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2式7.92毫米兩用機槍

est 德軍在迅速占領波蘭後,根據前方士兵在使用MG34機槍過程中提出的建議,德國的格魯諾博士在參考波蘭的一些機槍設計後成功研製出MG42機槍。 正因為如此,MG42機槍一面世,盟軍諜報人員的報告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德國人不行了,沒有原料了,生產出這么簡單粗糙的機槍就是鐵證。

即為csol中的毀滅者原型德國製造的、被譽為二戰時期最好的機槍,德國人驕傲地稱之為“德意志軍魂之利刃”,而盟軍士兵,尤其是那些到處不可一世、飛揚跋扈的美國大兵卻被它搞得意志消沉、無心戀戰、士氣低下,視其為“步兵的噩夢”。它就是被輕武器評論家用三個最高級的形容詞詞組:“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但卻是最出色的武器(the shortest time,the lowest cost but the finest arms)”來描述的――
“一戰”結束後,鑒於以馬克沁機槍為代表的水冷式重機槍強大的殺傷力,在《凡爾賽條約》中明確規定戰敗的德國不許製造、裝備水冷式的重機槍。這對於不甘心失敗、一直想復仇的德國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桎梏。於是,在夾縫裡求生存的德國人在這場“限制與反限制”的鬥爭中只能另闢蹊徑。
從MG13到MG42
希特勒上台後,為了打造“第三帝國”的輝煌,德國軍工部門開始著手將成千上萬挺水冷式德萊賽M1918式輕機槍改造成氣冷式輕機槍,這就是使槍的外形和供彈系統都作了較大改變的MG13式7.92毫米機槍。此後又在MG13機槍的基礎上幾經改進,終於在1934年,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MG34問世了,並於1936年開始裝備德軍。
MG34是一款將重機槍和輕機槍的優勢兼而容之的新概念機槍。它採用空氣冷卻方式,備有可更換的槍管,因此在安上三腳架後可以當作火力持續能力極強的重機槍使用;而當它裝上可摺疊的兩腳支架,又可當作機動性較強的輕機槍使用。它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以往輕重機槍分用的戰術原則,因此被稱為通用機槍。但MG34還是存在著兩個致命的缺陷:一是針對機動性很強的步兵而言,它的質量依然偏大;二是零部件的結構比較複雜,製造生產困難。
1939年歐戰爆發。德軍在迅速占領波蘭後,根據前方士兵在使用MG34機槍過程中提出的建議,德國的格魯諾博士在參考波蘭的一些機槍設計後成功研製出MG42機槍。
MG42機槍的性能數據為
口徑:7.92毫米
初速:755米/秒
理論射速:1200發/分
自動方式:槍管短後坐式
閉鎖方式:中間零件(滾柱)式
發射方式:連發
供彈方式:彈鏈
容彈量:50發
全槍長:1219毫米
槍管長:533毫米
膛線:4條,右旋
全槍質量:帶兩腳架時11.05千克,帶三腳架時為19.2千克
瞄準裝置:機械瞄準具。瞄準具由弧形表尺和準星組成,準星與照門均可摺疊
配用彈種:毛瑟7.92×57毫米步槍彈
其中,該槍最大的特色就是大量採用沖鉚件,大大地提高了武器的生產效率,這在機械製造史上尚屬首創。正因為如此,MG42機槍一面世,盟軍諜報人員的報告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德國人不行了,沒有原料了,生產出這么簡單粗糙的機槍就是鐵證。”其實,這並不是資源衰竭的德國人所做的“垂死掙扎”,而恰恰是機械生產製造方面的一次天才突破,它對於降低成本和減輕武器重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因此在當今的機械製造中大量使用衝壓件已是十分尋常普遍的事了。看來,盟軍只能在戰場上去體會它的威力了。
1942年秋,在北非突尼西亞的卡賽林山口一役中,沒有什麼戰鬥經驗的年輕美國大兵們面對MG42冰雹般傾瀉的子彈驚呆了,而那撕裂亞麻布一樣“哧啦哧啦”的聲音同樣給他們留下了恐怖的印象……很快,2400餘名美國大兵便舉手投降了。
影響深遠 意義非凡
據戰後統計,戰爭期間MG42機槍的產量高達100萬挺。正因為MG42機槍在“二戰”中的出色表現,其優點才得以迅速為各國軍隊所認可。於是,“二戰”後許多國家使用的機槍上都有著MG42的影子,如美國的M60、德國的MG3、義大利的M42/59、南斯拉夫的SARAC等;而更為可貴的是,這種經衝壓、鉚接、點焊,自動化生產線大量生產並可以向前線源源供應的武器的研製成功,其意義已遠遠超過了槍械設計生產的範疇,因為“二戰”後新研製生產的機槍大部分都是通用機槍,而後來軍用槍枝的發展更是受其影響而形成了槍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