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溫的變化與全球大氣環流尤其是熱帶大氣環流緊密相關。其中最直接的聯繫就是日界線以東的東南太平洋與日界線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間海平面氣壓的反相關關係,即南方濤動現象(SO)。在拉尼娜期間,東南太平洋氣壓明顯升高,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的氣壓減弱。厄爾尼諾期間的情況正好相反。鑒於厄爾尼諾與南方濤動之間的密切關係,氣象上把兩者合稱為ENSO(音“恩索”)。
形成原因
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給厄爾尼諾的形成原因一個定論。
但目前存在兩個假設原因。
(1)由於海-氣相互作用過程的平衡受到破壞所導致。
1969年Bjerkness首次發現赤道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異常與南方濤動變化關係密切。李崇銀通過分析發現,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發生前的冬半年(10-4月),歐洲中緯度地區的環流指數和我國東部地區的氣溫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2)海底火山活動引起海溫變化所產生厄爾尼諾。劉厚贊、劉夢玉和李若純等研究認為。在赤道東太平洋海底存在著許多火山和熱液噴泉,從海底噴出的熱液溫度高達300~4130℃(最高達750℃)。海底火山和熱液噴發後,使這一地區的海水溫度驟然升高,引起其上空空氣增暖,氣壓下降,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大氣環流規律。使這一地區低層東風減弱,西風增強。
發展過程
根據1950年以後7次ENSO事件的分析,可以把一次典型的ENSO發展過程劃分為三個階段 :先兆階段,這指春初南美沿岸出現增暖前的時段;第二階段是異常條件發展的時期;最後階段是異常條件衰亡、正常條件恢復的階段。
影響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會在世界很多區域引起極端的天氣(比如洪水和乾旱)。依靠農業和漁業的開發中國家,特別是太平洋沿岸的國家,所受影響最大。同時,ENSO帶動的溫暖海水,影響魚類的成群移動,破壞珊瑚礁的生長。特別的是,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當年,容易在西北太平洋和東北太平洋形成威力強大的颱風和颶風。
實例
1986年至1987年的ENSO現象,使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溫比常年平均溫度偏高2℃左右;同時,熱帶地區的大氣環流也相應地出現異常,熱帶及其他地區的天氣出現異常變化;南美洲的秘魯北部、中部地區暴雨成災;哥倫比亞境內的亞馬孫河河水猛漲,造成河堤多次決口;巴西東北部少雨乾旱,西部地區炎熱;澳大利亞東部及沿海地區雨水明顯減少;中國華南地區、南亞至非洲北部大範圍地區均少雨乾旱。1997年至1998年的ENSO現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3至4℃,美洲地區有持續暴雨,東南亞地區則持續乾旱並發生大規模的森林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