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漯河市政府工作報告

(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五)全面加強城鄉建設和管理,著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過去的五年,是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的五年。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顧
2010年,面對複雜多變的發展形勢,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主動把握機遇,努力克服困難,奮力開拓創新,圓滿完成了市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精彩結局。
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一)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著力推進經濟提速提效。我們咬定發展不放鬆,改革創新破難題,立足當前保增長,著眼長遠促轉型,致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全市生產總值682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增速居全省第二位;財政總收入55億元、淨增11億元、增長25.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1億元、淨增5.7億元、增長28%,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是近十年收入增量最多的一年;稅收收入占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82.3%、居全省第一位;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395億元、增長20.3%,完成銷售收入1635億元,實現利稅264.6億元,分別增長34.9%和4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04億元、增長24.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6.3億元、增長18.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9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6460元、增長14.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60.3億元,全市金融機構新增貸款56億元,是近十年信貸投放最多的一年。
(二)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著力推進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漯河發展的“一號工程”,紮實開展招商引資“百日競賽”,高水平舉辦第八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第九屆中部糖酒會、第三屆豫菜品牌大賽,持續掀起招商引資熱潮。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2億美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85億元,新簽約各類項目519個,投資總額1060億元,契約履約率88.8%,我市榮獲全省對外開放優秀市稱號。始終把投資作為第一拉動力,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市定10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8.5億元,新上項目開工率達到94%,總投資25億元的華電漯河熱電、總投資10億元的太古可口可樂等47個項目竣工投產。納入全省轉型升級“雙千工程”的59個項目開工率居全省首位,投資完成率居全省第二位。
(三)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堅持不懈做好“三農”工作,最佳化農業結構,紮實開展糧食產量、品質“雙提升行動”,深入實施“雙匯產業化工程”,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明顯提高。全市優質糧食種植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比例達到91.4%,糧食總產達到168萬噸,夏糧總產增幅全省第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6%。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3萬畝。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445家,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發展到2620家,新培育現代農業示範園區20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達到518個,生豬、蛋雞、肉雞規模飼養比重均居全省前列。
(四)緊緊圍繞產業集聚集約發展,著力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堅持“三規合一”、產城融合、集約集聚要求,完善規劃布局,強化基礎投入,加強扶持引導,加快項目進駐,開展觀摩點評,促進產業集聚區蓬勃發展。六大產業集聚區完成投資220億元,累計入駐企業664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00億元,我市連續獲得全省重點項目和產業集聚區觀摩活動豫東南片區第一名。經濟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五)全面加強城鄉建設和管理,著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認真做好城鄉規劃編制,不斷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0.9%,提高1.7個百分點。高標準推進沙澧河開發建設,沙河一期竣工開園,沙河二期開工建設,沙澧河風景區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漯河新區獲得批准,西城區建設全面啟動。舊城區、城中村改造穩步推進,市區9條主幹道升級改造和一批背街小巷改造成效明顯,供熱、供氣、供水、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狠抓市容市貌整治,重拳治理違法建設,城市管理水平明顯提高。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成35個綜合示範村和一批農村新型社區,新建改造農村公路246公里,新解決14.8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沼氣普及率達到40%,新建村級郵站600個。全面實施“鄉村清潔工程”,完成215個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六)始終堅持以民為本,著力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繁榮。堅持把就業作為保障民生的首要任務來抓,全民創業和就業再就業工作紮實推進,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省控目標1.96個百分點。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均達到98%;企業離退休人員退休金實現按時足額發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順利推進,10萬名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障金;城鄉低保金及時足額發放,城鄉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67%,居全省前列;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35萬平方米、廉租房27萬平方米,發放住房公積金貸款3.7億元,幫助2589戶職工家庭改善了住房條件。各級財政投入40.5億元用於社會事業建設,省定、市定民生工程全面完成。認真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漯河醫專新校區建設加快推進,職業教育“雙十工程”紮實有效。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建設27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234個農家書屋,許慎文化園建成開放,第二屆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成功舉辦,中華經典文化誦讀活動叫響全國。積極承辦中國國際女排精英賽,在省十一屆運動會上取得團體總分第五名的好成績。科技工作得到加強,人才作用有效發揮。丹江口庫區一期移民安置任務圓滿完成,對口援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計畫生育、環境保護和土地管理三大國策得到較好落實,全省循環經濟試點市建設紮實推進,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完成。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成效明顯,獲得全省食品安全優秀城市稱號。信訪工作全省先進,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公眾安全感指數全省第一,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審計、統計、人防、氣象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史志檔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慈善事業等都取得新成效,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大力開展國防教育,紮實做好雙擁工作。駐漯解放軍、武警消防官兵和民兵預備役在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各位代表!2010年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標誌著“十一五”規劃預期目標的勝利完成。回首“十一五”,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多種自然災害頻發,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發展形勢複雜多變。面對壓力和挑戰,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應對,科學決策,團結拼搏,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過去的五年,是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全市生產總值是“十五”末的2.1倍,人均生產總值由1.3萬元增加到2.7萬元,全部工業增加值由188億元增加到452.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95.4億元增加到21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突破1300億元,增長2.4倍。累計財政總收入210.7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億元,均比“十五”時期實現翻番。
過去的五年,是農業基礎不斷鞏固、農村面貌日新月異的五年。糧食產量連創新高,總產累計900萬噸。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0%,成為全省畜牧強市。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85.6萬畝,有機蔬菜種植面積全省第一。農業標準化取得新成效,我市成為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全市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25.6萬畝,占耕地面積的91%。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50萬千瓦。新建改造農村公路2190公里,路網密度居全省第三位。新農村建設試點村達到300個,新解決農村5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發展戶用沼氣池20.5萬座,開通班車的行政村達98%,“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實現全覆蓋。五年發放強農惠農補貼資金29億元,惠及農戶47萬戶。
過去的五年,是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的五年。城市規劃面積擴大到100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由48.6平方公里擴大到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46萬人增加到60萬人。城市功能不斷完善,新建改造一批市區道路、橋樑、供水、供氣、供熱、公廁等基礎設施,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20萬噸,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5%。城市環境明顯改善,城市綠化覆蓋率35.2%、綠地率31.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5平方米,澧河水質一直保持在二類標準。沙澧河開發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濱河水城的獨特魅力已經彰顯。我市相繼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等稱號,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連續五年位居全省前列。漯河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城市面貌的變化,越來越受到外界的好評,全市人民的滿意度越來越高。
過去的五年,是改革開放加快推進、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的五年。國企改革深入推進,雙匯國有產權成功轉讓,銀鴿股權分置改革與重組順利實施,一批企業通過戰略重組煥發生機與活力。政府機構改革取得新成效,高效行政服務機制建設實現新突破。投融資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進展順利,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最佳化,我市摘掉了金融高風險區的帽子。創新投融資模式,成功組建城投、發投等投融資平台,在全省第一家發行城投債券,漯河商業銀行掛牌運行。農村土地流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大,糧食、供銷、財政、交通、城建、教育、衛生等方面改革,都有新的進展。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累計達10.8億美元、是“十五”期間的4.2倍,8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我市投資發展。對外貿易不斷擴大,進出口總額累計達12億美元。活力漯河更有活力,開放的漯河更加開放。
過去的五年,是社會和諧進步、人民民眾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6萬人,安置下崗人員再就業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萬人,我市榮獲首批“中國創業之城”稱號。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並向農村延伸。城鄉居民收入明顯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十五”末增長83.3%和82.9%。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我市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全省平安建設先進市、信訪工作先進市稱號。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的發展令人鼓舞,漯河的經濟實力跨上了一個大台階,一批拉動經濟成長的新板塊、新亮點正在形成,廣大市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不斷增強,全市上下幹事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這標誌著漯河進入了一個基礎更加穩固、環境更加最佳化、空間更加廣闊、動力更加強勁的黃金髮展期。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群策群力、艱苦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向駐漯部隊、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漯河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五年的奮鬥令人難忘,我們在困難中實現了快速發展,在危機中加快了轉型步伐,在奮進中堅定了必勝信心,在實幹中鑄就了新的輝煌。我們深深體會到:只要牢牢把握髮展要務,堅持高端定位、堅持工業強市、堅持不懈開放;只要緊緊抓住戰略機遇,善於審時度勢、善於乘勢順勢、善於發揮優勢;只要堅持弘揚實幹精神,勇於攻堅克難、勇於開拓創新、勇於擔當責任;只要時時刻刻牢記宗旨意識,念念不忘體恤民情、尊重民意、改善民生,我們就一定能夠推動漯河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就一定能夠實現漯河城鄉面貌重大變化,就一定能夠開創漯河更加美好的未來!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發展中還有很多限制條件和不足,還會遇到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十二五”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漯河,取決於我們破難攻堅、跨越障礙的膽略和氣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還面臨著“五大考驗”。一是如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我市經濟總量還不大,綜合實力還不強;產業整體層次不夠高,第三產業發展滯後,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弱,資金、土地和環境等要素約束日益加劇。要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難度增大。二是如何加快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打造更加富有競爭力的時尚之都。我們的城市區域開發起步較晚,產業支撐能力還不夠強;城市特色還不夠鮮明,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務相對滯後,城市管理還沒有實現精細化,城市文明程度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三是如何挖掘優勢文化資源,創新漯河文化旅遊品牌。許慎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挖掘提升不夠,食品文化、水韻文化、休閒文化等現代文化資源缺乏有效整合,農業游、工業游和紅色游規模較小,沒有真正形成文化旅遊品牌。四是如何加快推動全民創業,確保城鄉居民收入增長位居全省前列。全民創業的氛圍還不夠濃,指導、培訓等服務水平有待提高;農民增收渠道還不夠寬,城鎮居民收入低於全省平均水平,要大幅度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壓力巨大。五是如何強化公共安全和民生改善,建設更加平安向上的和諧漯河。社會事業欠賬較多,城鄉發展不平衡,民眾上學難、看病難等民生問題依然突出;社會安全穩定的基礎仍較薄弱,安全穩定隱患在一些領域依然存在。面對考驗,我們必須勇於迎難而上、敢於排難奮進、善於克難制勝,努力在發展中破解難題、在發展中尋求突破、在發展中實現跨越。
二、今後五年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按照市委關於“十二五”的戰略部署,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建設中原經濟區為重大機遇,以“三化”協調發展為基本途徑,以富民強市為中心任務,圍繞“一區兩城一中心”發展定位,著力調整最佳化經濟結構,著力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保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十二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15年,力爭實現“五個翻番、一個高於、一個同步”:經濟總量突破1300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突破8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突破24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800億元,均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各項社會事業更加繁榮。
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四大任務:
(一)加快提升產業競爭力,致力打造“實力漯河”。按照“做優一產、做強二產、做大三產”的發展思路,全面推動產業最佳化升級,進一步壯大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我市的綜合競爭力。繼續堅持工業強市戰略不動搖,壯大特色主導產業,提升優勢傳統產業,培育戰略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努力打造全省工業強市。到“十二五”末,重點工業企業累計完成投入1000億元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突破3000億元,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1000家以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500億元;全市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發展到200家以上、超10億元企業20家以上,努力形成“千億雙匯、百億銀鴿”等骨幹企業強勁引領、中小企業競相發展的格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不斷加大農業投入,突出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優質糧食生產基地、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無公害蔬菜種植基地,形成裝備現代化、生產集約化、管理科學化、服務社會化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全省最有影響的現代農業示範市。加快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突出發展現代物流、商貿流通、餐飲服務、休閒娛樂、商務會展等產業,逐步形成大商貿、大物流格局。
(二)加快推進改革創新,致力打造“活力漯河”。發揚敢為人先、敢趟深水、敢闖敢試的優良傳統,讓解放的思想更解放,再掀開放新熱潮。深化企業改革,積極推進重點企業戰略重組,創造條件支持企業上市。繼續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的科學發展體制機制。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使漯河成為中原地區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發展環境好的城市。高起點承接產業轉移,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新格局。
(三)加快建設“雙百”城市,致力打造“魅力漯河”。堅持高端規劃,打造精品建築,實施精細管理,培育城市精神,在更大格局、更高層次上,奮力拓展城鎮發展新空間,堅定不移把漯河建設成為功能完善、綠色寬暢、特色鮮明、宜居宜業、品位時尚的城市。加快推進沙澧河開發建設,加快推進中心城區、縣城、中心鎮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加快推進經濟技術開發區、漯河新區、西城區建設,加快推進“數字漯河”建設。支持發展物聯網。到“十二五”末,中心城區基本形成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的城市框架,輻射力和吸引力顯著增強,真正把漯河建成中原地區最具魅力的城市。
(四)加快構建和諧社會,致力打造“幸福漯河”。強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經濟適用房100萬平方米、廉租房和公租房100萬平方米,解決市民住房難問題;改造提升縣區和鄉鎮衛生院,解決民眾就醫難問題;強力推進養老保險,解決城鄉居民養老問題。更加注重最佳化教育資源布局,投資10億元在市區新建中國小20所、改擴建80所,全市新增各類幼稚園300所,基本解決義務教育、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問題。推進民主法制,維護公平正義。探索創建“幸福漯河”模式,讓全市人民充分享受居住環境更舒適、就學就醫更方便、城鄉養老全覆蓋的幸福生活。
各位代表!《漯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及說明已印發,請予審議。完成“十二五”規劃的目標任務,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如期實現既定目標,就一定能把漯河建設成為一個有實力、有活力、有魅力、人民幸福安康的城市!
三、2011年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
2011年是我市“十二五”發展的開局之年,我們必須以更加有效的工作,確保開好局、起好步。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8%,出口總額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人口自然增長率、城鎮登記失業率均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著重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圍繞招商引資第一任務,傾力打造開放高地。注重用戰略眼光謀劃開放,用開放尋求新的動力。以更寬的視野拓展開放領域。堅定不移地擴大金融保險、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等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快城鄉建設、現代農業、社會事業等領域開放步伐,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投資。積極促進區域合作,全方位、多渠道引進人才、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鼓勵外來資金投向高新技術產業和循環經濟產業。擴大出口產品規模,在繼續抓好肉類、蔬菜、紙製品等傳統產品出口的同時,積極鼓勵企業走出去,帶動設備和原材料出口,力爭外貿出口達到1.9億美元。以拼搶的勁頭抓好招商引資。圍繞國家和省“十二五”重點項目專項規劃,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對接,全年爭取上級資金7億元以上。高水平舉辦第九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持續開展一系列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力爭新簽約項目投資總額500億元以上,其中超億元項目60個以上、超5億元項目6個以上,完成30家重點企業的戰略重組,引進戰略投資30億元以上。大力開展產業集聚區招商,每個產業集聚區引進投資超億元以上的工業項目10個以上,引進資金50億元以上;注重與有影響力的招商代理機構、商會合作,推行委託招商;積極探索“招商大使”專業招商,深化以商招商、以企招商,推進園區共建。以一流的服務最佳化開放環境。把產業集聚區作為開放主平台,加快完善路網、電網、信息網等基礎設施,增強承載配套能力。支持經濟開發區申報出口加工區,努力建成功能現代、產業高端、總部集聚的開放先導區和示範區。改善安商環境,嚴厲打擊侵害客商利益和影響企業生產經營的行為。制定相關政策,支持發展總部經濟,吸引境內外研發中心入駐。強化公共服務,提高城市綜合服務能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二)圍繞做大做強工業,強力推進產業集聚集約發展。突出工業主導地位,致力推動主導產業高端化、傳統產業品牌化、新興產業規模化。全力以赴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大力實施產業集聚區投資倍增計畫,積極開展“培育百億元產業集聚區、提升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爭創新型產業集聚區”三項活動,力爭全市產業集聚區工業項目完成投入200億元以上,3個產業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均超100億元、綜合排序進入全省前50名。完善管理機制,強化配套服務,統籌解決好產業集聚區內職工食宿、購物、休閒、公共運輸等問題。集中精力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全年安排重點項目120個,完成投資150億元以上。重點抓好雙匯5000萬隻肉雞、銀鴿生活紙和特種紙、恆安閩商產業園、永銀鹽化工、香港協鑫單晶矽等工業項目,加快推進華電二期、可口可樂二期、金大地三期等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深入開展項目建設觀摩點評活動,完善聯審聯批聯辦制度,大力開展項目建設環境集中整治,抓好項目跟蹤問效。持之以恆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實施大產業、大集團發展戰略,培育壯大雙匯、樂天澳的利等現有企業,引進國內外食品行業龍頭企業。加快建設中部地區重要的造紙基地和全省鹽化工基地。振興紡織、冶金、製革製鞋、機械製造等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規劃建設電子工業園。著力培育規模企業群體。實施“億元企業群體培育工程”,新增一批億元企業。持續開展服務企業活動,做好中小企業全程公共服務平台的套用推廣,完善擔保體系和信用體系,積極開展銀企對接,重點破解融資和用地等難題,最大限度地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積極開展上市後備企業培育,新納入上市後備企業20家以上。加快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發展,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三)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力夯實“三農”基礎。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堅持財政支出重點向農村傾斜,確保用於農業農村的總量、增量均有提高。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糧食總產穩定在160萬噸以上。以城市近郊和基礎較好的鄉鎮為重點,建成10個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88萬畝,完成林業生態工程建設5.3萬畝。深入推進“雙匯產業化工程”,新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20個,著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行業協會等專業合作組織,大力推行農業標準化,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不斷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狠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快中低產田改造和高產田鞏固提升,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新建一批綜合水平較高的示範村。新建沼氣服務網點20個、戶用沼氣池1萬座,加快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新解決7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加大對農民工的培訓力度,新增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2萬人。繼續實施“家電下鄉”、“機車下鄉”。加快創建“玉米收穫機械化示範市”,機收率達到75%以上。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創新農村投融資機制,積極發展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解決農民貸款抵押難、擔保難問題。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抓好全國平原林改示範區試點工作。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切實解決進城人員就業、就學、住房、養老等實際問題。大力發展縣區域經濟。完善落實促進縣區域經濟和鄉鎮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深入開展爭創強縣區、強鄉鎮活動,促進各縣區、各鄉鎮競相發展。
(四)圍繞城鄉協調發展,致力加快城鎮化進程。實施“城鄉建設三年大提升行動”,協調推進市區、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努力構建大城區、大交通格局。按照“科學布局、合理分區、功能完備”的原則,完成漯河新區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實施一批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西城區汽車站、高鐵客運站、環城水系及相關道路建設,抓好107國道漯河段升級改造工程,改造縣鄉公路和通村公路100公里,加強交通場站建設,改造漯河汽車中心站,新建一批停車場點。抓好許漯城際軌道交通項目前期工作,石武客專、漯阜鐵路建成通車,孟平複線電氣化改造工程開工建設。著力提升城市品位。高標準完成沙河二期工程,開工建設沙河三期、澧河二期工程,啟動雙匯生態水城、沙澧河交匯處等重點區域開發建設。加快建設“夢幻沙澧”河流劇場、香陳灣田園度假社區和鳳凰島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項目,逐步形成“三點一線”的水上旅遊線路,努力把沙澧河風景區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持續強化城市管理,嚴厲打擊違法建設,抓好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開展市容市貌整治行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