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起初,颱風的發展並不快速,直到10月9日,它還是個輕度颱風。然而10月10日,颱風增強為中度颱風後,開始迅速增強,隔日就增強為強烈颱風!10月12日,颱風的強度已達最鼎盛時期----中心最大風速紀錄為每小時305公里,相當於每秒85公尺。而這時中心氣壓已跌至870百帕!另外,它的暴風半徑大得嚇死人~~半徑1100公里,是賀伯、尤特颱風的三倍大!
然而,這颱風的終極強度並未能持久,在10月13日,颱風開始漸漸減弱。當時泰培颱風的位置仍在廣大的太平洋上,所在緯度約在北緯15~20度。關於這件事,香港地區的風迷引來了熱烈討論。有人說,當時泰培颱風的暴風半徑十分巨大,達1100公里,當颱風減弱的時候,暴風圈的邊緣已經接觸了菲律賓東緣,所以會漸漸減弱。不過,有人認為,即便颱風的暴風圈已接觸陸地,颱風應該還不會有明顯的減弱,直到中心登入之後才會有明顯的減弱。總之,泰培颱風為何在熱帶海洋上漸漸減弱,仍是個謎團。
颱風減弱一直到10月15日左右,才減弱為中度颱風,這時颱風一度威脅台灣。不過,在10月16日,颱風偏北移動,台灣才免於被威脅。颱風開始影響日本了。琉球則為首當其衝,當時颱風的中心風速為110節。
隨後,颱風轉向東北移動,在10月18日於日本紀伊半島登入,並減弱為輕度颱風。10月19日,颱風在日本東北地區近海變性為溫帶氣鏇。由於年代太久遠了,並不清楚此颱風在日本地區所造成的影響。泰培颱風傳奇的一生便結束了。
泰培的回顧
擾動發展期
1979年10月初,季風槽十分活躍,其範圍亦很廣闊。南海至西北太平洋東經180E有三個擾動,之後都發展為熱帶氣鏇,由西面數起,分別是Sarah, Roger, Tip,Roger的擾動處於北緯10-20度,是三個擾動中最北的一個,最南的就是Tip的擾動。Tip的擾動最初受Roger的擾動影響,發展極不穩定,路徑亦不規則。10月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Tip的擾動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TCFA)。Roger已增強為熱帶風暴;日本方面於10月4日下午定泰培的擾動為熱帶低氣壓。
氣鏇發展期
剛形成的熱帶低氣壓由4日-8日都受龐大的熱帶風暴Roger影響,路徑極不規則,剛強速度緩慢。Roger在7日以熱帶風暴強度轉化成溫帶氣鏇,熱帶低氣壓才脫離Roger的抑制,並增強為熱帶風暴,然而並命名為Tip,泰培。
泰培的出現令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非常關注,因為其路徑可能橫掃聯合颱風警中心總部所在地,關島。泰培向西北移動並於8日傍晚增強為強烈熱帶風暴,結果,泰培於9日傍晚,以強烈熱帶風暴強度橫過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所在地以南約45公里處掠過。不久後,泰培增強為颱風,副高範圍很大,令泰培的幅散強得很。
傳奇颱風
泰培增強為颱風後,增強並未有停止,反而強速增強;日本的紀錄顯示其的每次記錄,氣壓幾乎都在下降,一天使由965 hPa下降至920 hPa,那就是10日-11日的紀錄。由於環境突然有良好轉變,狄普於10日已增強為強烈颱風,系統直徑非常闊大,整體組織已發展得非常完善。11日,早上的中心風力維持於90 kts左右,下面有更明顯增強,中心風力下降至130 kts,氣壓則維持於900 hPa。
傳奇颱風誕生於12日,由零時開始,中心氣壓一直都在900 hPa以下,並且下降得很快,台北時間0800時,已經下降至875 hPa;中心風力120 kts,比昨日稍為下降,但整體組織仍在增強,系統範圍已經很大,但仍在擴大。下午,台北時間1400時,泰培達至其的顛峰,中心氣壓870 hPa,中心持續風力140 kts,陣風165 kts;除了中心風力被受質疑外,泰培創下有紀錄以來最低氣壓和最大熱帶氣鏇的記錄;泰培在12日的強風圈(33 kts)直徑有2220 km之廣,暴風圈(92 kts)直徑560 km;泰培亦擁有一個非常強的強烈暖心結構。
當年的香港風迷稱,皇家香港天文台(未回歸前的名稱,即今天的香港天文台)曾對傳媒發布有關距香港一千幾公里外的泰培的警告,此舉動甚為罕見。
泰培的移動速度緩慢亦是其增強迅速的原因之一。
減弱後的泰培
泰培的氣壓維持在900 hPa以下,直至13日才上升至900 hPa,移動速度仍然緩慢,導致減弱速度也很緩慢,中心風力一般維持於125 kts左右。下午的中心風力下降至110 kts,雖然其的範圍開始縮小,但仍然是個巨台。14日的風力有所減弱,中心風壓上升得快,狄普開始轉向。狄普於16日的中心風力下降至95 kts,維持風力至17日,系統移至台灣以東,而其依然是個巨台。
泰培的衰亡
泰培於18日早上越過北回歸線,離開熱帶洋面,以強烈颱風強度加速轉向東北,並於19日以70 kts的風力加速橫掃日本,並轉化為溫帶氣鏇。其溫帶氣鏇亦於隨後兩天掠過阿留申群島進入中太平洋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