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78年,為了取代舊的0.45ACP口徑柯爾特M1911A1半自動手槍,美國空軍提出需採用一種新的9mm半自動手槍。三軍輕武器規劃委員會代表空軍向幾家著名的槍械公司發出邀請。義大利伯萊塔公司起初提交了92S型,但美國空軍需要像M1911A1那樣的拇指操作式彈匣卡筍,因此伯萊塔公司進行了重新設計。
1980年底,美國空軍官方正式宣布了試驗的結果,在所有型號中,伯萊塔92S被評定為最好的。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尉官以上軍官包括總司令,腰間別的都是這種槍。該槍的握把全由鋁合金製成,減輕了重量:雙排彈匣容量達15發:扳機護圈大,便於戴手套射擊。槍長217毫米,空槍重量0.96千克,初速375米/秒,有效射程50米。
1978年,美國空軍提出需要採用一種新的9×19mm口徑半自動手槍,用以取代老舊的45ACP口徑柯爾特M1911A1半自動手槍。
1979年進行對比試驗,由JSSAP主持。
1979年提交給美國空軍進行測試。
1980年底,美國空軍官方正式宣布了試驗的結果,伯萊塔92S-1被評定為比其他型號稍好。
1981年美國空軍宣布的手槍試驗結果被JSSAP正式接受時,美國陸軍卻質疑這個試驗計畫的有效性。
1982年5月,美國軍方又設立了一個新的試驗計畫,這個新計畫修訂了可靠性的標準,使之降低到接近現實環境中的程度,但是仍然沒有任何手槍能通過試驗。
1983年,由於美國國會施壓的作用,三軍輕武器規劃委員會再次準備由陸軍進行一次手槍試驗計畫,命名為“XM9制式手槍試驗”(Service Pistol Trials——SPT)”。
1983年11月,正式向美國國內外的輕武器廠商提出XM9-SPT的招標請求,共有8家製造商投標。
1984年1月底的截標日期前提供30把樣槍、備用零件和使用手冊以及培訓測試人員的廠方代表、10把用於培訓測試人員的手槍。XM9-SPT在1984年初正式開始,陸軍在1984年9月選擇了伯萊塔92SB-F。
1985年1月14日美國陸軍正式宣布伯萊塔92SB-F是這次比試的優秀者,伯萊塔92SB-F被美軍正式命名為M9。作為契約條款之一,M9手槍的生產在美國進行。先由義大利伯萊塔公司負責生產M9。
1987年,一些新交付的伯萊塔手槍出現了問題,使反對者有了可乘之機。
1988年M9發生了套筒斷裂的事故。伯萊塔公司按照陸軍的要求,改變了M9手槍的設計,按這種標準生產的92F被改稱為92FS。伯萊塔公司在美國的生產線已經全部建好,1988年4月後,所有的M9/92F套筒都在美國生產,以後再也沒有發生過套筒斷裂的事故。隨後軍隊再次招標和測試也就不了了之了。伯萊塔公司成功地獲得一系列美國國防部的其他契約,為美國的五大軍事部門: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守隊生產了共約500,000把手槍。
2003年,推出改進型,名為M9A1,主要加入了皮卡汀尼導軌(Picatinny rail)以對應戰術燈、雷射指示器及其他附屬檔案。
裝備概況
9毫米M9手槍即義大利伯萊塔 Beretta92F手槍。它是一種單發射擊的槍管短後坐式武器,有多種型號。其變型槍有:僅改進保險裝置的伯萊塔92S、標準型92SB、特種型92SBS、短管型92SBC和最新型92SBF。92SBF亦稱伯萊塔92F,被美國在1985年手槍選型時選中,型號定為M9。
此時,其他軍種也正好需要尋找新的輔助武器,以代替軍隊已經使用多年25種以上不同型號的半自動手槍和轉輪手槍,並改用一種口徑的彈藥。最主要是代替服役了70年之久的老1911手槍,根據1982年的報告,美國軍隊里共有417,448把在冊登記的.45口徑手槍。然而,當1981年美國空軍宣布的手槍試驗結果被JSSAP正式接受時,美國陸軍卻質疑這個試驗計畫的有效性。
美軍已大量裝備該槍。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尉官以上軍官包括總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將軍,腰間別的都是伯萊塔92F手槍,坦克駕駛員、飛行員、特種兵和海軍陸戰隊都裝備有這種手槍。
主要用途
軍官、特種兵隨身自衛武器。在樓梯等一些狹窄的空間裡完全可以充當主要武器。
主要特點
1.套筒座 包括握把 由鋁合金製成,為減輕槍重,握把外層包有木質護板。
2.雙排彈匣,容量大,彈匣寬達37毫米,底部增厚。
3.保險時不用按鈕控制,而是用搖擺桿,槍彈進膛可以觀察並感覺到。
4.扳機護圈大,便於戴手套扣機。
5.可以單動和雙動,單動時引力2.8千克,雙動時4.8千克。
6.體積小、重量輕、使用方便、動作可靠。
7、射擊精度高。
8、槍的維修性好、故障率低,據試驗:槍在風沙、塵土、泥漿及水中等惡劣戰鬥條件下適應性強,其槍管的使用壽命高達10000發。
9、槍自1.2米高處落在堅硬的地面上不會出現偶發,一旦在戰鬥損壞時,較大故障的平均修理時間不超過半小時,小故障不超過10分鐘。
研製情況
9毫米伯萊塔92F手槍是由義大利布雷西亞省皮埃特羅.伯萊塔公司於70年代初開始研製的,70年代中期開始裝備部隊。義大利三軍部隊,還有警察、治安機關、準軍事機構都裝備了不同型號的伯萊塔92手槍。巴西、智利、法國、美國等國先後引進並特許生產。
巴西生產的型號稱PT92和PT99,裝備陸軍、空軍和海軍陸戰隊。法國憲兵於1987年7月7日宣布採用92F型,由法國兩家兵工廠生產。MAS工廠負責總裝配,馬努林(MAtrAMAnurhin)公司則生產40%的零件。法軍用以逐步替換現裝備的MAC50手槍,從1987年至1995年共裝備了1.1萬支。
伯萊塔M9的設計可追述到德國瓦爾特公司P38的設計。P38的手槍於1938年生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廣泛使用,戰後裝備德國警察。
M9手槍的顯著特點是天窗式套筒設計、聯動/單動扳機組件、槍管下方鎖定槍機組件的使用和擊錘跌落保險。
因為天窗式套筒設計,伯萊塔手槍可靠性很高。該槍擊發時間短,保證快速射擊。M9手槍套筒後部沒有槍管襯墊,可牢固地鎖定槍管的前部,同時也助於提高射擊精確度。美國軍用手槍散布精度試驗要求在22.8米處為12.7厘米即可,伯萊塔公司很容易滿足這一指標要求。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此槍這一指標要求為不大於7.6CM。
伯萊塔92F手槍的套筒側壁開有機加工的凹槽,起到卡鎖槍機的作用。這種設計會讓人感覺到,在這樣關鍵的地方會產生一些不可接受的少量金屬屑,套筒會因此出現故障,但是在現有的各種型號經過改進後,這一問題已得到解決。改進的型號為92FS型。美陸軍射術部隊(AMUArMyMArkSMAnshiPunit)想最大限度提高92F(M9)的射擊精度,並努力做到了這一點。這些改進已經融進了92FS最新的一些衍生型中,如採用一個前襯套改進槍管閉鎖和固定組件。M9的機械瞄具由固定在套筒上的方形柱狀準星和嵌入套筒里的方形缺口表尺組成。瞄具上的螢光點有助於觀察。另外,M9也可安裝氚光夜視瞄準具。
準備替換
2014年12月,美軍配置控制委員會拒絕了貝雷塔美國公司提交的現代化版M9手槍——M9A3作為下一代手槍。
2015年6月,美國陸軍發布招標徵集新型手槍替換已有的M9 9mm手槍。計畫在2018年淘汰M9手槍換為XM17MHS。
更換原因與當年以M9手槍替代M1911A1手槍相同——這批手槍達到了他們的服役期限,逐漸磨損殆盡。所有武器的壽命都是有限的,諸如槍管、握把、彈簧、擊針等部件都可以替換,但是套筒座(底把)卻是不可替換的。隨著使用的進行套筒座的壽命逐漸到頭。M9手槍於1985年投入使用,達到了使用期限。已有案例證明M9手槍壽命用盡。而與其生產新的M9手槍,美國陸軍選擇尋求新武器來解決設計上的缺陷。M9主要的結構部件諸如槍管、套筒座和卡鐵容易損壞,其老型號尤其如此。特種部隊的M9手槍因為使用頻繁,相對而言更早達到壽命極限。而常規部隊的M9也達到了壽命極限。
設計原理
該槍13發彈匣若經常壓滿子彈的話,其最上面一發子彈也會出現的M9手槍的那種故障,少壓1~2發子彈,就可避免這種故障了。可見大容量手槍彈匣對托彈簧的伸縮性的要求極高。從實戰出發要進行超強度設計。
M9手槍在阿富汗、伊拉克戰場上的高頻率使用中就出現了簧力不足的故障。正如許多專家所說,世界上沒有無故障的手槍,只有故障率較低的手槍,“世界第一手槍”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故障在當年美軍定型M9手槍的嚴格試驗中卻沒有被發現,這為各國大容量手槍彈匣設計時採用高強度彈簧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除了托彈簧力不足故障外,其他關於M9手槍不足的反映,也不能稱為技術缺陷,而只能稱為弱點。因這些弱點有的是M9手槍自身結構形成的;有的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有的則為各國名牌手槍的通病。
M9手槍的15發彈匣壓滿子彈後,因托彈簧壓縮到底後彈力變弱,致使最上面一發子彈不能到位,這樣的彈匣裝入槍內,拉套筒後向前,將推不到最上面的子彈,此故障在實戰中較為可怕。
再看M9手槍瞄具無氚光管,在低能見條件下不便準確瞄準射擊的問題。事實上M9手槍瞄具(即準星和缺口上)上設計了被稱為“快速閱讀瞄準”的螢光點,用於低能見度時辨別瞄具射擊,這也是世界名牌手槍都具備的。但這種螢光點的面積小,塗在瞄具上耐久性差,M9手槍已服役近20年,螢光點脫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這是各國手槍的通病,不只是M9手槍才有的毛病。若要解決低能見度條件下瞄準問題可採用其他方法,圖6是我設計、研製的92式手槍內紅點瞄準鏡。該鏡就非常適於在低能見度條件下瞄準射擊,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和耐磨損、鏡內分劃長期保真的優點,試射過該鏡的士兵和特警都稱讚它為“廉價的手槍夜視瞄準鏡”。隨著新技術的發展,今後可用其他方法替代在手槍瞄具上加螢光點的做法。
操作
扳機操作
兩截式擊針可防止裝彈、操作套筒、擊錘待擊解脫狀態、意外衝擊過程中走火。擊錘上的半待擊缺口可防止擊錘落下撞擊擊針後手槍走火,除非擊錘處於待機狀態,有意扣動扳機,才能使擊針落下,正對前方,進行射擊。
分解操作
易於分解是伯萊塔手槍的優點之一。在確定完全卸彈後,卸下彈匣,按下套筒座右側的按鈕,同時鏇轉左側的連線桿,向前推套筒,同時握住套筒附屬檔案向上抬起,壓緊位於槍管下的復進簧嚮導附屬檔案,取出套筒(當心復進簧彈出)。向下滑動槍管,解開閉鎖,取出槍管,結合操作按相反順序進行。
使用消聲器的M9,由於早期的高效消聲器直徑大,阻擋了瞄準具的視線,因此在消聲器上加裝了簡易準星和照門。
屢次參戰
1991年的“沙漠風暴行動”是M9的生產高峰期,在阿科基克的工廠上班的工人每天三班倒,每個月向軍隊提供1萬把手槍。海灣戰爭結束後,伯萊塔美國公司收到許多在“沙漠盾牌”行動和“沙漠風暴”行動中使用M9手槍的美軍軍官的感謝信。
至此後,美軍在數十次戰爭中使用M9手槍,包括科索沃、波士尼亞、索馬里、海地、波斯灣、巴拿馬等等,歷經這些戰爭後,伯萊塔M9倍受讚譽。
建模教程
1、建立一個正方形的POLYGONS並將它變成長方形,再通過加線和調節點的位置做成如圖形狀,並加上槍管後進行soomth。
2、進行擠壓面,使用maya的soomth代理功能,並用polygons製作其它零件。
3、刪除光滑物體,打開maya的超級濾光器,在裡面新建一個金屬材質,並賦予物體。
4、用做滑塊的同樣方法製作槍的下部,注意布線,這裡為在4個視圖里對擠操作,這裡做了一個“朗伯”材質。
5、建立幾個層,顯示所有的物體,繼續在4個視圖中進行調整,maya在做高精度的工業模型時,是需要先在cad里繪製好圖紙,再導過來,maya支持DWG檔案,這裡做的是“低模”就是不精確的模型,便於學習建模。
6、用同樣的多邊形製作方法製作M9的握把護木和螺絲,護木的花紋和“PBERETTA”圖案或字樣下面我們將用在photoshop里自畫的帖圖來表現,用maya里的BUMP凹凸紋理來控制紋理的起伏。
7、執行“擠壓面”命令,擠壓出扳機凹槽和彈夾凹槽。
8、再添加一些結構線,保持模型的精度,使其圓滑。
9、用同樣的polygons製作M9的回膛鎖和扳機槓桿。
10、製作出簡單的彈夾和扣環,方法還是用多邊形製作的方法。
11、用多邊形來製作M9的扳機和扳機護木,然後再製作左右兩個簡單的彈夾鎖。
12、我們按鍵盤上的CTRL+G,來把所有的M9的零件做個組,然後選中M9手槍,按下MAYA選單SOOMTH鍵,數值為1就可以了,M9圓滑了,有的地方由於底模布線的問題,不夠理想,我們可以再調整它的線條,這裡進行了一個預設的金屬材質。
13、硬體渲染。
14、MR預設材質。
15、接下來我們來簡單地渲染一下,做個平面,打一個燈光,設定一下燈光的屬性,這裡我們設定偏藍一點,再複製一支M9手槍,調整一下它們的位置,設定透視圖攝像機的屬性,建立一個簡單的藍色環境光,打開MR渲染器,因為是簡單渲染,所以打開全局光就行。
16、因為我們還沒有上材質帖圖,簡單的材質無法表現太多的東西,接下來我們展開M9的UV坐標,為M9上帖圖,並在photoshop和bodypaint 3d里自畫精美的帖圖,用maya的M4渲染器。
評價
通過在阿富汗、伊拉克兩個戰場的調查可以看出,M9手槍能獲得“世界第一手槍”的美譽決非偶然,該槍的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士兵們反映的故障只有一個,即彈匣的托彈簧力不足。有的士兵靠伸張托彈簧來恢復托彈簧力,但是這種“拉”托彈簧的土辦法無異於飲鴆止渴,結果是越拉越糟,最後士兵們不得不將容彈量15發的彈匣內只裝10發子彈。
否則,若壓滿15發彈就會出現圖4中最上面一發子彈不到位的現象。這種子彈不到位的故障造成的後果是,當射手將彈匣安裝到握把內,拉套筒推子彈上膛時,因子彈位置低而推不上膛。該故障在實戰中換彈匣時出現是非常可怕的。這是調查報告中惟一見到的故障。但這是各國大容量彈匣手槍的通病,從理論上講托彈簧故障是不允許的,但從實踐來看,其他大容量的手槍彈匣也出現過這種故障。20世紀80年代我曾佩帶過一支比利時9毫米M1935式白朗寧大威力手槍,該槍至今仍為世界名槍,其首創雙排裝大容量13發彈匣,所裝9毫米手槍彈和M9手槍用彈相同。
美軍士兵在阿富汗山地使用M9手槍射擊的照片,該槍大開口套筒使槍管全露,因此,槍管容易生鏽。
先說M9手槍在阿富汗、伊拉克戰場上的槍管生鏽問題。曾經撰文稱讚M9手槍表面無光澤的聚丙乙烯噴塗層具有不反光、耐腐蝕、手感好的特點,這是我拿著一支嶄新的92F手槍的真實感受。試想如果這支槍服役20年後,還會有保持完好的噴塗保護層嗎?20年的磨礪會使噴塗保護層變薄甚至脫落,這是現代手槍廣泛採用的法藍、磷化工藝都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阿富汗、伊拉克這樣乾旱、風沙嚴重地區,沙粒對保護層的損害嚴重,槍體金屬一旦失去噴塗保護層保護就會生鏽。再看M9手槍的構造,其採用全球獨特的大開口式套筒,具有減輕手槍的重量,減少拋、退殼故障,易於槍管散熱和遇到裝彈、卡彈故障時可用手迅速排除等優點。但大開口套筒上部敞開,槍管上部完全暴露,槍管上的噴塗保護層易磨掉,槍管生鏽就不為怪了,這叫有一利就有一弊,是因M9手槍特殊構造形成的。認為服役期長、磨損嚴重、在風沙地區作戰也是M9手槍生鏽的主要原因。關於M9手槍“停止作用”不足,即殺傷力較小的問題,其背景較為複雜,但主要還應怪美國三軍輕武器規劃專業委員會的專家們沒有遠見。1985年美軍招標定型M9手槍時,除了因服役己74年的美制11.43毫米柯爾特M1911式手槍己老化外,主要原因還是美軍為了採用9×1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與“北約組織”統一制式手槍彈的口徑。當時世界各國對手槍彈殺傷機理的認識分成兩派。
以美國陸軍創傷彈道學家馬丁法克勒博士為代表的一部分專家認為: “對手槍彈來說,主要致傷機理是永久性空腔引起的迅速失血和彈頭對肌肉組織的直接損傷。即槍彈口徑越大,彈道(人體內)空腔愈大,人體生理循環受到的破壞性也愈大,因此致傷迅速。”“對於性能穩定的手槍,只有靠中速飛行的、相對其口徑較大的和較重的彈頭才能獲得停止作用。”所以,對手槍彈,堅持主張採用大口徑和較重的彈頭。我們在此先將這種觀點稱為大口徑理論。
評價指數
各項指數(滿分為10分):①精確指數10;②耐用性10;③威力指數9.5;④人機工效指數10。
綜合指教:10(綜合指數並不是單純對上述四項指數的平均,而是對槍整體的評價)。
技術檔案
全槍長:217毫米
全槍高:140毫米
全槍寬:38毫米
空槍重:960克
全槍重:1145克
槍管長:125毫米
瞄準基線長:158毫米
膛線:6條,右鏇
初速:375米/秒
彈匣容量:15發
最大有效射程: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