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恩濟序曲

《黎恩濟》序曲 華格納是德國浪漫派作曲家、劇作家、指揮家、評論家。他畢生致力於西歐歌劇的改革,並成功地創立了具有許多新的表現手法的“樂劇”(音樂戲劇)。他的第一部取得成功的劇作是1842年於德勒斯登首演的《黎恩濟》。由華格納本人編寫劇本唱詞的《黎恩濟》取材於十四世紀中葉羅馬人民反對封建壓迫的鬥爭史:人文主義者黎恩濟帶領民眾反對貴族階層的暴行。初時曾取得成功,制服了貴族;繼而失利,並失去民心;最終,卻因與市民衝突,當他正在寺廟祈禱時,被民眾放火焚廟,黎恩濟死於烈焰之中。

華格納在《黎恩濟》一劇中尚未形成他日後所作樂劇的典型風格;在這裡,明顯地存在著迎合當時觀眾的趣味而模仿法國“大歌劇”的某些特徵,例如,講究豪華排場的表面戲劇效果等。仗著這些,他果然第一次獲得了成功,但歌劇的音樂其實倒比較平常,劇中充塞大量的進行曲節奏,使音樂稍嫌單調。此劇於今已很少演出,但《黎恩濟》出色的序曲卻仍是交響音樂會中常見的曲目。

《黎恩濟》序曲中的主題都采自歌劇音樂,它凝聚了這部歌劇宏偉莊嚴的史詩氣質。

樂曲的慢板引子,低沉肅穆。小號獨奏的幾個持續長音,這是黎恩濟號召人民起來與貴族作鬥爭的信號。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的一支平穩而富於表情的旋律則是歌劇最後一幕中黎恩濟為人民祈禱時所唱的:

《黎恩濟》序曲 《黎恩濟》序曲

這旋律由木管、小號在高音區得到反覆,配器加濃,力度加強,形成情緒的高漲,同時,這旋律還由弦樂騷亂的音型作對比性的鋪墊,最後引出小軍鼓的滾奏,接著又是小號的長鳴,顯示出戲劇性不祥的預兆。慢板引子在此結束,而進入奏鳴曲快板部分。

快板的第一主題摘自第一幕的終場合唱,是民眾對勝利的歡呼:

《黎恩濟》序曲 《黎恩濟》序曲

這頌歌發展至最高潮時,由長號和低音大號齊奏出堅強有力的號角聲,隨後又由小號、大號加以模仿重複,顯得特別榮耀華貴:

《黎恩濟》序曲 《黎恩濟》序曲

接著,引子中那個黎恩濟祈禱的旋律又輕捷地在小提琴上奏出(奏第二句時加上長笛),象是黎思濟愉快地出現在人群之中。

銅管號角聲再度響起之後,由雙簧管、單簧管、第一小提琴奏出了生動活躍的第二主題。它在軍樂似的三角鐵和大鼓的襯托下,輕快而歡樂,十分動人。它摘自劇中第二幕終場的一段音樂:

經過發展,頌歌式的第一主題便得到再現。原來很輕快的軍樂似的第二主題在再現時變得更為熱烈,具有步伐式的雄壯有力的性質。由它最後領進一個極快的喧鬧的尾聲,音樂便在英雄式的頌歌聲中莊嚴地結束。人們可以從中分享到人民起義的興奮與歡樂。

聽過華格納的《黎思濟》序曲,常會使人聯想到貝多芬的《愛格蒙特》序曲。說起來也不偶然;華格納的藝術氣質本屬於宏偉構思的類型。與貝多芬相同,他們都以莊嚴雄偉、波瀾壯闊的力量震撼人心,常寓抒情、幻想於宏大氣魄之中。他們的音樂又都是既充滿動人的激情,又循守著嚴謹的理智;情感的自由抒發與哲理的深邀思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當然,由於華格納主要是寫歌劇而不是寫交響樂,因此,他的音樂就更注意體現喚起人們視覺性聯想的形象,更為注意標題性的場面描寫。 (俞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