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T

Micro-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微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又稱微型CT、顯微CT,是一種非破壞性的3D成像技術,可以在不破壞樣本的情況下清楚了解樣本的內部顯微結構。它與普通臨床的CT最大的差別在於解析度極高,可以達到微米(μm)級別,目前國內一家自主研發Micro-CT的公司已經將解析度提高到0.5μm,具有良好的“顯微”作用。Micro-CT可用於醫學、藥學、生物、考古、材料、電子、地質學等領域的研究。

原理

Principle of micro-CT imaging technlogy Principle of micro-CT imaging technlogy

CT成像的原理是當X-射線透過樣本時,樣本的各個部位對X-射線的吸收率不同。X-射線源發射X-射線,穿透樣本,最終在X-射線檢測器上成像。對樣本進行180°以上的不同角度成像,由中科院自動化所自主研發的Micro-CT可以對樣本進行360°以上的不同角度成像。與臨床CT普遍採用的扇形X線束不同的是,Micro-CT通常採用錐形X線束。採用錐形束不僅能夠獲得真正各向同性的容積圖像,提高空間解析度,提高射線利用率,而且在採集相同3D圖像時速度遠遠快於扇形束。通過計算機軟體,將每個角度的圖像進行重構,還原成在電腦中可分析的3D圖像。通過軟體:觀察樣本內部的各個截面的信息;對樣本感興趣部分進行2D和3D分析;還可以製作直觀的3D動畫等。

套用

活體動物研究

腫瘤研究

幹細胞研究

脂肪代謝研究

骨代謝研究

小鼠活體成像 小鼠活體成像

動物材料

骨、牙齒、肺、腎、肝、腦等組織的血管生長情況。

骨骼。骨骼是 Micro-CT 最主要的套用領域之一,其中骨小梁又是主要研究對象。骨松質和骨皮質的變化與骨質疏鬆、骨折、骨關節炎、局部缺血和遺傳疾病等病症有關。目前,Micro-CT 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破壞性的組織形態計量學方法,目前中科愷盛的Micro-CT能夠得到16個常用的骨參數,基本上滿足了計量學的的需求。

牙齒及牙周組織。 能夠從 3D 整體結構出發,對根管形態改變、齲齒破壞、牙組織密度變化、牙槽骨結構和力學特性的變化等情況進行研究。

骨小梁成像 骨小梁成像

材料科學

生物醫學材料(如牙齒填充物、骨頭填充物等)

醫療器械材料(如心臟支架、腦血管支架等)

其他材料(如水泥材料、纖維材料等)

生物材料。例如,分析體外製備仿生材料支架的孔隙率、強度等參數,最佳化支架設計;掃描需要置換的組織樣品,獲取三維圖像後輸出為 STL 檔案進行快速成形(CAD/CAM),等等。

電子材料

半導體材料和結構等

電子器件成像 電子器件成像
Micro-CT Micro-CT

地質學研究

地質分布、磚石等

磚石材料 磚石材料

實驗圖片

小鼠腰椎骨Micro-CT掃描 小鼠腰椎骨Micro-CT掃描
Micro-CT腫瘤研究 Micro-CT腫瘤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