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香柴[中藥]

黑香柴[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黑香柴,中藥材名。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千里香杜鵑的枝葉及花。拉丁植物名: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枝葉,鮮用或曬乾;盛花期採摘花,陰乾或烘乾。功能主治為:止咳化痰;暖胃祛寒。主咳喘痰多;胃寒疼痛。

來源

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千里香杜鵑的枝葉及花。拉丁植物名:Rhododendron thymifolium Maxim.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枝葉,鮮用或曬乾;盛花期採摘花,陰乾或烘乾。

性味歸經

苦;辛;性溫。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暖胃祛寒。主咳喘痰多;胃寒疼痛。

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高1-1.5cm。莖直立,分枝密,枝條纖細,灰棕色,幼枝密被鱗片,老枝縱棱明顯,莖黑褐色,芽鱗早落。葉柄短,有鱗片;葉近革質,集生於小枝頂端,狹長圓狀披針形,長5-12cm,寬2-4mm,兩端鈍或圓,邊緣微反卷,兩面密生銀白色鱗片。花常單一或成雙著生於小枝頂端,芳香;花萼小,外被鱗片;花冠藍紫色,5裂,裂片卵圓形;雄蕊10,伸出花冠筒外,花絲基部有柔毛;子房1,卵圓形,密生鱗片,花柱紫色,短於雄蕊,柱頭頭狀。蒴果卵形,長2mm,有鱗片和宿存的花柱。

分布區域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南部、青海、四川西部、西藏東部。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400-4200m的高山灌木林帶,形成灌叢林。

藥材性狀

性狀鑑別:葉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約5mm,寬3mm,先端鈍尖,基部楔形,全緣,表面深綠色,光滑,背面淡黃色至黃褐色,被黃褐色點狀腺鱗;葉革質,質脆易碎;葉柄短或近於無柄;嫩枝圓柱形,褐色,被腺鱗。氣香,味苦,微澀。花小,皺縮,淡黃色或棕黃色至淡紫色,長約10mm;稀見萼管,淡綠色,長2-3mm,萼齒披針形,極短;花冠管長4-5mm,檐部5裂,裂片與管等長,反卷,皺縮,中央部分可見淡黃色的花絲10條,氣香,味苦,微澀。顯微鑑別:葉橫切面:上表皮為1列扁平長方形細胞,外被角質層,下表皮細胞較小,呈乳狀突起,密生盤狀腺毛,有氣孔。柵欄組織4-5列細胞。海綿組織的細胞排列稀疏,有較大的氣室。葉脈維管柬外韌型,其外有維管束鞘1環,木質部扇狀,放射排列,較整齊。上方有管胞,草酸鈣簇晶分布在葉肉和中脈周圍的細胞中。粉末特徵:淡綠色。1.腺毛隨處可見,灰色或黃棕色,多成碎片,直徑200-250μm,周邊細胞長70-75μm,輻射狀排列,中央細胞3-6個。2.表皮少見,細胞四邊形或多邊形。3.葉肉碎片綠色或黃綠色,柵欄細胞垂直於表皮排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6-9g;或研末,3-5g。

藥理作用

千里香杜鵑油有明顯鎮咳、祛痰作用,粗黃酮、水浸膏有祛痰作用,並有一定平喘和抗炎性滲出作用。小鼠口服千里香杜鵑油的急性半數致死量為3.0±0.9g/kg,水浸膏為6.26±0.49g/kg。亞急性毒性試驗未見臟器顯著改變。大子蒿與千里香杜鵑組成的複方以0.76g/kg(大子蒿0.46g/kg,千里香杜鵑0.3g/kg)給燙傷大鼠腹腔注射,可顯著減輕燙傷皮片重量,抑制炎症滲出。複方0.35g/kg(大子蒿0.23g/kg,千里香杜鵑0.15g/kg)腹腔注射,顯著抑制大鼠甲醛性關節腫。對蛋清性關節腫,複方也有顯著減輕作用。複方可顯著提高小鼠急性減壓缺氧耐受力,並有鎮靜催眠、延長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的作用。

化學成份

鮮葉和嫩枝經水蒸氣蒸餾得揮髮油,含油量約2%,從油中分離鑑定出10種成分,並測定了它們的含量,分別為:大牻牛兒酮(germacrone,含量16.0%),檜腦(junipercamphor,含量0.4%),壬醛(nonaldehyde,含量0.82%),月桂烯(myrcene,含量10.0%),檸檬烯(limonene,含量3.4%),葎草烯(humulene,含量6.7%),樟烯(camphene,含量0.1%),金合歡烯(farnesene,含量5.6%),α和β-蒎烯(pinene),從乾燥葉和嫩枝的水提取物中分離出了6種成分,分別鑑定為棉子糖(raffinose),東茛菪素(scopoletin),秦皮素(fraxetin),金絲桃甙(hyperin),異金絲桃甙(isohyperin)和槲皮素(querceti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