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英國軍方派007號特工詹姆斯·邦德 ( 肖恩·康納利 飾)完成一項關係到英國各大城市人民安危的行動。這次任務起因於一個世界性的恐怖組織——魔鬼黨,他們通過臥底獲得了美國準備運輸兩枚核子彈前往英國的計畫,於是在半路上攔截了美國軍方的運輸隊,搶走了核子彈。魔鬼黨得手後向英國政府勒索1億英鎊,否則英國隨時會在核子彈的襲擊下毀於一旦,形勢萬分危急。
英國政府在收到了魔鬼黨的勒索訊息之後,派出了所有的00級情報員以求在規定的期限之內找到核彈以解除危機。詹姆斯·邦德來到巴哈馬尋找飛行員杜瓦之妹多米諾 ( 克勞迪娜·奧格爾 飾),而多米諾的“監護人”正是魔鬼黨的第二號人物艾米里歐·拉果 ( 阿道夫·賽利 飾)。邦德在魔鬼黨最後通牒的時間內潛入它總部,阻止它的陰謀,邦德不僅要躲避鯊魚的攻擊,還要抵禦美女殺手的陷阱。這簡直就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幸好有魔鬼黨的內應、美麗的邦女郎多米諾的幫助,邦德才屢屢躲過敵人的跟蹤和追殺,離成功越來越近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肖恩·康納利 | 詹姆斯·邦德 | |
克勞迪娜·奧格爾 | 多米諾 | |
阿道夫·賽利 | 艾米里歐·拉果 | |
盧仙娜·帕魯茲 | 菲奧娜·沃爾普 | |
瑪蒂妮·貝絲維克 | 寶拉·卡普蘭 | |
莫莉·彼得斯 | 帕特麗夏 | |
戴斯蒙德·萊維林 | Q | |
露易絲·麥斯威爾 | Miss Moneypenny | |
伯納德·李 | M | |
Rik Van Nutter | Felix Leiter | |
Guy Doleman | Count Lippe | |
厄爾·卡梅隆 | Pinder | |
Molly Peters | Patricia Fearing | |
Roland Culver | Foreign Secretary | |
Paul Stassino | Major Francois Derval | |
Rose Alba | Madame Boitier | |
Philip Locke | Vargas | |
George Pravda | Wladislav Kutze | |
Michael Brennan | Janni | |
Leonard Sachs | Group Captain Pritchard | |
Edward Underdown | Air Vice Marshal Sir John | |
Reginald Beckwith | Kenniston | |
Harold Sanderson | Hydrofoil Captain |
職員表
製作人 | 凱文·麥克格羅瑞、艾伯特·R·布洛柯里、哈里·薩爾茲曼 |
原著 | 伊安·弗萊明 |
導演 | 特倫斯·楊 |
副導演(助理) | Gus Agosti、彼特·R·亨特、Richard Jenkins |
編劇 | 凱文·麥克格羅瑞、Jack Whittingham、理察·麥鮑姆、John Hopkins、Jack Whittingham |
攝影 | Ted Moore |
配樂 | 約翰·巴里 |
剪輯 | 彼特·R·亨特 |
藝術指導 | 肯·亞當 |
美術設計 | Peter Murton |
服裝設計 | Anthony Mendleson |
布景師 | 彼得·拉蒙特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 · · · · · )
音樂原聲
資料信息 | 原聲曲目 | |
007之霹靂彈 藝人:John Barry 唱片公司:Capitol/EMI Records 語言:英語 專輯類型:原聲帶、影視音樂 ![]() | 1、Thunderball - Main Title 2、Chateau Flight 3、The Spa 4、Switching the Body 5、The Bomb 6、Cape Martinique 7、Thunderball 8、Death of Fiona 9、Bond Below Disco Volante 10、Search for Vulcan 11、007 12、Mr. Kiss Kiss Bang Bang 13、Gunbarrel 14、Traction Table 15、Gassing The Plane 16、Car Chase 17、Bond Meets Domino 18、Shark Tank 19、Lights Out For Paula 20、For King And Country 21、Street Chase 22、Finding The Plance 23、Underwater Ballet 24、Bond With Spectre Frogmen 25、Underwater Mayhem 26、Death Of Largo 27、End Titles 28、Mr. Kiss Kiss Band Bang |
(參考資料 )
幕後花絮
穿幫鏡頭
•當居中的飛機墜海時,畫面上明顯能看到懸吊模型的繩索 。
影片段預告絮
克勞迪娜·奧格爾因為法語口音過重,不得不使用配音。
該片中詹姆斯·邦德逃生用的飛行背包是真實存在的,該噴氣背包於20世紀50年代為軍方設計,能夠持續飛行21秒,在該片中首次被搬上銀幕。
盧仙娜·帕魯茲和Raquel Welch都是多米諾這一角色的最初人選,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這兩人之間猶豫,還向製片人布羅克里求助,聽取他的意見。
該片是泰倫斯·楊執導的最後一部007電影,同時還是第一部寬銀幕007電影,導演堅持要以寬銀幕攝製的方式拍攝該片。
該片完整的電影原聲在影片公映的30年後才得以面世,因為約翰·巴里最初只創作了影片前半段的配樂。
“霹靂彈”一詞是該片原著作者弗萊明的妻子安妮給他取的暱稱。製片方為向他致敬,特地採用了這個片名。
肖恩·康納利第一次出現在007影片的標誌性片頭中,在頭三部中,一直是特技演員鮑勃·西蒙斯出現在這段畫面中。
製片方最初物色的導演是蓋伊·漢彌爾頓,蓋伊·漢彌爾頓因為疲勞不堪無心執導。
片中的袖珍循環呼吸器是不存在的,它是由演員屏住呼吸來拍攝的。
在英國北安普敦郡的銀石賽道進行拍攝時,特技人鮑勃·西蒙斯險些因汽車爆炸而喪生。
片中有段007和多米諾消失在礁石後的場景,最初的拍攝想法並非如此,而是多米諾的比基尼從礁石後面漂浮起來,製片人艾伯特R·布羅克里認為如此設計性暗示過強。
製作人凱文·麥克格羅瑞希望由理察·伯頓扮演007。
因前期宣傳工作被拖延,《007之霹靂彈》的上映時間由1965年10月推遲至同年12月。
製片方最初希望肖恩·康納利不戴頭盔拍攝用噴氣背包飛行的畫面,後來出於安全考慮,才不得不戴上頭盔。
在拍攝時,特技人跳進鯊魚池獲得的獎金為450美元。
在拍攝鯊口脫險的戲份時,由於隔離鯊魚的玻璃材料不夠,有一條鯊魚穿過保護層游向肖恩·康納利,所幸他並沒有受傷。
影片中的邦女郎之一多米諾一角引來了數百位女演員前來試鏡,朱莉·克里斯蒂、費·唐納薇、Yvonne Monlaur、Gloria Paul和Maria Grazia Buccella都是扮演多米諾的人選。
該片中所有“00”級特工在畫面中一閃即逝,這是所有007影片中唯一的一次 。
1.克勞迪娜·奧格爾因為法語口音過重,不得不使用配音。
2.該片中詹姆斯·邦德逃生用的飛行背包是真實存在的,該噴氣背包於20世紀50年代為軍方設計,能夠持續飛行21秒,在該片中首次被搬上銀幕。
3.盧仙娜·帕魯茲和Raquel Welch都是多米諾這一角色的最初人選,20世紀福克斯公司在這兩人之間猶豫,還向製片人布羅克里求助,聽取他的意見。
4.該片是泰倫斯·楊執導的最後一部007電影,同時還是第一部寬銀幕007電影,導演堅持要以寬銀幕攝製的方式拍攝該片。
5.該片完整的電影原聲在影片公映的30年後才得以面世,因為約翰·巴里最初只創作了影片前半段的配樂。
6.“霹靂彈”一詞是該片原著作者弗萊明的妻子安妮給他取的暱稱。製片方為向他致敬,特地採用了這個片名。
7.肖恩·康納利第一次出現在007影片的標誌性片頭中,在頭三部中,一直是特技演員鮑勃·西蒙斯出現在這段畫面中。
8.製片方最初物色的導演是蓋伊·漢彌爾頓,蓋伊·漢彌爾頓因為疲勞不堪無心執導。
9.片中的袖珍循環呼吸器是不存在的,它是由演員屏住呼吸來拍攝的。
10.在英國北安普敦郡的銀石賽道進行拍攝時,特技人鮑勃·西蒙斯險些因汽車爆炸而喪生。
11.片中有段007和多米諾消失在礁石後的場景,最初的拍攝想法並非如此,而是多米諾的比基尼從礁石後面漂浮起來,製片人艾伯特R·布羅克里認為如此設計性暗示過強。
12.製作人凱文·麥克格羅瑞希望由理察·伯頓扮演007。
13.因前期宣傳工作被拖延,《007之霹靂彈》的上映時間由1965年10月推遲至同年12月。
14.製片方最初希望肖恩·康納利不戴頭盔拍攝用噴氣背包飛行的畫面,後來出於安全考慮,才不得不戴上頭盔。
15.在拍攝時,特技人跳進鯊魚池獲得的獎金為450美元。
16.在拍攝鯊口脫險的戲份時,由於隔離鯊魚的玻璃材料不夠,有一條鯊魚穿過保護層游向肖恩·康納利,所幸他並沒有受傷。
17.影片中的邦女郎之一多米諾一角引來了數百位女演員前來試鏡,朱莉·克里斯蒂、費·唐納薇、Yvonne Monlaur、Gloria Paul和Maria Grazia Buccella都是扮演多米諾的人選。
18.該片中所有“00”級特工在畫面中一閃即逝,這是所有007影片中唯一的一次 。
獲獎記錄
時間 | 舉辦方 | 獎項 | 獲獎\提名方 | 結果 |
1966年 | 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視覺效果 | John Stears | 獲獎 |
第19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 | 最佳英國藝術指導(彩色片) | 肯·亞當 | 提名 | |
2003年 | 第39屆土星獎 | 最佳DVD藍光套裝 | 《007之霹靂彈》 | 提名 |
(參考資料 )
幕後製作
製作背景

按製片方最初的計畫,《007之霹靂彈》是第一部被搬上銀幕的邦德電影,早在《007之諾博士》面世之前,凱文·麥克格羅瑞、伊安·弗萊明和傑克·維明翰就開始聯手編寫《007之霹靂彈》劇本,並希望將該片拍成第一部007電影,片名為《James Bond,Secret Agent》,但由於各種原因,影片沒能拍成。隨後弗萊明將故事情節拆解,並改編成小說《Thunderball》。製片人哈里·薩爾茲曼將小說的電影拍攝權從弗萊明手中買下。
拍攝過程

1965年2月16日,該片在法國開機拍攝,該片的拍攝投入比前三部的總和還多。影片四分之一的工作時間要在水底拍攝,製片人艾伯特·考比·柏考利請來了水底鏡頭專家瑞可·布郎寧來負責影片在水下的拍攝。為了保證影片中的冒險元素,製作方使用了當時陸軍為了戰爭開發的德斯郎火箭推進器。1965年3月22日,102位演員和技術人員加上十二噸半的器材終於來到牙買加的首府拿梭進行拍攝工作。在拍攝Disco Volante水翼遊艇爆炸的場景時,巨大的爆炸力出乎劇組人員的意料,30英里外的臨街玻璃窗都被震碎 。
製作發行
主創機構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Danjaq Productions | CBS/Fox | 聯美電影公司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
米高梅聯美家庭娛樂 |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 | United Artists Corporation | |
Warner Home Vídeo | MGM Home Entertainment | CBS/Fox Home Video | |
Eon Productions Ltd | C.B. Films | Kommunenes Filmcentral | 美國廣播公司 |
Tuschinski Film Distribution | 20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 | ||
HBO有線電視頻道 | Sony Pictures Home Entertainment |
(參考資料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法國 | 1965年12月17日 | 瑞典 | 1965年12月17日 | 丹麥 | 1965年12月17日 |
西德 | 1965年12月17日 | 澳大利亞 | 1965年12月17日 | 西班牙 | 1965年12月20日 |
芬蘭 | 1965年12月25日 | 日本 | 1965年12月25日 | 挪威 | 1965年12月26日 |
美國 | 1965年12月29日 | 英國 | 1965年12月29日 | 愛爾蘭 | 1966年2月10日 |
(參考資料 )
影片評價

該片的特色是對水下場景的編排,其水下風光也是該片的一大賣點。導演和攝影師以其高超的技巧征服了觀眾,康納利在這部戲裡的敬業精神也令人稱道,其動作場景尤其令人振奮。對於喜歡動作片的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絕對是值得一看的 。該片中迤儷的海灘風光和幽藍的海底世界給人美不勝收之感,武器配備也花樣翻新,讓觀眾大開眼界 。 ( 《reelviews》、新浪娛樂評)
《007之霹靂彈》發生在水下的故事情節,其設計的令人稱奇,影片中大量海底打鬥和追逐的場面相當熱鬧又不乏味,電影戲劇性很強,007和邦女郎之間的戲份也設計的很浪漫,片中的反派魔鬼黨也留給了觀眾深刻的印象。 (英國廣播公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