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通知
2017年度(第28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通知
2017年度(第28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正式啟動。根據評選活動章程,凡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於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國境內進行的考古發掘、調查等項目,可將相關資料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傳送至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辦公室(中國文物報社),將自動獲得參加初評資格。
請各考古發掘資質單位予以支持推薦,酌情報送2~3項符合條件的發掘項目相關文字、圖片資料,來稿請註明“考古新發現”字樣。
報送材料要求:
1.文字1500~3000字,圖片10~20張,文字要求表述清晰,信息翔實,對發掘成果的描述客觀準確。圖片要求JPG格式,圖片說明作為檔案名稱,附屬檔案打包另發,編號、圖片說明應與正文文字相符。
2.報送材料需附發掘執照號、發掘單位名稱(主持及參與單位,以發掘執照為準)、發掘領隊及聯絡電話。
3.專用信箱:(略)
4. 報送材料截止日期:2018年1月5日(含收稿)。
初評候選項目名單、初評結果及終評會通知屆時將在《中國文物報》、國家文物局政府網、中國文物信息網、“文博線上”網站及“文博中國”和“線上文博”微信公眾號上公布,敬請各參評單位關注。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專題同步在中國文物信息網和文博線上網站上開設。
聯繫人:李 政 賈昌明 李珍萍
地 址:北京市東直門內北小街2號樓
中國文物報社報紙編輯中心
郵 編:100007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辦公室
2017年12月6日
評選經過
2018年2月26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
2018年4月9至11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召開。
2018年4月10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揭曉結果。
評選結果
2018年4月10日,為期兩天的“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北京結束,從26個初評入選項目中選出了“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包括: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山東章丘焦家遺址、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入圍名單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湖南瀘溪下灣遺址
福建明溪南山遺址
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浙江寧波大榭史前製鹽遺址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宮城及門址
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
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
湖北京山蘇家壟遺址
陝西澄城劉家窪春秋墓地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
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山東青島土山屯墓群
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
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河北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
重慶奉節南宋白帝城遺址
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
江蘇太倉樊村涇元代遺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1.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2.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
3.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4.湖南瀘溪下灣遺址
5.福建明溪南山遺址
6.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7.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8.浙江寧波大榭史前製鹽遺址
9.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宮城及門址
10.寧夏彭陽姚河塬商周遺址
11.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
12.湖北京山蘇家壟遺址
13.陝西澄城劉家窪春秋墓地
14.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15.河北行唐故郡遺址
16.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17.山東青島土山屯墓群
18.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19.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
20.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21.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22.河北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
23.重慶奉節南宋白帝城遺址
24.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
25.江蘇太倉樊村涇元代遺
26.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註:入選名單以時代早晚排序)
十大揭曉
名單列表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名單詳情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作為新疆境內發現的第一個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它完整保存著從舊石器時代到3500年前古人類生活、居住的遺存。舊石器文化層中出土的石製品種類十分豐富,顯示出較明顯的舊大陸西側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特徵,在國內同時期遺址中十分獨特,另遺址中發現了國內較早的小麥,但種屬等方面還需進一步印證。在早期鐵器和青銅時代地層中發現遺物包括陶器、銅器、鐵器、石磨盤等,陶片顯示出歐亞草原青銅時代類似於阿凡納謝沃文化和切木爾切克文化以及阿勒泰地區早期鐵器時代文化。在T0505探方內還發現有圍繞洞口、可能是石圍牆的遺蹟。
山東章丘焦家遺址:作為目前發現的海岱地區年代最早的城址。夯土城牆、壕溝、一大批高等級墓葬、大量玉器、白陶等的發現,昭示著該遺址是魯北古濟水流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一處中心都邑性聚落。空間上排列有序的房址材料,填補了魯中北地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居住形態研究的空白。墓葬材料極為豐富,大型墓葬棺槨俱全,隨葬品常見玉鉞、玉鐲、陶高柄杯、白陶器和彩陶等。在大墓附近還發現近20多座陶器或動物祭祀坑。
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共發現史前墓葬343座,分布十分密集,排列有序,無任何疊壓打破關係,方向均為東西向,應經過嚴格規劃。墓葬形制主要有洞室墓和豎穴土坑墓兩類,僅在少量墓葬中發現有尖底瓶、彩陶盆、彩陶壺、夾砂罐、陶缽、陶杯等日用陶器,還有陶環、石環、石串珠骨簪、骨環、蚌殼等裝飾品。根據隨葬陶器及碳十四測年數據,初步判斷該批墓葬年代為廟底溝文化時期,是國內首次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為楊官寨遺址聚落布局、廟底溝文化聚落形態、埋葬習俗、人種學、婚姻狀況、人群血緣關係、社會組織狀況等課題的研究積累了珍貴的實物材料。
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遺址分為晚商、西周、東周三個時期,以西周為主,遍布整個遺址;遺址分居址區、作坊區和墓葬區。居址區內發現有水網、路網、壕溝、牆體、灰坑等。墓葬區共鑽探出墓葬、馬坑、車馬坑、祭祀坑50餘座。在墓葬、馬坑、車馬坑、祭祀坑均出土重要遺物,如象牙製品、玉鳳等,其中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計7塊,其中有文字的2塊,總計發現文字50餘字。該遺址的眾多發現彌補了文獻的不足,證明西周王朝對西部疆域的管理採用的也是“分封諸侯,藩屏王室”模式。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鄭韓故城北城門遺址,是歷史上對鄭韓故城城門進行的第一次科學發掘,全面揭露了春秋戰國時期城門的構造、16條春秋至明清時期道路的走向,而且還印證了史書中對鄭國“渠門”的記載,同時還發現了戰國時期帶有防禦體系的瓮城城牆,這在中原地區東周時期王城遺址中也是首次發現。鄭國三號車馬坑,是繼鄭公大墓之後的又一重要發現。坑內殘存4輛拆車葬式的木車,加之之前的發掘,鄭公大墓出土的車輛和馬匹之多,在東周考古發現中實屬罕見。特別是飾有青銅和骨器構件的彩席頂棚、輿長約2.2米的大型安車,為研究周代車馬葬制、葬俗等內容提供了重要的學術依據。
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在三號古城試掘中出土大量筒瓦、弧形板瓦、素麵、動物紋、雲紋瓦當等建築材料,並出土拼對出槽型板瓦、巨型筒瓦、巨型瓦當。據文獻記載及出土遺物,三號古城上限不早於戰國中期,與文獻所載秦獻公、孝公建都櫟陽時間吻合,為戰國秦都櫟陽,是商鞅變法發生之地。從櫟陽考古發現看,不僅三號古城發現的半地下建築、浴室、壁爐等設施,空心磚踏步、巨型筒瓦、瓦當等遺物是迄今為止在秦考古發掘中的最早發現,且相當多的秦漢建築制度均應始於櫟陽城。
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本次主要對朱倉M722東漢陵園遺址、白草坡村東漢陵園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確定了朱倉M722陵園遺址的內、外園陵構成,在白草坡村東漢陵園遺址首次發現陵園道路和疑似闕台遺蹟。東漢帝陵封土平面為圓形,墓葬為長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為南向。東漢陵園採用內外陵園制度。內陵園是以帝後合葬墓為中心,周邊有周垣或道路環繞。外陵園以大面積夯土建築基址為主,集中分布在內陵園的東北側。文獻中記載“石殿”、“鍾虡”、“寢殿”、“園省”、“園寺吏舍”等陵園諸要素與考古發現初步對應。
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目前已揭露出大上清宮核心區域上清宮中軸線以東的範圍5000平方米,建築基址有龍虎門、玉皇殿、后土殿、三清閣、三官殿、五嶽殿、天皇殿、文昌殿、明清碑亭、東廂房等,周邊環繞磚砌院牆。通過與文獻記載的相互考證,推斷主體殿宇基址的建築年代為明代。大上清宮遺址出土大量宋至清的瓦當、滴水、脊獸、石欄桿等建築材料和貨幣、陶瓷器等生活用具,為探究大上清宮的歷史沿革、建造藝術提供了具有重要價值的資料,同時也為研究道教發展史和道教考古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實物資料。
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寶馬城遺址是近年來遼金考古的重要發現,也是邊疆考古與北方民族考古的重大突破,共出土各類遺物逾五千件,其中2016年出土的“癸丑”(1193)紀年玉冊確證其為金代皇家修建的長白山神廟故址。該遺址的發掘,是中原以外首次發現的國家山祭遺存,對了解宋金時期岳鎮海瀆祠廟的格局,以及探索金代禮儀制度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對研究金王朝的邊疆經略、探索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內水考古項目,運用大量新方法和新技術。出水文物包括屬於張獻忠大西政權的金封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和“大順通寶”銅幣,銘刻“大西”國號和年號的銀錠等。此外還有屬於明代藩王府的金銀封冊、金銀印章以及戒指、耳環、髮簪等各類金銀首飾,鐵刀、鐵劍、鐵矛和鐵箭鏃等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