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風毛菊[風毛菊屬植物]

龍江風毛菊[風毛菊屬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江風毛菊(學名:Saussurea amurensis Turcz. ex DC. ),是雙子葉植物綱、桔梗目、菊科、風毛菊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寬披針形、長橢圓形或卵形。小花粉紫色,長1-1,3厘米,細管部長5-6毫米,檐部長5-7毫米。花果期8-9月。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功效。用於濕熱滯下,白帶黃稠多有泡,口舌生瘡,牙齦腫痛者。

形態特徵

龍江風毛菊 龍江風毛菊

龍江風毛菊為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

根狀莖細長。莖直立,被蛛絲毛或幾無毛,由於葉沿莖下沿而有狹翼,上部傘房花序狀分枝。

基生葉基部楔形漸狹,有長柄,葉片寬披針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0-30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邊緣有稀疏的細齒;下部與中部莖葉基部楔形漸狹成短柄,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邊緣有細鋸齒;上部莖葉無柄,漸小,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邊緣全緣,全部葉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白色,被稠密的白色蛛絲狀棉毛。

頭狀花序多數,在莖枝頂端排列成緊密的傘房花序。總苞鍾狀,直徑6-8毫米;總苞片4-5層,被綿狀長柔毛,外層卵形,長3毫米,寬2毫米,暗紫色,頂端漸尖或急尖,中層長橢圓形,長7毫米,寬2毫米,頂端急尖或稍鈍,內層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厘米,寬1.5毫米,頂端稍鈍。

小花粉紫色,長1-1.3厘米,細管部長5-6毫米,檐部長5-7毫米。

瘦果圓柱狀,長3毫米,褐色,無毛。

冠毛2層,污白色,外層短,糙毛狀,長1毫米,內層長,羽毛狀,長8-10毫米。

花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沼澤化草甸及草甸,海拔900-1 3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伊春)、吉林(長白山)、遼寧(撫松)、內蒙古(呼倫貝爾盟、興安盟、昭烏達盟、錫林郭勒盟)等地。

朝鮮、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及遠東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阿穆爾地區。

主要價值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主治:用於濕熱滯下,白帶黃稠多有泡,口舌生瘡,牙齦腫痛者。

性味歸經:苦,寒。入肺、腎、大腸三經。

化學成份:地上部分含阿古林(aguerin)A、B,洋薊苦素(cynaropicrin),鹽地毛菊內酯(elegani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