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黃鞠,河南光州固始縣人,(公元約567--?),字玄甫,隋煬帝時任諫議大夫,以敢言不避權貴而著稱於當世。其父親英勤公官至上大夫,生有二十一子,黃鞠是其第十子。見世道將亂,英勤公就令二十一子散居遠方,以開枝繁葉。並留詩一首,以便後人相認:“駿馬堂堂出異方,任從隨地立綱常。內遷外境猶吾境,新建他鄉即故鄉。早晚莫忘父母命,晨昏須薦祖宗香。願言託庇蒼天福,三七男兒賜吉昌。”
硝山公二十一子
長子:淑公,妣朱氏,居光州;
次子:封公,妣吳氏,居武昌;
三子:通公,妣宋氏,居泰定;
四子:榮公,妣項氏,居松江;
五子:聳公,妣于氏,居廬陵;
六子:魁公,妣邱氏,居興州、當陽;
七子:開公,妣王氏,居溫州;
八子:推公,妣林氏,居湖州;
九子:槐公,妣武氏,居江西;
十子:鞠公,妣葛氏,居南閩鹽場石橋村;
十一子:松公,妣孔氏,居北燕;
十二子:震公,妣孫氏,居武平;
十三子:萌公,妣平氏,居永平;
十四子:平公,妣吳氏,居汝寧;
十五子:堅公,妣于氏,居蒲州;
十六子:游公,妣沈氏,居南建州;
十七子:侗公,妣石氏,居陽城;
十八子:堯公,妣武氏,居荊州;
十九子:高公,妣朱氏,居杭州;
二十子:威公,妣李氏,居江西、南昌;
二十一子:龐公,妣于氏,居西安;
“龍腰” 大興水利
1400年前,身為隋朝諫議大夫的黃鞠,目睹了煬帝的荒淫無道、奸佞當權,於是萌生了退隱田園的想法。一天,他終於帶領家眷悄悄離開京城,一路向南尋來,到達霍童,見到霍地廣袤,霍水如帶,果然是理想中的桃源之地,於是決定在此開基立業。坊間另有一說,黃鞠姑丈朱福讓霍地於黃鞠,自己遷至周寧鹹村,另立基業。有詩云:“讓洞天功留偉績,辟桃源澤沛蒼生”。
古代,農業是開基立業的根本。黃鞠看上霍童是因為霍童溪南北兩岸有著一片五六千畝的肥沃的三角洲。他更知道水是農業的命脈,要想推廣中原先進的生產技術,就必須先修水利。霍童溪的南岸大石一帶有一大片的土地,雖然霍童溪水近在咫尺,但是由於岩岸較高,水資源無法利用。隔著一座山樑,霍童溪的第三大支流大石溪從那裡經過。要利用大石溪中的水,就要挖斷一條名叫“龍腰”的山樑。當時有人散布挖斷“龍腰”就是要“斬代代官貴” ,黃鞠擲地有聲:“只要能發萬家香菸,不問代代官貴。”堅決把工程付出實施。相傳由於工程之艱巨,黃鞠率鄉眾幹了八九年時間,“龍腰”才被攔腰截斷,鑿出了一條一米寬、好幾米深的水渠來。再從上游大石坑修上1公里的引水渠,水就引過了山樑。據霍童《魯國顏氏族譜》記載:清朝乾嘉之際,龍腰水渠被鄰村黃某等攔腰截斷,水被引為石碓(古時磨房舂米、榨油工具)之用,霍童村民章奮南等人呈問縣衙狀告鄰村棍徒黃某等人,“於氵貝旁,築水碓,有礙田禾等因。”寧德知縣“親臨該地踏勘”之後,於嘉慶元年五月初八日做出“水氵貝禁示”,判詞曰:“黃某等不應將萬姓田畝之水,以利一己水碓之私,利己病人,殊屬不法。除押定拆毀水碓,填塞水氵貝,仍復舊址。”又言“誠恐再來無知鄉渠,顧一己之私又蹈前轍,不忍不教而誅,合行給示勒碑申禁,以垂久遠。且查該處自隋朝諫議大夫黃公開鑿龍腰,疏通氵貝道,惠民興利,功莫大焉。”當時,此碑就立在霍童中棋盤這個地方。
鑿“度泉洞” 溉千頃田
在完成霍童溪南岸的水利工程後,黃鞠又開始著手北岸的水利工程。
北岸地勢雖然低平,但在當時沒有大型提水機械的情況下,只能靠自流灌溉,這就必須選擇一個可以提高水位的處所。經過勘察,黃鞠選中了“堵坪湖”,其距離松岸洋約15華里。15華里的明渠工程原本不是難事,難就難在有三四處的山岩擋路,非開鑿隧道不可。記者在這個被稱之為渡頭村的地方,就見到三四處的隧道出口,有人懷疑,那是年代久遠塌方造成的。據說,那時沒有炸藥,就連鋼鐵用具都非常落後,開鑿隧道的辦法就是將柴火放在石頭上燒,等待燒到一定溫度時,突然滅火,用冷水澆石,使岩石在急劇的熱脹冷縮中爆裂,再用簡單的工具一點一點的撬,就這樣不知道過了多少時日,硬是將岩角的隧道打通。現存的隧道有七八十米長,寬約1米,最高的一個隧洞約2.5米。據說以前有幾百米長。現這個隧道已經沒有用了,但是與其銜接的上千米的明渠還發揮著作用,今在隧洞旁建起一水泵站,可以直接將水從溪中抽上,依靠明渠灌溉松岸洋的數個村莊,3000多畝的田地。對於“度泉洞”這一隧道,蕉城區博物館負責人曾順強在查閱了眾多史料時發現,在福建水利史上是首次發現,在中國水利史也是不可多見的。
對於“度泉洞”這個水利工程,宋淳熙2年(1195年)寧德縣令儲忄享敘在《曉諭》一文中記載:“仙湖,又名堵坪湖,在十二都松岸洋。隋朝諫議大夫黃鞠創鑿,長里許,廣百有餘丈。引大溪水溉田千餘頃。湖源遠流長,歲旱不竭,附近之田,盡成沃壤。”
“沉鐵牛” 建防洪體系
黃鞠在搞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後,又下大力氣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加強防水防洪,保住成果;二是美化環境,把成果推向完美。
他在坂頭一帶,溪流的沖刷面“沉鐵牛”、“打鐵釺”、壘土墩、建立建防洪體系。清朝乾隆46年版本寧德縣誌記載:“霍童溪,在十二都。……每春夏之交,溪水泛濫,淹沒民居,鞠患之,鑄鐵牛三鎮於中流。”黃氏族譜也有鞠公“造鐵牛以鎮水患,鑿龍腰以灌田園”的記載。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黃鞠回想自己為官數載,“伴君如伴虎”,往事不堪回首,就鐵了心,破壞地脈,不讓後代步入仕途,免吃苦頭。為此,他在霍童邊營造36墩72壙,鎮住龍穴,破壞風水,杜絕仕途,好讓後代子孫過男耕女織的日子。至1976年,霍童公社在平整土地時,36墩多被整成平地,墩內壙內之物,也揭示於人前。據當年知情的民眾說,36墩內皆有兩壙,計72壙。但各壙內並無棺木,也無骸骨。有的架設鐵條、木炭;還有泥人、泥龜、燭台、鐵釘、銅錢等物。36墩72壙因此也給人留下了難解之謎:在封建科舉時期,霍童黃氏後裔真的只出過一縣丞,再也沒有出過任何高官了。這真的和36墩72壙破壞風水有關嗎?幸好,現尚有兩墩尚未被平整,其中在霍童二小東側“園中荔枝墩”狀如船形中部高出地面約2米,南北長143米,東西寬12到23米不等。墩上8株荔枝樹,枝繁葉茂,年年結果。這兩處倖存的墩,可待人們破解這千年之謎。
他還在松岸洋留蓄起大片松林(也意在防洪),名曰“九里松”。志書上說“冬日積雪盈枝,經春不化”,故又叫“雪花林”。在松岸洋,圍繞著堤岸種起密匝匝的桃樹,叫“十里桃花”,或叫“桃花洲”。屢見歷代騷人墨客歌詠“流水桃花塵外境”。松岸洋現依舊是霍童不可多得的一處勝景。
霍童水利設施的不斷完善,促使了當地農業的全面發展。黃鞠把帶來的中原農業先進技術進行了大力的推廣。相傳黃鞠最善於套種,引進優良品種,油菜、麥、豆作為旱地作物,進行間作套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效益。水利的開發使霍童溪兩岸成了萬畝良田。再憑藉著霍童溪這一內河,成了周邊十里的經濟中心。溪船下航八都、三都出海,上溯莒洲,運出農副產品,運進食鹽、海產品、日常用品,往邊遠的周寧、屏南乃至松溪、政和等地擴散。相傳那個時節,霍童商賈雲集,商店林立,繁華於一隅。
黃鞠和“二月二”燈節
相傳,現霍童獨特的民俗文化活動“二月二”燈節和黃鞠有很大的淵源。經過幾年的努力,霍童人民的生產發展了,生活也安定了。黃鞠就將河南民間流傳的、民眾喜聞樂見的中原文化,如紙紮、鐵枝、線獅、高蹺等傳授給村民,形成了“二月二”燈節。
後來,為銘記黃鞠的豐功偉績,霍童萬全、華陽、忠義、宏街四境各姓,為他塑像祭祀,尊其為當地“土主”。每年農曆二月初一開始,四境各姓先後參加燈節活動(俗稱“二月二”燈節),爭奇鬥豔,各顯技能。附近村民,外縣人士,也都前來觀賞。當初是每境迎燈一個晚上,謂之“小迎”,後來規定每隔五年各境重複迎燈一個晚上,共八個晚上,謂之“大迎”。四境各姓都打著“某堡”(如:黃堡、章堡等)燈牌為前導,抬著本姓奉祀的神像為鎮後,這大概體現了“人神同樂”吧。因鞠公是燈節的創始人,所以燈節踩街期間,他以東道主身份排在最後,表示為各姓送行。
說到“二月二”燈節,就不能不細說當地線獅,民間藝人將獅子舞和提線木偶相結合,起始是用色紙、竹篾紮成小獅,後經不斷改進,逐步成為一種獨特的線獅藝術。它集文功、武功於一身,表演時,分有單獅(雄)、雙獅(一雄一雌)、三獅(一母二子)、五獅(一母四子)4種。經過歷代民間藝人藝術實踐創造,線獅表現力越來越豐富,能表演坐立、蹲臥、甦醒、伸展、呵欠、抓癢、搔首、舔毛、蟄伏、依偎、跳躍、奔竄等動態,光是表現獅子戲球,就有尋球、追球、得球、踩球、咬球、爭球、搶球、抱球、拋球等動作,全憑藝人集體操縱,密切配合把獅子演活。建國以來,當地線獅在造型、舞姿、獅籠、燈光、配樂等藝術上不斷加工提高,曾多次參加省、地、市大型藝術賽事表演。中央電視台走進中國欄目組還專題拍攝了霍童線獅。霍童線獅堪稱中華一絕。
人物評價
黃鞠生於隋朝,是有史料記載的閩東最早的一位文化名人,還是中國隧道水利工程的先行者。