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肝臟疾病

龜鱉肝病主要有病毒性肝病、藥毒性肝病和脂肪肝病。

症狀

初期症狀:龜的眼皮及鼻頭開始發白,四肢也開始發白

中期症狀:眼皮及鼻頭髮黃化膿,四肢上的發黃膿腫的部位增多

後期症狀:可以見到龜張嘴,但疑似疼痛導致。四肢及頭部大部分面積被膿物覆蓋,四肢無力、無食慾。數日後死亡。

種類

龜鱉肝病主要有病毒性肝病、藥毒性肝病和脂肪肝病。

症狀

不同種類的肝病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在:

(一)病毒性肝病的症狀

患病龜鱉食欲不振、拒食,形體消瘦,行動遲緩。解剖可見肝臟呈紫黑色,腫大,肝葉切面有大量出血點。

(二)藥毒性肝病的症狀

患病龜鱉呈神經症狀,在池中水面轉圈,停食,行動失常。解剖可見肝膽腫大,肝葉呈灰黃或灰白色病變,肝腹水。

(三)脂肪肝病的症狀

患病龜鱉四肢失調性腫胖,停止攝食,行動遲緩,漂浮水面。解剖檢可見肝臟腫大並有淡黃色的脂肪小滴。%

龜肝臟病痛變特徵.

分析出飼料變性變質營養成分失衡、藥物毒副作用是引起肝臟生化失調的致病因,提出彌補營養成分缺乏、維護肝膽平衡、保肝護肝的防治方法.

發病原因

病毒性肝病的成因。

由肝臟病毒引發,或者龜鱉感染疾病後並發感染肝臟疾病引起。如由氣單胞菌、假單胞菌、呼腸孤病毒等感染所致的龜鱉白板病,穿孔病,鰓腺炎、爛甲病、爛頸病等,都會引發肝炎。

藥毒性肝病的成因。

龜鱉進食有害肝臟的物質,或者在治療龜鱉時,因為用藥不當或用藥量過度,對龜鱉肝臟產生較大的毒性作用而引發。

脂肪肝病的成因

長期對龜鱉投餵高脂肪、高膽固醇、高蛋白的飼料,導致體內血液中游離脂肪酸過多,肝內三醯甘油合成增加或肝內脂蛋白排出減少,沉積過多,就會形成脂肪肝病。

防治方法

病毒性肝病的防治

1.預防。搞好龜鱉飼養環境衛生,定期消毒殺菌,防止龜鱉感染病毒。

2.治療。

(1)及時隔離。對於患病的龜鱉安置到合適的環境進行隔離和治療。

(2)注射治療。注射重組人干擾素alb,按每500克體重每次注射2—3微克,每天1—2次,5—7天一療程。(注意:此方法只適合有專業龜鱉治療技術的養殖戶採用,因為對龜鱉注射用藥治療,注射部位要準確,用藥量有恰當,否則會傷害龜鱉甚至導致龜鱉死亡)。

(3)中藥治療。用蚤休10克、北山豆根20克、板藍根30克、大黃10克、野菊花15克、黃岑10克、豬苓20克煎水浸泡患病龜鱉,每天1次,每次浸泡2——5小時,5天為1個療程,視情況用2——3個療程。

藥毒性肝病的防治

1.預防。採用專業、科學、規範的養殖方法養殖龜鱉,龜鱉消毒和龜鱉疾病防治方法要正確,用藥量要恰當,並要儘量使用高效低毒的藥物,嚴防用藥過量或者濫用藥物。

2.治療。

(1)及時隔離。對於患病的龜鱉安置到合適的環境進行隔離和治療。

(2)注射治療。注射肝泰樂,按每500克體重每次注射2—3微克,每天1—2次,5—7天一療程。(注意:此方法只適合有專業龜鱉治療技術的養殖戶採用,因為對龜鱉注射用藥治療,注射部位要準確,用藥量有恰當,否則會傷害龜鱉甚至導致龜鱉死亡)。

(3)中藥治療。用茵陳30克、澤夕25克、梔子25克、白朮20克、丹參20克、赤勺15克、生甘草10克煎水浸泡患病龜鱉,每天1次,每次浸泡2——5小時,5天為1個療程,視情況用2——3個療程。

脂肪肝病的防治

1.預防。科學調配龜鱉食物,讓龜鱉根據自身的生長發育規律合理吸收食物營養,防止投餵食物不當引發龜鱉的肝臟疾病。

2.治療。

(1)及時隔離。對於患病的龜鱉安置到合適的環境進行隔離和治療。

(2)中藥治療。用大黃20克、決明子25克、枸杞子20克、制首烏15克、山楂15克煎水浸泡患病龜鱉,每天1次,每次浸泡2——5小時,5天為1個療程,視情況用2——3個療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