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NIT

OSINT,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一種情報蒐集手段,從各種公開的信息資源中尋找和獲取有價值的情報。

OSINT

公開資源情報計畫(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簡稱OSINT,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的一種情報蒐集手段,從各種公開的信息資源中尋找和獲取有價值的情報。

渠道

獲取情報的公開渠道
媒體:報紙(newspapers)、雜誌(magazines)、電台( radio)、電視節目(television)、基於計算機的信息(computer-based information)。
基於網路社區(Web-based communities)和用戶創造的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社交站點(social-networking sites)、視頻分享站點(video sharing sites)、維基百科(wikis)、部落格(blogs)、通俗分類(folksonomies)。
公開數據(Public data):政府報告(government reports)、官方數據(official data )如預算(budgets)、人口統計資料(demographics)、聽證會(hearings)、立法辯論(legislative debates)、新聞發布會(press conferences)、演講(speeches)、海洋和航空的安全警告(marine and aerONAutical safety warnings)、環境影響圖片( environmental impact statements)、契約簽訂(contract awards)。
觀察(Observation)和報告(reporting):利用業餘觀察家們的成果,如某些人通過對谷歌地球(Google Earth)進行標註、上傳某一地區的照片,從而大量藉此擴展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信息。
專家(Professional)和學者( academic):會議(conferences)、研討會(symposia)、專業組織(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學術論文(academic papers)、專家(subject matter experts)
地理信息數據:地圖(maps)、地圖集(atlases)、地名錄( gazetteers)、港口規劃(port plans)、重力數據(gravity data)、航空數據(aeronautical data)、導航數據(navigation data)、人類分布數據( human terrain data ,如文化和經濟上的)、環境數據(environmental data)、商業影像(commercial imagery)、雷射雷達(LIDAR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超多光譜數據(hyper and multi-spectral data)、機載成像(airborne imagery)、地理名稱(geo-names)、地理特徵(geo-features)、城市地形(urban terrain)、垂直阻塞的數據(VOD, vertical obstruction data)、界標數據(boundary marker data)、地理空間聚合(geospatial mashups)、空間資料庫(spatial databases)、web服務(web services)。許多信息都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進行整合、分析、聚合的。
OSINT不同於一般的調查(research),可以為特定的個人或團隊量身定製特定的信息支持。

OSINT的定義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U.S.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和美國國防部(DoD,U.S. Department of Defense)都定義OSINT為:面向適當用戶,以其特定需求為目的,從可以公開取得的信息中及時收集、開發 和傳播情報(produced from public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that is collected, exploited, and disseminated in a timely manner to an appropriate audience for the purpose of addressing a specific intelligence requirement)
美國行政管理和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認為公開源情報屬於“軍事與決策支持”(Forces And Direct Support)工作的範疇,涵蓋信息蒐集與處理過程,將其定義為“來源於任何渠道的有益於軍事與決策支持的信息產品” 。
此外,經常使用的定義還有“任何人可以通過請求、觀察等方式,從公眾資料中合法地獲得信息” 。
在西方情報界, “公開”意指“不隱蔽” ,公開源情報(Open Source Intelligence, OSINT)是相對於“秘密情報” 、 “諜報”而言,是一門從輿論信息中蒐集、甄別和獲取信息,並對其加以分析以得到可行的、有價值的情報的學問。其輸入 是信息(information),而輸出卻是情報(intelligence)。
Robin Winks(1987)指出“在期望得到的外國情報中,有 90%可以從公開 信息源中獲得”。
與此類似,Arthur S. Hulnick(2008)認為“在一份典型的分析報告中,有大約 80%的內容來自公開 信息源。” [5] G. M. McGill(1993)探討了信息服務中的公開源情報問題,介紹了 DIALOG、LEXIS/Nexis等競爭情報依賴的重要信息源,界定了變化世界中的安全、國家安全與美國商業需求的關係、情治單位與私人信息提供商等問題。

OSINT的發展

公開源情報工作開始於1941年,以美國外國廣播監測處(Foreign Broadcast Monitoring Service, FBMS)創立為標 志。其發展過程實際上就是情報界觀念的改變過程,即注意力從秘密情報轉向公開源情報的過程。分析人員最初認為公開源 情報只能作為驗證秘密情報的一種輔助用具。後來,隨著其在海量信息供應、解析他國文化、連結信息碎片、掩護情報來源等多方面價值的體現,公開源情報逐步成為一項專門工作。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統計,2007 年的情報收集總數中超過 80%來 自公開源情報。
1.美國
1941年2月建立的“外國廣播監測處(Foreign Broadcast Monitoring Service, FBMS) ”是最早的公開源情治單位,主要收集、 分析軍事情報。
1947年FBMS成為中央情報局 (CIA) 的組成部分, 並更名為 “對外廣播新聞處 (Foreign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rvice, FBIS) ” 。FBIS最初的任務仍是監測廣播和通訊社,但隨著冷戰發展,其監測範圍擴大到了外國電視、 廣播、印刷媒體等大眾傳媒上。
2004年7月,9/11委員會在其報告中推薦建立一個公開源情治單位。
2005年3月,大規 殺傷性武器委員會(WMD Commission,又稱Robb-Silberman Commission)在其報告中強烈建議CIA設立公開信息源主管。
2005 年11月,國家情報總監(DNI)宣布成立公開信息源中心(Open Source Center, OSC),FBIS 納入其中。該中心旨 在從“網路、資料庫、印刷媒體、廣播、電視、視頻、地理空間數據、照片、商業圖片資料”等來源獲取情報。
從機構演進及其職能發展來看,公開源情報的來源趨於廣泛、任務不斷加重、機構地位逐步上升。情報界矚目的焦點 漸漸由秘密情報變為公開源情報。
在經費方面,1996 年阿斯平-布朗委員會(Aspin-Brown Commission)報告引起了中情 局局長(DCI)的高度關注,並給予了大力支持。
2.英國
英國廣播公司監測處(BBC Monitoring)對全球範圍的大眾媒體進行甄選和翻譯。其報告作為重要的公開源情報被英 國政府和商業客戶廣泛參考。 BBC Monitoring 組建於 1939 年。組建之初主要為英國政府提供國外媒體和宣傳的參考服務。二戰期間,它為政府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尤其是在那些外國記者被禁止進入的地區其成績更為顯著。冷戰中,它成功協助觀察者及時追蹤鐵 幕崩潰、蘇聯解體等事態變化,發揮了巨大作用。BBC Monitoring最大的股東為內閣辦公室(Cabinet Office),主要捐助 者為外交和聯邦事務部(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國防情報組(Defence Intelligence Staff)以及情治單位等。
3.澳大利亞
國家評估辦公室(The Office of National Assessments, ONA)是澳大利亞的公開源情治單位,成立於 1977 年,隸屬總理與內閣部,總部位於首都坎培拉。ONA直接向總理負責,輔助澳大利亞政府做出戰略決策和確保政府得到國內外威脅 的全面預警,主題涉及國際政治、國家戰略以及經濟發展等方面。ONA同時也負責協調和評估國外情治單位的工作。 ONA 主要工作是對其他情治單位的產品進行校對、整理,提供分析成果。雇員中分析人員比例很高(2007 年其員工總數為150人,其中分析人員100人 [18] )。為保證分析結果公正、客觀,ONA獨立於國防和外交事務。 2004 年 7 月Phillip Flood 關於情治單位的報告公布之後,ONA 得到了長足發展。其預算、人力資源都獲得了成倍增 長,並確立了對其他情治單位的協調職能。

OSINT的實踐

公開源情報的價值不僅表現在情報界的認同中,更多的體現為情報實踐中。如今,公開源情報已經在政府、軍事安全領域、執法部門、學術界,以及廣泛的商業活動中以各種方式積極的開展著。
1.政府的實踐
目前各國政府均通過不同方式開展了公開源情報的套用。以美國為例,諸如“媒體監測”、“媒體分析”、“網際網路信息研究”、“公共調查”等公開源情報的套用方式多種多樣,分別在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發揮著作用。在所有的服務機構 中,為各個行政部門提供信息最多、最富有針對性的當屬國會圖書館聯邦研究部(Federal Research Division, FRD)。需要指出的是,FRD提供的情報服務是收費的。
2.軍事安全領域的實踐
軍事領域的公開源情報套用早已開展。1935年伯爾托爾德·雅各布從德國公開發行的報刊上蒐集信息,出版《戰鬥情報》一書以詳盡揭露德軍內幕便是典型案例。 如今,該領域公開源情報的運用更加制度化。 美國首任國防部情報次長Stephen Cambone 受國防科學委員會(Defense Science Board)戰略溝通和戰爭變遷報告鼓舞,制訂了國防公開源情報計畫。現任次長James R. Clapper將該計畫執行機構納入國防情報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 DIA)。除 DIA外,美國軍方 開展公開源情報工作的機構還包括國家地理情報局(National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Agency, NGA)、外國軍事研究辦公室(Foreign Military Studies Office, FMSO)、軍方亞洲研究支隊(US Army Asian Studies detachment)、歐洲司令部聯合分析中心(European Command Joint Analysis Center, EUCOM JAC),以及通過國外媒體監測來提供信息支持的 戰略司令部(U.S. Strategic Command)等。 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DHS)擁有一支名為國內公開信息源業務(Domestic Open Source Enterprise)的公開源情報工作隊伍。DHS副部長Charles Allen於2007年2月14日宣布其成立。它主要為DHS提供公開 源情報支持,同時也服務於國家、地方以及盟友的公開源情報需求。
3.執法部門的實踐
執法部門將公開源情報用於包括恐怖活動在內的各種犯罪活動的預測、 預防、 調查和起訴。 倫敦警察局 (Scotland Yard) 和加拿大皇家騎警隊(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 OSINT, RCMP)的公開源情報工作被認為是執法領域內最為成功的。 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和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一度開展過公開源情報工作,但隨著相關倡導者的離開,該工作也隨之停滯下來。紐約市警局(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 NYPD)也被認為擁有一支公開源情報隊伍。
4. 學術界的實踐
越來越多的高校認識到,在進行科技、人文、社科研究的同時,高校還可以在公開源情報研究方面做出貢獻。美國德州塔雷頓州立大學(Tarleton State University)農業綜合業務中心針對農業保險欺詐的風險模型研究就是非常成功的公 開源情報套用案例。 目前,學術界的公開源情報團體包括梅西赫斯特學院(Mercyhurst College)情報研究學會,以及奧本大學(Auburn University)、薩姆休斯頓州立大學(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和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公開源情報中心。
5.商業領域的實踐
已廣為開展的競爭情報(CI)、工商情報(BI)是商業領域公開源情報實踐的典型代表。比如1964年,日本煉油設備廠 商從《人民日報》、《中國畫報》分析得到大慶油田設備需求;80年代,三菱商社從歐美媒體分析獲知伊朗將獲全面解禁, 從而搶先獲得商機;如今正被積極推廣的IBM競爭情報系統更是明確提出“絕不運用不恰當方式得到競爭對手的商業秘密或其他機密信息”,而是通過財務報告、市場調查、剪報、貿易展示、等公開來源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情報分析人員將這些市場數據編輯處理之後,就可以向客戶提供他們所關心的內容。這既包括對競爭對手的判斷,也包括政策建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