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黑城鄉(Heicheng Xiang)位於臨城縣北部。東與鴨鴿營為鄰,西接城關西豎、北面與贊皇縣接壤。面積102.8平方千米,人口2.8萬人。轄2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黑城村,在縣政府北偏西10千米處。地處太行山東麓,西高東低。黑城村北2千米處有蛤蟆橋,又名三叉紫金橋。
代碼
130522200:~201 黑城村 ~202 前都豐村 ~203 後都豐村 ~204 豐盈村 ~205 錢家韓村 ~206 候家韓村 ~207 魏村 ~208 南寨村 ~209 南白鴿井村 ~210 北白鴿井村 ~211 竹壁村 ~212 辛莊村 ~213 西牟村 ~214 東牟村 ~215 劉家洞村 ~216 祁村 ~217 石固村 ~218 喬家莊村 ~219 灰卜村 ~220 東雙井村 ~221 西雙井村 ~222 膠泥溝村 ~223 王家莊村 ~224 山口村 ~225 李家莊村 ~226 閻莊村 ~227 董家莊村 ~228 趙家莊村
沿革
1958年設黑城公社,1966年更名紅城公社,1981年復置黑城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102.2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黑城、西牟村、劉家洞、辛莊、竹壁、魏村、北白鴿井、南白鴿井、錢家韓、侯家韓、南寨、豐盈、前都豐、東牟村、後都豐、祁村、董家莊、趙家莊、閆莊、李家莊、山口、膠泥溝、王家莊、西雙井、東雙井、灰卜、卜固、喬家莊28個行政村。
簡介
黑城鄉位於臨城縣城北10公里處,北與高邑、贊皇為鄰,總面積102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27120人,耕地面積5.6萬畝,其中水澆地2.6萬畝。屬山區丘陵地帶,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品種有石灰石、耐火土、煤炭、石膏等,特別是石灰石已探明儲量6.5億噸,占全縣總儲量的60%;耐火土已探明儲量121.97萬噸,占全縣總儲量的67%。
黑城鄉屬資源型鄉鎮,近幾年以建材、耐材、煤炭業為主導產業的工業格局已初步形成,鄉域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全鄉現有上千萬元以上企業5家,百萬元以上企業10家,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企業攤點近百家。全鄉境內現有兩個建材小區,即祁村建材工業小區和牛山建材工業小區。近幾年,兩個建材小區內的水泥建材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發展,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投產達效,其水泥建材產品遠銷全國各地。為進一步把黑城建成建材大市場,2004年縣委縣政府高屋建瓴,在項目建設上重點規劃建設“黑城建材工業園區”,在園區內上建材大項目,做強大建材,發展大市場,使“黑城建材工業園區”內的建材產業成為強縣、立鄉、富民的支柱產業。黑城鄉黨委政府也為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傾全力打造資源共享的投資環境,營造“築巢引鳳”的投資氛圍。
黑城農業蓬勃發展。農業開發以“三帶”為格局,即:東部高效農業開發帶,中部優種牛羊養殖帶,西部生態林為主的山前綠化帶。在東部荒崗開發上,通過實施資源整合,萬畝丘陵荒崗,成了農業開發投資的“窪地”。目前,綠嶺、綠蕾等農業開發公司投資已達千萬元,使南起喬家莊、前都豐,北至侯家韓在內7個村,南北縱深5公里的昔日荒崗,開發規模已實現連線成片,已成為黑城鄉東部經濟、社會、生態“三效統一”的萬畝“綠色長廊”。在中部的優種牛羊養殖帶上,鄉黨委、政府抓重點、抓大戶、抓服務,引導民眾舍飼圈養,規劃發展養殖小區,使農戶養殖向規模化、集中化、公司化、科技化發展。通過養殖龍頭企業、養殖大戶示範輻射,帶動了全鄉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地域特徵
屬山區丘陵地帶,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品種有石灰石、耐火土、煤炭、石膏等,特別是石灰石已探明儲量6.5億噸,占全縣總儲量的60%;耐火土已探明儲量121.97萬噸,占全縣總儲量的67%。
劃分
黑城鄉屬資源型鄉鎮,近幾年以建材、耐材、煤炭業為主導產業的工業格局已初步形成,鄉域經濟快速持續發展。全鄉現有上千萬元以上企業5家,百萬元以上企業10家,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企業攤點近百家。全鄉境內現有兩個建材小區,即祁村建材工業小區和牛山建材工業小區。近幾年,兩個建材小區內的水泥建材企業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發展,並在最短的時間內投產達效,其水泥建材產品遠銷全國各地。為進一步把黑城建成建材大市場,2004年縣委縣政府高屋建瓴,在項目建設上重點規劃建設“黑城建材工業園區”,在園區內上建材大項目,做強大建材,發展大市場,使“黑城建材工業園區”內的建材產業成為強縣、立鄉、富民的支柱產業。黑城鄉黨委政府也為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傾全力打造資源共享的投資環境,營造“築巢引鳳”的投資氛圍。
農業
黑城農業蓬勃發展。農業開發以“三帶”為格局,即:東部高效農業開發帶,中部優種牛羊養殖帶,西部生態林為主的山前綠化帶。在東部荒崗開發上,通過實施資源整合,萬畝丘陵荒崗,成了農業開發投資的“窪地”。目前,綠嶺、綠蕾等農業開發公司投資已達千萬元,使 南起喬家莊、前都豐,北至侯家韓在內7個村,南北縱深5公里的昔日荒崗,開發規模已實現連線成片,已成為黑城鄉東部經濟、社會、生態“三效統一”的萬畝“綠色長廊”。在中部的優種牛羊養殖帶上,鄉黨委、政府抓重點、抓大戶、抓服務,引導民眾舍飼圈養,規劃發展養殖小區,使農戶養殖向規模化、集中化、公司化、科技化發展。通過養殖龍頭企業、養殖大戶示範輻射,帶動了全鄉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