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黑派
起源
長期以來,台中縣市政壇由紅派與陳派長期壟斷,第三勢力幾乎無法生存。陳派的開山祖師爺為陳水潭,在這次選舉中,宣傳品與名片卻以黑色為標誌,而稱陳派為“黑仔”,後改為“黑派”。這就是今天台中縣政壇黑派與紅派兩大派系與政治勢力的來歷。
代表人物
黑派祖鼻為陳水潭。在第二屆縣長選舉中,陳水潭獲國民黨“中央”與地方的支持而當選縣長,但任職不到兩年,陳就因病去世,黑派領導層一度陷入分裂狀態。
陳的妻子林雪出面,連任四屆省議員,成為黑派的領袖人物。此後,省議員李卿雲逐漸成為黑派的代表人物。李卿雲在第五屆省議員選舉時把棒子交給兒子李子×(馬字旁一個侵字的右邊)。
陳派另外兩位代表人物是“國大代表”陳川與台中縣第九、十屆縣長陳庚金。陳川,台中縣人,1934年出生,中興大學畢業,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政治人物,於1980年在陳派的支持下當選增額“國大代表”,並長期在“國民代表大會”發展。
同時,他還於1992年當選國民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陳庚金也是台中縣人,1939年出生,台灣政治大學畢業,兩次當選台中縣縣長。1993年到1997年任“行政院人事局局長”,也是國民黨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是黑派重要領袖人物之一。
黑派的代表人物除了陳川、陳庚金、李子×外,還有前“立法委員”陳杰儒、付雲鵬、郭榮振,現任“立法委員”顏清標紀國棟,現任縣長黃仲生等。
勢力範圍
黑派主要地方勢力集中在台中縣漂子鄉農會、梧棲鎮農會、神岡農會、神岡鄉合作社、后里鄉合作社、豐原市信用合作社、台灣中小企業銀行、台中縣巨業汽車客運公司等,參與投資的企業包括泛亞銀行、新台中紡織、順興企業、永信塑膠、衛達製藥、杏友藥品、瞳欣建設、誠洲企業、台灣農林、華新麗華電線電纜、匯僑貿易等。
高雄黑派
起源
黑派的創立者與長期主導者是黨外知名人物余登發,曾任里長、水利會主任與“國大代表”。黑派實際上就是高雄縣余氏家族的一股政治勢力,長期扮演反對派角色,這與其他大多數派系全為國民黨的力量有很大不同。余家人也自稱“黑派只是一種選舉符號,只是權力組織”。
從第一代余登發到第二代余陳月瑛(余家兒媳),到第三代余政憲、余政道再等,縱橫台灣高雄縣政壇幾十年,成為一支龐大的地方勢力。
代表人物
余登發,出生在高雄縣橋頭鄉八卦寮(高雄市楠梓區後勁人)。八卦寮的大片土地,成為余家賴以延續政治香火的金庫。余登發步入政界後,從事政治選舉的經費主要就是靠出賣這些土地獲取現金與支持。余登發從事政治活動不僅自己親自出面參加選舉,而且出錢支持朋友選舉。
在幾十年間,余登發先後賣掉80多甲土地用於政治選舉,從此也獲得大批支持者。余登發雖是反國民黨的在野勢力,但卻主張統一,反對分裂。因此,余登發不僅在高雄縣地方發展史上,而且在台灣政治運動發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與影響。
余家第二代以獨子余瑞言妻子余陳月瑛為代表。她進入政壇完全是公公餘登發在余家無人繼承大業的情況下作出的選擇,並成就了余家的政治事業。余陳月瑛,台南縣長榮女中畢業,父親陳再興為商界名人;二哥陳水印為名醫,曾任區長、議員及省醫師公會理事長。
余陳月瑛在余登發全力支持下在政壇迅速崛起,成為黑派第二代掌門人。她於1963年當選省議員後,連任四屆,後轉戰當選“立法委員”,不久又投入第十屆縣長選舉,並在激烈的競爭中當選,接著競選連任第十一屆縣長。黑派可謂是後來居上,成為高雄縣政壇最具影響的一支地方勢力。
黑派陳容強大,戰績輝煌,並成為民進黨在地方最重要的地方派系與力量。黑派第一代以余登發為代表;第二代以女婿黃友仁與兒媳余陳月瑛為代表;第三代以余政憲與余政道為代表。余家母、子、女、弟、媳同時參政。余陳月瑛是長期任“總統府顧問”(2003年因涉及弊案才主動辭去),長子余政憲在縣長卸任後,出任“內政部長”;
次子余政道在任第十屆省議員後連續當選兩屆“立法委員”;女兒余玲雅曾當選第三屆“立法委員”,大兒媳鄭貴蓮於1996年當選“國大代表”,現為民進黨中央委員;現任縣長楊興秋也是黑派的代表。其他黑派代表人物還有徐志明、尤宏、王金雄、黃萬全、戴振耀與蘇錫輝等。
勢力範圍
黑派區域性獨占經濟主要是高雄縣旗山鎮農會,投資經營的企業主要為高苑工專、高苑商工、高英商工、學廬補習班、牧場、益昌旅館及土地賣買等。余陳月瑛與余政道還同時是全民電視公司的總裁與董事長。
派系運作
派系在台灣分明的暗的,明的當然它可能是用同宗的,同鄉的組織,或者明著打旗號,譬如有叫紅派,有的叫黑派,有各種不同的名稱,但是功能有好幾種。
第一個,他在政治上發揮的影響力,可以帶動在經濟上資源的累計,比如說他們會包工程,因為它掌握了地方上的一些公職的位置,所以它可以利用公權力來為自己累計各種經濟資源。
第二個他們會去控制台灣的農漁會,你知道農會和漁會,它真的是農村社會的一個組織,但是當地方的派系力量伸進去之後,它可以掌控地方上的一些經濟活動。
第三個他們會去控制地方上的金融機構,譬如說以前台灣省的各種省屬的行庫,合作金庫、信用合作社,還有農漁會自己也有這種金融組織,這是他們可以控制的,
第四個他們控制公共工程,因為地方政府的成績,小的鋪路,造橋,小的一些工程,都是他們可以掌控的,但是你不要看這些工程小,這些工程隨便數數也是上好幾個億的工程,透過這種工程的掌控,他們又再度為自己累計很多經濟資源,所以派系是經濟和政治兩塊相互為用的。
總體評價
我國台灣地區一些縣市,政治權力的建構與地方派繫結合在一起。
在台中,黑派與紅派兩大地方派系長期主控地方政壇,後來第三勢力楊派興起,逐漸發展為紅、黑、楊三大地方勢力主控地方政治的格局。
而在高雄縣政壇,地方派系與政黨交錯共治,紅、白、黑三大派系主導了政治經濟資源。三大派系均有相當的民眾基礎。據估計,黑派基本民眾約為12萬人,白派為10萬人,紅派為7萬人。紅、白、黑派主要力量分別為農會、水利會與行政系統。其中,在14屆縣長選舉中,紅派當選3屆,白派當選4屆,黑派當選7屆,顯示黑派優勢明顯。就政黨屬性而言,藍綠各當選7屆,可誤用勢均力敵。
可見,政黨政治的發展,逐漸打破地方派系壟斷地方權力結構,出現地方派系與政黨縱橫交錯的權力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