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病毒
巨型病毒一個可以改寫生命歷史的怪物。 法國科學家2003年發現的當時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病毒(現今的最大病毒為潘多拉病毒),並將其命名為Mimivirus(字面義,模擬病毒,因其與細菌相似度大而得名)。研究人員完成了這種巨型病毒的基因組測序工作,並且在這種巨型病毒中發現了一些之前認為只存在於細菌和其它生物中的基因。研究人員將結果公布在10月14日Science的網路版上。這項研究或許能夠幫助解開複雜生物的進化之謎。
普通病毒
普通病毒的大小在10到100納米之間,較大的天花病毒也只有300納米。 2003 年發現的Mimivirus病毒則有 400納米,即成為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病毒(這個記錄在2011年因發現智利巨型病毒而被超越)。病毒一般離開寄主細胞就無法自我複製,其組成一般只有遺傳物質和蛋白質外殼。而對Mimivirus的測序研究則讓研究人員重新思考將病毒歸為無生命物的正確性。 測序結果表明這種病毒的DNA包含了大約1260個基因,並且有50個基因編碼一些以前在病毒中沒有發現的功能,例如DNA修復和將mRNA翻譯成蛋白質的能力。研究人員推測Mimivirus可能曾經有靠自己進行自我複製的能力,但是後來則丟失了這個能力。但是這種病毒仍然含有許多自我複製的機器,因此這種病毒可能會被劃分成一種獨特類型的生活生物。
這種巨型病毒的基因組情況還能夠幫助解釋複雜生物如何出現的。經過序列比較,研究人員確定Mimivirus家族可以追溯到33億年前,即早期生命分化成三個主要類別的時期。其它研究人員還推測,大DNA病毒與細胞核的相似性表明細胞核可能起源於簡單細胞與病毒融合的時候。
這項研究是生物學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對傳統的生物劃分提出了挑戰並使得病毒和生活生物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