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林蛙

黑龍江林蛙體長5—6厘米。體大而肥碩。頭長寬幾相等;吻端尖圓,吻棱較明顯;鼓膜顯著,約為眼徑之半;犁骨齒列為橢圓形,脛跗關節前達肩部,左右跟部稍重疊。皮膚較粗糙,體和後肢背面及後腹部密布圓形大疣,背側褶在顳褶部形成曲折狀,先與顳褶相連,然後再達胯部。體色有變異,雄性為棕色、褐灰色、棕黑色,雌性為棕紅色或棕黃色,背中央有l淺色較寬的脊線。鼓膜上有三角形黑色斑,咽、胸及腹部有朱紅色與深灰色花斑。無聲囊。

基本信息

體形

體長70-80毫米。頭較扁平,頭長寬幾相等。吻端鈍圓而略尖,突出於下唇,吻棱較明顯。犁骨齒兩小團,橢圓形。舌後端缺刻深。鼓膜圓。皮膚較粗糙。背褶在額部呈折狀,在鼓膜上方斜向外側,腹後及股後腹面有扁平疣雄蛙背部及體側為灰棕色且微帶綠色,也有褐灰色或棕黑色。雌性為紅棕色或棕黃色。鼓膜部有三角形黑斑。咽、胸及腹部有鮮艷的紅色與灰色花斑。四肢腹面灰色,間雜紅色斑點。黑龍江林蛙的研究命名工作,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學會,養殖委員會,林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哈師大生命學院院長趙文閣教授協同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學院多名教授,註:全國林蛙專業委員會辦公室,設在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學院,常務工作,有田秀華教授擔任,共同提出並得到廣泛承認的科學命名。杜絕了以往林蛙產地,林蛙命名不清,不細,給消費者帶來誤解的混亂局面。統一把原來稱做中國林蛙的林蛙,統一命名為東北林蛙。這么做有效的解決了,林蛙產地之間相互炒作,相互擠壓。避免了人為內耗和資源浪費。同時也指出,原產地或地理標誌產品,只具有品牌意義。不代表生物學命名。這一權威命名,有效統一了東北地區林蛙養殖者的模糊認識。為東北林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同時,根據《中華藥典》,《中國醫藥百科全書》,黑龍江林蛙,也具有一定醫藥保健功效。產於東北地區的東北林蛙在顏色上略有差異,品質一致或接近。生物學特徵接近或一致。不存在所謂的其它稱謂。

習性

生活于山林、沼澤、水塘、水坑和水溝等靜水水域及其附近,以林間草地為多。產卵季節為4-5月,產卵後除少數停留在產卵場外,多數分散於鄰近的水域。卵數900-1200枚左右。9月下旬至翌年3月在塘底及湖、河緩流的深水中冬眠。

經濟價值

黑龍江林蛙雌性輸卵管的乾製品亦稱哈士蟆油。蛤士蟆以體形大,肉肥、乾製品呈棕黃色或棕褐色者質好。蛤士蟆油呈不規則扭曲管形或結帶形、油潤,含油高,淡黃色(新鮮時為乳白色),有光澤、微透明;質脆、體輕:用水浸泡、膨脹較大;微有腥味;塊狀大為佳品。營養價值也非常高。經常被醫藥企業和食品企業使用。

黑龍江林蛙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用蛙類,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可稱美味佳肴,尤其在香港和東南亞,稱之為“雪蛤”,在市場上深受歡迎。此外,製取哈士膜油的副產品,如肌肉、骨骼、內臟等均可飼餵家禽、家畜、以及珍貴野生家養的毛皮獸(如紫貂等);也可加工成乾粉配成混合飼料作為家禽、魚類、蝌蚪的飼料。

人工飼養

散養是指人工選擇種蛙,種蛙在飼養池內繁殖,卵群在池內孵化,蝌蚪進行人工飼養,幼體放養到自然環境中棲息和覓食,生長為成體的人工撫育和半野生放養的過程。散養具有投資少、收益大、用工少、見效快、不與農林業爭勞力、爭土地的優點,適宜農村發展副業生產、開發利用黑龍江林蛙資源。養殖池一般修建在溪溝的中下段,地勢平坦而開闊,飼養池長10米,寬4米。池底傾斜,可保持水深5-30厘米。為便於管理,周圍需修高1.5米的圍牆,黑龍江林蛙攀登能力較強,以防止逃逸。牆壁可略向內傾斜,或壁頂加蓋。進出水為單排式。進水口的上游修一小水壩,使池內有充足的水源,保持水位,穩而不流。日進水量控制在1立方米以內,以利提高池內水溫。種蛙選擇體形大、健壯、無畸形,皮膚光滑者,雌雄以2:1為宜。當氣溫上升到10℃以上時。即可將種蛙放入繁殖池內配對、產卵。將同一天產出的卵群集中在水深5一15厘米處的池邊孵化。在水溫12-18℃時,胚胎經過15天左右孵化出膠膜;20天左右小蝌蚪的外鰓消失,此時可游泳自如。在早期胚胎髮育期間,要注意天氣的變化,氣溫下降時池面必需加蓋,以防池水溫度過低致使胚胎受凍夭亡。蝌蚪外鰓消失後即開始攝食,先以卵膠膜為食;第五天開始投放餌料。一般以5-7天投放一次。隨著蝌蚪的生長投放飼料的數量和時間可酌情而定,但要充分滿足需要。飼料可用豆渣、豆餅、玉米粉、蔬菜、蒿草以及發酵飼料等植物性食物;動物性食物如魚粉、蛙粉、肉末、畜禽內臟粉末均可飼餵;以動植物混合飼料為最佳。幼體初登入時,對外界不利因素抵抗力很弱,特別是烈日暴曬或乾旱常造成大批死亡。為了降低成本,一般採用把幼體放養在林區或草地,讓其在自然環境中生長,3年後即可長成成體。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