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撫順市政府工作報告

開工建設超億元項目221個,完成投資710億元,創歷史新高。 (二)全力推進新城和開發區建設改革區域管理體制,構築產業升級新高地、城市轉型先導區。 全年開工建設超億元項目470個,完成投資1050億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經濟形勢和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澇災害,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奪取了抗洪救災的全面勝利和恢復重建的階段性勝利,保持了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朝著幸福美麗撫順邁出了堅實步伐。
預計地區生產總值1348億元、同比增長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4.2億元、增長3.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06億元、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4億元、增長1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00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11168元、增長11%。

(一)新城發展提質提速

新城活力進一步釋放,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瀋撫新城“三區”建設速度加快。產業區裝備製造產業集群被確定為國家級產業集群示範基地,投產超億元項目20個,年銷售收入突破700億元、增長24%;太平洋工業城建設模式全省推廣,累計建成標準廠房146萬平方米、入駐企業63戶。核心區城市功能日漸完善,金風灣、玉露潭成為區內中心公園,“生命之環”成為撫順新地標;億豐東北家居中心簽約企業507戶,總部基地入駐企業50家。生態區巴厘島水世界、海洋主題樂園再創旅遊新高,冰雪歡樂世界投入運營,豐遠溫泉小鎮、遼瀋戰役景區加快建設。規劃、戶籍、金融等瀋撫同城化取得新進展。
石化新城園區建設和城市更新改造齊頭並進。園區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建設力度加大,新加坡勝科水務、公共管廊項目投入使用;在建超億元項目29個、總投資140億元,漢聖化工、華億化工等一批重點項目試生產,同益石化、齊隆化工等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城區完成安居工程14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30萬平方米,以東洲大街和綏化路為軸線的商貿核心區初具形象。

(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堅持以增量調結構、以創新促升級,三次產業實現質量、效益同步增長。
工業升級步伐加快。開工建設超億元項目221個,完成投資710億元,創歷史新高。12個重點工業產業集群完成銷售收入1716億元、增長28.9%,機器人、現代印刷、化工及精細化工、現代焊接四大產業集群取得新進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89億元、增長15%。撫順石化、撫礦集團等重點大企業穩增長作用凸顯。全年預計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597億元、增長10.5%。
服務業質量提升。22個服務業集聚區加快發展。傳統服務業取得明顯進展,萬達廣場、綠地商業街、浙商星星國際酒店正式營業。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在全省率先成立旅遊委,大力實施旅遊名城戰略,推出6條精品線路,成功舉辦系列節慶活動,旅遊總人數、總收入實現新突破。以電子商務、物流、信息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取得新進展。“夜經濟”成為消費新熱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商品房銷售額分別增長15%以上。
農業穩步發展。糧食產量65萬噸。新增億元以上農產品深加工企業4戶、規模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20戶,建成現代畜牧業示範場17個。創建國家萬畝高產示範區4萬畝,建成萬畝中藥材谷1個、千畝山野菜園5個、百畝花卉園3個。特色農業占農業總收入52%。

(三)對外開放成效顯著

以發展定項目,以項目籌資金,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
招商引資力度加大。創新招商模式,引進香港長德現代商貿物流城、中國供銷東北農商交易城、江蘇森茂國際汽車城等一批大項目,全年預計域外引資到位額886億元、增長25%;直接利用外資5.2億美元、增長312%,增幅居全省首位。
外貿出口勢頭良好。全年預計外貿出口8.4億美元、增長19%,超額完成全年外貿出口指標。與瀋陽海關簽署支持撫順外向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合作備忘錄,撫順裝備製造業基地成功入選第一批省級出口基地。我市外經貿工作獲省政府唯一特別獎勵。
境外投資實現突破。鼓勵支持企業“走出去”,罕王集團投資印尼鎳礦產業園被列為中印尼首批鎳業重大合作項目,撫礦集團投資約旦頁岩油煉化項目進展順利。海外併購取得新進展,罕王集團成功併購澳大利亞金礦。

(四)城鄉環境明顯改善

統籌城鄉發展,突出生態文明建設,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大力實施生態工程。我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超額完成省下達的“兩退一圍”、閉坑和生產礦山生態治理任務。建成遼寧東方發電公司等熱源管網項目;併網供熱面積584萬平方米;計程車油改氣717台;啟動電力、鋼鐵、水泥、石化行業除塵升級、脫硫脫硝工程;建成PM2.5和重點大氣排污企業線上監測系統。5座新建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城市污水達標排放;治理城區支流河及農村中小河流12條。
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新建改造“三供”管網205.6公里。永濟路、古城子河立交橋、城東三期“兩路兩橋”竣工通車。改造城市道路71條,新增綠地95公頃。完成高爾山公園廣場和雷鋒體育場休閒廣場改造。實施小區環境改造和綠化工程30項。啟動冬季無公害除雪。更新公車300台。街路弱電線路下地336條、1911公里,清理亂堆亂建2700處。城區設定垃圾桶2480個、果皮箱4000個。
努力建設美麗鄉村。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村內道路工程591公里、橋樑62座,綠化道路619公里,建設垃圾收集池1181處、污水處理設施12項,改廁3000座,廣場建設和邊溝治理有序推進,139個行政村達到省級環境標準,4個行政村成為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村,全省農村環境治理工作現場會在撫順召開。
全面啟動大夥房水源保護區綜合治理。堅持上游與下游、公眾利益與個人利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三個統籌兼顧,以確保飲水安全為目標,以促進保護區內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明顯提高為重點,全面啟動保護區綜合治理五年計畫,省、市、縣區成立專門機構,強力推進8大治理工程、88個治理項目。大夥房水源保護區成功列入國家江河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得到國家大力支持。

(五)民生工程紮實推進

堅持民生優先,將更多發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社會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按時調增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在全省率先出台困難群體政府貼息借款繳費政策,強化擴面征繳,確保了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提高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政府補貼標準,啟動城鎮居民大病保險和新農合大病醫保工作;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提高城鄉低保救助標準和農村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惠及16.6萬人。實施醫療救助3萬人次。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突破5億元,位居全省第一。加大資金投入,啟動社區建設五年規劃,提高社區工作者生活補貼。市殯儀館新館投入使用。
就業安居力度加大。實名制就業10.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6%,零就業家庭保持動態為零。拆遷改造舊城區103萬平方米,開工建設63萬平方米采沉棚戶區居民避險搬遷安置工程,建成棚改和保障性住房7943套,安置榆林采沉區和西露天礦北邦居民脫險510戶,改造農村危房578戶、貧困殘疾人危房700戶。
教育衛生事業均衡發展。啟動15所城區公辦高中、中職學校提升改造工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順利完成,新撫、順城通過省基礎教育強區驗收,4所高中通過省示範性高中復檢,撫順二中成為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畫優秀學生推薦學校”。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改善就醫環境,市中心醫院病房樓、市中醫院新樓主體完工;引進優質醫療資源,市中心醫院和第二醫院分別與中國醫大附屬一院和盛京醫院開展深度合作。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100%。
文化體育事業加快發展。市圖書館新館主體竣工,市民眾藝術館、朝鮮族文化館開工建設,農民健身工程覆蓋率90%。圓滿承辦“十二運”公開水域賽事,成功舉辦民眾文化節、全民健身節。
平安撫順建設積極推進。公共安全形勢持續穩定,無重大級別以上安全生產事故,刑事發案率下降16%。化解個人、集體訪974件。首個“留守兒童法律援助工作站”掛牌成立。

(六)抗洪救災與恢復重建取得勝利

“8·16”特大洪災破壞之大、損失之重前所未有,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面對突如其來的洪災,我們有力、有序、有效應對,廣大黨員幹部盡職盡責、率先垂範,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幹警捨生忘死、連續奮戰,社會各界心繫災區、無私援助,受災民眾自力更生、抗災自救。全市緊急轉移安置民眾16.3萬人,爭取上級資金13.67億元,自籌資金2.18億元,接受社會捐助9883萬元,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了災區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以最快速度啟動了災後恢復重建,保證了大災之後無疫情、受災民眾生活有保障,災區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平穩發展。災害面前,我們心手相連,守望相助,共同譜寫了眾志成城、抗災自救、重建家園的恢弘篇章。

(七)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

把建設人民滿意政府作為不懈追求,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375件、政協委員提案427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9.8%,綜合解決率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辦理市長公開電話3.8萬件次,辦結率100%、民眾滿意率98.7%。
強化作風建設,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反對“四風”要求,開短會、發短文,深入基層,走進項目,在發展一線破解難題。堅持真抓實幹,重信守諾,對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強化督查,說到做到,做就做好。
推進廉潔型、服務型政府建設,理順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產權交易管理體系,組建專門管理機構,規範公共資源交易市場秩序,完成交易項目1123項,實現交易額41億元。
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三公”支出減少23%。
其它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
各位代表,一年來,我們真抓實幹,開拓進取,實現了有質量的穩定增長、可持續的全面發展。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廣大黨員幹部紮實工作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離退休老同志,向駐撫部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中省直單位,向所有關心撫順發展的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諸多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不盡合理。服務業比重低,民營經濟不發達,大企業大項目少,金融對經濟的支持作用不夠。二是歷史包袱重。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社會保障壓力逐年加大;城市基礎設施老舊,舊城區改造任務依然艱巨。三是創新社會管理,解決好民眾關心的上學、看病、就業、出行、供暖等民生問題,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部分民眾生活還很困難。四是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空氣品質亟待改善。五是機關作風、工作效率與民眾期待、發展需要還有差距。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是實施城市轉型的第一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進中求好的工作總基調,以項目建設為牽動,以改革開放為突破口,深入實施“兩城兩帶”、全域發展、多點支撐的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城市轉型,加快建設幸福美麗撫順。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
實現上述目標,要著力抓好以下十項工作:

(一) 全面啟動消費主導型城市建設

建設消費主導型城市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今年必須全面啟動。
明確目標。以全面擴大和提升城市消費需求為主線,大力培育和發展生活性、生產性和發展性消費,努力構建具有撫順特色的消費框架體系,將撫順建設成為瀋陽消費產業群的重要部分。
制定方案。強化頂層設計,編制經濟、社會、體制、功能和文化等全面轉型的總體方案,制定新城、縣區等區域轉型和工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轉型以及公共服務轉型的具體方案。
啟動規劃。按照統籌兼顧、遠近結合的原則,以城市景區化、景區城市化、產城一體化的發展理念,高標準編制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以規劃引領轉型。
出台政策。制定扶持消費產業發展、鼓勵本地消費和吸引外來消費政策,推出鼓勵民間投資和擴大融資政策,以政策資金的支持,推動城市轉型。

(二)全力推進新城和開發區建設

改革區域管理體制,構築產業升級新高地、城市轉型先導區。
瀋撫新城圍繞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機器人和現代印刷產業集群,建設產學研一體、上下游配套、服務平台完備的產業基地,加快罕王微電子產業園建設,確保百級感測器晶片和類人智慧型機器人產品順利投產。全年新開工超億元項目100個,太平洋工業城新建標準廠房10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50戶。加快德商鳳巢酒店、君悅豪生酒店建設,建成運營城堡酒店、歐洲風情商業街、生態科普世界,支持瀋陽名校設立分校。完善城市功能,建設瀋撫綜合客運樞紐站,市中醫院新樓投入使用。進一步加快瀋撫同城化步伐。
石化新城圍繞打造國家級化工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著力延伸產業鏈,引進世界500強霍尼威爾催化劑、華興石化石油樹脂重點項目,確保佳化化學等在建項目投產達效。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建設,中電投熱電聯產、營口港陸港項目開工建設。啟動新城路、臨江路東延工程,甲邦大橋建成通車。建設河灘公園,形成新的水上景觀帶。
望花開發區和勝利開發區加快建設園區基礎設施和牽動性項目,明晰主導產業,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區,全力打造南環產業帶。

(三)全面提升工業競爭力

堅持增量與存量並重,增強工業支撐作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
做大增量。大力發展12個重點工業產業集群,積極推進工業地產建設,力爭機器人、現代印刷、化工及精細化工、現代焊接四大產業集群取得明顯進展。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100億元、增長20%,新增工業地產180萬平方米以上。
做強存量。加快石化、冶金、裝備製造等傳統優勢產業發展,三大產業實現產值2110億元、增長12.3%。積極推進22個省級重大工業、新興產業和重點科技項目建設,抓好173個超億元工業技改項目,推動挖掘機、水泥廠、新鋼鐵搬遷改造。全年工業投資完成820億元。
做優環境。出台鼓勵政策,活躍民間投資,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和多元化融資體系,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全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954億元,增長13%。

(四)加快發展服務業

堅持傳統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促進傳統服務業升級。鼓勵原有大型商貿企業多元化發展,推進恆大國際廣場、興隆摩爾世界等城市綜合體建設。積極推進工業企業主輔分離,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活躍夜間消費市場。以中國供銷東北農商交易城為牽動,建設榆林市場群,將榆林采沉區打造成國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示範區。
提升旅遊產業水平。深入實施旅遊名城戰略,確立大旅遊、大產業發展理念,加強區域合作,擴大對外宣傳,打造知名品牌。強化項目帶動,提檔升級一批、建成運營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策劃推進一批重點旅遊項目,做好冰雪、溫泉、鄉村、溝域旅遊招商,辦好節慶活動,形成旅遊品牌。全年旅遊總收入增長20%。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物流、動漫、金融、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啟動香港長德現代商貿物流城、東方龍動漫產業園、金融生態城市和東北網貿港網商基地建設;億豐電子商務中心完成交易平台建設;鼓勵扶持文化產業發展壯大,建設新撫文博產業城和瀋撫新城出版創意產業園。
積極發展房地產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採取有力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全年拆遷改造舊城區100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商品房銷售額分別增長15%以上。

(五)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以富民強縣為目標,提高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農民收入水平。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落實科技惠農政策,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穩定糧食生產。以大夥房水源保護區綜合治理為契機,調優種植業和養殖業結構,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做大食用菌、山野菜、中藥材和百合花特色產業基地規模,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啟動百萬畝省級有機農業生產示範基地建設,發展有機農業產業基地10萬畝。大力發展生態畜牧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
加快推進縣域工業化。用好省支持水源保護政策資金,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龍頭企業引進。重點抓好新賓縣現代焊接、清原縣輸變電、撫順縣炭化木等工業產業集群。全年縣域工業產業集群實現銷售收入202億元,增長26.3%。
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遵循規律,因勢利導,多渠道籌措資金,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清原縣加快推進鐵北地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南口前新市鎮建設,新賓縣加快推進西部新城建設,撫順縣加快推進石文新市鎮和後安中心鎮建設,提高人口集聚能力。

(六)擴大對外開放

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推動撫順在更高層次上發展。
強化招商引資。著力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項目,引進一批科研院所、研發中心,引進一批國內外高端人才。域外引資到位額1045億元、增長18%,直接利用外資5.8億美元、增長12%。
促進外貿出口。加強出口基地建設,支持具有自主品牌的產品出口,提高外貿依存度。鼓勵企業境外投資。全年外貿出口9.4億美元,增長12%。
推動項目建設。完善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加快清原抽水蓄能電站、六星汽車文化產業園等重大項目落地,提高招商項目契約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項目開工率。全年開工建設超億元項目470個,完成投資1050億元。
強化要素保障。堅持節約集約用地,優先保障成熟項目和重點項目用地。擴大融資渠道,支持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公用事業領域,做好遼寧第一期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試點工作。強化政府債務管控,防範債務風險。全年新增貸款100億元、增長25%,非信貸融資120億元,向上爭取資金力爭突破100億元。

(七)下大力氣建設美麗撫順

繼續保持百億元以上城建投資規模,更加自覺地保護生態,更加積極地改善環境。
加強生態保護。深入推進青山工程,實施大夥房水源一級保護區退耕還林還草計畫和渾河、蘇子河、社河乾支流生態封育計畫,完成荒山造林7.4萬畝、經濟林產業帶16.3萬畝。繼續實施綠水工程,統籌建設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綜合治理渾河乾支流,基本建成大夥房水庫上游乾支流生態帶。全力開展藍天工程,堅決控制建設、交通揚塵,搬遷重污染企業,下決心整治龔家溝環境污染問題,推廣計程車、公車油改氣,加快供暖“拆小並大”和生活垃圾焚燒廠項目建設,實現電力、冶金、水泥、石化行業污染物達標排放,確保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建設宜居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啟動遼寧中環高速公路撫順段建設,規劃建設中部通道和北環通道,加快推進新華橋重建,規劃新建貴城大橋、安城街大橋和撫挖立交橋,形成東西暢通、南北互聯的交通網路,實現城市北拓,使高爾山成為城中山。繼續實施城區街巷路改造、小街小巷路燈安裝、老舊房屋暖房子工程。新建燃氣管網30公里。引水入城,建設水清、岸綠、景美的水城。實行全方位、立體化綠化,啟動國家園林城市建設。充分發揮月牙島生態公園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華山地區改造。推進城東三期開發,規劃建設渾河灘地公園,打造功能齊全的宜居新區;加快推進榆林采沉區生態濕地公園建設。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建設美麗鄉村。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加快重點鄉鎮、村屯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村道路兩側、河流兩岸“三堆”治理工作,加快農村垃圾處理和無害化廁所建設。維修縣級以上公路400公里,改造農村公路160公里,建設村內道路340公里。實施村屯綠化項目120個,達到省級綠化示範村標準。
我們深知,環境是最稀缺的資源,生態是最寶貴的財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和氣魄,保護生態,治理環境,讓撫順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淨、空氣更清新!

(八)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強化企業養老保險擴面征繳,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鼓勵支持創業,增加居民財產性和經營性收入,切實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全年城鎮實名制就業9.5萬人。繼續加快棚戶區、城鄉危舊房改造和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設步伐,改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完善社會救助體系,適時提高城鄉低保救助、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完善醫療救助政策,實施城鎮居民大病保險,提高參保人員保障水平,解決城鄉困難民眾看病難問題。完善農村養老試點工作,提高公辦養老機構保障能力,積極發展養老服務產業。繼續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扶持農村家庭脫貧致富。
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提高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加快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培養一流校長和教師隊伍,提升各級各類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醫療,提高新農合籌資和大病保險水平,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改善就醫環境、診療技術和服務水平,改造市婦幼保健院。制定出台政策,留住、吸引人才。加快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建成全市公共電子閱覽室,搬遷市圖書館,籌建體育中心;實施文化體育惠民工程,開展民眾廣泛參與的文體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工作,興建元帥林石刻博物館。建設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老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宮。加強食品藥品監管,確保民眾吃上安全食品、用上放心藥品。更新公車輛,加快場站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有效解決民眾出行難問題。加快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
提升社會管理水平。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防災減災體系,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提升災害防禦水平,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建設智慧撫順,建成城市地下綜合管網、氣象、衛生、教育、民政等信息平台和交通治安高清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平安撫順,加大社會治安防控力度。改善社區辦公條件,新建和改擴建城市社區服務站35個,完成居委會換屆選舉。暢通訴求渠道,強化法律援助,維護民眾合法權益。規範物業企業管理行為,提高物業服務質量,全市住宅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80%。加強汽車檢測線建設與管理,解決檢車難問題。支持駐撫部隊建設,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
抓好災後重建工作。加強災後重建組織領導,強化對口幫扶,落實保障資金,嚴格按照時限完成重建任務,確保家家有房住、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經濟有發展、生態有改善。
各位代表,民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於天,人民政府為人民。我們將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乾民眾之所需,讓人民生活每年都有新變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九)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加強依法行政。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行使權力,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充分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和建議,廣泛接受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清理和削減行政審批事項,承接好中央和省下放地方的審批許可權,激發市場主體和社會創造能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打造優良的發展軟環境。
改進工作作風。認真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強化行政問責、審計監督和效能監察,突出整治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乾實事,敢作為,勇擔當,以我們的“勤奮指數”提升城市的“發展指數”,以我們的“辛苦指數”提升民眾的“幸福指數”。
堅持民本為先。時刻換位思考,關切民眾感受,設身處地為民眾排憂解難,辦好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實事,解決好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實際行動取信人民。

(十)積極穩妥推進各項改革

根據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統一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立行不拖延,率先不搶跑,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促進經濟社會全面轉型。
遵循頂層設計抓落實。對於涉及面廣、需要國家決策部署的重大改革,提前做好工作準備,積極開展政策對接,全面抓好貫徹落實,確保改革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圍繞既定任務抓推進。對於教育、人口、衛生、文化管理體制、投融資體制、城市管理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等方向明確、路徑清晰的改革,要全力推進,儘快突破。
突出重點領域抓深化。深化國企改革,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快速發展;深化水、電、燃氣等資源性價格改革,推行階梯價格;促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推進土地集約化經營。圍繞市場準入、市場監管、公平競爭等關鍵環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使各項改革措施協同配合、良性互動,為發展探索新途徑、提供新動力。
各位代表,撫順正處在轉型發展、全面振興的關鍵時期。我們重任在肩,使命光榮。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奮力拚搏,為加快城市轉型、建設幸福美麗撫順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