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由於有個軍人父親的緣故,亞歷山大·索科洛夫的童年大半在波蘭和土耳其斯坦度過;隨後,從高爾基大學歷史專業畢業。1970年,開始擔任助理電視導演。1974年,執導個人首部短片《汽車的穩定性能是如何煉成的》;同年,執導短片《人間最關心》。
1975年,執導短片《Позывные Р1НН》;同年,執導短片《瑪利亞·瓦茵諾娃之夏》;後來,他前往俄羅斯莫斯科進入國立電影學院學習。在大師的推薦下,他進入列寧格勒電影製片廠工作。1979年,執導短片《Posledni den' nenastnogo leta》。1980年,執導短片《退化》。1981年,執導劇情電影《維奧拉的奏鳴曲》。
1987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孤獨人類之聲》上映,該片獲得第40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銅豹獎;同年,執導紀錄片《塔爾科夫斯基輓歌》;2月,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Skorbnoye beschuvstviye》上映;此外,還執導了短片《Ampir》。
1988年,執導科幻電影《日蝕的日子》,該片獲得第1屆歐洲電影獎最佳青年電影獎;2月21日,由其執導的紀錄片《輓歌首部曲》上映。1989年,執導劇情電影《拯救與保護》;同年,執導劇情電影《包法利夫人》,該片講述了一位小資產階級婦女因為不滿足平庸的生活而逐漸墮落的過程;此外,還自導自演了短片《Sovetskaya elegiya》。
1992年,由其執導的奇幻電影《卡門》上映。1993年,自編自導由謝爾蓋·巴可夫斯基主演的劇情電影《低語錄》;同年,執導劇情電影《俄羅斯輓歌》。1996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母親與兒子》上映;同年,自導自演短片《休伯特.羅伯特的幸福一生》。
1998年,執導的紀錄片《懺悔》播出。1999年,自編自導由里奧尼德·莫茲格沃伊、耶蓮娜·魯法諾娃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莫洛赫》,他憑藉該片獲得第5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同年,自導自演紀錄片《對話索忍尼辛》。
2001年,執導由里奧尼德·莫茲格沃伊主演的劇情電影《遺忘列寧》,影片入圍第54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同年,自導自演奇幻電影《旅程輓歌》,該片入圍第14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獎。2002年,執導的劇情電影《俄羅斯方舟》上映,影片入圍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3年,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父子迷情》上映,該片講述了一位父親與兒子長年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看起來像兄弟,有時甚至像一對戀人的故事,影片入圍第56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5年,執導由尾形一成、桃井薰等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太陽》。2006年,擔任導演的劇情電影《第二層地獄》上映;8月11日,由其執導的紀錄片《生命輓歌》在瑞士上映;同年,獲得第59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榮譽金豹獎。2007年,由其執導的戰爭電影《亞歷山大》上映,該片入圍第6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9年,擔任紀錄片《紅色沙漠》的編劇;同年,執導由奧列加·巴希拉什維利、Marina Moshkova合作主演的《閱讀禁書》。2010年,自編自導紀錄片《Intonatsiya. Valery Zorkin》;同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Intonatsiya. Vladimir Yakunin》上映;此外,還執導了《我們需要歡樂》
2011年,自編自導由安東·阿達辛斯基、喬漢內斯·澤雷爾、漢娜·許古拉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浮士德》,該片改編自歌德所著《浮士德》以及托馬斯·曼所著小說《浮士德博士》,影片獲得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獎、天主教文化獎。2012年,由其執導的紀錄片《Le porte regali - Saggio sull'icona. Sokurov Promenade》上映。2013年,執導劇情電影《三兄妹》。
2015年11月11日,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德軍占領的羅浮宮》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德軍占領羅浮宮過程中發生藝術與權力之間鬥爭的故事,影片入圍第7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17年,擔任劇情電影《狹隘》的製作人。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占領下的羅浮宮》 | 紀錄片 |
2013年 | 《三兄妹》 | 電影 |
2012年 | 《Le porte regali - Saggio sull'icona. Sokurov Promenade》 | 紀錄片 |
2011年 | 《浮士德》 | 電影 |
2010年 | 《我們需要歡樂》 | 紀錄片 |
2010年 | 《Intonatsiya. Valery Zorkin》 | 紀錄片 |
2010年 | 《Intonatsiya. Vladimir Yakunin》 | 紀錄片 |
2009年 | 《閱讀禁書》 | 電影 |
2007年 | 《亞歷山大》 | 電影 |
2006年 | 《第二層地獄》 | 電影 |
2005年 | 《太陽》 | 電影 |
2003年 | 《父與子》 | 電影 |
2002年 | 《俄羅斯方舟》 | 電影 |
2001年 | 《遺忘列寧》 | 電影 |
1999年 | 《莫洛赫》 | 電影 |
1999年 | 《對話索忍尼辛》 | 紀錄片 |
1998年 | 《懺悔》 | 紀錄片 |
1997年 | 《母親和兒子》 | 電影 |
1995年 | 《靈魂之聲》 | 電影 |
1993年 | 《低語錄》 | 電影 |
1993年 | 《俄羅斯輓歌》 | 電影 |
1992年 | 《卡門》 | 電影 |
1989年 | 《拯救與保護》 | 電影 |
1989年 | 《包法利夫人》 | 電影 |
1988年 | 《日蝕的日子》 | 電影 |
1988年 | 《輓歌首部曲》 | 短片 |
1987年 | 《孤獨人類之聲》 | 電影 |
1981年 | 《維奧拉的奏鳴曲》 | 電影 |
1980年 | 《退化》 | 短片 |
1979年 | 《Posledni den' nenastnogo leta》 | 短片 |
1975年 | 《瑪利亞·瓦茵諾娃之夏》 | 短片 |
1975年 | 《Позывные Р1НН》 | 短片 |
1974年 | 《人間最關心》 | 短片 |
1974年 | 《汽車的穩定性能是如何煉成的》 | 短片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5年 | 《占領下的羅浮宮》 | 紀錄片 |
2011年 | 《浮士德》 | 電影 |
2010年 | 《我們需要歡樂》 | 紀錄片 |
2010年 | 《Intonatsiya. Valery Zorkin》 | 紀錄片 |
2007年 | 《亞歷山大》 | 電影 |
2002年 | 《俄羅斯方舟》 | 電影 |
1998年 | 《懺悔》 | 紀錄片 |
1995年 | 《靈魂之聲》 | 電影 |
1993年 | 《低語錄》 | 電影 |
1993年 | 《俄羅斯輓歌》 | 電影 |
監製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17年 | 《狹隘》 | 電影 |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2005年 | 《太陽》 | 電影 |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2001 | 旅程輓歌 | ---- |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
1999 | 對話索忍尼辛 | ---- |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
1996 | 休伯特.羅伯特的幸福一生 | ---- |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
1989 | Sovetskaya elegiya | ---- |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
1987 | 塔爾科夫斯基輓歌 | ---- | 亞歷山大·索科洛夫 |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歐洲電影獎 |
|
多倫多國際電影節 |
|
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
人物評價
作為一位具有鮮明作者電影特質的導演,索科洛夫的諸多影片都彌散著一種揮之不去的孤獨情緒。這些情緒作為藝術家心理的外化至少包含如下兩個層面:內在心理的孤獨和外在的物理表現。孤獨意識成就了索科洛夫沉鬱隱忍的詩性電影風格,其背後隱含的則是他與當下俄羅斯主流價值的隔膜疏離以及對當下俄羅斯精神的深切憂慮。他不滿足既定的電影語言表意系統,認為電影只是一個呀呀學語的嬰兒,用實踐不斷地拓展電影語言表現的領域。索科洛夫對孤獨的內在表現,實際上是通過寄寓的方式來實現的(《齊魯藝苑》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