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頭緬蝰

黑頭緬蝰

黑頭緬蝰(Azemiops feae)原名白頭蝰,是蝰科緬蝰亞科緬蝰屬的蛇種,緬蝰屬是蝰科中的原始類群,僅此一屬二種,在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源與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於我國,但數量稀少,對其應採取積極的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黑頭緬蝰 黑頭緬蝰

全長600~800 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較短小,無頰窩。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對朱紅色橫斑,左右橫斑交錯排列或在背中線彼此相遇;腹面橄欖灰色,散以小白點。頭部與頸背淡黃白色,具深褐色斑紋,頭頂黑色,中間一條黃白色線縱向貫穿頭部。

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眶前鱗3(2),眶後鱗2;顳鱗2+3(2);上唇鱗6,2-1-3式;下唇鱗8(7-9),前3(4)枚切前頷片。背鱗平滑,17-17-15行;腹鱗168-205,肛鱗完整,尾下鱗39~53對。

物種分布

黑頭緬蝰 Azemiops fea已知分布於紅河谷以西,包括緬甸(克欽)、越南(老街、萊州)、中國雲南(西雙版納)、西藏(藏東南)海拔1650—3000米的空曠地帶。

生活習性

單獨生活,夜行性,黃昏時分比較活躍,每年12月至翌年2月為冬眠期。

以小型齧齒動物或食蟲目動物為食,其中占較大比例的種類是食蟲目的麝鼩。這種蛇非常耐餓,半年不吃不喝仍能保持強健的體魄。

存在毒性

黑頭緬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類毒蛇,被它咬中會導致血液凝固,產生局部疼痛、肌肉腫脹、頭昏眼花、吞咽困難、視力模糊、眼瞼下垂等症狀,咬傷後可引起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急性DIC),使傷肢紅腫疼痛逐漸加重、功能障礙。

黑頭緬蝰 黑頭緬蝰

臨床用普通的眼鏡蛇毒血清醫治收效甚微。在使用抗眼鏡蛇毒血清無效的情況下,改用改善微循環藥物為主的中西醫結合療法,效果顯著。

致危因素

緬蝰屬是蝰科中的原始類群,僅此一屬二種,在研究管牙類毒蛇的起源與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於我國,但數量稀少,

緬蝰屬是蝰科中的唯一的原始類群,世界罕見。最早發現於緬甸克欽山。人被咬傷時,除局部劇痛、腫脹、少量出血外,還出現頭昏、眼花、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吞咽困難等症狀。

緬蝰為蝰科中的原始類群,種群數量本身較少,但其他因素對其數量也造成了極大威脅:

1、由於緬蝰的棲息地與人們的生活範圍、居住地區有所重疊,容易受到人為干擾和破壞。

2、由於該物種比較古老且罕見,人們對它的認識不足,一旦發現可能將其捕捉、誤傷或用來食用與貿易。

保護等級

1998年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列為極危種。

2004年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易危動物。

人工繁育

緬蝰屬是世界爬蟲界公認最令人頭疼的毒蛇之一,以絕食聞名,歐美曾多次進口,結果全軍覆沒。對於緬蝰的死因,爬蟲學界也是眾說紛紜,但一般認為緬蝰在低海拔高溫反應導致內臟器官損傷而絕食;另一說法則是由於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無法適應嚙齒類動物。

然而近幾年,俄羅斯已經有研究者成功飼養並繁殖了緬蝰,相信這一死結在私人飼養者手裡也已經被解開。

更名

羅鍵1,張亮2,王絎林1,高宇1

(1.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重慶北碚400700;2.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廣東廣州510260)

LUO Jian1,ZHANG Liang2,WANG Hang-lin1,GAO Yu1

(1.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of Chongqing 400700, China;

2.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dangered Animals, Guangzhou of Guangdong 510260, China)

關鍵字:白頭蝰;緬蝰

Key Words:Azemiopinae; Azemiops; Azemiops feae; Azemiops kharini

2012年7月,筆者曾經對白頭蝰的分類和分布現狀進行過初步梳理(張亮,肖榮高,遇寶成,羅鍵,2012)。一年後,俄羅斯和越南學者又對白頭蝰屬 Azemiops物種的分類和分布進行了進一步的厘定,並描述1新種 Azemiops kharini(Orlov,Ryabov,Nguyen,2013)。這一新種的發現也導致“白頭蝰”的中文名稱顯得不合時宜,更名勢在必行。

1討論

⑴ Azemiops屬模 Azemiops feae,種加詞 feae則源於模式標本採集人Leonardo Fea的姓氏,屬名 Azemiops詞源缺如,無法翻譯。在單屬獨種時,使用“白頭蝰”作為亞科、屬及種的稱謂,無任何爭議和歧義。

⑵Orlov等(2013)一文中對2種的英文名稱建議如下:

Azemiops feae—black-headed Burmese viper

Azemiops kharini—white-headed Burmese viper

Burmese viper即“緬甸的蝰蛇”,可簡稱“緬蝰”,而以上2種中文則可分別稱為“黑頭緬蝰”(分布於元江—紅河以西,包括緬北、越西北和中國滇南及藏南)和“白頭緬蝰”(分布於元江—紅河以東,包括越東北和中國除滇南及藏南外的南方局部地區,模式產地在越南永福省三島縣三島山[Orlov,Ryabov,Nguyen,2013])。

⑶《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出版社,1995)對“緬”字釋義為“遙遠”,“甸”則為“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我國宋朝時期,稱“緬甸”為“蒲甘”,也稱之為“緬”、“緬甸”(曾猛,2012)。

Azemiops feae正是1888年George Albert Boulenger依據緬甸北部克欽山區(Kakhien Hills, Burma=Kachin Hills, Myanmar)1♂標本(MSNM 30891)發表的屬種(張亮,肖榮高,遇寶成,羅鍵,2012)。該屬物種常被發現於緬甸、越南和國內南方部分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少數邊遠山區,所以“緬蝰”一詞也能很好的表達出該屬物種的生境。

⑷最新的考古研究在重慶市涪陵區槽溝洞戰國巴人洞穴居址中發現了“白頭蝰蛇 Azemiops feae”(=白頭緬蝰 Azemiops kharini)的骨骼,這是三峽地區巴人遺址里首次出現蛇類標本。巴人生存於山區,處於狼蟲虎豹等動物種群繁盛的自然環境裡。這一發現以實物材料證實,三峽地區古代巴人生存環境確有豐富多樣的動物資源,其中有毒蛇與人類伴棲,為巴人與蛇有關的文化崇拜或信仰等找到了實物佐證(重慶師範大學,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涪陵區博物館,2013)。這也表明,該屬物種自古以來就在邊遠山區有分布,特以“緬蝰”紀之。

2建議

基於以上考慮,建議新擬Azemiopinae中文名稱為緬蝰亞科,該亞科1屬相應稱為緬蝰屬 Azemiops,該屬2種則分別稱為黑頭緬蝰 A. feae和白頭緬蝰 A. kharini。筆者就中文更名建議徵求了國內部分學者意見,得到大家的普遍支持和贊同,並於2013年12月28日在哈爾濱召開的中國動物學會兩棲爬行動物學分會2013年學術研討會和同日同步在重慶舉行的重慶市青少年創新人才培養雛鷹計畫第二屆雛鷹論壇上分別交流的《國產蛇類尾部自截現象的初步研究》(羅鍵,張亮,王絎林,高宇,王志堅,2013)中,首次啟用了“白頭緬蝰”等新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