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經過
2017年5月20日,中國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投開票。
2017年5月20日20點15分許,台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吳敦義已得到超過14萬票,遙遙領先其他五位候選人,預計確定當選下屆國民黨主席。
2017年5月20日21時許,國民黨開票中心宣布:台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吳敦義以52.24%的得票率勝出,確認當選新一任國民黨主席。新任黨主席將在8月20日“全代會”上就職,任期4年。
候選人
洪秀柱、吳敦義、郝龍斌、詹啟賢、韓國瑜、潘維剛六人。
候選人、現任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表示,只有中國國民黨才能解決兩岸敵對關係與複雜矛盾。該黨2016年9月通過了兩岸政策綱領,以和平政綱應對民進黨的“台獨”黨綱,終結兩岸敵對關係,願為和平談判、開展未來關係而努力。
候選人、前民意代表韓國瑜說,若民進黨未來願改頭換面,願放棄“台獨”綱領回歸兩岸正常交流,他樂觀其成,兩黨可在兩岸經濟合作等方面展開公平競爭,去獲取廣大民眾的認同。
候選人、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表示,從台灣尚未收到世界衛生大會(WHA)邀請函的例子可以看到,民進黨與大陸方面對峙,不僅不符合台灣民眾利益且非常危險。兩岸政策是國民黨的強項、最有力的王牌,不應該輕言改變;而未來兩岸關係要發展得好,需要多溝通多交流。
候選人、前台灣地區副領導人吳敦義回顧了“九二共識”的形成過程,強調馬英九任內維持了兩岸和平發展,以“九二共識”等為基礎的兩岸政策是重要原因。
候選人、前民意代表潘維剛認為,國民黨執政期間在兩岸關係上取得的成果、互信,民進黨用不到一年,把“快要滿分的答卷變成零分”。她呼籲,蔡英文若有心開創新局,應在今年5月20日就職周年當天勇敢承認“九二共識”。
候選人、國民黨前副主席詹啟賢表示,國民黨兩岸政策需要在動態平衡中往前邁進,尋求進一步穩定兩岸和平、安定與繁榮,探討兩岸和平協定的可能性是一個值得去努力、討論的方向。
選前預測
一般認為,六位候選人中無一人能首輪過半,前兩名進入二輪對決的可能性很大。六位候選人中,洪秀柱以黃復興黨部為基本盤,也在漸漸耕耘本土票但成效有限;吳敦義則在雙北以外及公務員、民意代表系統有很大號召力,在洪秀柱鐵票區拔樁不斷;郝龍斌則因其父而有軍系血統、又有部分“本土派”支持,紮根台北大本營;詹啟賢有宗親勢力、蕭萬長力挺和部分醫界、中南部鄉親支持;韓國瑜背後則是雲林張家班,又出身於黃復興系統;潘維剛則有前代理主席黃敏慧和部分黃復興人士支持。有台灣媒體預估,洪秀柱可能拿到8萬票,吳敦義則是6.5-7萬票,郝龍斌則為5萬票。
選舉陣營
按照兩岸政策路線、對馬英九態度、2020人選以及和黨團關係,大致可以分為幾類:在兩岸關係部分,詹啟賢重回“一中各表”後,只有洪秀柱仍然堅持“和平政綱”;各候選人多尊馬英九,唯獨洪陣營大動作批馬;郝龍斌明確宣示不選2020,詹啟賢則宣布要選,吳敦義不排除參選可能性,同時郝龍斌力拱郭台銘參選2020;“立法院黨團”同郝龍斌、吳敦義關係不錯,與洪秀柱領銜的黨中央齟齬不斷。
從上述分類來看,洪秀柱、吳敦義是各派角力的核心人物。國民黨主席首輪選舉時,各候選人要力爭進入前二,拿到決賽的入場券。落敗的四位要么宣布中立,要么站隊押寶。從2月7日到4月10日,台灣媒體報導的9份民調中,除一份民調中全民調支持吳敦義、排綠民調支持郝龍斌外,洪秀柱、吳敦義各領先3次,郝龍斌領先2次。洪、吳、郝三位的實力明顯優於其他三位,第二輪選舉出現挺洪秀柱VS“反洪聯盟”,挺郭台銘VS挺吳敦義對決的可能性頗大。
當選任務
明面上,選後黨主席的首要任務是維持住國民黨團結,其次是尋求2018地方縣市長選舉、2020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打的好看,增強募款能力、改善青年政策、加強政策論述也是核心要義。六位候選人中,除詹啟賢公開宣布,若勝選則延請、任用其他候選人外,熱門候選人未有表達。選後,圍繞著黨的路線和資源分配等,國民黨想必又有一輪腥風血雨,甚至地方上有傳言,“若***沒當選,就會離開國民黨另行打拚”。
國民黨黨產被凍結後,黨中央缺錢,再沒辦法依靠金脈拼選舉,導致動員能力不強而被地方派系左右,黨主席漸有空心化危機。同時,綠營執政縣市首長以行政資源誘惑泛藍團體倒戈,這在桃園、台中等關鍵選區屢見不鮮。一般認為,“六都市長”中,台南、高雄國民黨幾乎沒有機會,桃園、台北還沒有可堪一戰的大將,台中、新北雖可一戰但是並無十足把握,加之2020國民黨前景黯淡,選舉布局頗為關鍵。此外,國民黨面臨著民進黨的鬥爭而不能制,也是新任黨主席需要改善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