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世界現代史上,還沒有哪一個城市曾經像中國南京這樣,慘遭異族軍隊的殺戮和蹂躪。就在這座城市 陷落以後,這裡血流成河,屍骨如山的景象令世界為之震驚。當我們凝視這段正在漸漸遠去的歷史背影時,我們需要知道公元1937年的南京,究竟都發生了什麼……
南京大屠殺是70年前侵華日軍犯下的慘無人道之法西斯暴行,是人類文明史上一場慘絕人寰的浩劫,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段難以泯滅的傷痛,歷經了半個世紀,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陳碼莉,再次的來到紀念碑前,對著碑上慘遭屠殺的大弟名字,哀傷的說: "來一次少一次,我們天堂相會了!",肉體的傷害是可以被撫平的,但心靈的創痛卻是永遠無法淡忘的,僅以本片追悼30萬遇難同胞,希望人類永遠記住傷痛,珍愛和平。
劇情
分集內容:《古都淪陷》、《血海金陵》、《國際救援》、《屍山記錄》、《正義之劍》、《為了和平》。
第一集
古都淪陷
古都淪陷在《南京大屠殺史料集》里,收錄了日本海軍航空隊193 7年8月14日23時30分下達的一道緊急作戰命令。這道命令要求20架轟炸機第二天從本土長崎基地起飛,襲擊中國首都南京。就在南京首次被日軍空襲的當天,這座城市曾經發生過一件鮮為人知的事情……
第二集
血海金陵
南京大屠殺的預謀,早在日軍兵臨城下之前就已經顯露出來了。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宣稱:“南京是中國的首都,占領南京是一個國際性的事件,所以必須作周詳的研究,以便發揚日本的武威而使中國畏服。” 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一踏上中國的土地就揚言,“山川草木都是敵人”。
第三集
國際救援
早在1937年的冬季來臨之前,戰爭的血雨腥風向著南京猖狂聚集的時候,憂心忡忡的人們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一旦南京陷落,偌大的城區範圍內,哪兒才可以找到一塊安身之地呢?戰亂中的南京民眾是不幸的。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田伯烈在《外人目睹中之日軍暴行》一書中這樣描述……
第四集
屍山記錄
南京大屠殺期間,沿江一帶是日軍大規模集體屠殺人數最多,次數最為頻繁的地方。 “1937年12月14日傍晚,我的祖母郭史氏,找我的父親。當時我的父親,是在國民革命軍八十八師服役,就是到下關中山碼頭,沿江一帶去尋找。只看到一堆一堆屍體正在燃燒,馬路上到處都流淌的血水和人的油。(我祖母)沒找回自己的兒子,只找回了一隻日本的那個白鐵桶,那個鐵桶當中還有半桶汽油……
第五集
正義之劍
1945年8月15日,日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 9月2日,同盟國在東京灣的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了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就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的日本投降簽字儀式結束不久,盟軍最高統帥部在3個月的時間裡,連續發出4批逮捕令,將一百多名前日本軍政要員列為甲級戰犯嫌疑犯,其中就有曾經指揮南京大屠殺的松井石根。
第六集
為了和平
發生在當年的那場大屠殺,在今天的這座城市裡,似乎越來越難以找到痕跡了。曾經發生的強暴和傷痛會隨風飄去嗎?南京街頭,雨打風吹去的,是歷史書頁中血腥的味道;一到陰天就疼痛的,是歲月無法磨滅的記憶。有些傷害,刻骨銘心,難以平復………
意義
《1937·南京真相》是迄今為止,在反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影視作品中內容最為翔實的一部史詩性紀錄片,許多內容是第一次在電視片中披露——
被襲當天護送日僑民
就在南京首次被日軍空襲的當天,這座城市曾經發生過一件鮮為人知的事情:日軍的轟炸機是15日上午9點10分起飛的。就在這時候,為了讓最後一批留在南京的日本駐華使館人員和日本僑民團成員安全撤離,中國政府為他們準備了特別列車,並派出40名憲兵一路隨同護衛,還特意從外交部派出兩人隨行。同時一起撤離的日本僑民團參事庄司得二在他撰寫的《南京日本僑民志》里,記述了當時的情景:列車附近不允許任何人靠近,可見警戒之嚴密。開車後每次停車,我都注意觀察,連一些小站都一樣,真是非常周全。就在這些日本人被中國政府“非常周全”地送走以後不久,這天下午2點50分到3點30分,日軍轟炸機穿過低垂的雲層,對南京投下了重磅炸彈。第二天,當這些日本僑民得知他們自己國家的飛機越洋轟炸南京的訊息時,庄司得二回憶說:“車廂里不由地發出了慶幸的歡呼聲”。他們當然可以為自己脫離戰火而高興歡呼,但中國南京市民的痛苦才剛剛開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徐勇對此表示:“也就是說在中日關係不斷走向戰爭、惡化的這種情況之下,中國還是用人道的、寬容的方式來對待日本。這是和平與野蠻,愛好自由獨立與侵略,這樣一種中日雙方的對比。”
連日軍也在照片上寫下“慘”
2003年,一名日軍老兵公開了他的的攝影集。日本航空隊隊員伊藤兼男的照片記錄了1937年7月13日至1938年3月30日期間他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其中關於
南京大屠殺及以後幾個月的照片有144幅之多。每一幅照片之下,都有伊藤兼男本人寫的詳細文字說明,標註了照片的拍攝時間、地點和出處。其中一頁大概伊藤兼男自己也看不下去了,在冊頁的右上角寫了個“慘”字。
冒死沖洗並帶出拷貝
南京的創痛,讓世界刻骨銘心。當時一些使領館的外國人,他們打的報告,文章,新聞報導,膠片,甚至日記,特別是通過他們的眼睛,通過他們的記錄,留下了一批如山一樣,不可動搖的,很有力的證據。約翰·馬吉拍下了一系列的記錄片,1938年1月,這些膠片由出生在蘇州、熱愛中國的國際委員會總幹事喬治·費奇冒著生命危險帶到上海,交由在美國租界內的柯達公司沖洗出來。當時費奇是把膠片縫在自己棉衣裡面帶出來的,這部影片的拷貝最終被帶到了西方世界。
第一次全景展現南京保衛戰始末;第一次展示雙方軍隊的作戰命令及戰鬥詳報和日軍官兵的陣中日記;不少倖存者、見證者以及施暴者的回憶、信件和記錄也是第一次被引證……《1937·南京真相》中還有大量的細節、物證、史料是首度在電視記錄片中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