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昌府

齊昌府

齊昌府,南漢於原齊昌縣址置齊昌府,兼轄興寧縣,府治設於洪塘坪(今廣東省興寧市城北五里的楓林坪)。其地位為南漢國陪都,相當於南漢國附都城,南漢王劉龑(又名劉岩,劉龔)遣其子劉弘弼鎮守,並封為齊王。

概況

南漢乾亨元年(917年),南漢於原循州齊昌縣址置齊昌府,兼轄興寧,府治設於洪塘坪(今廣東省興寧市城北五里的楓林坪)。其地位為南漢國陪都,相當於南漢國附都城。

南漢王劉龑遣其子弘弼鎮守,並封為齊王。興寧與廣州(興王府)是嶺南首批設府的地區 。

歷史沿革

東晉成帝司馬衍於鹹和六年(公元331年)初置興寧縣。那時,興寧的縣境比較遼闊,包括現在興寧、五華全部以及紫金、龍川、平遠的一部分,是當時粵東最早置縣的六、七個縣分之一,隸屬於東官郡。

興寧古城 興寧古城

據郝玉麟的《廣東通志》記載,至南朝(宋、齊、梁、陳),齊武帝蕭賾於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分興寧另設齊昌縣,縣境範圍縮小至只有今興寧全境。至梁武帝蕭衍天監年間(公元502年-519年),齊昌、雷鄉(龍川東境)兩縣併入為興寧縣,興寧縣境又擴展到今興寧、五華全縣及龍川、紫金、平遠的一部分。

隋高祖楊堅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興寧改屬循州(循州後又改稱過龍川郡、雷鄉郡)。範圍包括今天的興寧、五華、龍川。

唐高祖李淵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復置齊昌縣,仍轄今興寧全縣。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僅五、六年時間,齊昌縣又被廢併入興寧縣。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興寧分設雷鄉縣。是年,並改循州為雷鄉郡,興寧所轄範圍仍有今興寧、五華全部。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齊昌縣又復置,仍僅轄今興寧全縣,改屬海豐郡。

至五代時,群雄割據,南漢王劉隱之弟劉龑乘機於公元917年稱帝,跨有嶺南之勢。同年,升齊昌縣為府,但無領縣。

宋開室四年(公元971年),宋太祖趙匡胤派遣潘美率師南下,滅南漢,嶺南地方盡歸於宋。是時,齊昌府又被降為縣,仍屬循州。此後,由宋神宗趙頊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起,一直到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興寧縣的名稱再沒更換過,轄地也和今興寧市差不多,隸屬於惠州。

清世宗雍正十一年(公元1723年)後,興寧改屬嘉應州(即今梅州)。

民國後,又分別隸屬過廣東都督、潮循道、廣東省、廣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興梅專區等直至解放。

縱觀興寧置縣後的歷史,可知已歷十多個朝代,一千六百多年 。

齊昌八景

蚌湖秋月、丞相文峰、古渡橫舟、神光夜氣、雞鳴春曉、龍湫甘雨、溫泉濯足、翰林墨沼。

都府遺址意義

這是一個迄今未有任何挖掘的遺址,對於齊昌府址的考證。

挖掘洪塘坪齊昌府遺址,重現齊昌府風貌,不論是對廣東省文化歷史的研究或者是粵東早期先進文化的探索,意義影響都將是非常深遠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