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和技巧
“B門”,在相機正向超級自動化方向發展的今天,簡直顯得有點原始!這是一種完全由攝影者所控制的曝光方式,也是一種個人創作的過程。
拍攝夜景
使用B門攝影的基本要求,是一架具有B門可以使快門開啟作長時間曝光的相機,一個較為穩固的三腳架以及一個手動快門線。拍攝時,最好有一個超靈敏度的手持測光表,因為許多相機的內置測光表都不能在拍攝時對可能出現的黑暗場面正確地測出光量。(沒有的話也沒所謂,多拍幾張囉,數位相機的一個優勢是可以隨時檢查曝光是否準確)對B門攝影有經驗的攝影家,往往建議在拍攝時儘可能作分級曝光,因為這樣可使效果有較多的變化。他們也承認,雖然最成功的B門曝光往往來自靈感的推測,但一個較靈敏的測光表至少能為分級曝光提供一個基礎。
拍攝閃電
擅長拍攝夜景的攝影家們指出,使用B門在結束長時間曝光時,要使相機不抖動,其中一個最好的方法,是在釋放快門前,用一塊黑色的硬紙板,靠在鏡頭前。這種方法還有一個優點,使你可以在曝光過程中改變焦距或者光圈。如果在調校時,偶然使相機發生抖動,則在繼續進行曝光前,必須要確定相機已經停止抖動,這一點對於使用較長焦距鏡頭拍攝對尤為重要。
使用B門作長時間曝光,容易產生的問題是攝影家常說的所謂“倒易律失效”。這種情況通常在使用彩色膠片曝光一秒至更長時間時發生。從根本上來說,長時間曝光能使膠片的色彩平衡改變,而對這種現象的出現,攝影者們往往是很難預料的。
一般來說,沒有什麼簡單的辦法可以解決倒易律失效的問題,使每次拍攝都能得到準確的曝光。英國攝影家戴維·威廉斯提出一種簡易的做法,這就是,“在經過計算的曝光量的基礎上,用更長的曝光時間多拍幾張”。
威廉斯指出,作長時間曝光對,必須對每張照片所用的曝光時間和光圈作記錄。此外還可以用各種曝光指數進行試拍,以彌補倒易律失效引起的不足。
--------------------------------------------------------------------------------
編註:關於倒易律和倒易律失效
倒易律,是膠片時代的攝影術語。
開得較大的光圈要比收縮得較小的光圈能讓較多的光線通過鏡頭到達膠片上(例如:F2.8的光圈比F4的光圈通光量大一倍),較低的快門速度要比較高的快門速度能讓光線較長時間地停留在膠片上。由此可以演變為以下情況:光圈F2.8與快門速度1/500秒相組合,和光圈F4與快門速度1/250秒相組合, 所獲得的曝光效果是一樣的。它們又和中級光圈F8與更長的曝光時間1/60 秒相組合所獲得的曝光效果是一致的,這就叫作等量曝光。
凡是等量曝光的膠片,顯影后它們的負像密度是一致的。在曝光量公式中,照度和時間量值是可以互相置換的。例如:照度為100勒克司、曝光1/100秒,與照度是1勒克司、曝光1秒,它們之間的曝光量是等值的。這種照度和時間量值可以互相置換的關係,在攝影曝光上叫倒易律,也稱作倒數律或互易律。
然而,由於膠片的化學特性,較弱的光線難以引發膠片的化學反應,在光線照度低於一定照度之後,即使延長曝光時間,也無法獲得足夠的曝光。具體到攝影實踐,就是在拍攝夜景時,如果按照倒易律的公式計算長時間曝光的曝光時間,則會曝光不足,這就是倒易律失效。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電子的圖像感測器(CCD、CMOS)的感光特性是與膠片不同的,所以倒易律失效問題在數位相機上需要重新考慮,不能簡單沿用膠片相機的經驗,而且不同生產工藝的圖像感測器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也是不同的,不能把一台相機的經驗套用到另一台相機上。
由於數位相機可以在拍攝之後立即通過LCD回放剛剛拍攝的照片,檢查曝光是否如預期需要,即使不經過精確的測光,不去考慮倒易律問題,簡單測試之後,一般都能獲得比較準確的曝光,因此,倒易律、倒易律失效問題,在數碼攝影時代可以不用過多考慮。倒是另一個問題需要慎重考慮——信噪比。在光線比較強時,圖像感測器的噪音信號(雜訊,表現為噪點、反差下降)被強烈的光信號掩蓋,不易對成像構成影響,而光線較弱時,信噪比問題就變得突出起來,而且,在長時間曝光時,隨著工作時間的持續,溫度會逐漸升高,噪點也會幾何級攀升,這是數位相機長時間曝光最令人頭痛的問題。
採取某種降溫措施,控制相機,尤其是圖像感測器部位的溫度上升,是應對信噪比下降問題的最好方法。
就使用膠片進行B門攝影而言,一種方法是增加總曝光量,對於1-9秒的曝光增加1/2l級光圈;對於10-99秒的曝光增加1-2級光圈;曝光100秒以上者增加2-3級光圈。類似這樣的指數是指一般情況而論,不能把它當作是一成不變的東西,尤其是運用不同的膠片時,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總之,要解決倒易律失效問題,主要是靠試驗,並通過將記錄的內容和所獲得結果進行反覆比較,逐步在實踐中摸索出一些經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