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3短程飛彈

R-73短程飛彈

R-73飛彈北約代號為AA-11射手(Archer),是前蘇聯上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發展的第4代近程飛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能離軸發射,且搭配頭盔瞄準具達到“可視即可射”的飛彈。1973年時的蘇聯空軍除第4代中程空對空飛彈外,也需要新型近程格鬥飛彈(射程12—20公里)或格鬥飛彈(射程小於10公里)。新型短程飛彈由錦旗與閃電兩家設計局競標,錦旗設計局提出與美制AIM-9“響尾蛇”空空飛彈同級的K-14,閃電設計局則提出K-73的設計,出世就成為美國AIM-9“響尾響”近距空空飛彈的可怕對手,被普遍認為是最難以對付的現代空戰武器之一,其目前是俄羅斯最先進的短程空對空飛彈 。

基本信息

簡介

R-73短程飛彈 R-73是俄羅斯空軍現役戰鬥機的主要空對空飛彈。上世紀80年代才首次露面的R-73改寫了整個短程格鬥飛彈的發展歷史。她的高機動性、大離軸角發射能力以及能與頭盔瞄準具相結合的特性使得她看起來儼然是一個高貴的婦人。以至於西方國家的任何一種飛彈在她面前,都如半老徐娘那樣顯得寒酸。

R-73短程飛彈 R-73短程飛彈

改進

由於俄羅斯經濟崩潰、社會動盪,這種先進的空對空飛彈誕生20餘年來卻從未進行過改進。由於俄羅斯無力發展新型的短程格鬥飛彈,R-73注定還要再服役至少十餘年。"三角旗"設計局目前已經提出了若干改進的建議,主要集中在更換精密的紅外線成像導引頭上。R-73飛彈的出口同樣也受到了載機平台的限制,因此在數量上甚至不能和法國的"魔術"飛彈相媲美。

類別

R-73基本型

彈長2.9米、翼展0.51米、彈徑0.17米;發射重量105公斤、彈頭重7.3公斤;其最小射程300米,最人射程則為20公里,探測角度±45度,目標對制導頭角速率需小於60度/秒,目標高度20-20000米,目標過載需在12g以下,目標速度不大於2500公里/小時,載機過載8g以下,對固定翼飛機一類目標的殺傷率為60%。安裝的MK-80全向紅外製導頭探測距離10-15公里,發射前視野±45度,射後±60度,從制導頭鎖定目標到發射只需1秒。

R-73基本型系列包括R-73K、R-73L、R-73E、R-73LE,其差異僅在引信以及使用對象。R-73K是全系列最早的蘇聯空軍自用量產型,採用無線電引信,在安裝有雷射引信的R-73L問世後就被取代而停產。R-73E與R-73LE分別是R-73K與R-73L的外銷型。

R-73M1

P-73M1其尺寸、射程、制導頭視野與基本系列相同,只是技術比較先進,可能採用與R-73M2一樣的探測元件。

R-73M2

P-73M2又稱為R-73M,它的問世使R-73家族在歐美同級武器如雨後春筍般問世之際,仍能夠傲視群倫。R-73M2的彈長增加到3.2米,冀展縮至0.404米,發射重增至115公斤,採用初期慣性導航,無線電巾途修正加末端紅外製導,住某種程度上可視為一種超視距攻擊的中程飛彈。其前向動力射程30公里,保證殺傷射程13公里。制導頭髮射前視野±60度,發射後±80度。

R-73M2採用MK-80M紅外製導頭,用靈敏度更高的中長波探測元件;配備可程式化新型電腦,抗干擾能力更強,對戰機的探測距離約15-20公里。MK-80M制導頭解析度高,可辨識目標熱輻射分布,能在命中前約1毫秒計算出目標的中間部位為命中點,增加殺傷率。

R-73M2最具震撼力的功能的是它可掉轉180度攻擊後方目標。使用時,載機先通過資料鏈引導飛彈轉向,待完成敵我識別,確認不會誤擊友機後再啟動制導頭,這種發射方式已在蘇-35上試驗成功。據說與機上的雷達告警器配合使用,還可用此方法攔截來襲飛彈。其在向後射擊最大射程8-12公里,最短射程1公里。

R-74ME

P-74ME,按照俄羅斯/前蘇聯的空對空飛彈命名法(研製中用K開頭,定型後用R開頭),該型飛彈目前應稱為K-74ME,它是以R-73為基礎發展的新一代空空飛彈,彈上的制導、動力系統均進行了大幅度改進,射程增加到40公里,據說制導頭視野可達±80-90度。

參數

全彈長: 2.9米

彈徑: 0.17米

全彈質量: 105千克

引進

我國空軍在引進蘇-27SK戰鬥機的同時也進口了大批R-73短程格鬥飛彈,這使得台灣空軍在近距格鬥上撈不到一點好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