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5分鐘讀懂你自己:你不知道的趣味心理學》是一本面向大眾的心理類圖書,涉及社會心理學、情緒心理學、人際關係心理學、愛情心理學、職場心理學、套用心理學等領域,從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人手,通過專業的剖析,讓讀者對自己的言行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全書由100多篇小文章組成,每篇文章短小精悍,行文輕鬆活潑,語言曉暢,是一本了解自己、知曉他人的不可多得的好書。
作者簡介
趙翔,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套用心理學專業。現任職於北大附中雲南實驗學校,從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工作。在《心理與健康》等專業雜誌發表多篇文章。
圖書目錄
第一章冰山下的自己和海面上的他人
1夢的學問
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說起
人做夢是因為消化不良嗎?
考試夢和童年的惡作劇有關?
你的夢有色彩嗎?
夢也分男女嗎?
動物也會做夢嗎?
知識快速點:關於睡眠,你知道多少?
2潛意識藏在哪裡?
適用於每個人的心理判斷
別人可能知道你更多
性的威力有多大?
小和尚剃頭的故事
知識快速點:冰山理論
3了解神秘的自我
你能解開斯芬克斯之謎嗎?
原來“我”那么複雜
居然能通曉我的心思
我看到了我的前世
原來變魔術也可以純心理
知識快速點:氣質類型
4身體也在說話
藏在每個人臉上的密碼
無須修飾的性感
口頭禪不是白說的
衣著沒那么簡單
小動作會暴露你
知識快速點:本我、自我和超我
第二章你被世界撞了一下腰
1光陰似箭與度日如年
為何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也說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我嘗到了淡紫色
色盲怎么辨認色彩?
如果你永遠不會痛
知識快速點:感受性及感覺閾限
2好記星不如好記性
有趣的記憶曲線
考前臨時抱佛腳也有用
你為什麼不記得自己說的第一句話?
為何記不住外國人的臉?
如何鍛鍊記憶力?
知識快速點:記憶的三個系統
3需要是個無底洞
從戀上布母猴說起
重賞之下為何無勇夫?
殺人魔查理·曼森是怎樣煉成的?
面子為何成軟肋?
高收入“跳蚤族”的心理需求
滾滾物慾的背後
知識快速點:需求層次理論
第三章當你混入民眾的汪洋大海
1別拿觀眾不當角色
我是誰?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也是個好士
學生?職員?
我怎么總是和環境格格不入?
屁股為什麼決定腦袋?
知識快速點:自尊公式和自尊量表
2不是沒有任何藉口
弒童慘案為何會發生?
“你為什麼這么容易認錯?”
狐狸學過心理學
便秘是因為“地心引力太小”
知識快速點:歸因的不變性原則
3你為什麼不再是你?
石油大亨為什麼連自己都騙了?
人為什麼會“趕時髦”?
在網上,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磨洋工”的心理機制
天使為何成撒旦?
《浪潮》的啟示
知識快速點:阿希的從眾實驗
第四章情緒是情緒,你是你
1情緒與健康
別讓死神超額工作
“氣水”有氣
試著超越人生的“鐘擺”
范進中舉之後
了解你的憤怒
知識快速點:基本情緒與複合情緒
2喜怒哀樂的背後
人為什麼會笑?
因笑而快樂。還是因快樂而笑?
真是讓我“內牛滿面”
解析你的恐懼
我焦慮!
知識快速點:情緒外周理論
3做壞情緒的終結者
貓無辜之有?
世界是你的鏡子
阿Q是個快樂的青年
縮小自己,世界才會變大
讓錯誤趕快結束
知識快速點:情緒ABC理論
第五章流動的人與彈性的空間
1管理你留給別人的印象
謹慎遞出你的“心理名片”
真誠是獲得歡迎的首要品質
巧用光環效應
小錯誤讓你更有人緣
知識快速點:良好人際關係的原則
2和刺蝟一樣選擇合適的距離
腿腳瞞不住心靈遠近
人們為什麼喜歡在捷運里看報?
各種有趣的座位心理
內心情感的靈敏指示器——眼睛
知識快速點:全世界公用的身體語言
3人際交往中的詭計
人際交往的黃金法則
巧用“進門檻效應”以柔克剛
退一步,才能進兩步
知識快速點:人際互動的哲學
第六章戀愛達人的秘密
1愛,還是喜歡?
從松子令人嫌棄的一生說起
愛情三角理論
愛情與喜歡的區別
愛情是在遵循某種童話嗎?
知識快速點:人際吸引
2激情和浪漫能持續多久?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一見鍾情有道理嗎?
“鐵達尼號”上的戀愛
假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結婚了
知識快速點:“愛情橋”
3戀愛中的詭計
看透“第一印象”
拉近心理距離的方法
為什麼酒吧都很昏暗?
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
嫉妒是武器
知識快速點:婚姻的動機
第七章像魚一樣邀游在職場
1是猴子,別忘了自己善攀援
經營你的長處
喜歡乾,能夠乾
明白自己最看重什麼
選職業就像買股票
知識快速點:能力的分類
2提升能力,讓自己有臉可露
不要做自斷經脈的蘋果樹
細節不一定決定成敗,但決定觀感
你為什麼會拖拖拉拉?
在失敗中學習,不要學習失敗
知識快速點:被動攻擊
3職場信念,有夢才能高翔
投桃報香蕉也不錯
凡事都可以做得再好一點
行為心聲
好人出在嘴上
知識快速點:雷鮑夫法則
主要參考文獻
序言
說到心理學,人們總愛援引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一句話:“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從歷史來看,成為科學之前的心理學,常常淪為哲學與神學的附庸,好比飯後的點心——可有可無。然而,正如《伊索寓言》可以給當代人諸多啟示一樣,“漫長的過去”也並非一無是處。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全才達·芬奇曾經認為,破舊牆壁上的斑點形狀,將可能進入畫家今後的作品中。對斑點的聯想,進而產生藝術畫作這一過程,競被瑞士心理學家羅夏承傳到著名的羅夏墨跡測驗中。這種測驗用各色不同的墨跡繪就圖案,讓人觀察並聯想,以推知人們的潛在心理。在美國電影《守望者》中,墨跡圖案的面具.又仿佛成了人物複雜心理乃至那個時代背景的腳註。
從達.芬奇到當今電影,人們能從“漫長的過去”汲取養分,也證明了一個道理:從古至今,不論何種社會形態、不論何種文化背景,心理學之於人類,一直如影隨形——怎么也甩不脫,它浸漬於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書從自我、感知覺、情緒、記憶、社會心理、戀愛等方面敘述繽紛有趣的心理學常識。通過這些常識,讀者同樣不難發現心理學的廣泛存在。夢的意義,對自我的未知,對愛情的茫然,對人際關係的困惑……這些問題也許是你思考過的,也許是你正期望得到答案的,也許是你還沒想過的。書中都會以簡潔而淺顯的語言,用心理學的知識,一一加以闡釋。
同時,正如前面所說,心理學是一門與社會文化緊密聯繫的學科,不少社會現象與文藝作品都是反映人們心理的例子。因此,讀者在書中會看到“現蒸熱賣”的鳳姐、唐駿事件,也會看到各類電影、小說的文藝分析,當然還有富於寓意的小故事。
在閱讀本書的時候,讀者可以按照常規,從第一章開始,慢慢讀下去;也可以翻開目錄,挑選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先睹為快。內容中出現的關聯部分,都有相應的超連結章節,讀者可以選擇進一步參閱。
我們把眼光移到心理學“短暫的歷史”時,不難發現,心理科學的歷史不過130多年,很多研究領域尚存未知。然而,知識本身並非亘古不變的真理,而是在不斷構建和更新中發展而成,並繼續變化的。作為一本趣味性的小書,本書最大的願望是拋磚引玉。本書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僅是相對於當前主流心理理論而進行的。舉例來說,第一章我們就會看到,曾經有醫學家把做夢理解為消化不良所致,爾後人們又做了更為科學的解釋。但這些答案很可能不是最終答案,讀者可以從書中的問題引發其他思考。
最後,希望讀者諸君能在本書中學到一些心理學,並活學活用,享受更快樂更幸福的人生。
趙翔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