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6步槍

M-16步槍

M16自動步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換裝的第二代制式步槍,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正式列入部隊裝備的小口徑步槍。該系列自動步槍主要包括M16式、M16A1式和M16A2式、 M4A1式、M16A3式、M16A4式幾種型號。 M16式自動步槍由美國著名的槍械設計師尤金·M·斯通納設計。

綜述

M-16步槍M-16步槍
1964年2月8日空軍把裝備的AR-15正式命名為“美國5.56mm口徑M16步槍”(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5.56mm, M16)。同時,陸軍把他們裝備的試驗型命名為XM16E1。XM16E1與M16的區別在於其槍機增加了槍機輔助閉鎖裝置(槍機到位助推器),因為M16的拉機柄只有拉動槍機功能,不能助推,一旦因為某種原因使槍機不能復進到位,槍機就無法閉鎖。1967年2月23日,美國陸軍決定全面換裝改進型的XM16E1,並將XM16E1正式命名為M16A1。M16與M16A1在外形上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一個活塞狀的槍機到位助推器。柯爾特公司、空軍、海軍陸戰隊和尤金·斯通納都同意在步槍上增加這個使採購單價增加4.5美元的複雜裝置,但是陸軍贏得這個全面支持是在採用了XM16E1三年之後,1967年2月28日XM16E1正式命名為“美國5.56mm口徑M16A1步槍”(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5.56mm, M16A1),在1966年6月16日,柯爾特公司獲得一份將近840,000支步槍的價值約91,700,000美元的契約,從而確保了M16的前途。但是在1965年至1967年期間,一些主要的問題就暴露出來。
雖然M16隻是AR-15的軍用編號,但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改進,下面兩幅圖片所展示的槍機框和擊錘只是這些細微的區別之一。
對於AR-15能成為M16,M14可謂“功不可抹”,事情還要從20世紀50年代說起。在北約進行“彈藥通用化”即要在北約內統一槍彈口徑時,美國認為T65式7.62×51mm槍彈射程遠、穿透力強,堅決反對任何降低威力的小口徑彈藥。於是美國憑盟主地位施加強硬影響,1953年,北約正式決定T65彈為北約制式彈。1957年,美國進行制式步槍的選型試驗,參與競爭的步槍包括有已經定為北約制式武器的FN FAL步槍、斯通納的AR-10和在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基礎上設計的T44全自動步槍。
其實選型試驗的結果早已內定。美軍的制式步槍是不會用外國貨的,FAL的參與只是做做樣子而矣;AR-10試驗時出了問題,但不允許修改,而是立即取消資格。於是T44步槍理所當然地取勝,並定型為M14。

M14步槍

M14剛剛裝備部隊便立即在越南戰場投入使用,在越南的叢林山區中,M14的缺點暴露無遺。M14全長1120mm,帶實彈匣時全重4.54kg,由於7.62mm槍彈威力大,在全自動射擊時後坐力非常大,射手不容易控制,射擊精度很差。最不能忍受的是在越南戰場上配發的M14在快慢機上加了鎖,鑰匙由連長掌握,士兵只能半自動射擊,如果要全自動射擊則需要向連長申請開鎖。在AK47強大火力的壓制下,使用M14的美軍士兵苦不堪言。此外由於步槍和彈藥都太重,通常在巡邏任務中的單兵攜帶的彈藥量不超過100發子彈。因此,在越南戰場上的美軍迫切地需要一種新的步槍取代M14步槍。1962年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下令M14立即停產,隨後M16便匆匆忙忙地趕赴越南戰場救火了。
M14從1957年裝備部隊,1963年全面停產,1967年被全面換裝,只裝備了10年時間。其實M14也並非是一支一無是處的槍,它只是一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被錯誤使用的槍而矣。
一般來說,美軍裝備一支新型步槍總是要經過反覆多次,極為慎重的試驗與評價的,而M16在試驗與評價都不夠充分的情況下便裝備部隊,這就使它先天不足,以致以後屢遭彈劾。

M16使用歷史

M16全面配發到部隊後首次在戰鬥中登場是在1965年11月越南德浪河谷(Ia Drang)的戰鬥,而且表現得相當好。哈羅德·G·摩爾(Harold G. Moore)中校(後升為中將)在報告中寫道:這次勝利是由“勇敢的士兵和M16帶來的”。(題外話:哈羅德·G·摩爾與當時的隨軍記者約瑟夫·L·蓋洛威合寫了一本關於德浪河谷戰鬥的回憶錄,書名為《我們曾經是年輕的士兵》,該書在2002年被拍攝成電影《我們曾經是士兵》,由梅爾·吉布森主演。)
但是當M16配發的數量增加時,關於戰鬥失利的報告也是這樣寫的。從1966年秋天開始,越南戰場上頻頻傳出M16出現故障的訊息。在1967年5月,一名海軍陸戰隊員所寫的家信中就有這樣的內容:
“我今天上船時剛好收到了你的信。從上個月的21號到今天我們都在實施一次行動。目前敵人傷亡很大,而海軍陸戰隊的傷亡比較輕微所以我才能回到基地看報紙。讓我給你一些統計數字看看為什麼說傷亡輕微。在我們營里失去了接近1400人,有半數的人能回來。我們連里失去了250人,有107人回來。我們排里失去了72人,有19人回來。我想我的運氣到頭了,他們(死神)最後也會找上我的。可是,我只是被一塊小彈片打中了。我希望我的夥伴們都可以說這樣的話。
……信不信由你,你知道是什麼東西殺了我們大部份的人嗎?是我們自己的步槍。在我們離開沖繩島之前,我們全部都配發了這種新式步槍——M16。實際上我們發現幾乎每個人的死的時候都在維修他的步槍——因為他的步槍出故障了。有一位跟我們在一起的女記者拍下了這些照相,五角大樓發現後不讓她公開這些照片。他們說不希望會影響到美國公眾的情緒。這不是很可笑嗎?”
柯爾特公司立即派出幾個專家小組奔赴現場,美國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美國步槍手》雜誌等也派人前往調查、採訪。當時M16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彈膛污垢嚴重、卡殼、拉斷彈殼、彈匣損壞、槍膛與彈膛鏽蝕、缺少擦拭工具,尤其在惡劣條件下,情況更為嚴重。此時,由凱薩琳·利萊(Catherine Leroy)拍攝的這些照片在巴黎《競賽》雜誌上公開,訊息傳到國內,一片譁然,批評M16的浪潮此起彼伏,尤其是反對採用小口徑的人推波助瀾、添油加醋。
這些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越南氣候潮濕,溫度高,若不注意擦拭維護,很容易使槍生鏽,但將改用步槍彈發射藥是主要原因。M16原本所用的M193槍彈原裝杜邦公司的IMR4475單基管狀藥,這種藥燃速快、壓力曲線升得快、殘渣少。不久,杜邦公司通知陸軍說他們無法大量生產IMR4475。1964年1月,陸軍決定採用奧林公司的WC846雙基球形藥,他們認為這種發射藥易於生產,成本低,而且燃速慢,降低了峰壓,有利於提高槍管壽命,而且原本T65槍彈也是使用這種發射藥的。但事與願違,M193彈採用WC846藥後便出現了很多問題:球型發射藥燃燒後會在M16的槍管和導氣管中留下一些粘粘的殘渣,由於槍管沒有鍍鉻,而導氣系統又沒有相應的維護裝置和適合的潤滑物,因此很難迅速使步槍恢復正常使用狀態;由於球型發射藥的彈道特性導致導氣孔的壓力,加上緩衝裝置質量很輕,M16的全自動射速從正常狀態下的每分鐘750-850發大大提到到每分鐘850-1000發;另外由於槍機開鎖時剩餘膛壓高,殘渣也增加了膛壁與彈殼之間的磨擦力,因此經常出現卡殼和斷殼現象;此外,對M16的生產全過程缺乏一個有效的管理體制導致的質量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除上述原因外,裝備M16的部隊缺乏必要的訓練和指導也導致M16在戰鬥中出現了很多戲劇性的故障。
針對戰鬥中表現出來的問題,一個由國會組成的委員會於1967年5月15日開始著手調查,首席代表是密蘇里洲的民主黨員理察·伊薩霍特(Richard Ichord)。他在本寧堡和彭德爾頓營進行測試觀察M16的故障,並直接專程前往越南評定問題,調查委員會在1967年6月下旬提交報告,陳述“看上去所謂問題重重的M16其實是一支非常優秀的步槍,其在套用中發現的種種問題均由部隊內部管理不善所致。”但抽殼困難和射速的問題是由設計的缺陷引起。為了解決設計中的一些問題,M193彈中容易產生殘留物的含鈣元素的碳酸鹽的含量由原來的1%減少到0.25%,這樣就使M16導氣管的堵塞現象減少了一半,抽殼困難的現象也得到了解決。柯爾特公司也對M16本身進行了改進,例如彈膛鍍鉻;重新設計緩衝器(即復進簧導管),使射速降低到正常狀態;設計一種維護工具以及新的槍托,使清潔工具能貯存於步槍內;膛線纏距由14英寸改為12英寸;嚴格控制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最後,還制訂了一項“應該如何正確地維護M16”的龐大訓練計畫,並印製了一份連環漫畫式的步槍維護手冊發給士兵,這項措施是關於操作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法。在操作性能和生產問題上所作的努力,使得M16/M16A1的運作開始變得相當可靠了。

M16A1使用說明

在解決了故障頻頻的問題後,下一個最迫切的問題,就是如何把更多的步槍交到正需要它們的步兵團的手上。1966年,柯爾特公司是M16/M16A1的唯一生產商,月產25,000支。1967年6月30日,美國政府購買了M16的專利與特許生產權,然後就增加了兩個承包商,在1968年4月,通用汽車公司的Hydramatic分部(Hydramatic Division of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和哈靈頓·理查森公司(Harrington & Richardson)開始生產M16/M16A1,月產分別為25,000支。1969年柯爾特公司擴建,M16的月產量達到50,000支。1970年5月,三家公司的最高月產量達到89,000支。到1971年,通用公司和哈靈頓公司相繼停產M16/M16A1,而柯爾特則仍在為美軍提供M16/M16A1步槍,直到1988年。
M16A1的附屬檔案中包括有一個兩用途兩腳架,除作為腳架外還可作為鋼絲剪用
M16與AK47的首次較量是在越南戰場上,在很多對比兩支槍性能的報導中都會提到當時很多美軍士兵在繳獲AK47後,寧願扔掉M16而使用AK47,使人感覺到M16十分不可靠。但據一些輕兵器專家查證,常常被扔掉的是M14步槍,扔掉M16也是存在的事實,卻遠不如人們所想像的普通。每一批M16A1在配發到部隊前,都會進行可靠性抽試,抽試的結果中表明M16A1平均故障率為0.033%,低於指標要求的0.15%,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為3000發。通過嚴格控制生產工藝,M16A1還是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的。儘管M16最初在越南戰場上表現得故障頻頻,但問題在六個月內就解決了,M16/M16A1在戰鬥表現中證明了尤金·斯通納設計了一把優秀的步槍。
當美國深深地陷入越戰的泥潭中時,還出現了幾個M16的衍生型,包括一種短命的狙擊步槍和XM177等。在越南作戰的美軍普通反映M16、M16A1火力猛、重量輕,比M14易於攜帶。據在越南作戰的美軍第一騎兵師的一位指揮官P·W·肯德拉中尉介紹,該師的一個班被三面包圍在山上,為了呼叫直升機火力支援發射了信號彈。北越士兵以為他們要撤退,於是加快了進攻速度,結果受到M16A1的猛烈射擊,傷亡慘重。
當時北越士兵經常採用挖地道偷襲的方法令美軍吃了大虧,後來美軍特種部隊就埋伏在探聽到的地道出口附近,北越士兵剛出來就被M16密集的火力所射殺,於是他們稱M16為“黑槍”(Black Rifle)。他們還經常談論:“小黑槍與小彈能打大孔”。雖然美軍在越南戰場失利,但M16卻從越南戰場起步,僅柯爾特公司在這段時間內就生產了350萬支M16。1974財年,美國陸軍採購了270萬支。M16開始走向世界,並在世界各國軍隊在掀起的一股小口徑步槍熱潮。
從這個角度看,M16的機匣相當單薄,而護木則相當粗壯
1970年3月13日,美國陸軍要求其他北約國家仿照美國軍隊的做法把M16/M16A1定為北約的標準配備。英國人的反應十分強烈。在大約二十年前,英國軍隊曾強烈地反對美國軍械人員把7.62mm T65彈定為北約標準彈,因為英國人認為他們的.280口徑子彈更好,而現在美國陸軍卻竟然要求他們採用一種口徑更小的子彈!!!但無論如何,M16/M16A1在越南戰爭後期的表現非常優秀,北約組織決定選用新的小口徑槍彈作為北約的標準配備。
北約組織在1977年4月至1979年春期間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以決定新的北約制式彈,大部份北約成員國家提交的彈藥都是以標準的5.56mm M193 M16彈為基準研製的,但是西德則推出了4.7mm無殼彈。在所有測試完成後,在1980年比利時的SS109彈被選定為第二種北約標準彈。SS109彈的彈頭為組合鋼彈芯,槍口初速為每秒3000英尺(915m/s)。它的優點是有效射程比美國的M193彈更遠,適合輕機槍使用,但是要完全達到這種性能表現必需將膛線纏距改為7英寸,而原來的M16/M16A1的膛線纏距為12英寸。當SS109彈在纏距為12英寸的步槍中發射時,SS109彈的表現只比M193彈好一點點。因此,為在步兵班內使步槍和輕機槍使用同一彈藥,M16A1需要進行改進以適應發射SS109彈,美國軍方決定儘快改變膛線纏距並改進M16/M16A1的一些不足。同時,美國海軍陸戰隊根據M16A1在部隊使用的十幾年來的意見也對M16著手改進並試驗,到1985年,陸軍正式承認其改進的成果,改進後的M16A1E1被正式命名為M16A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