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洛陽]

鼓樓[洛陽]

洛陽老城鼓樓,正名“譙樓”,位於今老城東大街中段。據《洛陽縣誌》記載,鼓樓原建於府前街福王府。明萬曆四十二年,建福王府時移建於東大街。清順治十三年與乾隆十洛陽縣兩次出資大修古樓。乾隆年間,洛陽縣將東門內大街改為古樓街。鼓樓上原有兩層木瓦建築,後因台上建築長久失修,於1972年拆除。2002年,市政府開始回復老城明清風貌,又按原樣,重新修繕鼓樓上的樓台。鼓樓距今已有350年的歷史,經過數次修繕,現在的鐘鼓樓已重現了昔日的風采。

基本信息

簡介

洛陽鼓樓洛陽鼓樓
洛陽老城鼓樓,正名“譙樓”,位於今老城東大街中段。據《洛陽縣誌》記載,鼓樓原建於府前街福王府(今青年宮廣場前中州路上)。
明萬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建福王府時移建於東大街。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與乾隆十年(1745年)洛陽縣兩次出資大修古樓。
乾隆年間,洛陽縣將東門內大街改為古樓街。鼓樓上原有兩層木瓦建築,後因台上建築長久失修,於1972年拆除(據老人們說在此前後還拆除了南大街和老集兩座城樓)。只剩下大鐵鐘在樓台上風摧日曬。
2002年,市政府開始回復老城明清風貌,又按原樣,重新修繕鼓樓上的樓台。鼓樓距今已有350年的歷史,經過數次修繕,現在的鐘鼓樓已重現了昔日的風采。

作用

鐘鼓樓是古時用於白天報時,夜間報更,其基礎是用大青磚砌成三丈余的高卷台,台下拱券門洞為行人通道,寬一丈五,高二丈,券台兩邊修有三尺台階登樓之道。拱券門洞之上,東端鑲一石匾陰刻“就日”,西端石匾為“瞻雲”,均為楷書。為金代中京留守親書(這和新安縣城東邊不遠的漢函谷關的叫法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