備隊裝甲師。每個裝甲師轄2個營4個重型坦克營和1個輕型坦克營),理論上每個重型坦克營應裝備有34輛Char B1/B1 Bis坦克(1輛指揮坦克,3個連共30輛坦克和3輛預備坦克),輕型坦克營共裝備有45輛輕型坦克(1輛指揮坦克,3個連共39輛坦克和5輛預備坦克)。另外,Char B1還裝備了法軍的4個獨立坦克連(第347,348,349和352連,法語縮寫為”CACC")。在法國投降之前,法國共生產了403輛Char B1型坦克。其中,B1型34輛(從1935年12月到1937年7月),B1 Bis型369輛(從1937年7月到1940年6月)。
坦克詳解
Char B1型坦克採取了隔艙化設計,坦克車體內部分為兩個主要艙室,由一個防火隔板隔開。車組乘員(車長/炮手,駕駛員/炮手,主炮裝填手和機電員)位於前部隔艙內,而引擎、油箱和傳動裝置則位於後部隔艙;這種設計提高了車體乘員的生存能力。車體裝甲為焊接/鉚接的軋制均質裝甲,其正面最大裝甲厚度為60毫米,側面裝甲厚度也達到了55毫米。坦克的駕駛艙位於車體中央左部,駕駛艙外殼也是整體鑄造的(裝甲厚度為48毫米),它與車體的其它部分採用鉚接的方式連線。駕駛艙外殼部分是車體戰鬥部防護的一個弱點,但實際上這個位置幾乎是不可能被擊中的。駕駛員可以通過安裝在駕駛艙頂部的一個觀察角度為180度的潛望鏡來觀察,也可以自接通過一個可調寬度範圍為12毫米一100毫米的觀察窗來觀察。因為駕駛員位於車體右側(75毫米火炮的炮手),所以火炮的觀瞄設備也位於駕駛員位置。火炮瞄具位於駕駛員潛望鏡的下方,火炮瞄具的兩個物鏡分別與上圖所示的兩個垂自的觀察狹縫所對齊。它是一個雙目稜鏡,其放大倍數為3. 5倍。這種L. 710型瞄準鏡還兼有火炮測距儀的功能,其視界為11.15度,瞄準鏡內表尺分劃可以滿足1600米內精確射擊的需要。車體火炮的俯仰角為-5度-+15度,但是在車體不動的情況下,其水平射界只有1度,為了能夠通過快速準確的車體轉向將車體火炮對準目標,這種坦克需要一種可精確控制的轉向系統,而Naeder靜液轉向系統可以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簡單來說,Naeder系統是一種雙重差速傳動/轉向機構,它可以提供一個與傳動齒輪選擇無關的持續轉向半徑。在需要轉動坦克將車體火炮對準目標的時候,駕駛員可以通過離合器調整兩側履帶的速度,當兩側的履帶按相同速度、相反方向轉動時,坦克就可以實現原地轉向(轉彎半徑為零)。另外,在越野條件下,這種系統還可以隨時調整兩側履帶的速度,保證坦克始終沿直線前進。
據檔案記載,在1940年的西線戰役期間 ,法軍的一輛Char B1坦克使用75毫米車體火炮,擊毀了1500米的距離上德軍的一門88炮,Naeder靜液轉向系統的精確性可見一斑。但是在惡劣的戰場條件下,這種系統經常會由於各種故障而無法正常下作。在Naeder系統不可用的情況卜,坦克駕駛員也可以使用剎車制動器操縱坦克完成轉向。
車體火炮還配有一個精確的迴轉方位指示儀,它由Viet壓縮空氣系統驅動。當發動機的電啟動機無法下作的時候,Viet系統還可以作為備用手段啟動發動機。火炮還安裝有Luchard排氣系統,同樣它也使用壓縮空氣下作。在火炮射擊完畢之後、炮門打開之後,它可以自動將炮塔中殘餘火藥氣體排出車外。坦克駕駛員通過一個電氣裝置來控制火炮的發射,火炮右側的航向機槍也是由駕駛員通過一個類似的裝置來控制。
裝彈手的位置在駕駛員的右而,車體火炮的後側。Char B1坦克的裝彈手的操作幾乎涉及到了坦克中所有的武器。當然,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為75毫米火炮裝彈。其次,他還要負責為安裝在75毫米火炮右側的航向機槍更換彈鼓;當存放在炮塔內的47毫米炮彈用完時,他還要為車長傳遞炮彈。機電員的位置在炮塔下方,駕駛員的後而。因為坦克電台經常由於各種故障而無法使用,所以他的實際下作仍然是協助其他的車組乘員,但由於戰鬥室布局的原因,他無法有效地幫助裝填手裝彈,也無法幫助車長傳遞47毫米炮彈。
坦克車長是唯一位於炮塔中的乘員,在實際作戰中,他的工作也是很繁重的:他除了要負責整車的指揮之外,還需要操作SA35 L/32 47毫米炮塔火炮進行實際戰鬥,一般來說,火炮的瞄準、發射和裝彈都需要由車長獨自完成。這個操作需要經過長期嚴格的訓練。
Char B1坦克的炮塔是整體鑄造的,原型車採用的是APX1型炮塔,而Char B1 Bis型中,採用了改進的APX 4型炮塔。APX4型炮塔的全重為2570千克,炮塔座圈的直徑為1.022米。這種炮塔具有更好的裝甲防護,炮塔四周的裝甲厚度均為55毫米,只有頂部略薄。炮塔前部的裝甲防護還得到了L/32 47毫米火炮防盾的加強,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火炮防盾約覆蓋了炮塔前部裝甲而積的50%(厚度約50毫米)。
炮塔方向機可由電動或手動的方式旋轉。在使用電機驅動時,旋轉一周的速度為36秒,使用手動方式旋轉則需要1分鐘。炮塔頂部裝有一個可360度旋轉的潛望鏡,它為車長提供了良好的視野。伯得一提的是,APX 4型炮塔還裝有一個炮塔鎖定裝置。由於47毫米火炮位於炮塔右側,所以每次射擊完畢之後,由於後坐力炮塔都會向右轉動一點角度。為了提高連續射擊的準確性,在射擊之前,車長需要先將炮塔鎖死。
據法國官方記錄記載,在指揮坦克上還有一名多餘的乘員,理論上是第一機電員(但通常他的工作是協助車長操作47毫米火炮)。另外,在每個Char B1 Bis車組中往往還有兩名技師(理論上他們不參與戰鬥,但是在實際作戰中,技師往往也協助車長作戰),但在實戰中似乎未發現這種編制。
Char B1坦克的車體後艙被劃分了3個區域:發動機和傳動系統位於後部中央,右部區域除了可作為到達尾門的通道外,還可以作為儲藏室來使用,在這個區域還有兩個自封油箱 200公升和100公升的各一個。而後艙的左部區域主要布置一此通風設備,包括2個散熱風扇和2個空調設備,通風口位於車體左後側,其上安裝了百葉窗,這個位置是坦克裝甲防護的一個弱點,德軍通常會通過攻擊這裡來摧毀坦克。
車組乘員主要通過位於車體右側的艙門進出,而對於駕駛員來說,他還可以使用駕駛艙頂部的艙門。另外,Char B1坦克還有3個緊急逃生口,一個位於車體底部,一個位於發動機艙的頂部。位於炮塔尾部的逃生艙門,則是為車長準備的。在緊急情況下,一個非專用的艙門也可以供乘員使用。
安裝在坦克炮塔上的是SA35 L/32 47毫米加農炮,無論是威力還是準確性,這種火炮都要優於德軍的同類坦克炮。該加農炮配有兩種炮彈:M1 e 1932型高爆彈(榴彈)和NI1 a 1935型穿甲彈。在100米距離、入射傾角為90的情況下,NI1 a 1935型穿甲彈的穿甲厚度可以達到58毫米,當然,它可以輕易地擊毀當時德軍裝備的所有坦克(在1940年西線戰役期間,德軍各型坦克的正面裝甲厚度僅為12毫米一35毫米)。
SA35 L/32火炮採用L.76 Z型望遠鏡瞄準具,其放大倍車體火炮的拋彈和彈藥輸送口等。雖然這此艙門和逃生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車組乘員的生存能力,但同時也降低了整車的結構強度。
坦克世界中的B1
生命值( HP ) | 250 | ||||
重量 / 最大載重量(噸) | 19.53/20.9 | ||||
價格(銀幣) | 177,250 | ||||
車組成員 | 1. 車長 2. 駕駛員 3. 通訊員 4. 炮手 | ||||
行動信息 | |||||
發動機功力(馬力) | 350 | ||||
最大速度(千米 / 小時) | 28 | ||||
轉彎速度(度 / 秒) | 24 | ||||
裝甲信息 | |||||
車身裝甲(毫米) | 前方 60 兩側 60 後方 55 | ||||
炮塔裝甲(毫米) | 前方 46 兩側 46 後方 46 | ||||
武器信息 | |||||
炮 | 47mm SA37 | ||||
彈藥量(枚) | 112 | ||||
殺傷力( HP ) | 41-69 | ||||
穿透力(毫米) | 50-83 | ||||
射速(發 / 分鐘) | 27.27 | ||||
觀察範圍(米) | 380 | ||||
通訊範圍(米) | 810 |
火炮和彈藥
位於Char B1坦克車體右側的SA35 L/17 75毫米火炮配有兩種炮彈:NI1 e 1915型高爆彈(榴彈)和NI1 e 1910型穿甲彈。在1940年西線戰役中,坦克上所配備的75毫米榴彈使用了較新型的RYG 1921型引信,這種引信可以提供倍數為4倍,視界為11. 81度的瞄準射界。如果我們通過瞄具觀察時,可以發現瞄具內部由3組刻度線組成:位於中央的是一個十字型的刻度線,通過水平線上的小刻度,車長就可以確定目標的大概距離;十字線的右邊是7個黑色的距離表尺,一個在使用穿甲彈射擊時使用,另外一個在使用高爆彈時使用;十字線的左邊的紅色距離表尺則用於7. 5毫米MAC1931同軸機槍的射擊之用。在較遠距離上,使用這種瞄具可以更為準確地進行射擊,但是在近距離的坦克戰中,由於瞄具視界的限制,炮塔火炮的快速定位瞄準又成了一個問題。另外這種長引信的炮彈為坦克提供了較好的人員殺傷效果;但美中不足之處是引信太長了。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安裝了這種長引信的炮彈無法放置在坦克內部的彈藥架上。根據陸軍的要求,設計人員臨時在坦克彈倉增加了6個比較長的彈藥架,也就是說,在實戰中,只有6發75毫米榴彈的引信是安裝好的。當這此炮彈用盡之後,火炮裝填手還需要臨時為榴彈安裝引信。
SA35 L/17火炮是作為步兵支援武器而出現,這從火炮所配置的彈種就可以看出。以B1 Bis型為例,在火炮的74發彈藥基數中,只有7枚是破甲彈。所以實際上在反坦克作戰中,坦克手往往也使用榴彈射擊。NI1 e 1915型75毫米高爆彈可以摧毀德軍的I型、II型坦克和各類裝甲車輛。因為車體火炮的位置較低,在而對德軍裝甲較厚的III型和IV型坦克時,坦克手還可以瞄準對方的履帶和車體下部進行射擊。有資料顯示,即使在800米的距離上,榴彈仍然可以擊穿30毫米厚的均制裝甲(入射傾角為30°,不過由於彈道方而的原因,實際上在這種距離上SA35 L/17火炮的命中率井不高)。設計人員認為火炮瞄具已經具有測距儀的功能,所以沒有為47毫米穿甲彈配備曳光彈,但是在實戰中證明這是一個錯誤。德軍的坦克和裝甲車輛往往進行了嚴密的偽裝井繪有迷彩,在較遠的距離上,SA35 L/17的瞄具很難通過觀測目標尺寸的方式來確定對方的實際位置。
懸掛系統
Char B1坦克採取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的布置。坦克的整個行動和懸掛裝置均位於車體內部,它們得到了車體裝甲的良好防護。如圖所示,每側履帶有3個負重輪組,在一個輪組中,每兩個負重輪通過平衡架(小)相連而平衡懸掛架(大)的兩個端點分別與平衡架(小)的軸心相連;這樣,每組就由4個負重輪組成。每個負重輪組的平衡懸掛架首先連線到葉片彈簧1上,而固定在車體上的圓柱螺旋彈簧則通過螺栓等結構與葉片彈簧1相連。
圓柱螺旋彈簧提供主要的緩衝作用,但是在受到較大衝擊的情況下,葉片彈簧也可以提供部分的緩衝。另外,每側的履帶還包括4個獨立安裝的負重輪(3個在前面,1個在後面),它們自接通過葉片彈簧2與車體連線。綜上所述,坦克的每側履帶由16個負重輪組成。由於Char B1坦克的行動裝置十分複雜,所有的軸承和輪組需要大量的潤滑油。但是B1坦克採用了組潤滑技術,坦克乘員可以直接通過坦克的裝甲側裙板上的4組小門(安裝有潤滑油噴嘴)來添加潤滑油。
通訊設備
在Char B1型坦克中安裝的第一種電台是ER53M 1e 1932型,這種電台與通常的摩爾斯電報機的傳送/接收設備類似,機電員通過電台上的摩爾斯電報按鈕進行發報,而接收信息的時候還需要對信息進行翻譯。這種電台的有效傳送/接收距離約為1.5公里,所使用的頻段為3兆赫至7.5兆赫,重量大約80千克。因為這種電台存在著嚴重不足,所以僅僅生產了100部。
在1940年的西線戰役中,大多數Char B1型坦克都配備了ER53M 1e 1938型電台。這種電台支持兩種傳送/接收模式:語音模式和電報模式。語音模式的有效傳送/接收範圍為3公里;如果使用電報模式的話,在相同的頻段大約是1.5至7.0公里。電台全重約為50千克。當使用電報模式進行傳送時,發報內容一般會被加密。
在實戰中,坦克之間的通訊更為經常的是採用語音模式。但是我們從相關資料中可以發現,這種通訊方式似乎很不可靠。在激戰中,很多時候,友車之間無法進行通訊,而且B1坦克部隊的指揮官有如下的命令:在作戰中,坦克車長應保持本車與連隊的其他坦克保持在可視距離之內;即使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車長也應保持與本排中的另外兩輛坦克在可視距離之內。
坦克電台的電力主要由2個串聯的鎳一元蓄電池組來提供,蓄電池的設計容錄為130AH(安培小時),但是實際容錄儀為103AH。在正常情況下,蓄電池一次充電大約可以不間斷的使用兩天(36個小時)。在同類的指揮坦克中,通常還配有備用的電池組。除了為電台提供電力外,蓄電池組至少還有以下3個主要用途:
1、啟動30馬力(B1 Bis)的6缸雷諾汽油發動機(24V);
2、為旋轉炮塔的電動機提供動力;
3、為坦克車燈提供電力(12V)。
車組乘員之間的通訊主要採用自接喊話的方式,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下,這種方式的效率極低。不過,坦克車長可以通過一個電氣裝置向駕駛員發布一些簡單的命令,例如前進,左轉或右轉,加速、減速前進,戰鬥警報,停火等等。當車長下達某個命令時,駕駛員控制而板上對應的命令指示燈就會以相應的狀態進行顯示。為了便於機電員使用電台進行聯絡,在機電員位置配備了一個裝有送話機和話筒的鋁製頭盔。
有資料表明,在1940年西線戰役期間,部分Char B1 Bis型坦克安裝了比較完備的車內通訊系統,車組乘員可以在戰鬥中使用喉部通話器和送話機進行通訊交流。從1940年3月法國軍方的部分檔案中,我們可以找到關於這種系統的完整描述,不過我們不清楚這種系統在當時究竟是已經正式裝備了部隊,還是僅僅處於測試階段。
綜上所述,就法國陸軍的具體要求和作戰目的而言,這種坦克的設計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其火力和防護性能全面超越了當時的德軍坦克。作為”戰鬥坦克”,它可以通過鐵路進行運輸。為了伴隨步兵作戰,其最大時速只有28公里(B1 Bis型);基於相同的考慮,其最大行程也僅為150公里,不過這項指標實際上與德軍的同類坦克相差無幾。Char B1型坦克的耗油量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在75毫米火炮進行射擊時,因為坦克需要轉動整個車體去瞄準目標。一般來說,坦克在行駛6小時之後,就需要補充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