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劇目
1劇目介紹
京劇傳統劇目。一名《紅旗山》。《金沙灘》至《黑松林》有連續演出者,總名《楊家將》。豫劇有《密松林》,河北梆子亦有此劇目。
2劇情簡介
審潘洪後,宋太宗寵幸潘妃,赦潘洪死罪,改為刺配。楊六郎乃率孟良、焦贊假扮綠林,在黑松林將潘洪殺死報仇。並由黃豹獻出潘洪私通遼邦信函,延昭回朝,宋王欲斬,趙德芳逼帝赦之。
七十二景詳述
鯉魚城
傳說淳化縣城舊地原是一條神魚。後來築了縣城,神魚成為縣城的保護神。故稱之為鯉魚城。
梨園
漢代淳化縣城為一大梨園,建有棠梨宮,為秦漢皇帝往返甘泉宮的行宮。
永安橋
即由古時縣城去今烈士陵園一帶的過水橋。西漢時昭帝始築以達雲陵祭拜。明、清兩朝多次重修,“望其永而不廢”,故名。
北堡
縣城北關西塬畔古城,為縣城北重要堡壘。
泰山廟
原在今龍屋塬上,其地舊時柏樹蔽天蓋地,淳化八景之一“天門古柏”即指此。
城隍廟
城隍是冥間管理城池的神,唐宋以後府、縣都築城隍廟。淳化城隍廟舊址在今淳化中學。
車箱坡
縣城周圍的坡路古代稱“車箱坡”。曰“車箱”,是說縣城東西塬斜高,狀如“車箱”。
玉石灘
縣城東河灘舊有斑駁陸離,光潤質細的各色石,稱“淳化玉”。
縣塔
舊址在今輕工機械廠內,唐代修有七級磚塔,俗稱“縣塔”。
葫蘆河
辛店村西石河溝,向南流經縣城南門外入冶水。河上游寬,下游狹窄,狀如葫蘆。
封贈塬
即今車塢的封贈塬。傳說早先這裡是對有功勳者封贈的地方。
棗坪
即今南新街南端。舊時這一帶河堤上棗樹成林,菜哇有序,泉水蔬圃,一派田園風光。
校場
即今南新街。舊時這裡為衛士操練處。
七星泉
在今南新街北端東坡,七水湧出,故名。
九女泉
今電石廠附近冶峪河處,石間九水流出。傳說有九仙女在冶峪河沐浴,取發笄於石岩插出九股水,因名。
大店
今大店舊稱大店鋪,為商賈行旅歇息處。這裡崖高窯大,名大店。
望妻崖
在大店村南。傳說有東哥西妹愛戀,西妹被強人奪走,東哥在高崖久等不歸。東哥不知,西妹不從強人所辱,早已自盡了。
二百一個廟
舊在望妻崖西端,有廟宇一座,柏樹兩棵。遊人戲曰“二百(柏)一個廟”。
鱉蓋
在大店村西南河畔。土阜隆起如鱉蓋,故名。
肋子坡
大店村東道路北高南低,徙行費力,行人云“能掙壞人肋子”,故名。
駱駝項
在大店鄉馬家坡村西。冶峪河南岸山峰如駝首,其上斜坡如駝項(頸)、一駝飲於冶峪河,形象逼真。
暗橋
暗橋村舊有土橋,北為高崖,崖下為渠,行人不知路崖下有橋,因名。
耀州窯
在黑松林水庫北高崖下,窯大且深,內有小窯,為行人小憩處。傳說窯深通耀州(耀縣),因名。
湘子廟
在孫家咀村北塬畔,舊其地有八仙之一的韓湘子廟宇。
湘子橋
橋在湘子廟下,因名。
牛舌山
在湘子橋北。東西溝道中為一塬,傳說其形如牛舌。
香果;
生長在大店、石橋鄉一帶。狀如柑桔,色黃味香,但不能食。
小江南
在暗橋村南。舊有水田百餘畝。面平如鏡,田畦整齊,產稻穀蔬菜。舊有“山區小江南”之稱。
柳樹店
在黑松林水庫東下,初名柳樹彎,後設行旅小店,因名。
黑溝
在文家山東。溝道狹窄,中午可受短時日照,故曰“黑溝”。
梳妝檯
在石橋鎮西河灘。舊時上有廟宇,傳說楊家將八姐九妹曾在其上梳妝打扮。
泥河溝
在梳妝檯西。溝水上游多泥沙,遇雨泥沙俱下,河水混濁,河由此得名。
撐腰石
在梳妝檯西北岸。傳說行人負重在此,在堪岩下支撐枝條,重物變輕,又止腰疼。
打兒窩
原在梳妝檯北崖面上,今不存。高崖上有一橢圓形龕,據說投一卵石於其內,出幾石即有几子。
石橋鎮
由鎮東石橋得名。
石橋
即石橋鎮東石橋,傳說為縣內最早的石橋。
大槐樹
原在石橋鎮,今不存。桿粗冠巨,蔚為壯觀。
石蟒阜
在石橋鎮東河灘。舊有巨石如臥蟒,後遂破石,今形不顯著。
臥虎石
原在石蟒阜附近。巨石似臥虎,舉目遠視。
羅漢廟
原在石橋鎮東。廟內塑釋迦的十六個弟子和達摩多羅、布袋和尚,合稱十八羅漢。
清水河
在金川灣村西。河水源於泉,清淨少泥沙,故名。
馬蹄窩
清水河入冶水處,盤石上有圓窩,似馬蹄印。傳為楊六郎坐馬踩石所致。
金川灣
即金川灣村。傳說早先曾在此段河灘沙裡淘金,故名。
金泉寺
在金川灣村西園子地,寺旁有泉名金泉,寺因名。
金泉
在金泉寺內。傳說昔見金色從山中照泉水,往取得金,名金泉。
石佛堂
即唐代建造三階教經文石窟。俗誤為李逵廟。
龍王廟
在金川灣村西,今不存在。
龍吼潭
即金川灣村冶峪河響潭,潭上有小瀑布。
花園
在金川灣村西,治水南岸。傳說漢武帝曾在此賞花。
聖人橋
即今聖人橋,史載漢代此處有木橋,漢武帝去甘泉宮過橋,因名。
顛倒佛;
在聖人橋附近。傳說其佛名毗那夜迦,與象頭人身女佛為夫妻,淫樂不顧佛事,佛祖顛倒在此,讓其醒悟,遺蹟不存。
烽火台
在聖人橋南、北塬畔。為古代報警的烽燧遺蹟。
關山
在炮留村塬畔,傳說周亞夫駐守細柳營(在鹹陽西南),兵卒曾巡邏於此。
曬骨橋
在聖人橋東一里。傳說楊家將八姐九妹在橋上殺死潘仁美,暴曬其屍骨於橋頭。
血腥石
曬骨橋一帶岩石呈血紅色,傳說為潘仁美污血痕跡。
潘仁美墳
即曬骨橋南山坡土冢,傳說為潘仁美墳。
賽翁橋
今“賽古橋”。傳說古有老翁修成翁橋,其子媳又修媳橋,堅於翁橋,故名。
六郎匾
在水泥廠東石崖上,今不存。傳說楊六郎延昭與遼軍征戰中過此地,題記刻石。
黑牛灣
水泥廠北石崖有巨石如臥牛,俗雲這段山路為黑牛灣。
聾子窯
原在黑牛灣北石崖中,為一佛窟。傳說該窟距其下路雖丈余,在下任人放聲吶喊,窟內聽不見。
冶王溝
今閻家溝。這一帶礦石含鐵元素,有冶煉之利,故名。
鄒宮墳
在閻家溝村東,傳說為明代御史鄒應龍的墳墓,保留11件石刻。
藏君洞
在縣水泥廠附近。傳說為漢代鄭子真隱居處。
響龍潭
在口鎮西。冶峪河瀑布入潭,如龍吼雷鳴。
冬青崖
在東風渡西石崖上,灌木冬青蔥茂,四時泛綠。
鐵門坎
冬青崖北河水中,一石橫阻,河水繞流,歷經古今,故名。
躲賊岸
在響龍潭旁。傳說早年每遇兵匪搶劫,附近村民在其下避難。
漿水罐
響龍潭北有小潭極深,冶水漲潮,潭內泥沙翻騰,故名。
蔽寶潭
在漿水罐北。傳說遼兵將領有寶刀,與楊家將拼殺中失落水潭。實是楊八姐使法讓寶刀掩蔽潭內,後取走。
古城堡
在口鎮北峰上,為入黑松林關隘。
冶谷口
即口鎮山口,古稱“寒門”、“谷口”,古今為關卡。
冶峪河
又名縣河,出冶谷,因名冶峪河。
二、山東黑松林
黑松林,位於山東省濰坊市臨朐城南50公里處。無際的松林在層層峰巒間起伏,潺潺的山澗歡笑著奔流,面積萬餘畝,動物幾十種活動於其間。良好的空氣環境賦予它“天然氧吧”的稱謂。
1.儲慧井
相傳古時有一位學子,家住附近村中。上學時智力平平,常受老師家長責備。他讀書煩躁之時,常到井旁靜坐飲水,每次飲水後,情緒為之振奮,煩躁一掃而光。不知不覺間智力得以開發,變得聰慧異常,讀書過目不忘。後來金榜高中,平步青雲。一時傳為佳話。
此井在原址上重新修築。青石井口,古樸大方。遊客每到井旁,必爭相汲水而飲,此水格外甘冽,果然有醒腦提神之功效。
遂傳,“飲水三斤,智長一分”。“不飲此井水,白來黑松林”之說。
2.柳石情深
翠雲湖湖邊一峰不高但出奇的俊秀,河水繞峰折180度,故名“曲水峰”。水中有峰的倒影,峰上有水的靈光,因三面臨水,時常水霧朦朧。尤其傍晚時分,天上彩去回歸,紅霞漫舞,峰頂去霧繚繞,金光折射,此時登上峰頂,納涼於曲水亭中,聽水聲奏鳴,看黑松綠浪,如置身仙境一般。峰下一株高大平柳,將奇石擁抱懷中,所見之人嘖嘖稱奇,取名為“柳石情深”。據說曾有一對戀人,生死相許卻難以成親,由於他們的故事感動天地,後來化石變柳,相擁相依難解難分,與天地共存。
3.團圓頂
這裡的山起伏連綿,出奇的俊秀,是魯中山區一顆璀璨的明珠。山峰中,以“團圓頂”最高,海拔560米,傳說有對夫妻,經歷了饑荒與戰亂,散失十年忠貞不渝,終於在仙人的幫助下,全家人山頂上重獲團圓。所以,很多遊人都慕名登上“團圓頂”,以感受人世間那種真情真意的地久天長。
4.龍女三娘
相傳,當年東海龍王的三女兒偷偷下嫁九山凡間。龍王知悉大怒,橫加干涉,發水來淹。龍女三娘站在曲水峰上,從容鎮定指揮排洪,經巧妙疏導,洪水千轉百回流入大海,終未成災。龍王發水不成,有連續幾年滴水未下,九山大旱。龍三娘從《萬頃石崖》處鑿一隧道,直通東海,潛入龍宮,盜取令箭,站在曲水峰上,調動眾水龍耕雲播雨,九山境內遍下甘霖,大旱解除,百姓歡呼。龍王百般無奈,又不願痛失愛女,遂默認了這門親事。以至後來,九山百姓仰仗“龍女三娘”的護佑,有求必應。九山境內每年的降雨量都比其它地方偏多一些。這才有了黑松林密布的溪流泉水河仙境般的盎然生機。曲水峰上建一亭,名為《念慈亭》。永遠感念“龍女三娘”的大恩大德。
5.磊落崖
據說,八仙中的呂洞賓,曾路過此地,感嘆神靈造化,手書“磊落”二字於崖壁之上,雖風化莫辯,但遺風常存。至今,凡光明正大,磊落忠誠之士,到此,無不感到格外舒展暢快,心曠神怡。
6 .黃泥崗
順著磊落崖邊的一條曲折的山路繼續前行,走一里多遠,爬上一片開闊的高坡,就看見一塊未經雕鑿的粗獷石碑,上刻“黃泥崗”三個大字。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中《智取生辰岡》的一幕,便是在這裡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