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wan

Chaiwan,由韓國媒體創製出來的一個組合詞。是中國(China)和台灣(Taiwan)相結合的意思。早在2007年,chaiwan一詞就出現在《朝鮮日報》的報導中。該報導描繪了台海兩岸經濟合作威力對韓國形成的震撼,顯示兩岸經濟合作已產生不容忽視的威力。兩岸各具所長,且彼此條件互補,兩者聯結,效果相乘,才出現這支讓韓國發抖的大軍。

產生背景

“Chaiwan”一詞由韓國媒體創造出來,除了反映韓國的敏感神經,也顯示所謂的兩岸融冰已不純然是政治想像的圖景,它已帶來氣候變化,且正向區域擴散。韓國由於地緣上的鄰近,加以經貿上與兩岸具有高度競合關係,因而最早敏銳感受到變化的滋味。2009年4月,韓國媒體即曾出現“中國大陸與台灣LCD聯軍夾攻韓國”的報導,指中國大陸用“刺激內需”及“家電下鄉”政策“拉攏”台灣企業,大舉購買台灣產品,並促使兩岸企業合作擴大產能,對韓國三星及LG等企業的產品造成“嚴重擠壓”。稱之為“聯軍”也好,稱之為“Chaiwan”也罷,都顯示兩岸經濟合作已產生不容忽視的威力。

表現

韓國企業領導世界市場的招牌產品就是液晶顯示器(LCD)面板。2008年第一季度(1至3月)韓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占有率達46.2%,該數字同位居第二、第三的台灣(35%)和中國大陸(13%)之和相差無幾,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大幅下滑至29.7%,降至第二位。升至第一位的台灣企業占有率達 56.5%,差距擴大到近兩倍。 一位有關人士表示:“海信等中國八大電視機製造商一致將韓國產面板換成奇美(CMO)等台灣企業生產的產品。韓國遭受了兩岸‘IT國共合作’的直接衝擊。 ”實際上,台灣奇美2009年第一季度向中國大陸電視機製造企業提供的LCD面板達228萬個,和2008年相比激增至五倍以上。液晶電視的銷售情況也是如此。三星電子雖然是世界第一大電視機製造商,但2009年第一季度卻在中國市場排名降至第九位。相反,中國大陸企業海信在同期售出94萬台液晶電視,銷量和銷售額均居首位。第二到第四位也被創維、TCL、康佳等中國企業包攬。據分析,在中國當地企業的低價攻勢以及兩岸關係飛速發展引發的“Buy China(購買中國大陸及台灣產品)”熱潮的夾擊下,韓國企業敗退的速度越來越快。從今年年初開始,中國政府為刺激內需開始實行“家電下鄉(農村地區居民購買家電產品時提供13%補助的制度)”政策,由於該政策將補助金支付對象限定為低價產品,因此只有中國大陸和台灣企業享受到反射利益。

發展前景

Chaiwan兩岸構建“經濟聯合戰線”產生的影響在證券市場上也有所體現。進入2009年5月以來,截至28日,台灣加權指數暴漲15%,而韓國KOSPI指數隻上漲 1.68%。專家分析說:“雙方總市值相差無幾,而且同樣都是IT比重較高,但股市行情卻截然不同,對此,比起經濟基礎,外部因素的影響更大。”也就是說,和因朝鮮風險而停滯不前的韓國不同,台灣隨著同中國大陸之間關係的好轉,正作為潛力市場備受青睞。問題在於,兩岸之間的“經濟蜜月”關係將會進一步發展。新華社報導說,商務部將於2009年5月31日在分裂60年後首次向台灣派遣大規模商品採購團,以此為開端在2009年9月份之前繼續向台灣派遣7至9次採購團,購買價值100億美元的台灣產品。採購團將輾轉於台灣主要城市,介紹如何利用“家電下鄉”政策等大陸內需擴大政策。台灣對此給予積極回應,將允許大陸資本在台灣手機、汽車、酒店、港口等101個領域進行投資。5月26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台灣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舉行會談時一致決定,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進行相當於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談判。

影響

這樣一來,不能排除台灣企業在躍升為世界最大市場的中國大陸連連告捷,進一步撇開韓國企業的可能性。正因為如此,我們不能再隔岸觀火,對兩岸之間的經濟蜜月關係袖手旁觀。

由此看來,“Chaiwan”僅僅依靠訂貨生產就猛烈追趕三星電子和LG電子等。三星手機的競爭對手雖然是蘋果、摩托羅拉,但這全部都是台灣鴻海和仁寶電腦的ODM(開發者主導生產)產品。在LCD嵌板市場上,台灣企業也緊隨三星電子和LG電子。宏碁集團和戴爾、惠普、聯想並稱為電腦市場的“四大巨頭”。最大的電子、半導體製造企業鴻海集團和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分別對三星的主力產品LCD和綜合半導體市場虎視眈眈。

影響

憑藉成本和質量即將要超過韓國

韓國也在中國等新興市場進行委託生產(外部採購)。但是Chaiwan企業的成本結構已經超過了單純應對韓國的水平。這是因為,必要時利用必要單價採購產品的台灣特有的“採購網路”已經遍布台灣和大陸地區。

蘋果的iPod mp3播放器就是典型產品。雖然蘋果也想委託韓國企業生產iPod產品,但由於單價過低韓國企業紛紛拒絕了提案。但台灣企業卻不同。因為,有些中國工廠和合作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的經驗生產出符合單價的產品。

質量管理也非常突出。最近成為熱門話題的iPhone乾淨利落的收尾處理就是台灣鴻海的傑作。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台北貿易館館長玉英才(音譯)表示:“台灣企業有個‘三不問’原則。分別是訂購時不問產品數量,不問每個產品的利潤,不問交貨期限。”

Chaiwan的領頭企業鴻海計畫在3年內對中國秦皇島投資10億美元,建設第16個產業園區。鴻海總裁郭台銘表示:“如果對中國進行投資,鴻海的銷售額將翻一番。”廣達、宏碁等世界級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企業也都是在中國建設工廠後,把筆記本電腦生產線從台灣遷至大陸。

全球100強IT企業

台灣有14家企業、韓國只有1家企業

現在,韓國企業的競爭力在品牌和部分核心技術上稍稍領先於這些企業。經濟專刊《商業周刊》以今年的增長率為指標選出了世界100大IT企業,其中有14家台灣企業入圍。韓國只有海力士(HYNIX)入圍。

LG經濟研究院責任研究員羅俊浩(音譯)表示:“台灣企業的增長在收益和增長方面比逐漸恢復的日本企業還要高出一個等級。”具備世界最佳成本競爭力和生產技術的Chaiwan當前的目標就是超過韓國。在內湖總公司會見的神達電腦總經理何繼武表示:“雖然三星和LG非常了不起,但我們有我們獨特的方式。我們會利用價格和質量優勢注重產品的核心,一定會取得勝利。”

評論

Chaiwan一詞,毫不費力地將兩岸連成一氣,仿佛“陸台聯軍”是一支具體存在的大軍;實際上,兩岸間各方面的偌大差距依然存在,Chaiwan只是一個外國媒體塑造的概念,連“想像的共同體”都還稱不上。兩岸經濟的分工合作,只有維持穩健、互利、對等的深化,並從“急單”、“熱錢”、“上不封頂的熱單”,步步進化至“海峽平台”,Chaiwan才有可能突破新詞之繭,蛻變成有歷史意義的概念。

說Chaiwan讓韓國“發抖”,當然是誇張之詞;因為在韓國企業眼中,仍將陸台聯軍視為“追兵”而已。但無論如何,2009年第一季台灣面板業在中國市場奪下五成六的市占率,把2008年市占四成六的韓國擠到三成以下,對台灣當然是值得慶賀的勝利。若非兩岸政府放下敵意、釋出善意,台灣企業如何在全球景氣寒冬中得到這個機會。

兩岸合作儘管寫下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但雙方也陸續發現彼此的差異,甚至出現歧見和摩擦,這些都仍有待克服及調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兩岸交流熱度如何保持不慍不火,包括對陸資開放的速度與範圍,包括股市名嘴信口炒作“兩岸和平紅利”概念,都可能使兩岸合作因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擦槍走火,而危及全盤棋局,不可不慎。

面對Chaiwan崛起,韓國最大的慨嘆其實是:同是分裂地區,台海兩岸正在攜手合作,而韓國卻須面對朝鮮發射飛彈的威脅。的確,和平的機會並不是唾手可得,曾經錯過機會多年的台灣,應可以體會韓國的焦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