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鼉城是廣東省陽江市的別稱。其別稱來自於一直以來都是陽江城中心的鼉山。
別稱來歷
陽江作為古高涼縣、高涼郡的治所,已經有1000多年歷史,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陽江”還只是個地域概念,未有具體的城市存在。在宋代以前,陽江即使作為一個地方的文化、經濟、政治中心,也只不過是一個地形相對高起來的山坡或土墩而已。 隋大業二年(公元606年),陽江正式成為陽江縣。陽江縣是粵西最古老的縣 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知州丁璉(番禺人)依附鼉山(現陽江市江城第一國小附近)築起一座土城,這就是陽江城的老祖宗。 長期以來,陽江的治地中心都在鼉山腳下,鼉城之稱因此而來。
陽江歷史沿革
據"陽春獨石仔古人類文化遺址"考古發現,距今萬年以前,兩陽人的祖先就已出現。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郡縣制度。公元前214年派軍隊攻打珠江流域的越族,秦統一了嶺南越族地方後,設定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兩陽初屬其中的南海郡,開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漢武帝派兵打敗了匈奴後,於公元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新設了合浦郡高涼縣,政治中心在今陽東縣大八鎮古城(另一說在麻汕上塘村)。高涼縣包括今陽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電白、化州、吳川和羅定的部分地方。高涼縣是粵西地區最古的縣。
東漢末,兩陽屬東吳統治範圍。公元220年(東漢建安二十五年)孫權將高涼縣從漢時的合浦郡分出,設為高涼郡,轉由廣州管轄,下統三個縣:安寧縣(今陽江市區及其東部)、高涼縣(今陽東縣北部地方)、西平縣(今陽東縣白沙鎮、江城區埠場鄉、平崗鎮、陽西縣程村鎮鄰近部分地區)。兩陽由縣升郡。
南北朝時,兩陽的地位顯得更為重要了。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高涼郡從廣州分出,連同杜陵郡、寧康郡、陽春郡等合設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從公元527年至649年),管轄今陽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包括良德)。陽江由郡升格為州,下管郡,郡管縣,歷時122年,是祖國南疆的交通要衝、軍事重鎮。
公元606年(隋煬帝大業二年)隋政權把安寧縣、高涼縣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個新縣--陽江縣。在陽春郡中設陽春縣。陽江縣、陽春縣從此得名。
公元649年(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陽江縣、西平縣、陽春縣、杜陵縣等從高州分出,建為恩州,屬廣州都督府管轄。恩州州治在陽江,從貞觀年間唐太宗時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陽江、陽春各自為縣止,兩陽被稱呼為恩州達719年。此後。江、春兩縣歸肇慶府管轄。
公元1867年(清朝同治六年)陽江縣兩次升格為直隸州,下轄陽春、開平、恩平等縣。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陽江直隸州改為直隸廳。公元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陽江直隸廳再改為直隸州。公元1912年(民國元年)撤除州府,復設陽江縣、陽春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陽江、陽春屬江門粵中專區;1953年改屬粵西行署;1956年改屬湛江專區;1958年冬,合陽江縣、陽春縣為兩陽縣;1961年復分為陽江縣、陽春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由湛江地區分出,同年9月改為江門市屬縣。1988年2月10日,原陽江、陽春兩縣從江門市分出,新建為陽江市,屬地級市建制。下轄現在的陽春市、陽西縣、陽東縣和江城區。1992年增設海陵島經濟開發試驗區,1998年又增設崗僑管理區。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陽江市(地級)。撤銷陽江縣,分別設立陽西縣(駐織篢鎮)、江城區、陽東區。陽江市轄陽西縣、江城區、陽東區及江門市的陽春縣。
1991年6月22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號)同意撤銷陽江市陽東區,設立陽東縣,縣人民政府駐東城鎮。
1994年5月5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67號)同意撤銷陽春縣,設立陽春市。市政府駐春城鎮(今春城街道)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陽江市總人口2168904人,其中江城區 538069人、陽西縣 380272人、陽東縣 409982人、陽春市 840581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陽江市轄1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共11個街道、39個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