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組合

黑珍珠組合

黑珍珠組合的選手是自雲南普洱市的佤族·黑珍珠組合可以算是最搶眼的,黝黑的皮膚與少數民族特有的深刻輪廓讓他們一眼就能被認出來。“我們佤族是沒有文字的,文化都是通過口口相傳保留下來的,而多數是通過歌曲來記錄。無論大小活動,我們都是用歌舞的形式來慶祝,表達內心的喜怒哀樂。在我們那裡,說話就是唱歌,走路就是跳舞。”

組合簡介

活動照 活動照

黑珍珠組合的兩位成員分別是岩望、岩科,聽到他們的名字,多數人都以為他們姓岩,是兩兄弟,岩望卻告訴記者,“我跟岩科並不是親兄弟,‘岩’也並不是我們的姓,佤族姓有一大長串,漢姓雖然有,但幾乎不用。在我們的名字里,‘岩’代表的是長子,所以從‘岩望’、‘岩科’這兩個名字中就可以知道我們分別是各自家中的長子。”

8歲時,岩望就從家鄉小鎮走出去,在縣城上了國小、中學,在城市中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岩望回到家鄉工作,一年後就再也呆不住了。1998年,岩望先到了浙江,一年後又輾轉來到了深圳,從此在深圳定居下來。“雖然我們不是科班出身的歌手,但是我們佤族小伙子是很會唱的,我們唱的流行歌曲一點也不比別人差。希望大家知道,少數民族的歌手並不是只會唱原生態歌曲,他們也能引領流行。”

黑珍珠寫真 黑珍珠寫真

黑珍珠是一支剛組建的隊伍,三名成員均為佤族,前身是活躍在深圳表演舞台的男子二人組----NEW FEELING(岩望和岩科),2006年4月女孩衛冷冷加入,組合改名為“黑珍珠”---雲南群山之中的古老民族─佤族,由於膚色黝黑,能歌善舞,一直被稱為“黑珍珠”。三人決定堅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打造佤族的第一個三人組合。 組合中的老大哥岩望正值而立之年,當初為自己的理想毅然辭去家鄉很好的工作,隻身闖蕩特區,7年只回過一次阿佤山。 先後加入或組建過幾個樂隊組合,終因音樂理念不同,沒有取得滿意的成績。2003年小弟岩科也來到了深圳,倆人一見如故,組合NEW FEELING成立了,很快在深圳的演出市場取得成功,被稱為深圳的“動力火車”。2006年,第12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敲響戰鼓,兄弟倆工作的華僑城集團決定組建自己的隊伍赴京參賽,於是,哥倆從海選一路過關斬將,順利晉級華僑城賽區的決賽。在決賽當晚,倆人完美的演出征服了現場評審和觀眾,殺入了十強,取得了赴京比賽的入場券。女孩衛冷冷也參加了華僑城賽區的決賽,因為華僑城沒有準備選送民族唱法的選手,所以和十強無緣。賽後,華僑城代表隊的指導老師,著名音樂人解承強老師建議女孩加入組合里,主打佤族風格.

組合分工

組合里岩望負責低音,說唱,音樂創作,和聲編排。衛冷冷負責高音,舞蹈編排。岩科負責中音,說唱,和聲編排。他們個人簡介: 我們從阿佤山中走出來,一路走一路宣傳佤族文化."黑珍珠組合"中的黑就是我們的標誌性膚色.音樂是我們快樂的所在,也是我們宣傳佤族文化的一種形式.我們演繹原生態的佤族音樂,也演繹添加了流行元素的佤族音樂,還會演繹RNB,HIPHOP,RAP等不同流行元素的音樂,我們對音樂很敏感,我們是多元的.當我們站在世人的面前,人們一定會想起阿佤山中的那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們是佤族的符號,我們願意做佤族的代言人.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感動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的人們;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傳遞來自阿佤山上的激情;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向人們宣傳佤族和佤族文化——我們,是歡樂的佤族使者! 三人各司其職,開始了全新的起步。

黑珍珠簡介

宣傳佤族文化."黑珍珠組合"中的黑就是我們的標誌性膚色.音樂是我們快樂的所在,也是我們宣傳佤族文化的一種形式.我們演繹原生態的佤族音樂,也演繹添加了流行元素的佤族音樂,還會演繹RNB,HIPHOP,RAP等不同流行元素的音樂,我們對音樂很敏感,我們是多元的.當我們站在世人的面前,人們一定會想起阿佤山中的那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們是佤族的符號,我們願意做佤族的代言人.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感動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的人們;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傳遞來自阿佤山上的激情;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向人們宣傳佤族和佤族文化——我們,是歡樂的佤族使者!

合聲

走出阿佤山、走上舞台的佤族小伙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我們是來自美麗的雲南阿佤山的佤族人。佤族是一個沒有自己文字的民族,文化需要口口相傳,需要通過語言、音樂、舞蹈才能將本民族的文化傳承下來。因此,佤族人同其他沒有自己文字的少數民族一樣,能歌善舞。佤族自古就有用歌舞表情達意的天性,歌舞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休息、勞動、喝酒、婚喪嫁娶,任何時候,佤族人都會想唱就唱。“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佤族人生下來就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們自幼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學會了唱歌。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佤族的文化也在流失,而外界也很少知曉佤族的存在。我們從阿佤山中走出來,一路走一路宣傳佤族文化。“黑珍珠組合”中的黑就是我們的標誌性膚色。音樂是我們快樂的所在,也是我們宣傳佤族文化的一種形式。我們演繹原生態的佤族音樂,也演繹添加了流行元素的佤族音樂,還會演繹RNB、HIPHOP、RAP等不同流行元素的音樂,我們對音樂很敏感,我們是多元的。當我們站在世人的面前,人們一定會想起阿佤山中的那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們是佤族的符號,我們願意做佤族的代言人。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感動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的人們;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傳遞來自阿佤山上的激情;我們要用我們的歌聲,向人們宣傳佤族和佤族文化——我們,是歡樂的佤族使者!

音樂感動你我,音樂讓這個世界更加和諧。付出所有激情和才華,放飛音樂夢想,來自阿佤山的黑珍珠組合相信付出努力一定會得到回報,我們願和大家一起擁抱美好的夢想,讓我們一起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黑哥岩望

致力宣傳佤族文化

1994年,我考上了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剛進上大學時,還有不少同學誤以為我是來自東南亞,對學校招了一個"老外"覺得很新奇。同學們的誤會讓我感覺很悲哀,我是土生土長的雲南思茅人,雲南居然還有人不知道這裡有黑皮膚的佤族人!雖然我們皮膚很黑,長得很像印地安人或東南亞人,但其實我們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也有自己民族的傳統和文化!那一刻,我一直以來要致力於宣傳佤族和佤族文化的想法,在心裡更加的強烈了。

1997年從學校畢業後,我進入縣電視台成了一名“新聞主播”,這是讓不少同學羨慕的工作。但是走到更遠的地方,讓更多人對佤族、佤族文化了解多一點的想法一直在我心裡涌動,一年後我遞交了辭職信,遠赴浙江的一個景區當了一名演員。我的大學班主任對此十分不理解,他托同學轉告我:在岩望做了一件能讓他理解的事情前,不要給他打電話。1999年9月,在杭州工作一年後,我輾轉來到深圳。我同自己的十餘個同族兄弟姐妹一起,組成了兩個演出隊,在深圳的酒吧、歌舞廳跑場,也到東莞、福州、西安等地演出,每到一處,我和同伴都會向人們宣傳佤族文化。有時碰到一些經濟人,想讓我們說自己來自菲律賓、泰國,或者乾脆說是非洲的一個原始部落,這樣會給更多的出場費,但我和同伴總是斷然拒絕這樣的要求。

2000年,我和一幫佤族兄弟姐妹來到深圳歡樂谷,成為歡樂谷的一名員工,擔任景點演員。從最開始的群舞演員慢慢轉型為景區主持人,後來因為演出需要又開始組合唱歌,我逐漸成長為歡樂谷演員中的骨幹力量。我一直在默默地宣傳佤族文化,每次上台向觀眾介紹自己時,我都會自豪地告訴觀眾,“我是來自雲南佤族的岩望……”。

2006年,我和岩科、衛冷冷組成的黑珍珠組合參加了第十二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憑著最具佤族文化特色的原生態歌曲《佳林調》以及佤族童謠《月亮粑粑》,從海選一路過關斬將,最終進入組合全國30強。雖然最後的成績並不理想,但比賽以來組合一直堅持佤族風格,已經讓更多的人了解了佤族的文化。中央民族學院等院校一些佤族的教授、研究佤族文化的專家還找到我們,鼓勵我們更多地宣傳佤族文化。我的班主任也看到我的努力,他終於原諒了我的選擇,還專門打電話來高興地告訴我說他理解、支持我。那一刻,我的淚水忍不住嘩嘩地流下來,這是我這么多年在外打拚最開心的時刻。

小弟岩科

一路逐夢永不言棄

我自幼父母離異,由姥姥撫養大,我唯讀到國小二年級便輟學幹活,以養活年邁的姥姥和自己。2000年,未滿15歲的我外出打工。2003年,我來到深圳歡樂谷,從事表演工作,正是在歡樂谷我認識了老大哥岩望。岩望之前闖蕩特區,7年只回過一次阿佤山,先後加入或組建過幾個樂隊組合,但都因為音樂理念不同,沒有取得滿意的成績。岩望始終沒有忘記他的夢想,他和我一見如故,並把我帶上了音樂之路。我開始跟著老大哥岩望學習唱歌,我們組建了男子組合NEW FEELING,我還擔任了樂團的貝斯手。

由於我基本沒念過書,不識字,我的音樂之路充滿了艱辛。每次學歌,都需要岩望一個字一個字念給我聽。我很珍惜岩望大哥對我的賞識,我很好學,不懂就問,直到讓岩望大哥滿意為止。我們都沒有受過任何專業的聲樂訓練,我們都不識譜,唱歌的時候完全不看譜,都是仿音。我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演繹流行歌曲,因而獨具特色。我們付出了別人無法想像的努力,很快就在深圳市場唱響了,開始小有名氣,被稱為深圳的“動力火車”。

演出照 演出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