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會[詞牌名]

龍山會[詞牌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山會,詞牌名,始自南宋,調見趙以夫《虛齋樂府》,注“商調”。以趙以夫《龍山會·九日無風雨》為正體,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另有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九句四仄韻的變體。代表詞作有吳文英《龍山會·石徑幽雲冷》等。

詞牌沿革

龍山會,詞牌名,調見南宋趙以夫《虛齋樂府》。《虛齋樂府》注“商調”。

龍山會:龍山在今湖北江陵縣西北。魏晉時代,重陽登高的風氣大盛。據唐房玄齡等《晉書·孟嘉傳》記載,陶淵明的外祖父孟嘉,少年時即負有才名。後來擔任桓溫的參軍,頗受桓溫器重。有一年重陽日,桓溫在龍山大宴幕僚,飲酒作詩。正當大家酒酣耳熱、詩興勃發之際,忽然一陣大風把孟嘉的官帽吹落於地。孟嘉起身如廁,毫無察覺。桓溫看到這個情形,便密令孫盛作文加以嘲笑,並趁機將嘲文和帽子一起放在孟嘉的座椅上。孟嘉回來一看,提筆寫了一篇文章作答。由於孟嘉才思敏捷,待他文辭華美的文章寫成之後,四座莫不嘆服,當天的宴會也歡極而散。後來,“龍山會”成為文人雅士宴集的代稱和典故。調名本意即詠重陽日的龍山雅集宴飲。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六仄韻,後段九句五仄韻。以趙以夫《龍山會·九日無風雨》為代表。此調祇有趙詞兩首及吳文英詞,句讀悉同,所小異者,惟吳詞少押兩韻耳。故此詞可平可仄悉參趙詞別首及吳詞。 按趙詞別首前段第一句“佳節明朝九”,“佳”字平聲。第六句“碧落杳無邊”,“碧”字仄聲。第七句“但玉削、千峰寒瘦”,“玉”字仄聲。第八句“留連久”,“留”字平聲,“久”字仄聲。後段第八句“歸去也、東籬好在”,“歸”字平聲,“去也”二字俱仄聲,“東”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吳詞。

變體:雙調一百三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後段九句四仄韻。以吳文英《龍山會·石徑幽雲冷》為代表。此與趙詞同,惟前後段第四句俱不押韻異。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龍山會·九日無風雨》

中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 。平中仄、中仄平平平 。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 。中平中,平平仄仄,中平中

九日無風。一笑憑高,浩氣橫秋。群峰青可數,寒城小、一水縈迴如。西北最關情,漫遙指、東徐南。黯銷魂,斜陽冉冉,雁聲悲

平中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 。中平平仄 。中中仄、中仄中平平 。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中 。中中中、中平仄仄,仄平平

今朝寒菊依然,重上南樓,草草成歡。詩朋休浪。舊題處、俛仰已隨塵。莫放酒行疏,清漏短、涼蟾當。也全勝、白衣未至,獨醒凝

•變體

格律對照例詞:《龍山會·石徑幽雲冷》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石徑幽雲。步障深深,艷錦青紅。小喬和夢醒,環佩杳、煙水茫茫城。何處不秋陰,問誰借、東風艷。最嬌嬈,愁侵醉頰,紅綃淚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宋】趙以夫《龍山會·九日無風雨》

【宋】趙以夫《龍山會·南豐登高》

【宋】趙以夫《龍山會·佳節明朝九》

【宋】吳文英《龍山會·石徑幽雲冷》

【清】陳維崧《龍山會·颯沓梧宮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