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由來
歷史上的天津鼓樓曾是天津衛的“三宗寶”之一,民諺說:“天津衛,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
歷史上,天津鼓樓曾兩建兩拆。公元1404年(明永樂二年)天津設衛築城,到明弘治年間(公元1493年左右),山東兵備副使劉福將原來的土城固以磚石,並於城中心十字街處建鼓樓。樓高三層,磚城木樓,樓基是磚砌的方形城墩台,四面設拱形穿心門洞,分別與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相對應。鼓樓城台建有木結構重層歇山頂樓閣,上層樓內懸大鐘一口,約兩噸,鐵鑄,為唐宋制式。大鐘初用以報時,以司晨昏,啟畢城門,早晚共敲鐘108響。鼓樓北面有清代天津詩人梅小樹撰寫的一副抱柱聯:“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鐘聲”。
1900年,八國聯軍侵津,第二年天津城牆被迫拆除。由於遭兵燹之災,鼓樓日漸頹圮。1921年(民國十年),有拆建鼓樓之議,並於年內完成。重建的鼓樓,用舊城四門樓之名,由天津書法家華世奎重書,鐫於鼓樓四門,曰鎮東、安西、定南、拱北。
1952年11月7日,因貫通道路,鼓樓拆除。
改革開放,中華振興,津沽文脈,得以傳承。1994年天津開始了危陋房屋大片改造工程,作為危改重點的老城廂地區也因此使鼓樓有了重建的機會。鼓樓重建工程於2000年11月25日開工,2001年9月28日竣工。
新建的鼓樓位於天津老城廂中心。重建後的鼓樓宏偉典雅,青磚牆面,白玉欄桿,飛檐斗拱,碧瓦丹楹,油漆彩繪,雕樑畫棟。鼓樓及周邊的商業街,既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是新的旅遊勝地。
重建後的鼓樓體量增大,彌古而不拘古,雅俗共賞。為27米見方,高27米的體量。取“9”的倍數,因為“9”為陽數之極,有吉祥內涵。鼓樓廣場9乘9共81平方米。鼓樓主體為鋼混結構,磚城木樓,須彌基座,木樓外形按明清木作大式,設斗拱和飛檐,做殿式旋子彩畫,重檐歇山屋頂。瓦作大式灰色簡瓦屋面,綠琉璃券邊,漢白玉欄桿,脊上飛檐走獸。磚城四面做明式七券七伏鍋底券拱門,穿心門洞,四拱門上方恢復漢白玉城門石,仍鐫刻鎮東、安西、定南、拱北字樣。新鐘的體量增大,高2000毫米,寓意為2000年製作。鐘的材料為響銅,重及三噸。鐘上銘文由馮驥才、張仲先生撰寫,字型為繁體魏碑。
背景介紹
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渡過的地方,別名津沽、津門等。
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唐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到2004年,天津建城已有600周年。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這個名稱出現於永樂初年。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併於天津衛。
1860年天津被闢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天津的港口優勢不斷增強,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進入新世紀,天津已經成為現代化的國際港口大都市和中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
交通路線
乘坐37、611、611(直通車)、863、865、 855、635、651、652、657路公交可達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