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簡而言之,Unix伺服器就是運行Unix作業系統的伺服器。 一般來說,Unix伺服器硬體平台採用專用的RISC處理器,系統具有高度可靠性、開放性,支持SMP功能,支持主流網路協定包括TCP/IP、SNMP、NFS等在內的多種網路協定。UNIX伺服器具有區別X86伺服器和大型主機的特有體系結構,當前主要的Unix伺服器廠商有IBM公司的Power處理器和AIX作業系統,Oracle(收購Sun)、Fujitsu(富士通)公司的SPARC處理器和Solaris作業系統,HP的PA-RISC處理器(現在轉向於安騰處理器)和HP-UX作業系統。
Unix輝煌起步
急功近利的大多數商業軟體,都在沒有充分完善前就匆匆推向市場。而Unix很幸運。它發展得很慢,每一步都很紮實。貝爾內部專門成立了一個開發小組來支持它,Unix是少數幾個並不急於推向市場的產品之一,它的醞釀階段長得不平常,持續了從1969年到1979年的整整10年,但恰如愈陳愈香的美酒一樣,當Unix最終作為產品面對用戶時,它已經被充分套用過了,也被充分完善了。貝爾實驗室有大量的使用者,並在大部分重要的部門歷經考驗。
1973年前,外面幾乎無人知道,直到1973年10月,才在IBM舉辦的作業系統原理專題研討會上提及。他們向與會的200來人展示了Unix當時的版本,他們在會上宣讀的論文是最成功的論文之一。與會者幾乎立即過來索取這種新型作業系統軟體。1974年,他們在《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因此人們對Unix產生了更大的興趣。當年就有40個機構要求購買Unix作業系統軟體。
肯·湯普生和丹尼斯·里奇工作中為了實現Unix的可移植性,他們著手解決Unix的核心,將其依賴PDP的部分重新改寫。這部分只占系統的10%,而其餘的90%,包括檔案系統、記憶體定位、磁碟驅動等均可以獨立。Unix的原始程式用彙編寫成,還不具備可移植性。
Unix發展進程中的轉折點是在1973年,當時Ritchie開發出一種稱為C的語言。C的設計原則就是好用,非常自由、彈性很大。就這樣Unix和C完美地結合成為一個統一體。用C重寫後,Unix就真正可移植了,這時已是1977年。因為C是編寫Unix的語言,因此後來也成了最受歡迎的系統程式語言之一。
Unix的貢獻還不止於此,當時的傳統是,一個作業系統必須完全用彙編語言寫成,讓計算機發揮最高的效能。湯普生與里奇,是頭幾位領悟硬體與編譯器的技術的人,計算機已經進步到作業系統可以完全用高級語言來寫,仍保有不錯的效能。Unix和C相得益彰,不可思議地變成一個重量級的系統組合,開發工具和作業系統的完美結合滋生了黑客文化深邃的根源。
五年後,Unix已經成功地移植到數種機器上。它意味著,如果Unix可以在各種平台上運行的話,Unix的套用軟體就能移植到各種機器上,再也用不著為特定的機器寫軟體了。
追隨Unix最大的好處是,當一種新的計算機出現,程式設計師用不著重新發明輪子和火了。這樣,Unix與70年代風起雲湧的各種PC作業系統有了根本區別,包括當時最著名的CP/M,也是針對特殊的處理晶片Intel8080,而Unix可以運行在各種微處理器上,8080、Z80、8086、8088、Z8000、68000、16032、LSI-11、PDP-11、VAX、HP-9000、IBM-370、適用的機器從5000美元到數十萬美元都有。
由於看好UNIX的套用和前景,各大公司紛紛推出自己的UNIX版本,如IBM的AIX,SUN的Solaris,HP的HP-UX,SCO的UNIXWare和OpenServer,DEC(已被Compaq收購)的digtalUNIX,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UNIXBSD。這些UNIX各有特色,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如今,如日中天的Linux實際上也是UNIX的一個變種。
在計算機發展史上,沒有哪個程式語言像C那樣得到如此廣泛的流行;也沒有哪個作業系統像UNIX那樣獲得如此普遍青睞和厚愛。UNIX的開發在前,C是為了使UNIX具有可移植性而後來研製的。作為親密的合作者,湯普生在UNIX的開發中起了主導的作用。
主流伺服器廠商介紹
Oracle-solaris伺服器Sun在Unix伺服器市場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伺服器方面Sun一直認為不同的工作負擔需要不同的處理器和伺服器架構,工作負擔一般指的是多執行緒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所以Sun認為一種完全滿足要求的伺服器是不存在的。也因為這樣,所以Sun推出Opteron的同時要推廣UltraSparc-III和UltraSparc-IV,並且要自己開發Niagara和Rock,並且使用富士通的Olumpus處理器。
1987年,SUN和TI公司合作開發了RISC微處理器——SPARC。SPARC微處理器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它的可擴展性,這是業界出現的第一款有可擴展性功能的微處理,SPARC的推出為SUN贏得了高端微處理器市場的領先地位。
在現在的自產Sparc系列裡面,Sun使用Jaguar的UltraSparc-IV來武裝自己的Amazon系列伺服器,Jaguar是Sun的第一塊雙核心Sparc。在入門級Sparc方面,2006年的第一季度,將發布一款UltraSparc-IIIi+處理器,來代替現在的Jalapeno UltraSparc-IIIi處理器。Niagara是一個8核心處理器,每個核心有4個處理器執行緒,並且有記憶體子系統和PCI-E匯流排接口,據說將提前到2006年初發布。
IBM的Unix伺服器一直都是採用自己研製的Power處理器作為核心,此前基於Power 3和Power 4處理器之上,IBM推出過不少高性能的經典產品,而在2004年發布Power 5之後,IBM的全新一代Unix伺服器立刻紛紛轉向擁有更高性能的Power 5平台。
IBM運用0.13微米銅製程及SOI (Silicon-on-Insulator,矽絕緣體)技術打造的POWER5處理器,是POWER4的升級版本,每顆處理器內含兩億七千六百萬個電晶體,不但處理速度提升了兩倍之多,其同步多重線程(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SMT)的功能,甚至可將單一處理器核心一分為二,意即擁有兩個處理器核心的POWER5晶片,一次可以執行四個指令執行緒,效率空前。
與Power4處理器相比,Power5處理器在分區功能上也要領先一步。每個Power4處理器只能容納一套作業系統,而每個Power5處理器則可以容納多達10套作業系統,這主要是因為採用了“微分區”技術。
惠普的Unix伺服器目前基本上都是採用基於RISC指令集的安騰2架構,在此之前,惠普的Unix伺服器曾經採用過PA-RISC、Alpha等處理器,不過現在都已經過渡到安騰2時代,並且定位於高端高性能市場。
安騰系列處理器是惠普和英特爾公司共同合作研製的,2002年7月9日安騰2處理器正式發布。該處理器是英特爾64位高性能伺服器處理器家族的第二代產品,它具有比安騰1更出色的可擴展性(能夠把處理器連線在一起形成多處理器系統)和增長空間。自安騰2啟運以來,得到了硬體廠商Acer、方正、惠普、IBM、浪潮、聯想、寶德、UNISYS等,軟體廠商微軟、中科紅旗、TurboLinux等,系統集成商神州數碼、朗新等的全力支持。
Unix伺服器現狀
傳統行業對Unix伺服器的採購忠誠度有增無減。在國內伺服器市場上,Unix伺服器用戶相對較為集中,特別是電信與金融兩大傳統行業,幾乎是Unix伺服器的天下。並且,這兩大行業的套用已習慣於在Unix環境下進行開發和部署。雖然近年來x86伺服器產品技術得到了成熟發展,甚至某些套用x86伺服器已經可以媲美於Unix伺服器,但x86伺服器在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表現出的不確定性,使得用戶還沒有足夠的信心將套用向開放架構遷移。
同時,高昂的遷移成本也導致Unix陣營用戶不敢輕易嘗試,尤其是關鍵業務建設方面仍然是Unix伺服器的主要市場。金融、電信等傳統行業用戶對Unix伺服器的採購忠誠度持續增加,將是未來Unix伺服器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並且短時間內Unix伺服器在這些傳統行業中的核心地位是x86伺服器所無法動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