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遷
古長江的形成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據,當時西藏、青海部分、雲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海向東突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長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於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崑崙山、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游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雲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雲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雲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雲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
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抬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窪地和裂谷。長江中下游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一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雲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沉。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顯著抬升,同時形成了一些斷陷盆地。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併順折向東流。長江中下游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沉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一步抬高。從湖北伸向四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一起。
流域分段
沱沱河,長江發源地,山高岸險,終年積雪數十米深,全長374公里。
當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樹縣境內的巴壙河口,稱通天河,全長815公里。水勢平緩,河谷寬闊,而多沼澤,日照充足,草灘密茂,兩岸峰高雪深,景色壯麗、宜人,是長江流域重要畜牧區。
巴壙河口至四川宜賓的岷江口,稱金沙江,全長2308公里,因產黃金而得名。明末宋應星著《天工開物》一書中記載:金沙江,(古名麗水),迴環五百餘公里,出金有數載,金沙江河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面比降大,總落約三千米。險峻的虎跳峽,河段只有16公里長,而水面落差達200米,平均落差為12.5‰,可見蘊藏的水利資源是何等的豐富。
宜賓的岷江至長江的吳淞口全長2803公里,其中宜賓至湖北的宜昌,全長1030公里,又稱川江,湖北的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磯全長340公里,又稱荊江,荊江又有上、下荊江之分。上荊江:枝江至藕池口全長160公里。下荊江:藕池口到湖南的城陵磯全長180公里。
江蘇以下江段又稱揚子江。江陰以下河段江面逐步開闊,向入海口呈喇形狀開展,江陰附近水面寬僅一公里,而到入海口附近時江面寬達80公里,有些學者認為,距今六千年以前,長江大致是在楊州、鎮江一帶入海,由於江面寬闊,坡度平緩,江流海潮交會,大量泥砂因流速緩慢和海水鹽分凝聚而成集,江口內外懸移質日日向下沉墊,河底推移質年年向外推動,以致發育成了長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島,就是由長江泥砂堆集而成。這個島的出現,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崇明島的南端的黃浦江,是長江的最後一條支流。
水系構成
源頭
長江正源是一個寬闊的地理單元,它包括崑崙山至唐古拉山間的廣闊地域,東西長約400公里,南北寬約300公里,總面積達10萬多平方公里。區內地形起伏和緩,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氣溫-4℃以下,氣溫低,植被稀疏,常年凍土廣泛分布,動物種類簡單,多為高原特有的種類,包括野驢,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長江源由北源楚瑪爾河,南河當曲和正源沱沱河組成,楚瑪爾河發源於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深處的可可西里湖,藏語意為“紅水河”,全長約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經常斷源,最後流入長江上游的通天河。
幹流
•上游
長江幹流宜昌市以上為上游,長4504km,占長江全長的70.4%,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千米。宜賓市以上稱金沙江,長3464km,落差約5100m,約占全江落差的95%,河床比降大,灘多流急,加入的主要支流有雅礱江;宜賓至宜昌長1040km,加入的主要支流,北岸有岷江、嘉陵江,南岸有烏江。
•中游
宜昌市至湖口縣為中游,長955km,流域面積68萬平方千米,本段加入的主要支流,南岸有清江及洞庭湖水系的湘、資、沅、澧等四水和鄱陽湖水系的贛、撫、信、修、饒等五水,北岸有漢江,本段自枝城至城陵磯為著名的荊江,南岸有松滋、太平、藕池、調弦(已堵塞)四口分水和洞庭湖、水道最為複雜。
•下游
湖口縣至出海口為下游、長938km,面積12萬平方公里,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南岸的青衣江、水陽江水系、太湖水系和北岸的巢湖水系。
支流
長江水系發育,由數以千計的大小支流組成,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km²以上的支流有437條,1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9條,8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有8條。其中雅礱江、岷江、嘉陵江和漢江4條支流的流域面積都超過了10萬平方千米。支流流域面積以嘉陵江最大,年徑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長度以漢江最長。
•雅礱江
雅礱江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南麓,於攀枝花市注入金沙江。流域面積約13萬km²,幹流長1637km,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914m/s。全流域水能理論蘊藏量3372萬千瓦,可開發的水力發電裝機容量2494.1萬千瓦,甘孜以上稱上游,長約610km,落差1330m,平均比降2.18‰。甘孜至大河灣為中游,長約600km,落差1790m,平均比降2.98‰。大河灣以下為下游,長約360km,落差750m,平均比降2.08‰。全流域可開發水能資源2494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525億千瓦時。
•岷江
岷江發源於岷山南麓,流經四川盆地西部,穿越成都平原,至樂山接納大渡河,於宜賓注入川江。幹流全長735km,灌縣以上稱上游,長340km,落差約3000m,平均比降8.82‰;灌縣至樂山稱中游,長約232km,落差372m,平均比降1.6‰;樂山至宜賓為下游,長約163km,落差97m,平均比降0.59‰。流域面積13.3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850m/s,總落差3560m。水能蘊藏量為4886.6萬千瓦,可開發量為3056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672億千瓦時。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發源於青海省果洛山東南麓,于樂山匯入岷江。流域面積9.1萬平方千米 ,幹流全長1062km,多年平均流量1570m/s。水能資源主要蘊藏在雙江口至銅街子河段,該段河道全長600km,天然落差約1800m,水能資源蘊藏量達1748萬千瓦。在河口段有青衣江匯入。
•沱江
沱江發源於岷山山系九頂山南麓,於瀘州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積2.78萬平方千米,幹流全長702km,多年平均流量519m/s。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52萬千瓦,可開發的為26萬千瓦。幹流金堂以上稱上游,長約200km,落差210m,平均比降1.07‰;金堂至內江為中游,長約300km,落差147m,平均比降0.49‰;內江以下為下游,長約202km,落差67m,平均比降0.33‰。
•嘉陵江
嘉陵江發源於秦嶺西段南麓,在合川區接納涪江、渠江後在重慶市注入川江。流域面積16萬平方千米,幹流全長1120km,多年平均流量2120m³/s,總落差2300m。水能理論蘊藏量1522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870萬千瓦,幹流昭化以上稱上游,長約394km,平均比降約3.8‰;昭化至合川為中游,長約633km,天然落差189.9m,平均比降0.30‰。合川至重慶為下游,長約93kin,天然落差23m,平均比降0.25‰。
•烏江
烏江源出烏蒙山東麓,分南、北兩源,南源三岔河和北源六衝河匯合後始稱烏江,流經貴州省中部和東北部,穿過四川盆地東南邊緣,於涪陵匯入長江。流域面積8.792萬平方千米,幹流全長1037km,多年平均流量1650m/s,總落差2124m。水能理論蘊藏量1042.6萬千瓦,可開發的為880萬千瓦,幹流化屋基以上稱上游,化屋基至思南稱中游,思南以下為下游。
•清江
清江發源於鄂西利川縣齊岳山龍洞溝,於宜都市注入長江。流域面積1.67萬平方千米,幹流全長423km,多年平均流量414m/s,總落差1430m。水能理論蘊藏量250.4萬千瓦。恩施以上為上游,恩施至資丘為中游,資丘以下為下游。
•漢江
漢江發源於秦嶺南麓,於武漢市注入長江。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千米 ,幹流全長1577km,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710m/s,總落差639m。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093萬千瓦,可開發的為614萬千瓦。幹流丹江口以上稱上游,長約925km,落差555m,平均比降0.60‰;丹江口至鍾祥為中游,長約270km,落差50m,平均比降0.19‰;鍾祥以下為下游,長382km,落差34m,平均比降0.09‰。水能總的理論蘊藏量1006萬千瓦,可開發水能資源6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243.9億千瓦時。
•湘江
湘江為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發源於廣西靈桂縣海洋山,於湖南湘陰縣濠河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9.466萬平方千米 ,幹流全長844km,多年平均流量2370m/s,總落差756m。零陵老埠頭以上為上游,長約240km,落差110~220m,比降0.9‰~0.45‰。老埠頭至衡陽為中游,長約284km,比降0.29‰~0.18‰。衡陽至濠河口為下游,長約320km,比降0.083‰~0.045‰。
•資水
資水以夫夷水為源,發源於廣西資源縣越城嶺北麓,於湖南省益陽甘溪港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2.8142萬km ,幹流全長713km,多年平均流量759m/s,總落差972m。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24萬kW,可開發149萬kW。邵陽市小廟頭以上為上游,小廟頭至馬跡塘為中游,馬跡塘以下為下游。上、中、下遊河段的長度分別為250、276、187km。
•沅江
沅江主源馬尾河發源於湘黔兩省邊界的雲霧山,於常德縣德山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8.916萬平方千米 ,幹流全長1022km,多年平均流量2170m/s,總落差1462m,水能理論蘊藏量為794萬千瓦,可開發593.8萬千瓦。幹流洪江市以上為上游,長537km。洪江市至桃源縣上游凌津灘為中游,長389km。凌津灘到德山為下游,長96km。
•澧水
澧水發源於湖南桑植縣杉木界(南源),於津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流域面積1.8496萬平方千米,幹流全長390km,多年平均流量574m/s。水能理論蘊藏量205.2萬千瓦,可開發的為141萬千瓦。幹流桑植以上為上游,上遊河段長約94.2km。桑植至石門為中游,中遊河段長226.8km。石門以下為下游,下遊河段長約69km。
•贛江
贛江是江西省母親河,江西省最大的河流,鄱陽湖水系中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發源於贛閩交界處武夷山的江西省石城縣贛江源鎮原洋地鄉,在南昌市附近分四支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8.35萬平方千米,幹流全長766km,多年平均流量2130m/s。水能理論蘊藏量364萬千瓦。贛州以上為上游,長255km。贛州至新乾為中游,長303km。新乾以下為下游,下遊河段長約208km。
•撫河
撫河發源於贛閩二省邊界的武夷山脈,經青嵐湖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5811萬平方千米 ,幹流全長349km,多年平均流量480m/s。幹流南城以上為上游,南城至撫州為中游,撫州以下為下游。上、中、下遊河段的長度分別為158、77、114km。
•信江
信江發源於浙贛二省邊境的懷玉山,在餘干縣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5941萬平方千米 ,幹流全長329km,多年平均流量579m/s。
饒河
饒河是昌江和樂安河的總稱,樂安河為主源,兩河在波陽縣姚公渡匯合,至龍口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5428萬平方千米,幹流全長309km,多年平均流量為489m/s。
•修河
修河是九江市最大河流,發源於湘鄂邊界的幕阜山,於吳城注入鄱陽湖。流域面積1.4793萬平方千米,幹流長357km,多年平均流量390m/s。
湖泊
全流域現有面積大於1km²的湖泊760個,總面積17093.8km²。其中江源區湖泊總面積758.4km²,雲貴高原區湖泊總面積540.8km²,最大的湖泊為滇池,面積297km²。中下游區共有湖泊642個,總面積1579.6km²。這些湖泊既是灌溉水源,又是排澇、調蓄洪水的天然水庫,由於泥沙淤積、墾殖等原因,面積日趨縮小。
•洞庭湖
洞庭湖為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是長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洞庭湖之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並沿用至今。
•鄱陽湖
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位於北緯28°22′至29°45′,東經115°47′至116°45′。地處江西省的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鄱陽湖以松門山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面為入江水道,長40公里,寬3至5公里,最窄處約2.8公里;南面為主湖體,長133公里,最寬處達74公里。
•太湖
太湖,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位於今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蘇省境內,湖水南部與浙江省相連。系華東最大湖泊,也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
•巢湖
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的巢湖,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東西長54.5公里,南北平均寬15.1公里,環湖172公里,據巢縣、廬江、肥東、肥西和合肥四縣一市境地,面積753平方公里,巢湖與縱橫交錯的江河溝渠相吐納,其源遠至英、霍二山,湖面有豐樂河、杭埠河等來匯,湖南與兆河、白湖相通,湖水由東南出口,經裕溪河下泄長江。
水文特徵
水量
長江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在世界僅次於赤道雨林地帶的亞馬遜河和剛果河(薩伊河),居第三位。與長江流域所處緯度帶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積雖然都超過長江,水量卻遠比長江少,前者約為長江的70%,後者約為長江的60%。
長江流域水資源總量961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951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2463億立方米,重複水量2360億立方米。由於流域人口眾多,人均占有水量為2760m ,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長江水資源特徵,主要反映在河川徑流的時空分布上,流域地表水資源量占水資源總量的99%;在地表水資源中,河川徑流量又占96%以上。汛期的河川徑流量一般占全年徑流量的70%~75%。徑流地區分布也很不均勻,單位面積產水,以金沙江和漢江水係為最少,鄱陽湖和洞庭湖水係為最大;按行政區,青海、河南最小,湖南最大。
旱澇災害
長江流域各地區發生乾旱與洪澇災害的史料記載悠久,最早的旱災記述在漢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絕”(《漢書·五行 志》);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漢水溢,流民四千餘家”(《漢書·高后紀》)。從大量史料中選擇記述詳實和可比性較好的歷史時期典型旱 災年份有公元1671、1679、1778和1835年;典型水災年份有1586、1663、1788、1831、1853、1867和1870年。上述 典型旱澇年絕大部分集中在清代,這主要是清代距今最近,歷史文獻資料保存較好,記述較詳,並不能說明清代旱澇災害最為頻繁。清代以前的一些嚴重旱澇年事 件,或記述簡略,或文獻不全,多數從略未選。近百年來,長江流域也出現過比較嚴重的旱澇災害典型年份,有大量的實測資料和分析研究文獻,可供參考,此處未 列入。選列的11個典型旱澇年,根據歷史文獻記述的災情嚴重程度,各用3級予以區分,即:乾旱、大幹旱、嚴重乾旱和水災、大水災、嚴重水災。
長江流域旱澇災害的地域分布特性極強,各地區發生不同程度旱澇災害的差異甚大。根據中央氣象局(現稱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主編的《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1470~1979年)資料,旱澇系列採用5級表示:Ⅰ級——澇,Ⅱ級——偏澇,Ⅲ級——正常,Ⅳ級——偏 旱,Ⅴ級——旱。長江流域100E以東地區有37個站點,經整理分析得出長江流域歷史乾旱(Ⅴ級)和洪澇(Ⅰ級)頻率分布圖。流 域發生比較嚴重乾旱的頻率平均為5.55%,中下游地區受旱機會高於上游地區,其中長江三角洲、幹流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區乾旱頻率高達9.0%以上,為全流 域最高幹旱頻率區;其次是上游的嘉陵江地區,中心最高幹旱頻率為7.0%以上。流域洪澇災害的平均頻率為7.97%,顯著高於乾旱頻率。洪澇災害的地區分 布大體上與乾旱相同,即中下游地區普遍高於上游地區。在幹流中下游和兩湖地區有一東西向的洪澇災害高頻地帶,其中鄱陽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澧水至中游荊江 河段為洪澇災害的兩個高頻中心區,中心頻率高達12.0%以上;長江上游的嘉陵江和漢江上游地區為第三個洪澇災害高頻區。上述洪澇高頻地帶和中心與初夏中 下游的梅雨雨帶、盛夏上游集中性降雨雨帶以及流域的主要暴雨中心位置基本吻合。
長江歷史旱澇在時間上的分配也是不均勻的。根據中國科學技術藍皮書第5號《氣候》公布的全國1000餘年的“旱澇型年表”資料,經補充分析得出長江流域歷史乾濕氣候和旱澇周期變化規律,列表如下。一千餘年來,長江流域經歷了三個大幹濕氣候周期振動,其濕潤期和乾旱期最短 為120年,最長達220年,其間各包括3~5個小旱澇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長江進人新的濕潤氣候期,當前處於這個新濕潤期中的第一個小洪澇期, 表內括弧的數字為預測參考值。
流域概況
地貌
長江流域位於東經90°33′~122°25′,北緯24°30′~35°45′之間。
由江源至河口,整個地勢西高東低,形成三級巨大階梯。第一階梯由青海南部和四川西部高原和橫斷山區組成,一般高程在3500~5000m。第二階梯為雲貴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和鄂黔山地,一般高程在500~2000m。第三階梯由淮陽山地、江南丘陵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組成,一般高程在500m以下。流域內的地貌類型眾多,有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和平原。
江源位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許多山峰海拔達6000m以上,終年積雪。金沙江段河流強烈下切,形成約2000km長的高山峽谷。河床比降大,灘多流急,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著名的虎跳峽全長17km,落差達210m。金沙江在四川省新市鎮以上,只有部分河段可季節性通航。新市鎮以下進入四川盆地。兩岸為低山和丘陵,河谷展寬,水流平緩,可全年通航。
金沙江在攀枝花市左岸有大支流雅礱江匯入。雅礱江,上游海拔在4000m以上,呈高原景觀,河谷寬闊,徑流以雪水補給為主。中下游高山峽谷,兩岸山高達1000~1500m,河寬100~150m。
宜賓至重慶的川江河段,接納岷江、沱江和嘉陵江,這些河流的源流地區,地勢高峻,有的海拔達3000~4000m,到四川盆地邊緣地形突然下降至200~600m。岷江上游,屬高山峽谷,河槽多呈“V”形,寬50~100m。中游江口鎮至樂山段進入丘陵區,水流平緩,漫灘發育,個別河段河谷寬達數公里,江面寬155~500m,洲灘密布,水流分汊。下游為低山寬谷河段,河寬400~1000m。岷江支流大渡河,除源頭一帶為高原寬谷,下游銅街子以下為丘陵寬谷外,均為典型的峽谷河流。大渡河瀘定西南的貢嘎山,海拔達7566m,是長江流域最高的山峰。與大渡河谷地,直線距離不到30km,相對高差竟達6500多m。沱江上游山區河段水淺灘多,流經成都平原時,水網縱橫,中、下游丘陵區河道彎曲,灘沱相間,水流平緩。嘉陵江上游深切崇山峻岭,河谷狹窄,水流湍急,多灘險礁石,廣元至合川段,河道逐漸開闊,先流經盆地北部深丘,而後過渡為淺丘區,曲流和階地十分發育,比降變緩。合川至重慶段,河道經過盆地東部平行嶺谷區,形成峽谷河段,谷寬約400~600m,水面寬150~400m,其間有橫切華鎣山脈所形成的“小三峽”(瀝濞峽、溫塘峽、觀音峽)。
川江自宜賓至江津段,流經四川盆地南緣,兩岸為由紅色砂頁岩構成的起伏平緩的丘陵,河谷較寬,一般達2000~5000m。江面寬500~800m,沿河階地發育。江津以下河段,進入川東平行嶺谷區,區內由20餘條近東北一西南向的條狀背斜山地與向斜寬谷組成。當川江穿過背斜時,形成了貓兒峽、銅鑼峽、黃草峽等峽谷。最窄的黃草峽下峽口江面僅寬250m。當川江經過向斜層時,又形成寬谷,江面最寬達1500m。自奉節白帝城至宜昌南津關之間近200km河段,為世界聞名的長江三峽,即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峽谷南岸山峰高1000~1500m。
重慶以下南岸有烏江匯入。烏江流域地處雲貴高原東部,主要為石灰岩地層,山巒起伏,岩溶地貌十分發育,多溶洞、暗河。
長江出三峽過宜昌後,右岸有清江匯入。清江流域除利川、恩施、建始三個較大盆地及河口附近有小片丘陵外,其餘均為高山區。兩岸大部為石灰岩,小部分為石英砂岩,岩溶發育,為高山峽谷河流。
長江經過一段丘陵過渡,進入荊江河段北岸為江漢平原,南岸為洞庭湖平原,並有三口(以前為四口,其中一口現已堵塞)與洞庭湖相通。長江洪水通過三口向洞庭湖分流,洞庭湖是調節洪水的天然水庫。但由於多年泥沙淤積,洞庭湖日漸縮小,調蓄洪水的作用明顯減弱。荊江河道迂迴曲折,水流平緩,屬蜿蜒型河道,經常發生自然裁彎,留下許多牛軛湖。荊江兩岸受洪水威脅嚴重,兩岸均有堤防保護,北岸為著名的荊江大堤。
長江在此北岸有漢江匯入,南岸有湘、資、沅、澧四水經洞庭湖匯入長江。漢江上游穿行秦嶺、大巴山之間,高山峽谷間有河谷開闊的盆地。中游流經丘陵和盆地,河床寬淺,屬遊蕩性分汊河段,下游蜿蜒在沖積平原上。四水上游一般為高山區,山高1000~2000m,河谷狹窄。中游為丘陵區,間有盆地,下游進入洞庭湖平原,屬沖積河流。其中沅水中游峽谷、盆地相間,最長的沅陵一五強溪峽谷,長達90km。
長江過九江市,右岸有鄱陽湖納贛江、撫河、信江、鄱江、修水“五水”後注入長江。贛江上游為高山峽谷,兩岸山高1000~1500m。中遊河谷狹窄,形成贛江十八灘。萬安以下為山區寬谷,下游為濱湖平原湖沼。
長江自城陵磯至江陰的1168km河段,大部分流經地勢平坦的沖積平原,平原上河網湖泊密布。部分河段流經山地和丘陵,河谷寬闊,階地發育。河道呈藕節狀,時束時放,多洲灘分汊。
江陰以下為長江河口段,全長約200km,呈喇叭形。長江口潮汐屬非正規淺海半日周期,平均一個周期為12小時25分,平均潮差4.62m。平均總進潮量洪季大潮53億m,枯季小潮13億m。長江的潮流界汛期至江陰,枯季可達鎮江;潮區界汛期至大通,枯季可達安慶。長江年輸沙總量4.86億t。平均含沙量0.54k8/m3,還有一部分泥沙來自口外,全潮平均含沙量為1.55~2.52kg/m。長江口鹹淡水以緩混為主,口外平均含鹽度16‰。在潮汐、泥沙、地質、地貌、地球偏向力等複雜因素的影響下,口門處的沙洲不斷消漲移動,江口多處分汊。經過1300多年的變遷,口門處已形成面積達1083km2的崇明島。崇明島將長江分為北支和南支。北支正在逐漸淤淺萎縮。南支是長江徑流下泄的主要水道。南支在吳淞口附近由長興島分成南港和北港,南港又被九段沙分為南槽和北槽。南槽原是長江主泓道,但“近年”主泓道已逐漸轉向北槽。長江口入海航道的灘頂水深一般在6m左右。不足10m水深的灘長,北港約40km,南港約64km。
長江中下遊河段,比降小,水深江闊,終年可通過大型的船舶,是著名的“黃金水道”。
氣候特點
長江流域氣候溫暖,雨量豐沛,由於幅員遼闊,地形變化大,因此有著多種多樣的氣候類型。也經常發生洪、澇、旱、冰雹等自然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年平均氣溫16~18℃,夏季最高氣溫達40℃左右,冬季最低氣溫在零下4℃左右。四川盆地氣候較溫和,冬季氣溫比中下游增加約5℃。昆明周圍地區則是四季如春。在金沙江峽谷地區呈典型的立體氣候,山頂白雪皚皚,山下四季如春。江源地區屬典型的高寒氣候,年平均氣溫-4.4℃,四季如冬、乾燥、氣壓低、日照長和多冰雹大風。
長江流域夏季和夏季前後,盛行分別來自太平洋和印度洋挾帶著大量水汽的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在季風進退與冷暖氣流交鋒過程中,形成降水。6月中旬副高脊線躍進到北緯20°~25°,中下游地區進入梅雨季節。7月中旬北躍,該地區出梅,進入伏旱天氣。冬季和冬季前後,流域內盛行來源於極地和亞洲高緯度地區寒冷又乾燥的冷空氣,降水很少。長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近1100mm。雨季為4~10月,其降水量可占年降水量的85%。流域內除金沙江白玉以上,支流雅礱江爐霍以上,其餘150萬km 的廣大地區時有暴雨出現。流域主要暴雨高值區有二:一是以贛東北為中心,包括湘北、皖南和鄂南地區,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mm;二是以川西雅安地區為中心,包括川東、川北、陝南、鄂西和滇西北地區,年平均降水量約為2000mm。流域內較大日暴雨覆蓋面約4萬~15萬km ,最大達21.3萬km 。各支流降水量為:雅礱江上游地區600~800mm,中下游900~1800mm;大渡河上游地區370~600mm,中下游652~1949mm;沱江上游地區1200~1400mm,龍門山為暴雨區,中下游900~1000mm;嘉陵江流域1494mm,大巴山南麓為暴雨區;烏江流域1163mm;清江流域1400mm,恩施和五峰是鄂西暴雨中心;漢江流域700~1100mm;資水流域1200~1800mm,六都寨附近和柘溪至桃江一帶為暴雨區;沅江流域1100~1800mm;澧水流域1300~1800mm,五峰、鶴峰一帶為暴雨區;贛江流域1400~1800mm。
人口
•規模
長江流域有人口約4億人,占全國1/3,其中農業人口約3.2億人。在流域總人口中,約94%為漢族;還有50多個少數民族,2000餘萬人,其中超過100萬人的有土家、苗、彝、侗、藏、回等6個民族,各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雲貴高原、青藏高原、川西、湘西和鄂西一帶。
長江流域人口稠密,平均人口密度超過220人/k㎡,特別是長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度達600~900人/k㎡,上海達4600人/k㎡以上,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
•民族
長江流域共有14個民族自治州,32個民族自治縣,主要分布在長江上游,中游較少,下游沒有。全流域50多個民族總人口約4億人,其中漢族約占94.24%,少數民族約占5.76%。長江流域少數民族中,人口在10萬人以上的民族依次為:土家族、苗族、彝族、侗族、藏族、回族、布依族、白族、瑤族、仡佬族、納西族、傈僳族、羌族等13個民族,人口在十萬人以下的民族依次為:蒙古族、魯族、滿族、壯族、傣族、水族、普米族,其中普米族剛過1萬人。
古文化遺存
•古人類文化遺址
大約距今200~300萬年前至1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長江流域就是早期人類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區之一。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中,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有發現。約200萬年前,中國就已出現了在長江三峽一帶活動的古人類,被稱為“巫山人”。1965年在雲南元謀縣發現距今約170萬年左右的元謀人(亦稱元謀猿人)為早期猿人階段的晚期,比北京猿人更原始,可能已會用火。1988年元謀縣又出土了一具人猿超科頭骨化石,距今約300~400萬年。以上發現證明長江上游滇中高原是人類起源的重要地區。長江中下游繼1975、1976年在湖北鄖縣發現兩顆猿人門齒化石(距今約50~100萬年)之後,1989年該地區又發現一具基本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距今約100萬年至200萬年,被認為系人類直系祖先的“南方古猿”屬,亦有稱為直立人。屬於上述的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人類還有長江下游安徽和縣境內“和縣人”頭蓋骨化石,介於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之間,是中國迄今發現並保存最完好的猿人頭蓋骨化石。屬於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湖北長陽發現的距今約10多萬年前的“長陽人”,屬早期智人或古人。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的距今約1萬年至10萬年之間的四川“資陽人”,已屬於晚期智人。近些年來,雲南麗江亦有類似發現。新石器時期開始於約7000~8000年前,其基本特徵為磨製石器、制陶和紡織的出現。長江流域上中下游都已發現重要遺存。長江上游除成都平原外,東至三峽地區,西北至甘孜、阿壩境內,西南至安寧河、雅礱江流域,均有遺址發現,初步統計約數十處,其中最著名的屬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經1959年和1975年兩次發掘,共發掘墓葬214座,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鏡、石鑿、網墜、魚鉤、箭鏈、紡輪等生產工具;釜、罐、曲腹杯、碗等生活用具,還有耳墜、抉等裝飾品,代表了新石器時期從中期到晚期3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長江中游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幾乎遍布江漢地區,尤以江漢平原分布為密,僅湖北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就有450多處,經發掘和試掘的有60多處,多集中分布在漢江中下游和長江中游交匯的江漢平原上。早中晚期文化特徵都具備的屈家嶺文化,以薄如蛋殼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紡輪、交圈足豆等為主要文化特徵,還出土有大量的稻穀及動物遺骸,畜牧業也相應發展。飼養的動物種類增多,並已有了漁業。長江下游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可以河姆渡文化、馬家洪文化和良洙文化為代表。位於杭州灣附近浙江餘姚的河姆渡文化遺址發現於1973年,曾先後兩次發掘,出土的約7000件珍貴文物中,有成堆稻穀、稻殼遺存,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證明6000~7000年前就已掌握種稻技術;出土大量“骨耜”,證明已脫離“火耕”,開始用骨耜翻地;還出土了大片木構建築,已出現榫卯,是迄今已知最早的“乾欄式”木構建築。20世紀50年代,在長江流域陸續發現了一批殷商文化遺址。四川新繁水觀音遺址的出土文物說明“蜀”與殷商中期有密切的文化交流。長江中游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是已發現的長江流域第一座商代古城,距今3500多年。城邑和宮殿遺址壯觀齊全,遺址、遺物、遺骸中明顯反映了奴隸社會的階級分群。屬於商晚期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是中國現已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而且保存最好的古銅礦。江西清江的吳城遺址是長江下游重要的商代遺址。1989年江西新乾出土大量商代的青銅器、玉器、陶器,距今約3200多年,具明顯的南方特色。
•古建築
馮煥闕為東漢幽帝時安州刺史馮煥墓前神道石闕,為四川現存最早的石闕,對研究漢建築、雕刻藝術及文物制度很有價值。平陽府君闕是現存漢闕中雕刻最精美的。溪州銅柱(湖南永順),是五代後晉刻有盟約的銅柱;玉泉寺鐵塔(湖北當陽),是佛教建築;太和官金殿(雲南昆明),是古代道教官觀建築。安徽黟縣西遞“中國古代民居博物館”,被稱為古代建築藝術的寶庫,傳統文化的縮影。大屯土司莊園(貴州畢節),為清末彝族土司莊園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祥集弄民宅(江西景德鎮)、潛口民宅,是明民居;嶽麓書院。白鹿書院、西秦會館、杜甫草堂,都是名建築;卓克基土司官寨,是集居住、官署、防禦於一體的少數民族官寨建築(四川馬爾康);還有蘇州庭院等等。
•古墓葬
主要有湖北隨州擂鼓墩古墓群;荊州楚墓群;浙川楚墓群;樂山麻浩崖墓;棘人懸棺墓群;荊州秦漢墓;雲夢秦墓;長沙漢墓;王建墓;李自成墓;張衡墓;李時珍墓;明顯陵;南唐二陵;明孝陵等等。
•古石刻、碑刻、造像
主要有北山摩崖造像;寶頂山摩崖造像;樂山大佛;白鶴梁題刻;麥積山石窟;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特別是袁滋題記摩崖石刻,歷史地反映雲南邊疆地區與中原的關係,同時又是民族友好的重要歷史文物。雲南曲靖的段氏與三十七部會盟碑,系宋大理國碑刻,又稱石城會盟碑,是研究大理國史及雲南民族關係的重要實物資料;大理南詔德化碑,是讚揚南詔與唐朝關係的重要碑刻;南京棲霞山石刻,是現存唐碑中最早的行書體碑之一。
•古窯址
湘陰兩晉至唐代的青瓷窯址,宜昌均山窯址,為吳晉時期南方青瓷窯群址,是中國南方早期青瓷重要產地之一;長沙銅官窯遺址,是唐五代瓷窯遺址,開彩色釉先河,陶瓷史上有重要意義。
治理開發
綜述
長江流域綜合利用任務廣泛而複雜,涉及國民經濟各有關部門及流域內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1990年國務院批准同意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簡要報告》,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的任務包括水資源開發利用、防洪、治澇、水力發電、灌溉、航運、水土保持、中下游幹流河道整治、南水北調、水產、下流沿江城鎮布局、城市供水、水源保護與環境影響評價、旅遊等,並指出流域規劃工作要堅持“統一規劃,全面發展.適當分工,分期進行”的基本原則,正確地解決遠景與“近期”,幹流與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發電、灌溉與航運,水電與火電,發電與用電,整體與局部以及水土和生物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等方面的關係。
水利
•南水北調工程:能改善我國黃河、淮河、海河流域及西北地區嚴重缺水的局面。
•西線工程:從長江上游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引水到黃河上游,解決西北地區缺水問題。
•中線工程:從漢江丹江口水庫引水,向黃淮海平原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
•東線工程:從長江幹流江都三江營抽水,供江蘇、山東、安徽、河北、天津等省市用水。
•引江濟淮線工程:從長江北岸裕溪口、鳳凰頸、神塘河引水,經巢湖後跨江淮分水嶺,送水至淮河,補充兩淮地區的工農業和城市生活用水。
治理
•荊江分洪工程
1949年11月,林一山同志負責接受偽水利部系統,並安排將揚子江水利委員會主要部分分期分批遷至武漢併入長江水利委員會,留一部分在南京成立長江水利委員加固了荊江大堤。
•分蓄洪工程
1954年,分蓄洪工程建成後,在丹江口工程本建成前經常運用,改變了漢江中下游堤防三年兩決口的嚴重局面。
•丹江口工程
1958年9月丹江口工程開工,隨著丹江口水利樞紐和杜家台分洪工程的建成,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的治理開發取得了初步成績。隨著石泉、安康、黃龍灘、王甫洲及其它乾支流樞紐工程相繼興建發揮效益,漢江乾支流綜合利用將日臻完善,實現漢江流域規劃的最終使命。
•葛洲壩工程
1971年開工興建,1994年全部工程勝利完成。在航運方面,長江上最為險要的川江航道中的三峽段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有利於航運發展,船閘引航道運行正常。
•三峽工程
是中國長江中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分布在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並和其下游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1994年三峽工程一期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11月實現長江二次截流(修建葛洲壩工程時,實現長江首次截流),2003年第一台機組發電。
航道航運
長江流域內共有通航河流3600多條,總計通航里程約7×10km(其中,0.7m以上水深的等級航5.7×10km),占全國內河通航里程的70%,各項運網密度指標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運網密度每萬人高於全國平均50%,運網密度每100km為全國平均的3倍多,綜合密度和經濟相關密度也在全國平均2倍以上,顯示出長江水系航運網的優勢和在全國內河航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宜賓以上金沙江有分段、季節性通航里程751km,一般通行較小噸位船舶,兼有漂木。長江幹流宜賓至宜昌為上游航道,全長1040km,河道平均比降0.22‰,平均流速在2m/s以上。宜賓——蘭家沱,長303km,航道尺度(最小航深×航寬×彎曲半徑,以下同)為2.7m×50m×560m,可通航1000t級船舶;蘭家沱——重慶河段,長81km,航道尺度為2.5m×50m×450m,最大可通航800~1000t級船舶;重慶至宜昌660km,航道尺度為2.9m×60m×750m,單向運輸通過能力約1000×10t,通航1000~1500t級船舶組成的3000t級船隊,其中,香溪、黛溪以下76km的葛洲壩水庫常年回水區,可通行1500~3000t級駁船組成的萬噸級船隊。三峽工程興建以後,川江航道條件將大為改善,萬噸的船隊年內約有半年以上時間可直達重慶,航道年單向運輸通過能力可達5000×10t以上。
宜昌至武漢為中游航道,全長626km,有主要淺水道18處,航道維護最小尺度:宜昌——臨湘416km為2.9m×80m×750m,臨湘——武漢210km為3.2m×80m×1000m,可分別通行1500t和1500~3000t級船舶,航道年單向運輸通過能力分別為1.7×10t和4.7×10t,“目前”航道能力利用率為9%~23%。
武漢至長江口為下游航道,全長1143km,長江水系97%以上的一級航道主要集中在該河段上。其中,武漢至南京708km河段中,航道維護的最小尺度為4m×100m×1000m,通航3000~5000t級船舶,年單向運輸通過能力為7×10~8×10t;南京以下進人感潮河段,航道維護尺度10.5m×200m×1200m,乘潮可通行2×10~2.4×10t級海輪。
按自然條件和經濟聯繫來分,長江水系自上而下大體可分為6個自成體系且又通過長江幹流相互聯繫的地區航道網:即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地區航道網,包括金沙江、長江幹流、岷江(大渡河)、沱江、涪江、渠江、烏江、嘉陵江、赤水河、綦江、橫江、牛欄江等,總計通航里程約1.1×10km;以長沙為中心的洞庭湖水系航道網,包括湘、資、沅、澧和洞庭湖區航道等,總計通航里程約1×10km;以武漢為中心的漢江航道網,包括長江幹流、漢江及其他支流,總計通航里程約9300km;以南昌為中心的鄱陽湖水系航道網,包括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袁河、昌江、鄱陽湖區航道等,總計通航里程約5000km;以合肥為中心的巢湖水系航道網,包括南淝河、巢湖湖區、饒河、洲河、兆河、得勝河、羅昌河等,總計通航里程約3000km;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航道網,包括蘇申內外港線、江南運河、長湖申線、丹金溧漕河、錫澄運河、蘇瀏線、杭申甲線、蕪太運河、張申線、六平申線等等,該地區為長江水系航運最發達的區域,總計通航里程約20000km。
政策
2019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畫》。《行動計畫》提出,到2020年底,長江流域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的國控斷面比例達到85%以上,喪失使用功能(劣於Ⅴ類)的國控斷面比例低於2%;長江經濟帶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比例達90%以上;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高於97%。[20]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在2019年2月15日重慶召開的啟動會上說,長江保護修復是環境部污染防治七大專項行動的內容之一,今年1月份,環境部、發改委聯合印發的《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畫》提出以長江幹流、主要支流及重點湖庫為重點,加快入河(湖、庫)排污口(以下簡稱排污口)排查整治。[21]
翟青說,入河排污口的情況與長江的水環境、水生態密切相關,是根本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的基礎工作。做好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就是在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中牽住了“牛鼻子”,把入河排污口這個最重要的基礎性的“底數”摸清楚,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才有保障。
會上,翟青向沿江63城負責人提出了“五個到底”的問題:“往長江里排污的到底有多少排污口,到底在哪裡排,到底誰在排,到底排什麼,到底排多少?各位是負責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地方領導,這些問題知不知道,能不能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