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

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

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是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包含Microsoft對於TCP/IP實現的處理過程細節以及如何通過註冊表值和Netsh.exe工具命令來修改默iy認的行為。

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

《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可供網路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JosephDaviesMicrosoft的一位技術撰稿人。從1992年起他就一直從事於TCP/IP、網路和安全課題方面的培訓和寫作。他起初是作為Microsoft公司產品支持組的課件開發人員寫作,之後進入Windows產品組編寫網路和安全技術方面的產品幫助和資源工具箱內容。從2001年起,他開始為Windows網路技術團隊編寫白皮書、TechNet文章,網站以及MicrosoftPress圖書。

編輯推薦

《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基於WindowsServer2008~llWindowsVista,深入、實用、嚴謹地講述TTCP/IP協定和工作過程。網路專家JosephDavies將帶您穿過TCP/IP模型的各層,重點學習IPv4以及相關的傳輸和網路基礎結構協定。您將由表及里地了解與發現TCP/IP的工作機制。

層層深入,從數據包結構到協定工作過程:

·網路接口層——了解區域網和廣域網數據封裝、ARP以及PPP。

·深入到Internet層核心協定——IPv4、lCMP和IGMP,以及IPv6的概覽。

·了解TCP連線建立過程,管理數據流並-恢復丟失的數據。

·探查IP定址(DHCP).名稱解析(DNS和WINS)和集中式驗證(RADIUS)訊息交換。

·驗證IPSec和IVPN的網路和數據保護特性。

·學習使用命令行工具和註冊表設定修改系統預設行為。[您可以向編輯推薦《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的亮點,採納後獎勵5-10元優惠卷](一個工作日內處理您的建議)

WindowsServer2008TCP/IP協定和服務參考手冊

WindowsServer2008TCP/IPProtocolsandServicesTCP/IP必備指南——針對WindowsServer2008和WindowsVista內容全面更新

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網路接口層

第1章區域網路技術

1.1區域網路封裝

1.2乙太網

1.2.1乙太網Ⅱ

1.2.2IEEE8.023

1.2.3IEEE8.023SNAP

1.2.4乙太網MAC地址中的特殊位

1.3令牌環

1.3.1IEEE8.025.

1.3.2IEEE8.025.SNAP

1.3.3令牌環MAC地址中的特殊位

1.4FDDI

1.4.1FDDI幀格式

1.4.2FDDISNAP

1.4.3FDDIMAC地址中的特殊位

1.5IEEE8.0211.

1.5.1IEEE8.0211.幀格式

1.5.2IEEE8.0211.SNAP

1.6小結

第2章廣域網技術

2.1廣域網封裝

2.2點對點協定

2.2.1異步鏈路上的PPP

2.2.2同步鏈路上的PPP

2.2.3PPP最大接收單元

2.2.4PPP多重鏈路協定

2.3幀中繼

2.4小結:

第3章地址解析協定:

3.1ARP概述:

3.2ARP幀結構:

3.3WindowsServer2008.和WindowsVista中的ARP

3.3.1地址解析:

3.3.2重複地址檢測

3.3.3鄰居不可達檢測

3.3.4ARP註冊表值

3.4逆向ARP(IhARP)

3.5ARP代理

3.6小結

第4章點對點協定

4.1PPP連線過程

4.1.1第l階段:使用LcP對PPP進行配置

4.1.2第2階段:身份驗證

4.1.3第3階段:回叫

4.1.4第4階段:使用NCP對協定進行配置

4.2PPP連線終止

4.3連結控制協定(LCP)

4.3.1LCP選項

4.3.2LCP協商過程

4.4PPP身份驗證協定

4.4.1PAP4

4.4.2CHAP

4.4.3MS-CHAPv

4.4.4EAP

4.5回叫和回叫控制協定

4.6網路控制協定(NCP)

4.6.1IPCP

4.6.2壓縮控制協定(CCP)

4.6.3加密控制協定(ECP)

4.7NetworkMonitor示例

4.8乙太網上的PPP

4.8.1PPPoE發現階段

4.8.2PPPoE會話階段

4.9小結

第二部分Intemot層協定

第5章Intemet協定

5.1IP簡介

5.1.1IP服務

5.1.2最大傳輸單元(MTU)

5.2IP據報

5.3IP報頭

5.3.1版本

5.3.2Internet報頭長度

5.3.3服務類型

5.3.4總長度

5.3.5標識

5.3.6標誌。

5.3.7片偏移量

5.3.8生存時間

5.3.9協定

5.3.10報頭校驗和

5.3.11源地址

5.3.12目的地址

5.3.13選項和填充

5.4分片

5.4.1分片欄位

5.4.2分片示例

5.4.3重組示例

5.4.4分片的再次分片

5.4.5避免分片

5.4.6分片與WindowsServer2008.和WindowsVista中的TCP/IP

5.5IP選項

5.5.1複製

5.5.2選項類別

5.5.3選項編號

5.5.4嚴格和鬆散源路由

5.5.5IP路由器警報

5.5.6Intemet時間戳

5.6小結

第6章Intemet控制訊息協定

6.1ICMP訊息結構

6.2.ICMP訊息

6.2.1ICMP回顯和回顯應答

6.2.2ICMP目的不可達

6.2.3PMTU發現

6.2.4ICMP源端被關閉

6.2.5ICMP重定向

6.2.6ICMP路由器發現

6.2.7ICMP逾時

6.2.8ICMP參數問題

6.2.9ICMP地址掩碼請求和地址掩碼應答

6.3Pingexe工具

6.4Tracertexe工具

6.5Pathpinexe工具

6.6小結

第7章Internet組管理協定

7.1IP多播和IGMP介紹

7.1.1IP多播概述

7.1.2主機支持

7.1.3路由器支持

7.1.4啟用多播的IP網際網路

7.1.5Intemet多播骨幹網

7.2IGMP訊息結構

7.2.1IGMP版本1(GMPvl)

7.2.2IGMP版本2(IGMPv2)

7.2.3IGMP版本3(IGMPv3)

7.3WindowsServer2008和WindowsVista中的IGMP

7.3.1TCP/IP協定

7.3.2路由和遠程訪問服務

7.4小結

第8章Intemet協定版本6.

8.1IPv4的缺點

8.2IPv6定址

8.2.1IPv6地址語法基礎

8.2.2地址類型

8.2.3單播地址類型

8.2.4IPv6接口標識符

8.2.5DNS支持

8.3IPv6核心協定

8.3.1IPv6

8.3.2ICMPv6

8.3.3鄰居發現

8.3.4多播監聽發現

8.4IPv4和IPv6之間的差異

8.5小結

第三部分傳輸層協定

第9章用戶數據報協定

9.1UDP介紹

9.2UDP套用

9.3UDP訊息

9.4UDP報頭

9.5UDP連線埠

9.6UDP偽報頭

9.7小結

第10章傳輸控制協定基礎

10.1TCP介紹

10.2TCP段

10.3TCP段頭

10.4TCP連線埠

10.5TCP標誌

10.6TCP偽首部

10.7TCP緊急數據

10.8TCP選項

10.8.1選項列表結束和無操作

10.8.2最大段長度選項

10.8.3TCP視窗縮放選項

10.8.4選擇性確認選項

lO.8.5TCP時間戳選項

10.9小結

第ll章傳輸控制協定連線

11.1TCP連線

11.2建立TCP連線

11.2.1第1段同步(SYN)段

11.2.2第2段SYN-ACK段

11.2.3第3段ACK段

11.2.4TCP連線的結果

11.3TCP半開連線

11.4TCP連線的維持

11.5TCP連線終止

11.5.1第1段:TCP對等方1傳送的FIN-ACK

11.5.2第2段:TCP對等方2傳送的ACK

11.5.3第3段:TCP對等方2傳送的FINACK

11.5.4第4段:TCP對等方l傳送的ACK

11.6TCP連線重置

11.7TCP連線狀態

11.8小結

第12章傳輸控制協定數據流

12.1基本的TCP數據流行為

12.2TCP確認

12.2.1延遲的確認

12.2.2鄰接數據的累積確認

12.2.3非鄰接數據的選擇性確認

12.3TCP滑動視窗

12.3.1傳送視窗

12.3.2接收視窗

12.3.3接收視窗自動調節

12.4小段

12.4.1Nagle算法

12.4.2糊塗視窗綜合症

12.5傳送端的流量控制

12.5.1慢啟動算法

12.5.2擁塞避免算法

12.5.3複合TCP

12.5.4顯式擁塞通知

12.5.5受限傳輸

12.6小結

第13章傳輸控制協定重傳和逾時

13.1重傳逾時和往返時間

13.2重傳行為

13.2.1新連線的重傳行為

13.2.2失效網關檢測

13.2.3轉發重傳逾時恢復

13.2.4使用選擇性確認(sACK)TCP選項

13.3計算RTO

13.3.1使用TCP時間戳選項

13.3.2Kam算法

13.3.3Kam算法和時間戳選項

13.4快速重傳和快速恢復

13.5小結

第四部分套用層協定和服務

第14章動態主機配置協定

14.1DHCP訊息

141.1DHCP訊息格式

14.1.2DHCP選項

14.2DHCP訊息交換

14.2.1獲得初始租約

14.2.2續訂租約

14.2.3改變子網

14.2.4探測未授權的DHCP伺服器

14.2.5更新DNS條目

14.3小結

第15章域名系統

15.1DNS訊息

15.1.1DNS名稱查詢請求和名稱查詢應答訊息

15.1.2DNS更新和更新應答訊息

15.2DNS訊息交換

15.2.1解析名稱到地址

15.2.2解析地址到名稱

15.2.3解析別名

15.2.4動態更新DNS

15.2.5在DNS伺服器之間傳輸區域信息

15.3小結

第16章windlowsIIlternet名稱服務

16.1NetBT名稱服務訊息

16.1.1NetBIOS名稱服務訊息

16.1.2表示NetBIOS名稱

16.1.3查詢RR格式

16.2WINS客戶端和伺服器訊息交換

16.2.1解析NetBIOS名稱到II地址

16.2.2註冊NetBIOS名稱

16.2.3刷新NetBIOS名稱

16.2.4釋放NetBIOS名稱

16.3小結

第17章遠程身份驗證撥入用戶服務

17.1RADIUS訊息

17.1.1RADIUS訊息結構

17.1.2RADIUS屬性

17.1.3廠商特定屬性

17.2RADIUS訊息交換

17.2.1網路訪問身份驗證

17.2.2網路訪問計費

17.2.3RADIUS代理轉發

17.3小結

第18章Intemet協定安全

18.1IPsec報頭

18.1.1身份驗證報頭

18.1.2封裝安全有效負載(ESP)

18.2IPsec和安全關聯

18.2.1ISAKMPSA

8.2.2IPsecSA

18.2.3安全參數索引

18.2.4創建SA

18.3Internet密鑰交換

18.4ISAKMP訊息結構

18.4.1ISAKMP報頭

18.4.2SA有效負載

18.4.3建議有效負載

18.4.4轉換有效負載

18.4.5廠商ID有效負載

18.4.6臨時有效負載

18.4.7密鑰交換有效負載

18.4.8通知有效負載

18.4.9刪除有效負載

18.4.10標識有效負載

18.4.11散列有效負載

18.4.12證書請求有效負載

18.4.13證書有效負載

18.4.14簽名有效負載

18.5主要模式協商

18.6快速模式協商

18.7身份驗證Internet協定

18.7.1AuthIP信息

18.7.2AuthIP和IKE共存

18.8IPsecNAT遍歷

18.9小結

第19章虛擬專用網路

19.1PPTP

19.1.1PPTP數據封裝

19.1.2PPTP控制連線

19.2L2TP/IPsec

19.2.1L2TP/IPsec數據封裝

19.2.2L2TP控制連線

19.3SSTP

19.4小結

附錄II)定址

辭彙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