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權
第四屆世界盃本應在1949年舉行,但是因為戰爭的原因被迫推後。二戰之後,歐洲大陸還處於百廢待興的階段,所以國際足壇確定巴西成為第四屆世界盃主辦國。為了紀念朱爾斯·雷米特出任國際足聯主席25周年,國際足聯決定從1950世界盃開始使用雷米特杯作為冠軍的獎品。
比賽場館
![馬拉卡納人滿為患](/img/6/d86/nBnauM3X4MTO3cDO3kTNyATN5MTM4MTO2QjMwADMwAzMxAzL5U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分組結果
![1950年世界盃冠軍烏拉圭隊](/img/5/3a2/nBnauM3X4YjN1ITMxUTNyATN5MTM4MTO2QjMwADMwAzMxAzL1U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實際參加比賽的只有13個隊,美洲7個,歐洲6個。他們是:烏拉圭、巴西、智利、玻利維亞、美國、墨西哥、巴拉圭、瑞典、英格蘭、義大利、西班牙、瑞士、南斯拉夫。
比賽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分成四組進行單循環比賽,各組第一名進入四強;第二階段四強間再展開單循環賽,根據積分排出座次。第一階段比賽採用分組循環的賽制一直被沿用至今。
小組賽
A組
巴西VS墨西哥 4:0
南斯拉夫VS瑞士 3:0
巴西VS南斯拉夫 2:0
墨西哥VS瑞士 1:2
巴西VS瑞士 2:2
墨西哥VS南斯拉夫 1:4
B組
智利VS英國 0:2
美國VS西班牙 1:3
美國VS英國 1:0
智利VS西班牙 0:2
英國VS西班牙 0:1
智利VS美國 5:2
C組
瑞典VS義大利 3:2
巴拉圭VS義大利 0:2
巴拉圭VS瑞典 2:2
D組
烏拉圭VS玻利維亞 8:0
循環賽
巴西VS瑞典 7:1
烏拉圭VS西班牙 2:2
巴西VS西班牙 6:1
瑞典VS西班牙 3:1
烏拉圭VS瑞典 3:2
巴西VS烏拉圭 1:2
進球榜
進球數 | 球員(國籍) |
9球 | 阿德米爾(巴西) |
5球 | 舒亞費諾(烏拉圭)、巴索拉(西班牙) |
4球 | 濟科(巴西)、薩拉(西班牙)、米奎斯、加西亞(烏拉圭) |
3球 | 賈爾(巴西)、帕爾莫、桑德奎斯特(瑞典) |
2球 | 巴塔薩斯、吉基尼奧(巴西)、克萊馬斯奇(智利)、伊格加(西班牙)、加拉帕雷斯(義大利)、博賈克維奇(南斯拉夫)、費頓(瑞士)、安德森,吉普森(瑞典)、索薩(美國) |
1球 | 阿爾弗雷多、弗里薩、馬內卡(巴西)、皮內托、雷拉、羅貝多(智利)、曼儂、莫藤森(英格蘭)、穆斯內尼、帕多里夫尼(義大利)、博貝克、米蒂奇、奧加諾夫(南斯拉夫)、卡薩林、奧蒂斯(墨西哥)、洛佩斯、弗里特斯(巴拉圭)、安特恩、巴德(瑞士)、米爾博格(瑞典)、佩雷斯、瓦雷拉、維達(烏拉圭)、加特傑恩、帕里亞尼(美國) |
賽事榮譽
最佳射手
阿德米爾(巴西)--9球
最佳陣容
門將:拉馬列特(西班牙)
後衛:帕拉(西班牙)、瓦雷拉(烏拉圭)、尼爾森(瑞典)
前衛:安德拉德(烏拉圭)、達尼洛(巴西)
前鋒:希吉亞(烏拉圭)、奇科(巴西)、阿德米爾(巴西)、薩拉(西班牙)、亞伊爾(巴西)
歷屆世界盃賽事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 1938年法國世界盃 | 1950年巴西世界盃 | 1954年瑞士世界盃 | 1958年瑞典世界盃 | 1962年智利世界盃 | 1966年英國世界盃 |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 聯邦德國世界盃 |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 1990義大利世界盃 | 1994年美國世界盃 | 1998年法國世界盃 | 2002年韓日世界盃 | 2006年德國世界盃 | 2010年南非世界盃 | 2014年巴西世界盃 ( 未舉辦) |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 ( 未舉辦) | 2022年卡達世界盃 ( 未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